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EAF
icon
搜索文档
SNDL to Announce Second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on July 31, 2025
Prnewswire· 2025-07-11 04:30
财报发布计划 - 公司将于2025年7月31日市场开盘前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 涵盖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业绩 [1] - 财报发布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山地时间上午8点)举行电话会议和网络直播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运营 是加拿大最大的垂直整合大麻企业及私营酒类与大麻零售商 [2] - 零售品牌包括Ace Liquor Wine and Beyond Liquor Depot Value Buds Spiritleaf和Superette [2] - 旗下大麻消费品牌涵盖Top Leaf Contraband Palmetto Bon Jak等11个系列 产品覆盖全国持牌零售渠道 [2] - 投资组合专注于通过直接/间接投资及合作伙伴关系在北美大麻行业部署战略资本 [2] 投资者沟通渠道 - 电话会议网络直播可通过指定链接https://edge media-server com/mmc/p/3q3tisco接入 [2]
DAVIDsTEA Announces Results of Annual Meeting
Globenewswire· 2025-07-10 19:49
文章核心观点 DAVIDsTEA宣布在年度股东大会上选举五名董事,股东重新任命审计师并通过修订股权计划的决议,公司主营特色茶产品 [1][2] 分组1:股东大会结果 - 五名董事候选人Jane Segal Silverstone、Sarah Segal、Susan L. Burkman、Pat De Marco、Peter Robinson分别以99.08%、99.09%、99.09%、99.10%、99.10%的支持率当选 [1] - 股东重新任命Ernst & Young LLP为公司审计师 [1] - 股东通过修订2015年综合股权激励计划的决议,增加可发行的普通股数量 [1] 分组2: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通过电商平台、亚马逊市场、批发客户及自有门店销售特色茶产品,包括高品质散装茶、预包装茶、茶包、茶相关配件和礼品 [2] - 公司批发客户包括超4000家杂货店和药店、加拿大超1500家便利店、美国超900家杂货店,在加拿大有20家自有门店 [2] - 公司主要提供独家茶 blend,也有传统单一产地茶和草药,注重创新口味、健康成分和有机茶,按季节推出“系列”产品 [2] 分组3:投资者联系方式 - 投资者可联系Pierre Boucher,邮箱为investors@davidstea.com,电话为514 - 731 - 0000 [3]
Aurora Cannabis Inc. (ACB) Announces Filing and Mailing of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arijuana Stocks | Cannabis Investments And News. Roots Of A Budding Industry.™· 2025-07-09 22:55
公司公告 - Aurora Cannabis Inc 宣布已提交并邮寄了年度股东大会特别会议的管理信息通函 该通函可在公司官网和SEDAR+平台获取[1] - 股东大会将于2025年8月8日东部时间下午1点以虚拟形式举行 股东可通过网络直播参与[2] - 公司董事会建议股东对所有董事提名人和会议决议投赞成票 投票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6日东部时间下午1点[3] 股东参与 - 公司CEO和CFO在官网发布了关于2025财年及未来展望的视频信息 鼓励股东观看[2] - 股东如需投票协助 可联系代理征集顾问Laurel Hill Advisory Group 提供北美免费电话和国际联系方式[3] 公司概况 - Aurora是全球领先的医疗大麻公司 业务覆盖加拿大、欧洲、澳新市场 拥有成人用品牌Drift、San Rafael '71等及医疗品牌MedReleaf、CanniMed等[4] - 公司控股北美领先农业植物供应商Bevo Farms Ltd 强调以科学创新驱动高品质大麻产品开发[4] - 普通股在纳斯达克和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 交易代码为"ACB"[5] 前瞻性声明 - 新闻稿包含基于管理层合理假设的前瞻性陈述 涉及会议安排等预期事项[6] - 实际结果可能因关税政策、人才保留、融资条件、市场竞争等风险因素与前瞻性陈述产生重大差异[7]
7月8日电,日产汽车缩减了新款Leaf电动车的计划。
快讯· 2025-07-08 20:21
智通财经7月8日电,日产汽车缩减了新款Leaf电动车的计划。 ...
