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回暖
搜索文档
燃油车又杀回来了
商业洞察· 2025-11-12 17:25
文章核心观点 - 在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叙事的背景下,燃油车市场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近期出现逆势回暖迹象,并正通过价格策略、品牌战略调整以及智能化升级来巩固市场地位 [3][5][6] - 市场正从狂热转向理性,未来汽车行业将呈现燃油车与电动车多元共存、百花齐放的格局,车企战略将趋向于“多条腿走路”以满足不同客群需求 [6][25] 燃油车市场回暖表现 - 今年9月,传统燃油车国内销量为100万辆,环比增长10.9%,同比增长6.4%,已连续四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5] - 今年1-9月,传统燃油车国内累计销量为814.1万辆,同比增长1.7%,占乘用车总销量1704.4万辆的47.76% [5] - 今年9月,月销超万辆的车型共72款,其中33款为燃油车 [6] 回暖驱动因素:以价促量 - “卷价格”是本轮燃油车回暖的直接推手,近期燃油车折扣率普遍在30%左右,部分豪华车型现金优惠甚至超过40% [10][11] - 日产轩逸9月销售3.3万辆,其2026款1.6L CVT省心版指导价11.39万元,部分经销商裸车价仅6.9万元,现金优惠幅度达39% [11] - 丰田凯美瑞9月销量达2.05万辆,同比增长23.27%,裸车价降至12万元级别 [11] - 传统汽车品牌将燃油车价格下探至8万元以下以提升性价比,C级豪华轿车“56E”的裸车价均降至30万元以内 [12] 车企战略调整:加码燃油车 - 本田公司全球产量同比增长3.8%,其中中国市场产量同比大涨25.7%,经典燃油车型CR-V是主要增量来源 [15] - 一汽大众9月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国产豪华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15] - 自主品牌如吉利、长安、奇瑞在上半年的燃油车销量分别达68.4万辆、90.5万辆和90.1万辆,燃油车基本盘稳固 [15] - 奇瑞发布“中国新燃油”战略,吉利坚持“双线并进”的“油电并行”战略,明确表示燃油车板块不仅不会收缩,还会继续加强 [16][18] 燃油车的智能化反攻 - 燃油车正快速弥补智能化短板,新上市车型在智能驾驶辅助、智能座舱等方面的配置显著提升 [19][22] - 广汽丰田4款换代车型全系标配高算力车机芯片、语音交互系统、OTA功能及丰田TS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19] - 一汽大众对主力燃油车型启动OTA升级,一汽奥迪A5L成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 [20][21] - 奇瑞瑞虎9X搭载猎鹰50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实现城市领航、高速NOA及智慧泊车等功能 [22] - 行业观点认为,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领域的差距正不断缩短 [22]
燃油车又杀回来了
36氪· 2025-11-12 17:10
文章核心观点 - 在新能源汽车主导的市场叙事下,燃油车市场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销量连续四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市场份额仍接近半壁江山[4][5][6] - 燃油车市场“逆势回暖”的主要驱动力是大幅度的价格折扣以及传统车企积极的产品定位与营销策略[12][14] - 主流车企如吉利、奇瑞等正调整战略,从“ALL IN电动”转向“油电并行”,并大力推动燃油车的智能化升级,以“油电同智”应对竞争[22][24][34][35] 燃油车市场表现 - 今年9月传统燃油车国内销量为100万辆,环比增长10.9%,同比增长6.4%,已连续四个月同比增长[4] - 今年1-9月传统燃油车国内累计销量为814.1万辆,同比增长1.7%,而2024年同期同比跌幅为17.7%[5] - 今年1-9月燃油车销量占乘用车国内总销量(1704.4万辆)的47.76%,仍占据近半市场份额[6] - 今年9月月销超万辆的车型共72款,其中33款为燃油车[7] 回暖驱动力分析 - 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退坡及即将开征的车辆购置税(征收比例5%)是潜在影响因素[11] - “卷价格”是本轮回暖的直接推手,近期燃油车折扣率普遍在30%左右,部分豪华车型现金优惠甚至超过40%[12][13] - 具体车型如日产轩逸经销商裸车价优惠幅度达39%,丰田凯美瑞9月销量同比增长23.27%,环比增长超32%[13] - 传统汽车品牌将燃油车价格下探至8万元以下并提升配置,极大提升了性价比[14] - 在C级轿车中,奔驰E260、宝马5系、奥迪A6L等车型裸车价均降至30万元以内[15] 主要车企战略与表现 - 本田公司全球产量同比增长3.8%,其中中国市场产量同比大涨25.7%,经典燃油车型CR-V是增长支柱[18][19] - 一汽大众9月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国产豪华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20] - 自主品牌如吉利上半年燃油车销量达68.4万辆,长安汽车上半年燃油车销量达90.5万辆,是新能源车销量的2倍,奇瑞上半年燃油车销量90.1万辆[20] - 奇瑞发布“中国新燃油”战略,提出未来的燃油车将实现“油电同智”[22] - 吉利坚持“双线并进”战略,明确燃油车板块不仅不会收缩,还会继续加强,因燃油车市场份额仍超过50%[24][25] 燃油车智能化进展 - 燃油车正快速弥补智能化短板,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配置已非新能源车型专属[27][29] - 广汽丰田4款车型换代着重强化智能化,全系标配高算力车机芯片、语音交互及丰田TS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30] - 一汽大众对主力燃油车型启动OTA升级,一汽奥迪A5L成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32][33] - 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密集推出新一代智能燃油车,主打AI大模型与高阶智驾系统融合[34] - 行业观点认为,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智能化差距正在不断缩短,市场将进入燃油车与电动车共存的多元时代[35][39][40]
