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S75 plus
icon
搜索文档
燃油车回暖背后 合资分化 自主走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30 09:24
燃油车市场回暖 - 5月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85.4万辆,环比增长2.2%,同比下滑1%,降幅收窄[3] - 5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88.4万辆,环比增长5.2%,同比增长12.3%,零售193.2万辆,同比增长13.3%[4] - 燃油车促销力度稳定在22.5%,较上月增加0.3个百分点,已连续10个月稳定在22%左右[5][6] 合资车企表现 - 5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7万辆,同比下降5%,环比增长7%[8] - 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5.3%,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日系品牌12.6%,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美系品牌5.2%,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8] - 一汽-大众5月销售11.0万辆,环比增长12.49%,同比增长6.44%;上汽大众销售8.87万辆,环比增长7.51%[8] - 广汽本田销售1.34万辆,同比下滑58%;东风本田销售2.42万辆,同比下降26.72%[8] 自主品牌崛起 - 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62.2万辆,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22.6%,占乘用车总销量69%[10] - 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74.6%,合资品牌仅6.4%[10] - 比亚迪新能源5月销量37.69万辆,同比增长14.1%;吉利新能源销量13.80万辆,同比增长135.2%[10] - 吉利"中国星"系列5月销量超8.6万辆,星越L以1.70万辆拿下国产燃油SUV销冠[12] 油电并举战略 - 奥迪撤回2033年全面电动化目标,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13] - 沃尔沃将目标调整为"90%-100%销量为电动或插电混动"[13] - 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0.7万辆,同比增长36.9%,占新车总销量44%[16] - 预计2027-202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达70%-80%[16] 混动车型增长 - 5月插混车型销量30万辆,同比增长32%;增程式汽车销量12万辆,同比增长52%[17] - 纯电动汽车销量61万辆,同比增长24%,增速低于插混和增程式[17]
燃油车小幅回暖 油电并举成共识
中国证券报· 2025-06-27 05:25
燃油车市场复苏 - 5月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85.4万辆,环比增长2.2%,同比下滑1%,降幅收窄 [1] - 5月乘用车国内总销量188.4万辆,环比增长5.2%,同比增长12.3%,受"两新"政策拉动 [2] -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推动市场热度持续升温 [2] 合资车企表现分化 - 5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销量47万辆,同比下降5%,环比增长7% [3] - 南北大众、丰田表现回暖:一汽-大众销量11万辆,环比增长12.49%,同比增长6.44% [3] - 日系车企显著下滑:广汽本田销量1.34万辆(同比-58%),东风本田2.42万辆(同比-26.72%),东风日产5.34万辆(同比-13.54%) [3] - 表现突出的合资品牌共同特点为本土化调整(如采用宁德时代电池、华为智驾等)和油电并举策略 [3] 自主品牌燃油车崛起 - 奇瑞、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在性价比、品质控制和产品竞争力上显著缩小与合资车企差距 [1] - 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62.2万辆,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22.6%,占乘用车总销量69%(同比+5.3个百分点) [3] - 具体车型表现:吉利"中国星"系列销量超8.6万辆,星越L以1.70万辆成为国产燃油SUV销冠,长安CS75 