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模型

搜索文档
看好AI+国产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东北证券· 2025-05-28 09: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AI行情有望继续演绎,或将迎来α+β共振,AI agent+医疗/教育/政务/工业成为优先落地场景,看好国产算力为首的生态以及整个AIDC产业链表现 [1][15] - 5月人形机器人催化密集,国产链是最大预期差,资金属性上具有配置性价比,关注产业链0 - 1预期差机会 [2] 各部分总结 坚定拥抱AI - AI应用整体稳步向上,2025年AI行情有望继续演绎,或将迎来α+β共振,且将迎来924以来第四轮行情 [15] - 大模型点燃Agent变革引擎,中国AI以开源为突破口构建自主可控体系,开源模式助力突围,大模型竞争向特定能力挖掘过渡,部分企业开源模型表现优异 [22][25] - AI agent+医疗/教育/政务/工业成为优先落地场景,医疗领域覆盖全流程,教育领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政务和工业领域分别有政策支撑和导向 [32] - AI一体机是商业化应用破局者,2025年有望成为商业化落地元年,不同精度版本一体机性能、成本和适用场景有差异,昇腾和新致软件等一体机有各自优势 [45][58] - AIDC领域大厂capex引领基建高景气度,海外大厂资本开支高增,国内企业纷纷加码AI Capex,AIDC架构更先进,产业升级关注电源、液冷等环节,供需格局有变化 [62][69][73] 人形机器人:国产链是最大预期差 - T链引领,人形机器人或进入量产元年,2025年特斯拉试生产5000台,2026年预计生产5万台,产业处于关键过渡节点 [76] - 国产链是最大预期差,目前大部分处于0 - 1阶段,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产业基金大量涌入 [82][85][86] - 华为有望沿用造车模式引领国产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通过投资和合作加码布局 [88][94] - 小米人形机器人有进展,CyberOne分阶段落地产线,主打家庭护理和陪伴 [97][98] - 小鹏入局机器人赛道历程曲折,目标2026年内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 [98][99] - 宇树是双足机器人革命者,推出多种机器人产品,商业化路径呈“双轮驱动”特征 [102][104] - 智元深化内功,开创人形机器人新时代,发布基座模型,灵犀X2开启合作伙伴招募 [108][109] - 优必选与华为联合,共同构建智能人形机器人时代,迭代历程丰富,市场规模有望增长 [112] - 灵巧手目前产业化难度较大,夹爪和灵巧手各有优缺点,灵巧手核心技术涉及驱动、传动与传感协作 [115][121] 相关标的 - 国产链人形机器人相关标的有祥鑫科技、长源东谷等 [3] - AI相关标的中,agent有金山办公、开普云等,AIDC有海南华铁、润泽科技等,算力一体机有新致软件等 [3]
海光信息(688041):算力领跑,国产之光
民生证券· 2025-05-21 21: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光信息是国内领先高端计算芯片企业,CPU与DCU双轮驱动,2025年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毛利率提升,在信创政策和算力需求增长背景下,产品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1] - 基于x86架构构建国产CPU,在服务器市场扩容中受益,持续推动架构自主升级,联合产业链企业构建生态体系,有望在国产替代中突围 [2] - 国产GPU发展迎来机遇,海光深算系列产品具备技术优势,积极与大模型适配,有望加快渗透,推动高端部件国产化替代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增长,看好研发投入带来的优势,维持“推荐”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CPU+DCU双轮齐发,铸造国产算力中坚力量 - 自主创新突破壁垒,国产CPU&DCU迈向前沿:海光信息围绕CPU和DCU双布局,CPU基于x86架构,DCU基于GPGPU架构,产品适用于多种场景;发展分两阶段,按“销售一代、验证一代、研发一代”策略推进研发 [9][10][14] - 股权分散稳定,科研国资背景浓厚:截至2025年一季度,股东结构分散,最大股东为中科曙光,股东背景涵盖国有资本等;与AMD有合资企业,利于技术引进合作 [15] - 营收保持强劲增长,研发驱动价值释放:2019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2025年Q1继续高增长,合同负债大增;高端处理器销售为主,直销占比高,经销增长快;盈利能力增强,毛利率和净利率上升,费用率下降;研发投入大,人员学历高经验丰富,专利授权回报乐观 [18][19][22][25][29][32] - 