Workflow
5G智能座舱模组
icon
搜索文档
物联网模组深度报告:深度受益于终端智能化
东吴证券· 2025-06-23 1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物联网芯片模组行业受大厂AI/机器人/智驾/5G等浪潮驱动,叠加物联网下游全面复苏,预计基本面边际向好,有望随端侧AI实现爆发 [2] - 物联网模组是万物互联的“神经网络”,位于网络层,处于产业链中游,传统分类有蜂窝和非蜂窝类,新分类有智能模组与AI使能模组,最新AI使能型模组达60 TOPS算力 [2] - 全球物联网行业复苏在即,2024 - 2030年连接数以15%的CAGR增长;中国市场连接数与规模持续增长,未来7年物联网模组市场规模增速超6%,2031年超900亿元;国产厂商优势领先,2025Q1移远通信、中国移动和广和通占据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半壁江山 [2] - 行业发展趋势为车载模组需求放量,端侧AI爆发在即,包括车联网、机器人、端侧应用等需求增长,DeepSeek - R1蒸馏模型与GPT - 4.1系列驱动端侧AI商业化落地 [3] - 行业公司深度受益AIot浪潮,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业务各有特色;投资建议关注AI增量和下游beta,相关标的为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章 物联网模组:万物互联的“神经网络” - 物联网产业链分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物联网模组位于网络层,是产业链中游和“神经网络”,感知层实现感知识别,网络层传递信息,平台层处理信息,应用层转化为行业解决方案 [13] - 物联网模组是将电子器件集成于电路板的模块化组件,是物联网设备网络信息传输的基础枢纽,无线模组按功能分物联网和定位模组,按通信制式分蜂窝和非蜂窝类,按覆盖范围分局域网和广域网,按运算能力与逻辑结构分物联网、智能和AI模组 [17] - 为顺应智能化趋势,蜂窝模组新分类有基础型、智能模组和AI使能型模组,智能模组侧重连接和基础数据处理,AI使能型模组集成先进处理器增强人工智能功能,最新达到60 TOPS算力 [21] 第二章 IoT复苏在即,国产厂商优势领先 - 2015年前海外厂商垄断中国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建立技术和人才、行业经验和先发优势、业务资质及市场认证壁垒 [23] - 2015 - 2019年国产替代启动,国家战略推进云计算与物联网发展,国内厂商有成本与价格优势,海外厂商市场份额从65%降至38%,中国厂商从25%升至54% [27] - 2020年至未来企业并购整合,技术驱动升级,行业从“低价替代”转向技术差异化竞争,加速AI融合 [30] - 全球物联网行业复苏,企业IoT支出增速触底反弹,2025 - 2030年CAGR达14%;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预计持续高增,2024 - 2030年CAGR为15%,由LTE Cat 1 bis和5G驱动 [36] - 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复苏中起关键作用,2024年Q4全球蜂窝物联网模块出货量同比增长10%,中国年增长率达21%;2019 - 2023年中国物联网模组市场规模GAGR达9.7%,预计未来7年增速超6%,2031年超900亿元;2024年底中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6.6亿户,同比增长13.9% [41] - 竞争格局马太效应凸显,国产厂商优势领先,2025Q1移远通信、中国移动和广和通分别占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37%、10%和8%,三家占超半壁江山 [42] 第三章 下游领域动态:车联网、AI、5G RedCap、5G - A到6G - 全球汽车市场回暖,中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占新车总销量40.9%;“智驾平权”浪潮下,消费者对车联网功能与车载智能模组需求增长 [53] - 5G车载通信市场持续扩大,2023年中国乘用车5G模组装车163.3万辆,装车率约7.5%,预计2027年装车785.6万辆,装车率达35.6%;5G和5G RedCap或成未来主流,5G RedCap低功耗、低成本 [56] - 车载卫星通信向“汽车直连卫星”技术演进,2024年预计采用NTN技术的高端车型渗透率达5万台,2026年约为52.3万台,预计2026年拓展中低端车型 [67] - AI玩具、眼镜等端侧应用爆发在即,无线物联网模组方案成熟为AI玩具落地提供基础,DeepSeek - R1蒸馏模型和GPT - 4.1驱动端侧AI商用落地 [69] - 机器人领域通信是交互和感知方式之一,传统传感器方案与通信方案各有特点,多种物联网模组技术用于机器人领域,云端协同需求和端侧技术发展带动物联网模组需求增长 [73] - 移动支付核心特点是便捷性、实时性和无卡化,物联网模组应用方式有近场通信、蓝牙技术、蜂窝物联网模组和低功耗广域网络;市场需求增长和行业竞争推动物联网模组渗透率上升,预计2025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量超14万亿美元 [77] - 工业联网是通过通信网络连接工业设备等实现数字化生产的体系,依赖多种信息技术,物联网模组是核心硬件;2023年工业领域占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应用领域约9%,预计未来需求显著增长,工信部推动相关技术发展,刺激工业级物联网模组需求 [80] - AI玩具领域假设目前基础款:中端:高端销量=7:2:1,物联网模组占成本约15% - 20%,未来技术成本下降、功能升级、市场结构变化,有望为Cat.1和Cat.4模组带来增量需求 [86] - AI眼镜领域分乐观、中性、悲观三种情况测算智能模组市场规模,不同年份普通销量、单价、SOC销量、单价不同,模组总规模也不同 [87] - 车载智能模组领域测算海内外总需求、4G和5G渗透率、价格等,2020 - 2030年海内外总需求从344万片增长到6535万片,车载智能模组总规模从16亿元增长到368亿元 [89] 第四章 行业公司深度受益AIot浪潮 移远通信 - 主营业务是无线物联网模组及其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服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产品涵盖蜂窝、车载前装、智能、短距离物联网、GNSS定位、卫星物联网模组、天线等;客户有Technicolor