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ibroscan
icon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924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4 08:13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22点,单日下跌0.18%,近1月下跌1.04% [1] - 深证综指收盘2467点,单日下跌0.78%,近5日上涨3.08% [1] - 中盘指数近6个月累计涨幅20.45%,表现优于大盘指数(16.36%)和小盘指数(16.35%) [1] - 家电零部件行业涨幅显著,近1月上涨21.07%,近6个月累计涨幅39.42% [1] - 旅游及景区行业单日跌幅达5.47%,酒店餐饮行业近6个月累计下跌5.44% [1] 华康洁净(301235)核心分析 - 公司为洁净室集成服务商,具备全产业链能力,业务覆盖医疗、实验室及电子洁净三大领域,服务超800家客户包括长江存储控股子公司及知名医疗机构 [3][12] - 医疗业务在手订单从2022年17.27亿元增长至2025H1的37.06亿元,保障业务持续增长 [3][12] - 2024年成立电子事业部切入电子洁净领域,已中标浙江晶引、宏茂微电子等项目 [3][12]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5.42亿元、35.47亿元和45.98亿元,同比增长49%、40%和30% [3][12] - 归母净利润预计2025年1.53亿元(同比增长129%),2026年2.25亿元(同比增长47%) [3][12] - 基于可比公司23倍2026年市盈率,测算合理市值51亿元,较2025年9月15日市值存在43%上涨空间 [3][12] 福瑞股份(300049)设备前景 - 参股公司Theraclion的Sonovein设备美国FDA临床取得成功,治疗后12个月闭塞率达96.8% [13][14] - Sonovein为全球首个采用HIFU技术治疗静脉曲张的无创平台,已完成3500多例治疗 [13][14] - 礼来MASH三期临床采用无创检测(VCTE技术),预计加速MASH药物开发进程 [1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0亿元、3.13亿元和4.26亿元 [16] 江顺科技(001400)行业地位与增长 - 国内铝型材挤压模具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从2018年3.85%提升至2024年7.57% [17] - 2024年铝型材挤压模具市场规模62.91亿元,公司模具收入达4.76亿元 [17] - 2018-2024年营业收入CAGR为17.5%,归母净利润CAGR达28.4% [17] - 2025H1海外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31.91%),占比提升至38.51% [17] - 微通道模具技术有望拓展至数据中心液冷领域 [1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20亿元、1.75亿元和2.42亿元 [17]
福瑞股份(300049):双重利好叠加,看好公司设备前景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3 20: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礼来MASH三期临床采用无创检测(NITs)入组4500人,覆盖多国,主要终点为肝脏不良结局时间,次要终点包括血清学ELF评分和VCTE LSM变化,此举将加速MASH药物开发并推动VCTE技术普及 [6] - Fibroscan作为VCTE技术代表,直接受益于MASH临床设备需求提升,进一步巩固其金标准地位 [6] - 参股公司Theraclion的Sonovein(HIFU技术)美国FDA临床成功,治疗后12个月闭塞率达96.8%,无严重不良事件,已商业化应用于12家医疗中心并完成超3500例治疗 [6] - 静脉曲张市场庞大,Sonovein凭借无创、无疤、低成本、易操作等优势有望颠覆现有治疗方式,兼具严肃医疗和医美属性,商业前景可期 [6]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H1营业总收入713百万元,同比增长11.0%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0百万元、313百万元、426百万元,同比增长率85.4%、49.1%、35.9% [5]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9元、1.18元、1.61元 [5] - 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4年74.1%预计升至2027年77.2% [5] - ROE从2024年6.5%预计升至2027年17.5% [5] - 市盈率对应2025-2027年分别为100倍、67倍、49倍 [5] 市场与业务动态 - 礼来MASH临床方案采用无创检测,覆盖美国、中国、印度及欧美多国,共211个中心 [6] - Theraclion的Sonovein为全球首个HIFU技术无创治疗静脉曲张平台,临床成功为商业化奠定基础 [6] - 当前股价79.04元,一年内最高/最低分别为90.68元/26.61元,市净率11.5倍 [1] - 流通A股市值18,456百万元,总股本265百万股 [1]
