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S100

搜索文档
航发动力: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证券之星· 2025-07-29 00:2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减少,主要受外部配套因素影响产品交付及部分产品尚未签订合同影响 [2] - 货款回收不及预期导致阶段性融资需求增加,财务费用同比上升 [2] 产品结构调整 - 近几年持续进行产品结构升级,新产品型号占比显著提升 [2] - 新产品技术成熟度与经济效益尚在提升,毛利率水平目前低于成熟产品,对整体毛利率产生阶段性压力 [4] - 短期产品结构调整对盈利构成压力,但中长期将成为驱动增长和盈利的重要引擎 [4] 军贸业务与定价 - 军贸产品定价遵循市场化与政策调控相结合原则,受技术复杂度、可替代性、生产成本、国际市场需求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 [3] - 公司暂无海外建厂计划 [3] 航空发动机经济性 - 发动机与配套飞机的经济体量对比涉及初始购置成本、全生命周期价值及产业链价值分配多个维度 [3] - 发动机后市场(维修/换发)规模远高于初始销售产生的经济效益 [3] 成本管理与技术降本 - 黎明公司推广应用航空发动机生产制造全价值链管理,持续挖掘成本改善点 [3] - 构建专业技术降本地图,从协同和制造两个维度推进技术降本,确保新产品制造成本满足目标要求 [3] - 持续完善内部各业务域的成本管理,深耕成本工程体系建设,强化企业运营价值创造能力 [3] 商用发动机市场拓展 - 公司将运用航空发动机"技术同根、产品同源、结构相似、工艺相近"产业优势,拓展国产商用发动机市场 [4] - 子公司南方公司依托AES100、AEP100系列、AEP500等涡轴、涡桨发动机加大低空经济领域市场开拓 [4] - 公司本部及黎明公司依托涡扇发动机生产制造优势,参与国产大飞机国产化发动机研制与配套任务 [4]
新型号技术成熟叠加后市场格局改变,航发产业有望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东方证券· 2025-06-30 22: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即相对强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 5%以上 [4][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航发集团“一把手”任命落地,新一届管理团队成型,航发产业有望重回高增长轨道 [7] - 核心技术渐趋成熟,型号发展持续高投入对盈利的压制即将结束,我国在航发材料、设计、工艺等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7] - 维修、商发及燃气轮机为航发板块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维修需求将爆发式增长,商发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燃气轮机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航发集团情况 - 张玉金任中国航发董事长、党组书记,其履历丰富,该职位空缺约两个月后重新有了掌舵者 [7] - 中国航发专注航空发动机等研制维修及关键材料研发,成果是航空装备“心脏”,全面配装各类航空装备,服务多领域 [7] 航发产业发展现状 - 近 5 年航空发动机产业进步飞速,军品能研制全谱系军用航空发动机,摆脱进口依赖;民品深度参与国产商用发动机研制,长江系列将实现国产自主,低空经济及通用航空市场重点发展相关系列发动机 [7] 航发板块发展空间 - 维修方面,每台发动机全生命周期需 2 - 4 次深度大修,维修成本占全寿命周期成本 50%,国产航发维修市场处于萌芽期,列装后维修需求将爆发 [7] - 商发方面,C919 客机总订单数突破千架,长江系列发动机研制推进,取得适航认证后将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 [7] - 燃气轮机方面,受益于全球基建复苏与 AI 算力需求激增,市场爆发式增长,国产产品在关键指标上突破,逐步替代进口产品,市场渗透率提升 [7] 相关公司标的 - 航发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航发动力(600893,未评级)、航发控制(000738,未评级)、航发科技(600391,未评级)、航材股份(688563,未评级) [7] - 锻件供应链:中航重机(600765,买入)、航宇科技(688239,未评级)、派克新材(605123,未评级)、航亚科技(688510,未评级) [7] - 铸件供应商:图南股份(300855,未评级)、应流股份(603308,未评级)、万泽股份(000534,未评级) [7] - 材料供应商:西部超导(688122,买入)、上大股份(301522,未评级)、钢研高纳(300034,买入)、隆达股份(688231,未评级)、宝钛股份(600456,未评级) [7]
航发控制(000738) - 000738航发控制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15:26
业务发展展望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下降,长期趋势向好,受部分军品型号需求量达峰、税收政策和产品降价影响,后续新研型号上量等因素将推动增长 [2] - 军用航空动力控制业务增长驱动为维修业务上量和新研型号列装需求迫切;国内民机业务进展顺利,“十五五”中后期将产生积极影响;通航动力技术成熟,将推动产业化和市场化;国际转包业务紧抓复苏机遇,但长期增长有不确定性;衍生产品加快平台化、谱系化发展,拓展非航市场 [2] 布局举措与产品 - 航发集团出台支持政策,公司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子公司对接多行业,加强技术合作,加快新产品研制 [2] - 技术成熟的产品有1000KW级民用涡轴等发动机控制系统,船用泵类等市场化产品正在研发;商用发动机业务进展顺利,探索民机维修业务 [3] 军机维修业务 - 2024年修理业务收入占比增至16%左右,同比增长约2.9亿,“十五五”期间预计维持较高水平 [3] - 维修业务毛利率与新机交付大致相当,有向最终用户提供备件服务,维修产线能力建设按计划推进 [3] 燃气轮机业务 - 燃机业务处于研制和拓展阶段,整体占比有限,产品主要配装航发集团燃机,正加快对外对接和产品研制交付 [3] - 军用燃机业务利润率与航空发动机业务基本一致 [4] 国际合作业务 - 国际合作收入增长5.48%,毛利率略降,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升和新产品开发 [5]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短期不影响收入,长期有不确定性,转包产品可申请关税豁免;后续举措为技术升级、成本优化和开拓大飞机市场 [5] 子公司业绩情况 - 西控科技利润增速略高于收入增速受边际规模影响,贵州红林利润增长快是因低收益汽车零部件业务减少 [6] - 北京航科收入增长9%,利润总额增长7%,因科研收入和自筹研发投入增加,不影响新领域发展 [6] - 长春控制利润降幅大于收入降幅受装备降价、业务取消和税收政策影响,加大产品能力投入和市场开拓,预计未来回升 [6][7] 财务相关情况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较多受行业结算特点影响,军品收入占比约90%,坏账风险小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4年底转负,2025年一季度好转,募投项目专款专用,暂时不存在资金压力 [7] 改革进展情况 - 614所已获批准将部分事业资产转性为经营性资产,后续细化并推进方案实施,获取相关资质;航发控制未接到上级机关关于中国航发动控所改革通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