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Watch工具

搜索文档
刚刚!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6-24 00:05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理事鲍曼表示若通胀压力保持温和将支持7月政策会议降息[5] - 鲍曼认为特朗普关税对通胀影响暂时且温和为降息铺平道路[5] - 美联储官员沃勒同样暗示7月可能降息市场预期7月降息概率23%9月78%[5][6] 地缘政治与能源市场 - 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但油价涨幅有限未显著冲击美股[4] - 伊朗可能报复袭击美国军事设施卡塔尔关闭领空防范风险[8][9] - 特朗普呼吁压低油价市场对中东石油供应担忧减弱致油价回落[11] - 分析师指出伊朗军事能力受损全球石油供应充足风险可控[11] - 两艘超级油轮短暂转向后仍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封锁海峡可能性低[12]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地缘冲突未显著影响市场走势[4] - 哈里斯金融集团认为只要石油供应无虞股市将继续走强[11] - Vital Knowledge指出投资者对伊朗威胁反应冷静态度合理[11]
美联储官员“集体放风”:警惕关税通胀风险 不急于降息
智通财经网· 2025-05-10 11:04
美联储政策立场 - 多位美联储官员不急于降低基准利率 主要因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推高消费者价格并阻碍就业增长 影响美联储控制通胀和保持高就业率的双重使命 [1] -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FedWatch工具显示 金融市场预计美联储7月降息概率为51% 并普遍定价今年可能降息三次25个基点 [1] - 美联储官员一致同意将利率维持在4 25%至4 5%区间 认为在政府政策影响明确前难以决定进一步政策举措 [4]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关税措施持续时间越长 可能推高消费者价格 阻碍就业增长 损害美联储双重使命 [1] - 关税可能导致价格一次性飙升 也可能因影响中间产品等而更加持久 美联储需观察后再决定政策 [2]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可能抑制美国生产力 阻碍投资 推迟提高生产率的项目 最终可能导致潜在GDP下降和通胀压力加大 [5] 经济数据与前景 - 美国上季度经济年化收缩0 3% 但多数分析师认为这并非明确趋势 因贸易政策造成扭曲 [6] - 美国失业率处于4 2%低位 但劳动力市场面临新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 [6] - 人工智能可能提高生产率 但最终结果尚不明确 关税本身可能降低潜在产出 [5] 官员观点 -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勒姆认为 在明确关税政策对通胀影响前 美联储不应承诺进一步降息 [2] -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强调通胀预期稳定的重要性 认为这有助于美联储实现双重使命 [3] -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指出 关税可能促使价格一次性上涨 但也可能因企业分阶段调整价格而持续到今年夏天 [6] 政策不确定性 - 特朗普政府尚未决定最终关税时间表 问题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仍未解决 [3] - 政府政策不确定性给经济前景蒙上阴影 增加通胀上升 增长放缓和劳动力市场疲软风险 [7] -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认为 经济依然稳健但关税不确定性上升 当前应维持利率不变 [7]
“去美元化”制约美债涨势
期货日报· 2025-05-08 08:59
美债市场动态 - 年初至今美债收益率持续下滑,但4月8日特朗普加征关税后遭遇抛售,收益率大幅上扬 [1] - 短期美债收益率或维持在3.6%~4%区间,长端收益率可能随经济衰退走低但受"去美元化"阻碍 [1] - 投资者抛售美元资产转向亚洲资产,推动亚洲货币和股市反弹 [7] 美国经济表现 - 2025年一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下滑0.3%,为2022年以来首次收缩 [2] - 一季度GDP环比增速-0.3%,低于预期的-0.2%,较前值2.4%大幅回落 [2] - 净出口拖累GDP达5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值 [2] - 3月商品贸易逆差创新高,4月进口量大幅萎缩 [3] - 俄勒冈港出口量下降51%,塔科马港出口量下降28% [3] 制造业与就业 - 4月ISM制造业指数48.7%,低于50%荣枯线且为5个月来最大萎缩 [3] - 制造业产出出现2020年以来最严重下滑 [3] - 4月非农就业新增17.7万人,低于3月的18.5万人 [4] - 登记失业人数攀升至716.5万人,私营部门新增就业为9个月最少 [4] - UPS计划裁员2万人,沃尔沃集团和Cleveland-Cliffs也在裁员 [4] 通胀与货币政策 - 3月核心PCE同比2.6%低于前值2.8%,环比0.03%为5年最温和 [5] - 4月制造业物价支付指数69.8%高于前值69.4%,服务业价格指数65.1点创2023年1月以来新高 [5] - 市场预计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概率95.8%,降息25基点概率仅4.2% [5] 行业影响 - 零售商Tractor Supply Co与惠而浦表示可支配支出和高价商品销售疲软 [2] - 航运商削减全球制造业合作伙伴订单导致进口下滑 [3] - 农业部门缺乏运输能力影响出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