燃油车又杀回来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09 12:01
文章核心观点 - 在新能源车主导市场叙事的背景下,传统燃油车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销量实现反弹,市场份额仍近半壁江山 [5][7] - 燃油车市场回暖的主要驱动力是“以价促量”,大幅降价显著提升了产品性价比 [9][11] - 主流车企调整战略,从“ALL IN电动”转向“油电并进”,并相继发布“新燃油”战略,通过提升智能化配置来增强燃油车竞争力 [13][15][19][20] 燃油车市场表现 - 今年9月传统燃油车国内销量100万辆,环比增长10.9%,同比增长6.4%,连续四个月同比增长 [5] - 今年1至9月传统燃油车国内累计销量814.1万辆,同比增长1.7%,占乘用车总销量1704.4万辆的47.76% [5] - 今年9月月销超万辆的车型共72款,其中33款为燃油车 [7] - 本田全球产量31万辆同比增长3.8%,其中中国市场产量6.3万辆同比大涨25.7% [13] - 一汽大众9月整车销售146,385辆,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15] 燃油车回暖驱动因素 - 直接推手是“卷价格”,燃油车折扣率普遍在30%左右,部分豪华车型现金优惠超过40% [9] - 日产轩逸9月销售3.3万辆,其2026款车型经销商裸车价仅6.9万元,现金优惠幅度达39% [9] - 丰田凯美瑞9月销量2.05万辆,同比增长23.27%,裸车价降至12万元级别 [11] - 传统汽车品牌将燃油车价格下探至8万元以下,提升了性价比 [11] - 奔驰E260、宝马5系、奥迪A6L等C级轿车裸车价均降至30万元以内 [11] 车企战略调整 - 奇瑞汽车发布“中国新燃油”战略,宣称未来的燃油车将实现“油电同智” [15] - 吉利汽车坚持“双线并进”战略,在重仓新能源的同时持续加码燃油车研发 [15][18] - 吉利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表示燃油车占比超过50%,公司仍会在这一领域加大投入 [19] - 多家车企战略从“ALL IN电动”转向“多条腿走路”,以满足不同客群需求 [26] 燃油车智能化进展 - 燃油车正快速弥补智能化短板,新车型在智能驾驶辅助、智能座舱等方面配置显著提升 [20] - 广汽丰田4款车型换代着重强化智能化,全系标配高算力车机芯片和丰田TS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20] - 2026款凯美瑞提供多达26项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20] - 一汽大众为多款主力燃油车型启动OTA升级 [22] - 一汽奥迪A5L成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 [22] - 奇瑞瑞虎9X搭载猎鹰50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实现城市领航、高速NOA等功能 [22]
燃油车回春:短期效应还是逆风翻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0 09:24
燃油车市场销量表现 - 8月国内传统燃油乘用车销量达90.2万辆,同比增长13.5%,为连续第三个月增长 [2] - 2024年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为1398.9万辆,同比下滑17.3%,而2025年1~8月销量为874.7万辆,同比仅下降0.3%,下滑趋势显著放缓 [3] - 2024年燃油车对国内销量增长的负贡献一度低至-700%以上,而2025年1~7月,其负贡献已回升至-9.5% [3] 主要车企燃油车销量与战略 - 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上半年累计销量超95.9万辆,其中上汽大众销量52.3万辆(同比增长2.3%),一汽-大众销量43.6万辆(同比增长3.5%)[4] - 上汽通用上半年销量24.51万辆,同比增长达8.64% [4] - 自主品牌方面,吉利汽车上半年燃油车销量达68.4万辆,其中国内星系列贡献61.6万辆核心增量 [4] - 长安汽车上半年燃油车销量达90.5万辆,是新能源车销量的2倍;奇瑞上半年燃油车销量90.1万辆 [4] - 多家自主车企高管公开表示将持续投入燃油车市场,吉利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强调燃油车在公司占比超过50% [4] 燃油车市场复苏的驱动因素 - 消费认知转变,纯电动汽车3年车龄二手残值普遍为新车价的30%~40%,远低于燃油车的50%~60%,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减弱 [7] - 燃油车智能化配置搭载率显著提升,8月主流合资品牌智能化配置搭载率同比大幅提升18个百分点,实现"油电同智" [8] - 燃油车技术持续迭代,2025年内燃机有效热效率将达45%~47%,2030年有望突破50% [18] - 价格竞争激烈,2025年1~7月合资燃油车平均终端成交价同比下降8.2%,部分车型价格极具吸引力 [11] 未来市场格局展望 - 行业预测到2030年汽车市场将形成"433"结构,即40%混动、30%纯电、30%燃油车 [12] - 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市场60%的新车仍需内燃机,其中增程与插混渗透率有望突破40% [17] - 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有观点认为未来3~5年内可能超过或接近80%,到2035年占比要超过80% [15] - J.D. Power研究显示,2025年中国燃油车行业整体魅力指数为751分(1000分制),较2024年提升14分,创近5年最大增幅 [10]