Maple Leaf Foods to Report 2025 Second Quarter Financial Results on August 7th
Prnewswire· 2025-07-03 20:00
公司财务发布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7日东部时间上午6点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 [1] - 随后将于东部时间上午8:30举行电话会议和网络直播 参与高管包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urtis Frank 首席财务官David Smales 以及猪肉业务总裁兼Canada Packers候任首席执行官Dennis Organ [1] - 电话会议接入方式包括拨号416-945-7677或1-888-699-1199 或通过注册链接获取自动回拨服务 [1] 投资者关系服务 - 活动结束后48小时内 网络直播回放将存档并发布于公司官网投资者关系板块的"活动与演示"栏目 [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领先的蛋白质食品企业 旗下品牌包括Maple Leaf Prime Schneiders LightLife等 业务覆盖加拿大 美国和亚洲市场 [3] - 公司总部位于安大略省密西沙加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MFI 全球员工约13,500名 [3]
Nissan Downsizes & Delays Supplier Payments Amid Cash Shortage
ZACKS· 2025-07-01 23:01
公司财务状况 - 日产汽车面临现金短缺 延迟向供应商付款并实施全球成本削减措施 [1] - 截至3月底 公司持有2 2万亿日元现金及等价物 但面临约7000亿日元年内到期债务 [6] - 目标通过Re:Nissan复兴计划削减2500亿日元成本 力争2026财年恢复盈利 [6] 裁员与工厂调整 - 全球裁员2万人 约占员工总数15% 关闭多家工厂以节省开支 [1] - 英国桑德兰工厂拟通过自愿退休计划裁员约250人 该厂目前员工约6000人 [2] - 桑德兰工厂将生产新一代电动车 包括新款LEAF、Juke和Qashqai车型 [2] 供应商付款安排 - 与供应商协商延长付款周期 为4-6月季度释放现金流 [3] - 向部分欧洲供应商提供两种付款方案:延期支付(更高利率)或通过汇丰即时付款(公司后续偿还本息) [5] - 付款安排延续上一财年末采用的类似策略 [3] 电动车生产规划 - 桑德兰工厂作为复兴计划关键 将承担新一代电动车生产任务 [2] - 工厂调整与裁员计划同步推进 为电动车产能提升做准备 [10] 同业公司对比 - Strattec Security预计2025财年销售额和盈利同比增3 49%和8 11% [8] - Allison Transmission预计2025年盈利同比增长6 26% [8] - 法拉利预计2025年销售额和盈利同比增13 56%和7 97% [9]
日产,最早的固态电池研发者
鑫椤锂电· 2025-06-25 16:30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突破方向,日产汽车是较早宣布研发成功并推进量产的车企之一 [2] - 日产计划2028年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的纯电动车,目标包括能量密度提升30%、充电时间缩短至15分钟(充至80%电量)、成本降低50% [11] - 日产固态电池研发时间线:2021年建立生产设施,2023年2月宣布成功开发全固态电池,2025年启动试生产,2028年正式推出 [4][11] 日产的技术布局与战略 - 日产计划将固态电池优先应用于高端车型(如Hyper Force电动跑车概念车),以抢占高性能电动车市场 [10] - 日产在燃油车市场面临份额萎缩,固态电池被视为其重返主流EV阵营的核心筹码 [10] - 日产与NASA合作,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材料建模,加速固态电解质研发 [4] 固态电池面临的挑战 - 生产难度大:固态电解质制备工艺复杂,对湿度(需低于0.1%)和材料纯度要求极高 [5] - 成本压力:当前固态电池成本是传统锂电的3倍,需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6] - 标准缺失:全球尚无统一的固态电池安全与性能标准,需配合800kW快充桩升级 [7] - 市场竞争:中国车企(如比亚迪、宁德时代)若提前实现商业化,可能挤压日产的市场空间 [8] 日产的量产计划与目标 - 2024年6月展示新的全固态电池试验生产线,技术验证进入关键阶段 [11] - 2025年中试线启动试生产,初期产能预计满足2,000辆Leaf电动车需求 [11] - 2026年将在测试车上搭载固态电池进行道路测试,验证实际性能与可靠性 [11] 行业活动与展望 - 日产汽车将参加2025年7月8-9日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 [13] - 雷诺、大众、保时捷等海外知名车企也将派出代表参加该论坛 [13]
高盛:中国必需消费品_专家观点_持续政策对酒类销售、餐饮的影响