Delivery Technologies SAS等 [93] - 营业收入逐年上升,2024年达185.94亿元,同比增长34.14%,2022 - 2024年海外收入高于中国地区;归母净利润波动大,2024年为5.88亿元,同比增548.49%,2023年因资产减值大幅下降 [98] - 毛利率持续下降,2024年为17.61%;净利率低,ROE波动大,研发费用率最高且有资产减值,导致净利率常年不到5% [102] - 推出全新Wi-Fi AI玩具整体解决方案,整合硬件载体、音频算法、AI大模型及物联网平台,采用高性能Wi-Fi模组,搭载全链路纯软音频算法 [103] - 推出48 TOPS高算力5G智能座舱融合方案模组AS830M,支持一芯双系统多端多屏多摄,能运行主流AI大模型,集成5G、Wi-Fi 7和BT5.3等技术 [105] 广和通 - 深耕无线通信领域,构建“蜂窝模组 + Wi-Fi模组+AIoT”全场景产品序列,产品覆盖多种模组及通信解决方案、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全球资费和云服务等;客户包括赛格导航等知名整车厂、百富环球等移动支付领域客户、联想等移动互联网领域客户 [108] - 营业收入稳健,近年稳定上升,2024年增长率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影响为23.34%,主要来自国内汽车电子及智慧家庭领域中5G FWA业务领域;海外收入总额上升,占比长期超过50%;归母净利润表现稳健且行业领先,2024年增速为19% [116] - 横向对比毛利率和净利率处于行业上游,纵向分析呈下降趋势,销售管理费用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费用控制能力持续优化 [121] - 重视研发投入,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获得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24年新获得多项专利;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 [124] - AI研究院自主研发并发布Fibocom AI Stack技术平台,提升AI模组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出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开启儿童智能交互新体验;发布基于骁龙®X7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的AI FWA解决方案,推动服务个性化 [125] - 发布“星云系列”全矩阵AI模组及解决方案,对应运行不同参数端侧大模型;AI Buddy提供多种服务,QuickTaste AI解决餐饮行业问题,AI红外相机实现多种功能 [133] - 为昶氪科技提供无围线式智能割草机机器人解决方案已大规模量产商用,突破传统割草机局限;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Fibot,助力机器人厂商客户验证算法 [135] 美格智能 - 主要产品包括无线物联网模组和物联网解决方案,模组产品从功能差异性角度分三类,价格大致为10元、50元和200元;客户有比亚迪等汽车类和VITURE等AR眼镜类 [140] - 营收稳定增长,受惠于大客户比亚迪,智能汽车相关模组出货量高速增长;境内收入增长,境外占比下降;归母利润波动大,2024年利润大幅回暖至29.41亿元,同比增长36.98% [144] - 毛利率稳步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为16.25%;净利率低,ROE波动大,定制化方案导致研发费用高,规模效应不明显 [147] - 研发占比高,属于研发型公司,研发人员常年占公司人数80%以上,研发费用逐年上升;研发方向为5G智能座舱等方向 [151] - 发布行业首款采用3nm N3P工艺的5G - A智能座舱模组,具备60 TOPS超高AI算力等顶尖综合性能,支持多种通信和深度学习框架 [152]
美格智能: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公司业绩高速增长,高算力AI模组加速落地-20250512
开源证券· 2025-05-12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报与2025一季报实现高速增长,持续看好公司在AIOT、5G和智能汽车浪潮下的发展前景,小幅上调2025 - 2026年业绩预测并新增2027年业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41亿元,同比增长36.98%,实现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10.16%;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9.97亿元,同比增长73.57%,实现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616.02% [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90(+0.01)/2.58(+0.21)/3.5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3/0.99/1.34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66.4/48.8/36.0倍 [4] 业务增长与盈利情况 - 智能网联车、IoT和FWA领域均增长,海外市场进展顺利,国内/海外市场分别实现营收21.38/8.03亿元,同比增长43.39%/22.40%,海外营收占比为27.30% [5]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7.03%/4.57%,同比-2.12/+1.65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01%/2.14%/7.08%/1.11%,同比-0.96/-0.70/-2.88/+0.60pct,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5] 核心优势情况 - 持续加码AI领域研发投入,高算力AI模组产品竞争力凸显,高算力模组可提供0.2T至48T的异构算力,支持大模型端侧部署,48Tops高算力模组已在人形机器人“大脑”控制器领域成功应用 [6] - 新品持续推出维持高竞争力,基于骁龙8至尊版的SNM980将巩固公司在机器人、AIPC、视频会议等领域的优势;智能网联车领域,5G智能座舱模组出货量保持行业领先,持续获得头部车厂项目定点,并发布行业首款48TOPS 5G智能座舱模组SRM965 [6] - 即将于5月20日出席台北国际电脑展,海外市场持续推进 [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情况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47|2,941|3,939|5,036|6,384| |YOY(%)|-6.9|37.0|33.9|27.9|26.