PLUS销量1.39万辆 [4] 燃油车与新能源战略调整 - 合资车企加速本土化技术应用(如华为智驾、四维图新智能座舱)以应对市场变化 [3] - 奥迪撤回2033年全面电动化目标,沃尔沃取消"2030年全面电动化"计划,强调燃油车业务重要性 [4][5] - 行业普遍选择油电并举:5月插混车型销量30万辆(同比+32%),增程式汽车销量12万辆(同比+52%),增速均高于纯电汽车(+24%) [5] 细分市场动态 - A级轿车为燃油车主力市场:5月零售销量环比增长3%,上汽大众A级轿车销量3.15万辆(环比+54%),东风日产A级轿车销量3万辆(环比+45%) [2] - 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显著领先:5月达74.6%,而主流合资品牌仅6.4% [3]
抖音爆火的“0公里二手车”,正在冲击新车市场
行业现象 - "0公里二手车"指上完牌照即注册但实际未售出、回流至二手车商的车辆,行业存在三四千家此类交易商,形成混乱局面 [1] - 抖音成为"0公里二手车"主要流通平台,远超懂车帝、瓜子二手车等垂直平台 [3] - 二手车商通过短视频平台高调宣传业务,单条视频流量可达数月峰值,利用"乱象"标签引流 [9][14] 产生原因 - 车企通过二手车渠道处理滞销库存车以美化销量数据 [21] - 经销商通过假过户获取厂家返利,再以"贷款被拒"理由回收车辆实现"一车双吃"套利 [21] - 平行进口车回流国内市场,叠加出口退税形成价格优势 [26] - 汽车消费补贴政策刺激套利行为,如新能源置换补贴达2万元,部分地区额外补贴3000元,导致报废车资源紧缺 [24] 市场影响 - 破坏传统经销价格体系,部分车型售价显著低于官方渠道:海豹05仅5.58万元、CS75 plus顶配8.99万元、瑞虎8荣耀版7.98万元 [9] - 出口市场价差显著:理想L9中亚售价达国内2倍(45万vs近100万),L7哈萨克斯坦溢价20万元 [28] - 2023年单家车商出口200+辆吉利星越L即获利超100万元,出口利润较国内高30% [28] 商业模式 - 大客户批量采购渠道释放低价车源,第三方承销比例持续增加 [18] - 早期以租赁运营为主(如滴滴车辆),近年转向直接销售 [16] - 存在特供减配车型,配置单未公开披露 [29] 潜在问题 - 新能源车丧失首任车主权益(如电池终身保修) [30] - 产权风险:部分包牌车存在抵押贷款隐患 [30] - 出口车辆未做本地化测试,海外投诉率激增30% [29] 行业反应 - 商务部召集车企、协会及平台召开闭门会议,重点讨论出口合规问题 [3][29] - 车商集体抗议监管,认为交易合法且满足市场需求 [14][16] - 行业默认降价趋势,对套利行为容忍度提高 [26]
SUV市场激战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7 23:57
2025上海车展及SUV市场概况 - 2025上海车展首发新车163款,其中宝马新世代系列概念车为代表车型 [2] - 展车以SUV为主,包括极氪9X、蔚来乐道L90、奥迪Q5L等热门车型 [2] - 2024年SUV在售车型371款,比轿车多153款,2025年市场竞争加剧 [2] 2025年一季度SUV市场数据 - 一季度SUV零售250.1万辆,同比增长4%,增速较2024年同期的20.2%明显放缓 [3] - 爆款SUV(月销过万)达27款,同比增加9款;超爆款(销量超4万)13款,同比增加2款 [3] - 新能源爆款SUV达10款,同比增加4款 [3] TOP10 SUV销量排名变化 - Model Y以81,889辆卫冕冠军,但销量同比下降18.4%(2024年同期100,366辆) [3][4][5] - 星越L以79,883辆跃居亚军,同比销量增长69.3%(2024年同期47,209辆),成为自主燃油SUV标杆 [3][5][7] - 长安CS75 PLUS销量53,668辆,同比下降26.5%,排名从亚军降至季军 [3][7] - 问界M7销量暴跌63%,从2024年季军(69,592辆)跌至第32名(25,717辆) [7] - 比亚迪宋DM-i系列合计销量86,713辆(宋pro DM-i 51,542辆+宋PLUS DM-i 35,171辆),超过Model Y但分列榜单 [7][8] 重点车型表现分析 - 锋兰达销量46,715辆,同比增6.8%,排名从第10升至第5 [7][8] - 瑞虎8销量45,624辆,较2024年同期的瑞虎8 PRO(24,387辆)大幅提升 [8][9] - 理想L6作为新车型首季销量44,347辆,取代理想L7/L9进入前十 [9] - 银河星舰7EM-i上市首季月均销14,000辆,以42,286辆成绩跻身第9 [10] - 途观L销量41,632辆,同比增11.7%,排名从第14回升至第10 [10]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TOP10中燃油SUV从4款增至5款,自主SUV从7款减至6款,新势力保持1款(理想L6替代问界M7) [3] - 腰部竞争激烈:比亚迪元PLUS从第8降至第14,CR-V从第9降至第12 [9] - 哈弗H6销量暴跌43.7%(47,505辆→26,736辆),排名从第6滑至第3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