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trem数智化解决方案

搜索文档
电动车行业周报(20250512-20250516):国轩科技发布六大新品,冠鸿智能创新干法电极设备技术
华创证券· 2025-05-20 0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此前行业去库存结束,材料环节23 - 24年盈利不断下行态势有望扭转,欧洲市场有望二次增长,国内市场在增程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等推动下有望高增长,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有望恢复至合理水平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轩科技发布六大新品,冠鸿智能创新干法电极设备技术 - 国轩科技2025年5月17日发布六大新品,包括G垣准固态电池、启晨二代电芯、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Axtrem数智化解决方案、金石全固态电池 [1][10] - 冠鸿智能的干法电极设备在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上亮相,可支持多种电池及电解质膜制备,纤维化丝径小于50nm,极片压实密度大于3.5g/cm,首效大于91%,膜厚15 - 150μm可自由调控,强度1 - 4N/㎡媲美湿法工艺 [1][10] 本周行情回顾 板块表现 - 本周电新板块上涨1.43%,在全行业30个行业板块中排第8,跑赢沪深300指数0.32pcts [1][11] - 电新行业子板块中,涨幅前三为锂电池(3.85%)、太阳能(2.97%)、核电(1.82%);跌幅前三为综合能源设备( - 1.42%)、储能( - 1%)、电力电子及自动化( - 0.95%) [11] 个股表现 - 本周电动车板块190个股票,95个上涨,85个下跌,10个横盘 [15] - 涨幅前十为星云股份、龙蟠科技等;跌幅前十为通合科技、高澜股份等 [15] - 本周美股重点公司均上涨,涨幅前三为特斯拉(17.34%)、QUANTUMSCAPE(16.50%)、大全新能源(11.37%) [15] 估值情况 - 行业板块估值:截至2025年5月16日,电新板块估值58x,全行业排第6,沪深300估值13x;电机(313x)、储能(206x)估值较高,部分板块估值低于平均水平 [22] - 重要标的估值:报告给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多家公司2023 - 2026E归母净利润及PE(倍)数据 [28] 新能源汽车产业跟踪 锂电池产业链跟踪 - 本周电池原材料价格总体下降,部分材料价格持平,部分上涨,如电池级碳酸锂环比下降2.7%,6μm铜箔价环比增加0.36% [7][29] 重要上市公司公告 - 龙蟠科技拟注销292万份股票期权;珠海冠宇全资子公司参与投资15亿美元产业投资基金,拟认缴不高于2.25亿美元;亿纬锂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质押 [42] 重要产业动态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碳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占比51.5%,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93.8万辆,同比增长29%,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06.9GWh,同比增长36% [7][45] - 固态电池的电解质膜技术、负极材料、干法电极技术有新变化,关键制程设备逐步成熟并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7][45] - 嘉智拓能在干法电极/复合集流体/热复合叠片机有新创新,携多款产品和新工艺方案亮相CIBF2025展会 [7][45]
电动车行业周报(20250512-20250516):国轩科技发布六大新品,冠鸿智能创新干法电极设备技术-20250519
华创证券· 2025-05-19 21: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行业去库存结束,材料环节 23 - 24 年盈利下行态势有望扭转,欧洲市场有望二次增长,国内市场在增程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推动下有望高增长,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有望恢复至合理水平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轩科技发布六大新品,冠鸿智能创新干法电极设备技术 - 国轩科技 2025 年 5 月 17 日发布六大新品,包括 G 垣准固态电池、启晨二代电芯、G 行超级重卡标准箱、乾元智储 20MWh 储能电池系统、Axtrem 数智化解决方案、金石全固态电池 [1][10] - 冠鸿智能干法电极设备支持多种电池材料及电解质膜制备,纤维化丝径小于 50nm,极片压实密度大于 3.5g/cm,首效大于 91%,膜厚 15 - 150μm 自由调控,强度 1 - 4N/㎡媲美湿法工艺 [1][10] 本周行情回顾 板块表现 - 本周电新板块上涨 1.43%,全行业排名第 8,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32pcts [1][11] - 电新行业子板块中,涨幅前三为锂电池(3.85%)、太阳能(2.97%)、核电(1.82%);跌幅前三为综合能源设备( - 1.42%)、储能( - 1%)、电力电子及自动化( - 0.95%)[11] 个股表现 - 本周电动车板块 190 个股票,95 个上涨,85 个下跌,10 个横盘;涨幅前十为星云股份等,跌幅前十为通合科技等 [15] - 本周美股重点公司均上涨,涨幅前三为特斯拉(17.34%)、QUANTUMSCAPE(16.50%)、大全新能源(11.37%)[15] 估值情况 - 截至 2025 年 5 月 16 日,电新板块估值 58x,全行业排名第 