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5|136|190|258|350| |YOY(%)|-49.5|110.2|40.1|36.0|35.5| |毛利率(%)|19.2|17.0|17.0|16.5|16.0| |净利率(%)|2.9|4.6|4.8|5.1|5.4| |ROE(%)|4.2|8.6|10.7|12.8|14.9| |EPS(摊薄/元)|0.25|0.52|0.73|0.99|1.34| |P/E(倍)|195.5|93.0|66.4|48.8|36.0| |P/B(倍)|8.5|8.0|7.2|6.3|5.4| [7] 财务预测摘要情况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E营业收入3939百万元、营业成本3269百万元等,还涉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预测 [9]
美格智能:全年业绩创历史新高,持续受益AI应用落地-20250502
国盛证券· 2025-05-02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美格智能全年业绩创历史新高,2025年一季度延续增长态势,三大下游应用赛道营收均增长,推动业绩提升 [1] - 虽2024年整体毛利率略有下滑,但成本管控能力提升,期间费用占营收比例下降,有望弱化不利因素影响,推动净利润高增长 [2] - 公司坚持研发投入,智能模组和高算力模组产品加速迭代,有望凭借先发优势把握AI行业机遇,受益于AI应用需求爆发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鉴于其研发和先发优势,成长空间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营收29亿元,同比增长37%;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110%;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3亿元,同比增长244%;2025年一季度营收10亿元,同比增长74%;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616% [1]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为42/55/7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3.6/4.9亿元,对应PE分别为57/36/26倍 [4] - 2024年整体毛利率17%,较去年下滑2.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占营收比例从16.3%降至12.3% [2] 下游应用赛道 - 智能网联车领域营收高速增长,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提升,5G智能座舱模组和车规级通信模组稳定大批量出货 [1] - IoT行业受海外客户智能化需求和国内端侧AI新应用推动,继续增长,营收占比平稳 [1] - FWA行业整体营收规模小幅扩大 [1] 研发与产品 - 以市场需求和痛点出发研发高算力模组,完善针对大语言模型等垂类模型部署和适配,向多模态模型适配拓展 [3] - 2024年48Tops高算力模组在人形机器人“大脑”控制器领域成功应用,多规格算力模组产品在多个领域具备落地或量产能力 [3] 股价与市值 - 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49.15元,总市值12867.56百万元,总股本261.80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69.16%,30日日均成交量14.11百万股 [7]
美格智能:业绩实现大幅增长,深耕智能模组技术方向-20250428
国金证券· 2025-04-28 1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025年一季度延续增长态势 [3] - 公司坚持双轮驱动策略,各下游领域均衡发展,净利率提升,智能网联车产品出货量大,IoT行业受AI推动增长 [4] - 公司深耕智能模组技术方向,推动端侧AI商业化应用,高算力模组产品获认可 [5]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对应PE为58/41/33倍 [6] 事件简评 - 2025年4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业收入29.41亿元,同比增长36.98%,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10.64%;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97亿元,同比增长73.57%,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616.02% [3] 经营分析 - 业绩大幅增长,净利率提升,2024年净利率4.57%,同比增长1.65pct [4] - 智能网联车、IoT和FWA领域均增长,智能网联车业务营收占比提升,IoT行业营收占比平稳,FWA行业营收规模扩大但占比下降 [4] - 深耕智能模组和算力模组方向,建立全面技术能力,高算力模组产品获认可,研发团队展现研发实力 [5]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58/49.39/59.