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stribot S1
icon
搜索文档
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在进入养老院|智能涌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6:57
政企合作与政策支持 - 星尘智能与深圳市养老护理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聚焦AI养老机器人研发、多模态数据训练及智慧照护系统落地 [1] - 工信部与民政部联合发布通知,计划在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场景试点应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要求居家场景完成200户家庭验证,社区和机构场景完成20个验证点 [1] - 深圳市提出到2027年实现具身智能机器人落地50个以上十亿级应用场景的目标 [2] - 广东省出台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在养老等领域的应用,支持"机器人+"行动 [2]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星尘智能开发DuoCore快慢协同系统,赋予机器人"本能反应+深度思考"双智能维度,适用于复杂养老场景 [3] - 公司采用全自研绳驱技术,模仿人类肌肉施力方式,实现机器人快速、柔顺、安全的操作性能 [5][6] - 产品Astribot S1采用轮式底盘与人形上身设计,负载自重比达1:1,末端速度超10m/s,能完成叠衣清洁等精细任务 [5] - 公司构建"本体+数据+模型"技术闭环,形成软硬件一体化系统架构 [6] 资本与市场动态 - 星尘智能2025年完成数亿元A轮及A+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锦秋基金领投,老股东跟投 [6] - 2024年公司获经纬创投领投的数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道彤投资等跟投 [6] - 公司创始人团队来自腾讯Robotics X,以"Design for AI"理念推动通用具身智能技术应用 [5] 应用场景与落地规划 - 深圳市养老护理院将协同星尘智能开展需求调研、场景评估及人机互动训练,共建专项工作小组 [3] - Astribot S1先在联合训练基地测试,制定操作规范后再分批次进入真实养老场景 [3] - 公司为机器人配置全动作安全机制,确保"不伤己、不伤人、不伤环境" [3]
蚂蚁、字节押注后,“腾讯系”人形机器人创企再迎技术、商业化重大突破!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6-09 12:24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6月最新原创报告(共235页)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 微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正文: 继今年4月25日宣布连续完成A轮及A+轮累计数亿元融资后,"腾讯系"人形机器人创企 [ 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 星尘智能") 技术和商业化层面皆迎来重大突破 。 商业化层面: 2025年6月6日,公司宣布与深圳首家市属公办护理型养老机构 深圳市养老护理院 达成深度战略合 作; 双方将基于技术优势与场景深度协同,聚焦 AI养老机器人研发、多模态数据训练及智慧照护系统落地,共 同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在生活辅助、健康监测、情感陪伴等养老场景的创新应用,推动科技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 合,共同探索智慧养老、科技养老新模式。 至此,[ 星尘智能 ]旗下轮式仿生机器人Astribot S1成为国内首位走进养老护理院的人形机器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2025年2月27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中国牵头制 ...
锦秋基金被投公司星尘智能与深圳市养老护理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 Jinqiu Spotlight
锦秋集· 2025-06-06 21:45
投资动态 - 锦秋基金于2024年领投星尘智能A轮融资 该基金作为12年期的AI Fund 长期聚焦突破性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的通用人工智能初创企业[1] 战略合作 - 2025年6月星尘智能与深圳市养老护理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聚焦AI养老机器人研发 多模态数据训练及智慧照护系统落地[2][3] - 合作内容包括共建联合训练基地 Astribot S1机器人将开展常态化驻场测试 协助制定人机协作规范[4] - 双方设立专项工作小组 在技术部署 场景化训练基地共建 运维保障等方面展开计划[5] 政策与行业背景 - 2023年《"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机器人融入养老服务场景 2025年广东省政策提出在民政领域拓展"机器人+"行动[6] - 养老场景高度复杂 需将机器人能力建设紧密贴合实际需求 才能实现科技养老[4][7] 技术突破 - 星尘智能开发DuoCore快慢协同系统 使机器人具备「本能反应+深度思考」双智能维度 可应对复杂环境[8] - 采用绳驱传动和仿生关节结构 实现毫秒级延迟与毫米级轨迹精度的肌肉级力控[8] - S1机器人具备类人灵活性与精准性 可完成叠衣清洁等精细任务 并配置三重安全机制[8] 合作价值 - 深圳市养老护理院提供真实场景和专业反馈 星尘智能提供技术支撑 共同打造可复制的"科技+养老"范本[6] - 合作将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养老场景的落地优化 推动养老服务智能化升级[6] 发展前景 - 机器人养老尚处早期阶段 星尘智能通过技术自研突破 助力适老化改造与智能化服务[8] - 公司计划以"刚柔并济"技术持续推动养老领域数智化转型[8] 创业支持 - 锦秋基金设立"Soil种子专项计划" 为早期AI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助力创新想法落地[10]
具身智能 “超级助理” 如何走进真实世界? | Deep Talk
锦秋集· 2025-06-03 20:54
另外,Astribot S1所展现出的高性能指标(如末端最高速度≥10 m/s,末端最大加速度大于100m/S²,重复定位 精度±0.1 mm,单臂额定负载5KG),直接回应了市场对于真正强大、可靠且具备通用潜力的智能机器人的迫 切需求。 这正是投资者们在寻找的、能够定义下一代机器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具身智能无疑是人工智能行业中最炙手可热的赛道,国内外一级市场持续涌现融资热潮。 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与物理实体深度融合的产物,正推动AI从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迈进,致力于让智能 体能够像人类一样在现实环境中感知、决策并执行任务。 这不仅代表了AI技术的下一个重要突破方向,更预示着一场深刻的生产力变革和海量新应用场景的诞生,从 工业制造、物流仓储到家庭服务、医疗康养,其潜力难以估量。 在这一波澜壮阔的浪潮中,星尘智能(Astribot)无疑是站在最前沿的探索者之一。 面对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挑战,领星尘智能提出了独特的解题思路。 公司首创了面向AI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架构(Design for AI, DFAI) 。DFAI架构的核心思想,是将"AI智能"与 机器人的"最强操作"进行深度耦合与协同设计 。这一架构 ...
