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bot G1机器人
搜索文档
走进冠军企业银河通用:今年重点落地零售场景
新京报· 2025-08-31 16:58
"这是您的商品。" 屏幕下单,从机器人Galbot G1手里取走商品,中关村大融城附近的银河通用太空舱模仿便利店开启 了"不打烊"模式。 近日,由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新京报贝壳财经承办的"京彩不设限·经济热力站"月度主题走访活动第 三期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新质先锋 未来北京"为主题,聚焦北京机器人产业开展线下集体采访,共 有15家市属新闻网站、财经类网站等媒体记者,以及财经领域网络大V等参与活动。 并且,数据采集耗时长。据银河通用测算,训练机器人快速掌握一项技能需要上亿条数据,而且在现有 技术条件下,一天能采集500到600条数据,全年大约能采集1000万条数据,"这已经算相对不错的水 平"。 "行业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解决机器人数据匮乏问题的方案,其中之一是通过视频学习。"曾辉说。但他认 为视频学习的方式可能会导致从2D视频到3D世界的过程中数据出现损耗,对机器人来说这会降低数据 的质量。 这些企业在今年8月北京举办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中代表"北京队"狂揽15个冠军。其中,银河 通用是"医院场景-药品分拣技能竞技"金牌得主。 代表银河通用出征药品分拣场景赛的正是Galbot G1,它不仅可以在药房里 ...
松延动力CFO韩深任:自研硬件本体和算法,已支持机器人高度集成和智能化
新浪科技· 2025-08-29 16:43
北京机器人产业政策与生态 - 北京市自2019年起连续出台两轮三年行动计划 构建机器人产业生态 培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7家 获批手术机器人注册证33个 集聚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30家 均居全国首位 [3] - 2024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50% 2025年上半年增长40% 产业稳居国内第一梯队 [3] - 北京市将全力建设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 应用示范高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区 推动产业从研发向规模化应用迈进 [5] 企业技术与产品突破 - 银河通用Galbot G1机器人获得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场景赛药品分拣冠军 已与合作伙伴打造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 新店面部署仅需两天 [2] - 松延动力自研硬件本体和运动控制算法 N2机器人获自由体操冠军 E1机器人以1.25米成绩夺立定跳远冠军 [3] - 加速进化T1机器人助力各国队伍赢得足球3V3和5V5赛事全部奖牌(2金2银2铜) 团队融合清华硬核技术与互联网产品思维 [4] 商业化应用进展 - 银河通用已获100家机器人零售仓门店订单 计划年底全国投用 北京地区近十家门店常态化运营 每家40平方米门店配备超5000种药品 由单台Galbot管理 [2] - 银河太空舱智慧零售解决方案最小仅9㎡空间 可全天候自主运营 预计日均服务2000人次 订单量500单 [2] - 云迹科技机器人落地全球30000多家酒店医院工厂等场景 2024年单日最高在线机器人数量达3.6万台 全年完成超5亿次服务 行走2033万公里 [4] 技术创新体系与人才优势 - 北京市确立具身智能为核心发展方向 形成大脑一小脑一本体协同创新路径 [4] - 北京人才和高校密集优势突出 成为机器人研发长跑的领跑关键 [3] - 加速进化团队多来自清华机器人控制实验室及字节跳动 小红书等互联网企业 形成复合架构推动技术应用转化 [4] 未来发展规划 - 北京将面向全球开放酒店餐厅等公共服务场景 打造机器人+智慧生活方案 [5] - 支持建设机器人产教融合平台和实训基地 优化津冀产业布局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5] - 全市支持12类200项机器人创新产品 在11个领域134个场景完成首试首用 [4]
英伟达3499美元机器人“大脑”发售 宇树、优必选等已率先使用!关键财报前夕 华尔街急需新故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6:28