燃油车回暖背后 合资分化 自主走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30 09:24
燃油车市场回暖 - 5月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85.4万辆,环比增长2.2%,同比下滑1%,降幅收窄[3] - 5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88.4万辆,环比增长5.2%,同比增长12.3%,零售193.2万辆,同比增长13.3%[4] - 燃油车促销力度稳定在22.5%,较上月增加0.3个百分点,已连续10个月稳定在22%左右[5][6] 合资车企表现 - 5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7万辆,同比下降5%,环比增长7%[8] - 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5.3%,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日系品牌12.6%,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美系品牌5.2%,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8] - 一汽-大众5月销售11.0万辆,环比增长12.49%,同比增长6.44%;上汽大众销售8.87万辆,环比增长7.51%[8] - 广汽本田销售1.34万辆,同比下滑58%;东风本田销售2.42万辆,同比下降26.72%[8] 自主品牌崛起 - 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62.2万辆,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22.6%,占乘用车总销量69%[10] - 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74.6%,合资品牌仅6.4%[10] - 比亚迪新能源5月销量37.69万辆,同比增长14.1%;吉利新能源销量13.80万辆,同比增长135.2%[10] - 吉利"中国星"系列5月销量超8.6万辆,星越L以1.70万辆拿下国产燃油SUV销冠[12] 油电并举战略 - 奥迪撤回2033年全面电动化目标,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13] - 沃尔沃将目标调整为"90%-100%销量为电动或插电混动"[13] - 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0.7万辆,同比增长36.9%,占新车总销量44%[16] - 预计2027-202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达70%-80%[16] 混动车型增长 - 5月插混车型销量30万辆,同比增长32%;增程式汽车销量12万辆,同比增长52%[17] - 纯电动汽车销量61万辆,同比增长24%,增速低于插混和增程式[17]
2025年,什么样的燃油车会被排队围观?
36氪· 2025-04-30 19:55
新能源车市场表现 - 上海车展1300辆展车中超过七成是新能源车,BBA和保时捷等传统品牌均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1] - 鸿蒙智行、小米、蔚来等新势力展台人流量密集,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关注度高[1] - 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在3月达51.1%,但燃油车仍占展车三成[1][11] 燃油车市场现状 - 长城汽车展出全新自研4.0T V8发动机及坦克300虎克版,沃尔沃XC90凭借高安全定位吸引消费者[3][5] - 保时捷展台18台展车中9台为博物馆藏品,雷克萨斯设置"时光"主题区展出初代LS400[8][10] - 汽车之家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仍有超四成用户买车只看油车[11] 消费者偏好分析 - 30%纯电车主表示后悔并计划下次购车回归燃油车阵营,主要因机械质感和驾驶乐趣无法替代[14][16] - 95后燃油车主更偏爱机械美感,认为电车同质化严重,燃油车个性鲜明[16] - 部分消费者因情怀关注经典燃油车型,如雷克萨斯LS400和丰田世纪老款车型[10][14] 燃油车差异化策略 - 宝马M4纽博格林限量版售价108.8万元,搭载3.0T发动机并融合赛道元素[17][19] - 保时捷911 GT3 Touring预售价226.8万元,优化动力操控并配备电动调节扰流组件[18][21] - 奥迪A5L Sportback和Q5L燃油车型搭载华为乾崑ADS3.0高阶智驾系统,实现"油电同智"[20][23] 未来市场趋势 - 燃油车需在性能纯粹性和智能便捷性间找到平衡点,否则可能失去立足之地[23] - 行业预计燃油车将从小众市场寻求发展,通过独特设计和高性能产品满足特定需求[16][20] -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或长期共存,各自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