6,沪深 300 估值 13x;电机、储能估值较高,部分细分板块估值低于平均水平 [22] - 展示了宁德时代等重要标的 2023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及 PE 估值情况 [28] 新能源汽车产业跟踪 锂电池产业链跟踪 - 本周电池原材料价格总体下降,部分材料价格持平,部分材料价格上涨,如电池级碳酸锂环比下降 2.7%,6μm 铜箔价环比增加 0.36% [7][29] 重要上市公司公告 - 龙蟠科技拟注销 292 万份股票期权;珠海冠宇全资子公司参与投资 15 亿美元境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亿纬锂能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质押 [42] 重要产业动态 - 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碳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占比 51.5%,新能源汽车销售和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 [45] - 固态电池在电解质膜技术、负极材料、干法电极技术有新变化,关键制程设备逐步成熟 [45] - 嘉智拓能在干法电极/复合集流体/热复合叠片机有新创新 [45]
国轩高科(002074):多款新品发布 2H25或迎盈利拐点
新浪财经· 2025-05-18 18:34
公司新品发布 - 公司在2025全球科技大会上集中发布六款新品,包括G垣准固态电池、启晨二代电芯(LMFP体系)、G行重卡标准箱、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Axtrem数智化解决方案、金石全固态电池 [1] - 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产品产业化取得明显进展,电芯能量密度达350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280Wh/kg,已开始装车路测 [3] - 公司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设计产能0.2Gwh/年,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产线良品率超90% [3] - G垣准固态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235Wh/kg以上,较同体积液态电池提升超36%,已完成超5家客户电芯送样测试和超4家客户上车测试 [3] 动力电池装机量 - 2025年4月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3.14Gwh,同比增长140% [2] 产业化进展 - 启晨二代电芯、重卡标准箱、20Mwh储能系统等新品基于成熟材料和生产工艺体系,预计2H25起实现批量出货 [3] - 公司预计2H25电池出货量达50-60GWh时,有望迎来规模化盈利拐点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25.8x/18.2x P/E [5] - 目标价27元对应2025/2026年30.1x/21.2x P/E,较当前股价有16.9%上行空间 [5]
国轩高科2025全球科技大会新品六连发
起点锂电· 2025-05-18 14:38
国轩高科2025全球科技大会新品发布 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金石全固态电池首条0.2GWh中试线贯通,核心设备100%国产化,已开启装车路测[2] - 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提升60%,正负极材料克容量实现重大突破[2] - 通过365天极限验证,单体容量提升150%,预紧力下降90%,良品率达90%[2] - 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入预量产阶段,标志着终极电池技术取得实质性进展[1][2] 准固态电池创新 - 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4] - 通过3mm钢针穿刺测试,实现"不起火、不爆炸"的绝对安全[4] - 独创自适应固固界面技术,已规划建设12GWh产线[4] - 搭载该电池的样车测试里程已超1万公里[4] 商用车电池解决方案 - G行重卡标准箱能量密度175Wh/kg,支持四枪并充与1000V高压平台[6] - 实现兆瓦级超充,充电效率提升30%,支持-30℃低温高效充电[6] - 采用"零衰减"技术,前3000次循环容量零衰减,寿命达12年/10000次循环[6] - 产品已实现量产应用,覆盖牵引车、矿卡等多场景需求[6] 储能系统领先技术 - 乾元智储20MWh储能系统单舱容量全球领先,设计寿命25年[8] - 搭载七级安全防护体系与AI运维平台,已获超6GWh订单[8] - 采用模块化拼接方案,通过"国际领先"水平鉴定[8] - 公司决定公开所有集成专利,推动行业发展[8] 磷酸锰铁锂电池升级 - 启晨二代电池支持10分钟快充,能量密度跃升至240Wh/kg[10][11] - 实现-20℃容量保持率93%,通过"零热蔓延"热失控测试[11] - 满足纯电850公里、混动1500公里以上续航需求[11] - 攻克锰铁锂材料导电性、压实密度等核心难题[10]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 发布Axtrem工业AI智能体,实现锂电产线数智化转型[12] - 攻克产品良率、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的平衡难题[12] - 通过自主学习迭代优化,推动绿色能源的绿色制造[12] 战略愿景 - 公司从融入全球产业链转向参与制定行业新规则[14] - 提出"让绿色能源服务人类"的发展理念[14] - 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能源产业进化[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