估值超170亿元,头部具身智能大模型创企发布最新VLA模型!家庭服务机器人,要来了!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03 15:00
文章核心观点 - 具身智能大模型初创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PI)发布最新视觉-语言-动作(VLA)大模型π0.5,该模型具备开放世界泛化能力,能在陌生家庭环境中执行复杂家务任务[1][2] - π0.5采用异构数据协同训练和双系统架构技术,实现高层次语义推理与低层次动作执行的统一,标志着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世界的突破[5][8][10] - 2025年双系统架构VLA模型成为行业主流,国内外头部公司如Figure AI、英伟达、智平方等均推出类似技术路径产品[14][15] - PI公司成立仅一年估值达24亿美元,拥有全球顶尖创始团队,获贝索斯、OpenAI等机构投资,技术合作覆盖星尘智能、智元机器人等企业[16][17][18] 技术突破 - **开放世界泛化能力**:π0.5在训练数据未覆盖的家庭场景中实现功能迁移,如在不同厨房/卧室完成清洁、整理等长周期任务,依赖物理操作与语义推理的多层次认知[2][5] - **协同训练原理**:整合多模态数据(400小时机器人操作数据+人类语言指导),通过消融实验验证数据组合效果,使模型同时掌握动作执行与任务语义理解[5][7][8] - **双系统架构创新**:采用高层VLM(慢脑推理)与底层VLA(快脑执行)分层设计,类似人类"思维链"模式,解决传统端到端VLA模型长期规划能力不足的问题[8][10][15] 行业动态 - **技术路径趋势**:双系统架构成为2025年具身智能领域标准方案,典型案例包括Figure AI的Helix模型(2025年2月)、英伟达GR00T N1(2025年3月)、智平方Alpha Brain(2025年4月)[14] - **商业化进展**:科技大厂加速入局,谷歌/OpenAI/Meta转向本体制造,国内华为/京东跟进;资本聚焦具身智能创企如自变量机器人、穹彻智能等[21][22] - **核心壁垒**:软件算法超越硬件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关键,企业需自研大模型构建技术闭环,仅依赖第三方模型难以形成竞争力[20][26] 公司背景 - **创始团队**:集结UC Berkeley/斯坦福教授与谷歌科学家,包括Sergey Levine(RT-X项目负责人)、Chelsea Finn(ALOHA项目导师)等,团队论文引用超4.7万次[16][19] - **融资历程**:2024年3月成立即获7000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4亿),11月完成4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24亿),领投方含贝索斯、Thrive Capital[17] - **技术合作**:π0模型已应用于星尘智能Astribot S1机器人,2025年4月与智元机器人达成动态环境复杂任务合作,由BAIR博士后罗剑岚推进[18]
人形机器人空间广阔,月狐数据判断三大应用场景或将率先落地
环球网· 2025-04-27 10:48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行业处于量产化初期,暴露问题将倒逼产业优化升级 [1] - 作为具身智能最佳载体,人形机器人是大国AI科技竞争主战场,长期空间广阔 [1] 产业端落地应用场景 工业领域 - 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应用具有突破性意义,可实现无中心控制的智能调度及自主环境认知协作 [2] - 汽车制造厂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首批规模化应用场景之一 [2] - 2025年南京天创电子发布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天魁1号",可在复杂工业环境下高精准作业 [3] 养老服务领域 - 多国研发专用于养老服务的人形机器人 [2] - 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的"小五"可实现扶抱老人移动、携人避障等功能 [2] - 星尘智能Astribot S1具备叠衣、分拣物品、炒菜等复杂技能 [2] - 日本AIREC机器人可协助完成穿袜子、炒鸡蛋等家务 [2] 应急管理领域 - 需要适应多种地形环境并能执行精细化操作的机器人 [3] - 应用场景包括搬运、急救、开关闭合等需手部及四肢协调的操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