领导层技术背景深厚,带领团队稳健发展:核心团队学历高,有高级工程和企业管理背景,为公司发展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 [35] 2 以x86架构为基础,彰显国产CPU新风采 - x86架构领衔市场增长,国产化布局推动自主创新:全球服务器市场平稳增长,x86架构优势明显,在服务器市场占比高,预计中国x86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长;海外巨头垄断市场,国产替代任重道远;信创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下游终端响应积极,国产CPU厂商迎来机遇 [37][40][43][46][50] - 打造国产高端CPU,融合三大优势:海光CPU具备性能优异、兼容性好、安全性高三大优势;产品系列化布局,覆盖不同市场需求;推进x86技术自主化,自研C86架构提升性能,在国产厂商中表现出色;兼容x86应用框架,获知名OEM厂商支持,光合组织推动产业生态完善 [56][60][64][70][73] 3 国产GPU发展新篇章,技术创新寻求突破 - AI技术引爆GPU市场,国产厂商砥砺前行:GPGPU架构在通用计算任务中有优势,相比ASIC架构更灵活;DeepSeek带动AI产业发展,推动算力需求增长,国产芯片竞争力增强;AI服务器市场扩张,政策驱动云商和运营商投资加码,但面临美国技术限制;英伟达主导AI芯片市场,国产厂商替代率提升但技术有差距 [76][82][91][101][104] - 构建国产GPU新标杆,成就国内计算新高度:海光DCU采用GPGPU架构,兼容类CUDA生态,技术国内领先;性能达同期国际高端产品水平,有强大计算性能、高效并行处理能力和健全软件生态环境;与DeepSeek适配,提升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107][112][115]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假设与业务拆分:预计2025 - 2027年高端处理器业务高增长,毛利率上升;技术服务支持收入保持低位,毛利率平稳;总体营业收入增长,毛利率上升 [119][120] - 费用率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下降,研发费用率小幅下降 [122]
Agent初具技术雏形,重点关注三大演化方向
国投证券· 2025-05-20 16: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技术迈向自主行动阶段,分为 Agent、具身智能两个方向,聚焦 Agent 梳理技术构成与演进阶段 [1][16] - 2023 年至今模型迭代快,推动 Agent 产品感知、规划、记忆能力提升,成本下降 [1] - MCP 协议有望推动 Agent 工具生态建立,当前处于 workflow 到 Agent 过渡期,类比自动驾驶规则驱动阶段 [2][3] - Agent 产品早期探索,产业链关注模型开源与闭源之争、科技大厂布局、工具层机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技术层:模型与工具能力显著进化,类比自动驾驶规则驱动阶段 - 发展路径:人工智能迈向自主行动阶段,应用场景分 Agent 和具身智能,前者在数字世界交互,后者借助硬件与现实交互 [16] - 关键技术:模型承担感知、规划、记忆职能,工具补充感知信息辅助行动,评估 Agent 关键标准为强大模型能力、强工具拓展性、强工程化能力 [19][20][22] - 模型:2023 年至今迭代快,感知、推理能力提升,成本下降,但存在幻觉问题和上下文窗口不足限制场景 [23][26][33] - 工具:调用工具方式有插件、函数调用、模拟人机交互,MCP 提供标准协议降低成本,A2A 关注 Agent 间通信,二者存在潜在竞争,主导权格局未清 [34][36][43] - 所处阶段:AGI 处于 L2 到 L3 过渡阶段,当前产品多为 AI Workflow,正从其向 Agent 过渡,类比自动驾驶规则到模型驱动演进 [47][50][52] 产业链:商业化模式仍处早期,关注三大主线下动态演化 - 主线 1:模型分闭源和开源模式,闭源能力强,开源成本低,DeepSeek 推动开源生态,开源与闭源之争影响大模型厂商商业化 [56][57][58] - 主线 2:2025 年头部科技大厂在 Agent 布局,产品以领先推理模型为基座,有网页浏览等功能,入局大厂分云厂商、大模型厂商、互联网大厂、硬件终端厂商,基于资源禀赋布局 [61][62][63] - 主线 3:MCP、A2A 推动产业链分化,工具层适合中小公司入局,目前 Agent 产品覆盖多场景,未来走向垂直场景,但模型与工具层边界待清晰 [65][66][67] 投资建议 - 利好算力基础设施,关注商汤、阿里巴巴、腾讯 [11][68] - 端侧硬件换机周期将至,关注小米集团 [11][68] - 端侧芯片性能需求增长 [68] - To C 关注现有 C 端应用和手机助手升级,关注小米集团、腾讯 [11][68] - To B 关注 Mass 软件平台和私有化部署服务商,关注第四范式、商汤、云从科技等 [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