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2.87/3.59亿元,对应PE为58/41/33倍,维持“买入”评级 [6] 公司基本情况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47|2,941|3,958|4,939|5,926| |营业收入增长率|-6.88%|36.98%|34.55%|24.79%|20.0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5|136|206|287|35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9.54%|110.16%|51.82%|39.41%|25.08%| |摊薄每股收益(元)|0.247|0.518|0.786|1.096|1.371|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12|-0.50|-0.18|-0.04|0.36|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4.36%|8.65%|11.11%|13.41%|14.37%| |P/E|109.75|57.86|57.75|41.42|33.12| |P/B|4.78|5.01|6.42|5.56|4.76|[11] 附录: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损益表 - 主营业务收入、毛利、息税前利润等指标随年份增长,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占比相对稳定 [12] 资产负债表 - 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项目和短期借款、应付款项等负债项目有相应变化 [12]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净流有不同表现,净利润逐年增长 [12] 比率分析 - 包含每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多种比率指标的变化情况 [12]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日期|一周内|一月内|二月内|三月内|六月内| |----|----|----|----|----|----| |买入|1|3|4|5|18| |增持|0|0|0|1|0| |中性|0|0|0|0|0| |减持|0|0|0|0|0| |评分|1.00|1.00|1.00|1.17|1.00|[13]
美格智能(002881):业绩实现大幅增长,深耕智能模组技术方向
国金证券· 2025-04-28 13: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025年一季度延续增长态势 [3] - 公司坚持双轮驱动策略,各下游领域均衡发展推动业绩突破,净利率提升 [4] - 智能网联车、IoT和FWA领域均增长,智能网联车业务营收占比提升,IoT营收占比平稳,FWA营收占比下降 [4] - 公司深耕智能模组技术方向,高算力模组产品获认可并扩展应用边界,研发团队展现研发实力 [5]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对应PE分别为58/41/33倍 [6] 事件简评 - 2025年4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收29.41亿元,同比增长36.98%,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10.64%;2025年一季度营收9.97亿元,同比增长73.57%,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616.02% [3] 经营分析 - 业绩大幅增长,2024年净利率4.57%,同比增长1.65pct [4] - 智能网联车产品大批量出货,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提升;IoT行业受AI产业推动继续增长,营收占比平稳;FWA行业整体营收规模小幅扩大,营收占比下降 [4] - 公司深耕智能模组和算力模组方向,建立全面技术能力,高算力模组产品获认可并扩展应用边界,研发团队展现研发实力 [5]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58/49.39/59.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2.87/3.59亿元,对应PE为58/41/33倍,维持“买入”评级 [6] 公司基本情况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47|2,941|3,958|4,939|5,926| |营业收入增长率|-6.88%|36.98%|34.55%|24.79%|20.0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5|136|206|287|35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9.54%|110.16%|51.82%|39.41%|25.08%| |摊薄每股收益(元)|0.247|0.518|0.786|1.096|1.371|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12|-0.50|-0.18|-0.04|0.36|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4.36%|8.65%|11.11%|13.41%|14.37%| |P/E|109.75|57.86|57.75|41.42|33.12| |P/B|4.78|5.01|6.42|5.56|4.76|[11] 附录: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损益表 |项目|2022|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主营业务收入|2,306|2,147|2,941|3,958|4,939|5,926| |主营业务成本|-1,894|-1,736|-2,440|-3,217|-4,014|-4,817| |毛利|412|411|501|740|924|1,109| |营业税金及附加|-5|-5|-7|-9|-12|-15| |销售费用|-46|-64|-59|-79|-99|-119| |管理费用|-54|-61|-63|-83|-99|-119| |研发费用|-186|-214|-208|-336|-395|-474| |息税前利润(EBIT)|121|67|163|232|320|384| |财务费用|-20|-11|-33|-24|-35|-24| |资产减值损失|-14|-29|-10|-24|-25|-3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4|25|2|15|13|13| |投资收益|-6|-6|-8|-7|-7|-7| |营业利润|150|64|126|211|282|350| |营业外收支|0|-1|-1|-1|