产品发布与性能 - 英伟达正式发售全新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 开发者套件 起售价3499美元 约合人民币2.5万元 [2] - Jetson Thor采用NVIDIA Blackwell GPU架构 搭载128GB内存 AI算力达2070 FP4 TeraFLOPS 功耗130瓦 [2] - 相较前代Jetson Orin AI计算性能提升7.5倍 能效提升3.5倍 支持边缘设备实时AI推理 [3] - 平台引入多实例GPU技术 允许将单个GPU分区 同时运行安全关键任务和非关键AI应用 [3] - 产品设计目标为机器人提供本地运行复杂生成式AI模型的能力 包括视觉语言模型 增强实时感知与决策 [3] 生态系统与合作伙伴 - 英伟达构建"三位一体"计算机架构 包括AI工厂训练 DGX超级计算机 数字孪生模拟 Omniverse平台 机器人大脑部署 Jetson Thor [4][5] - 生态系统通过Omniverse和Isaac Sim工具生成物理精确合成数据 解决机器人领域数据稀缺瓶颈 [5] - 首批采用者包括波士顿动力 Agility Robotics Figure AI 亚马逊机器人 卡特彼勒 美敦力 Meta OpenAI正在评估 [5] - 中国公司联影医疗 万集科技 优必选 银河通用 宇树科技 众擎机器人 智元机器人已率先使用 [5] - 与Analog Devices深度合作 英伟达提供计算平台 ADI提供高保真传感器和控制器 确保虚拟算法无缝迁移至物理机器人 [6] 市场预期与财务表现 - 华尔街预测英伟达2026财年第二季度汽车与机器人业务同比增长率有望达80% [2][9] - 市场预计英伟达Q2总营收约458亿美元 同比增长52% 但增速较前几个季度明显减速 [8] - 汽车与机器人业务被视为英伟达新增长故事的关键 尽管当前体量较小 但增长加速度可支撑高估值 [9] - 财报电话会议中Jetson Thor设计导入进展 早期客户反馈及下季度指引重要性超过当期业绩 [10]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物理AI被英伟达视为下一波发展浪潮 目标使AI具备推理 规划及与物理世界智能交互能力 [3][7] - 英伟达高管表示物理AI将撬动万亿美元级实体经济 制造 物流 医疗等物理产业规模是IT产业的百倍 [7] - 实现通用类人机器人仍需攻克机械控制 手部灵巧度 认知决策 安全标准及成本等难关 [8] - 行业专家认为通用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可能需5到10年 当前产品多处于实验室阶段 如特斯拉Optimus [8]
黄仁勋,见了一群90后
投资界· 2025-01-23 15:57
黄仁勋中国行与年轻创业者 - 黄仁勋近期在中国多地举办年会活动,包括深圳、中国台北、北京及上海,并在北京举办"答谢迎春会"面向中国初创企业、开发者等生态圈[6][8] - 英伟达在中国已有近4000名员工,全球员工流失率约2%,中国员工流失率仅0.9%[8] - 黄仁勋强调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重要性,称中国"养育"了英伟达,GeForce产品线进入中国已超25年[8] 中国具身智能领域明星创业者 -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具身智能领域"老牌四小龙"之一,2024年春节前完成近10亿元B2轮融资,最新机器狗产品B2-W演示视频获马斯克转发[11] - 银河通用创始人王鹤:具身智能"新四小龙"代表,2023年完成7亿元天使轮融资和5亿元战略轮融资,已发布首款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 G1[11][12] - 深涌智能创始人黄可铖:致力于为企业提供算力和模型服务,已推出智涌算力管理平台和Enova Copilot两款产品[12] 英伟达在AI领域的布局 - 黄仁勋认为人工智能是60年来计算机领域的重大突破,将彻底变革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15] - 英伟达成立新部门Gear实验室,由两位华人90后博士领导,专注于具身智能研发[16] - 英伟达积极投资AI医疗领域,旗下Nventures部门已投资至少13家AI医疗企业[16] 中国具身智能行业发展 - 中国具身智能成为创投圈最火赛道,银河通用、宇树科技等多家企业获得融资[16] - 英伟达机器人技术业务副总裁表示将在2025年深化与中国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合作[16] - 行业仍处早期阶段,技术迭代需要大量研发投入,商业化落地尚需时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