福瑞股份(300049):从1到N 北美客户需求持续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8-27 18: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11.02% [1]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52亿元,同比下降31.09%,主要因股权激励费用增至1244.05万元及汇兑损失2855.18万元 [1] - 剔除股权激励和汇兑影响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20.99% [1] 器械业务 - 器械业务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设备销售占比52.5%(2.53亿元),按次收费及租赁占比47.5%(2.29亿元) [2] - 北美市场因MASH新药获批推动需求放量,带动大设备和按次收费业务增长 [2] - Fibroscan有望在全球其他区域复制北美成功模式,实现从1到N的突破 [2] 药品业务 - 药品及医疗服务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5.62% [3] - 自有药品收入1.49亿元(占比64.5%),电商渠道同比增幅达59.23% [3] - 复方鳖甲软肝片需求增长受益于国内对肥胖及脂肪肝关注度提升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27亿元、24.57亿元、36.29亿元 [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1.88亿元(+65.8%)、2.90亿元(+54.4%)、4.62亿元(+59.4%) [4] - 对应EPS为0.71元、1.09元、1.74元,PE为95.9X、62.1X、39.0X [4]
福瑞股份(300049):从1到N,北美客户需求持续释放
长城证券· 2025-08-27 17:22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5][9] 核心观点 - 北美客户需求放量推动器械业务增长,2025年上半年器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8%至4.82亿元,其中设备销售占比52.5%(2.53亿元),按次收费及租赁等收入占比47.5%(2.29亿元)[3] - MASH新药(司美格鲁肽)获批推动行业认知提升,Fibroscan有望在全球实现从1到N的突破,带动器械业务持续增长[3][9] - 中药业务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药品和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62%至2.31亿元,其中电商渠道同比增幅达59.23%[4] - 剔除股权激励及汇兑损益影响后,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99%至0.91亿元[1][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27亿元、24.57亿元、36.29亿元,同比增长28.0%、42.3%、47.7%[1][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亿元、2.90亿元、4.62亿元,同比增长65.8%、54.4%、59.4%[1][9]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71元、1.09元、1.74元,对应PE为95.9倍、62.1倍、39.0倍[1][9] - 预计ROE从2024年的9.2%提升至2027年的21.1%[1]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11.02%,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减少30.24%),主要受股权激励费用(1244万元 vs 去年同期518万元)及汇兑损失(2855万元 vs 去年同期收益426万元)影响[2] - 器械业务核心驱动为北美市场需求放量,中药业务核心驱动为电商渠道高增长及国内护肝需求提升[3][4]
躺赚40亿欧元?福瑞股份与NASH新药市场关联研究
核心观点 - NASH产业爆发将从2024年三季度司美格鲁肽上市开始,带动Fibroscan需求呈十倍量级增长[1][2] - Fibroscan作为NASH检测的流量入口,将受益于全球3-4亿患者筛查和疗效评估需求,欧美市场年检测人次有望突破1亿[2][6] - 按次收费模式下单次分成30-60欧元,保守测算欧美市场净利润可达8亿欧元(归母4亿欧元)[2] - 专利保护至2039年,欧美市场无竞品且被指南唯一推荐,形成14年独占期[2][15] - 印度市场NASH新药上市后Fibroscan销售四年增长十倍,验证商业模式可行性[3] NASH新药上市带来的需求爆发 - 全球3-4亿NASH患者需通过Fibroscan筛查,无症状特性导致检测成为刚需[6] - 治疗患者需每3个月评估疗效,千万量级患者将产生上亿次年检测需求[2][8]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NASH适应症将于2024年9月获批,启动大规模筛查[2][8] - 200个在研NASH药物中90%使用Fibroscan进行临床试验,上市后将持续带动需求[12] - FDA首个获批NASH药Resmetirom说明书直接指定Fibroscan为疗效评估工具[8] 商业模式与市场空间 - GO/BOX分成模式:单次检测终端收费100+欧元,公司分成30-60欧元[13] - 截至2023年底全球装机651台,2025年目标新增2400台[13] - 欧美20万家诊所中覆盖15%(3万家)可带来数十亿欧元收入[16] - 英国已将Fibroscan列入常规体检,欧洲其他国家可能跟进[16] - 国内通过爱康国宾AI体检、保险公司合作及政府筛查项目加速渗透[3] 竞争壁垒 - 专利保护至2039年,英国医保局明确无竞品[15] - 美国指南唯一推荐NASH诊断工具,核磁检测成本为其10倍[15] - 医疗体制要求严格遵循指南,新进入者需积累大量临床数据[15] - 诺和诺德等药企合作形成数据连续性,90%临床试验采用Fibroscan[15][16] - 印度市场已验证商业模式,2020-2023年收入增长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