-1|-1| |税前利润|150|63|124|210|281|349| |所得税|-23|-1|10|-6|4|8| |净利润|127|63|134|204|285|357| |少数股东损益|-1|-2|-1|-1|-2|-1|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28|65|136|206|287|359| |净利率|5.5%|3.0%|4.6%|5.2%|5.8%|6.1%|[12]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2|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货币资金|85|149|350|333|412|495| |应收款项|441|707|1,033|1,278|1,433|1,718| |存货|490|526|651|769|919|1,043| |其他流动资产|253|224|247|264|273|279| |流动资产|1,270|1,605|2,281|2,645|3,038|3,534| |长期投资|265|294|238|253|268|283| |固定资产|24|21|18|19|21|22| |无形资产|85|137|123|149|178|196| |非流动资产|457|539|479|494|549|586| |资产总计|1,727|2,145|2,760|3,139|3,587|4,120| |短期借款|328|21|361|378|542|599| |应付款项|352|495|642|717|718|857| |其他流动负债|118|108|165|170|167|148| |流动负债|797|624|1,168|1,265|1,427|1,604| |长期贷款|60|0|0|0|0|0| |其他长期负债|49|40|25|24|24|22| |负债|906|665|1,192|1,288|1,451|1,626| |普通股股东权益|819|1,481|1,567|1,852|2,139|2,498| |其中:股本|240|262|262|262|262|262| |未分配利润|415|453|559|765|1,052|1,411| |少数股东权益|1|-1|0|-1|-3|-4| |负债股东权益合计|1,727|2,145|2,760|3,139|3,587|4,120|[12]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2|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净利润|127|63|134|204|285|357| |少数股东损益|-1|-2|-1|-1|-2|-1| |非现金支出|52|73|79|51|58|70| |非经营收益|-6|-26|-37|21|-12|-10| |营运资金变动|-141|-141|-306|-324|-341|-325|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32|-31|-130|-48|-9|93| |资本开支|-62|-88|-27|-53|-67|-59| |投资|-92|-10|46|0|-2|-2| |其他|0|0|-1|-7|-7|-7|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153|-98|17|-60|-76|-68| |股权募资|5|607|41|79|0|0| |债权募资|76|-365|345|13|164|58| |其他|-64|-51|-79|0|0|0|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17|191|306|92|164|58| |现金净流量|-101|67|203|-16|79|82|[12] 比率分析 |项目|2022|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每股指标| | | | | | | |每股收益|0.533|0.247|0.518|0.786|1.096|1.371| |每股净资产|3.419|5.660|5.986|7.075|8.171|9.542| |每股经营现金净流|0.133|-0.120|-0.496|-0.184|-0.036|0.356| |每股股利回报率|0.100|0.100|0.000|0.000|0.000|0.000| |净资产收益率|15.60%|4.36%|8.65%|11.11%|13.41%|14.37%| |总资产收益率|7.40%|3.01%|4.91%|6.56%|8.00%|8.71%| |投入资本收益率|8.31%|4.37%|9.07%|10.04%|12.02%|12.61%| |增长率| | | | | | |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17.11%|-6.88%|36.98%|34.55%|24.79%|20.00%| |EBIT增长率|3.46%|-44.20%|142.66%|42.19%|37.65%|20.02%| |净利润增长率|8.21%|-49.54%|110.16%|51.82%|39.41%|25.08%| |总资产增长率|14.91%|24.21%|28.67%|13.76%|14.26%|14.86%| |资产管理能力| | | | | |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8.4|91.2|103.2|110.0|100.0|100.0| |存货周转天数|85.4|106.9|88.0|90.0|88.0|85.0|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51.4|77.6|77.0|70.0|55.0|55.0|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9|3.6|2.2|1.7|1.6|1.4| |偿债能力| | | | | | | |净负债/股东权益|36.87%|-8.58%|0.72%|2.40%|6.06%|4.20%| |EBIT利息保障倍数|6.1|6.2|5.0|9.8|9.2|16.2| |资产负债率|52.50%|31.00%|43.21%|41.04%|40.44%|39.47%|[12]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日期|一周内|一月内|二月内|三月内|六月内| |----|----|----|----|----|----| |买入|1|3|4|5|18| |增持|0|0|0|1|0| |中性|0|0|0|0|0| |减持|0|0|0|0|0| |评分|1.00|1.00|1.00|1.17|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