高盛· 2025-06-23 1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东鹏饮料、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农夫山泉、山西杏花村汾酒和五粮液宜宾的评级均为买入[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以来白酒销售受反奢侈法规影响,各价格段零售需求或受冲击,次高端白酒受影响最大,部分地区短期需求冲击更大,未来政策实施强度是关键观察点,不同品牌表现分化,除茅台外白酒预付款普遍滞后,饮料销售表现稳健[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白酒行业 - **短期需求冲击**:反奢侈法规影响各价格段白酒零售需求,次高端白酒受影响最大,6月上半月各品牌销量或下降30%-50%,部分地区如安徽、河南短期需求冲击更大,5月端午节旺季销量下降约10%[1][7] - **政策实施强度**:政策审查可能持续到下月,8 - 9月是观察法规实施更新的关键时间点,若中秋和国庆假期法规实施未正常化,零售需求可能进一步受扰,导致库存抛售和批发价格波动[1][8] - **品牌表现分化**:茅台受政策收紧压力相对有限,品牌力强、经销商信心稳定、礼品需求占比增加,批发价维持在2000元左右,1800元是多数经销商盈利的关键批发价;五粮液批发价回落至2024年四季度水平,经销商预付款更犹豫;老窖需求弹性不足、商业活动敞口大,面临更大压力;汾酒青花20政务/商业宴会需求占比高,但销量和批发价相对有韧性,渠道库存健康[1][10][16] - **预付款情况**:截至6月,茅台和五粮液预付款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56%和50%,茅台略快于去年,老窖和汾酒二季度预付款极少,年初至今分别为45%和50%,多数品牌二季度放松预付款要求[1][9] 饮料行业 - 农夫山泉5月在湖南地区东方树叶(补贴前)、瓶装水(红瓶和绿瓶合计)销量同比分别增长约33%和低两位数,茶派销量下降,即饮茶市场竞争激烈,果汁市场除NFC果汁外增长较疲软[1][16] - 东鹏特饮2025年销量增长20%-25%的可见度高,布署拉零售需求强劲,市场份额持续扩大[1][6] 公司估值与目标价 - **东鹏饮料**: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367元,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33倍,按8.9%的股权成本折现至2026年年中[14] - **农夫山泉**: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43.6港元,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30倍,按8.7%的股权成本折现至2026年年中[16][17] - **山西杏花村汾酒**:12个月基于市盈率的目标价234元,基于21.8倍2026年预期每股收益,按10.3%的股权成本折现至2025年底[18] - **泸州老窖**: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150元,基于15.6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按8.4%的股权成本折现至2025年底[20] - **五粮液宜宾**: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170元,基于19.5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折现至2025年底,目标市盈率以2012 - 2023年公司全周期平均市盈率为基准[21] - **贵州茅台**:12个月目标价2017元,基于26.5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按9.5%的股权成本折现至2025年底,目标市盈率以201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周期平均市盈率为基准[22]
【汽车人】减持雷诺,日产套现50亿推进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6-21 09:36
日产减持雷诺股份 - 日产计划减持雷诺5%股份,持股比例将从15%降至10%,预计套现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9.58亿元)[2] - 资金将用于加快新车型研发进程,全力投入公司转型[2] - 此次减持是继2025年3月双方同意将最低持股比例从15%降至10%后的进一步动作[5] 联盟关系演变 - 日产与雷诺的联盟始于1999年,曾是全球汽车产业最具代表性的跨国合作之一[3] - 长期以来存在不对称结构:雷诺持有日产43.4%股份且有投票权,而日产持有雷诺股份比例较低且无投票权[3] - 2023年7月双方达成股权对等协议,将持股比例均降至15%,雷诺放弃部分表决权[5] - 日产CEO表示减持不意味着联盟基础动摇,但确实希望集中资金用于产品和技术升级[8] 日产财务状况 - 2024财年营业利润暴跌87.7%至69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4.77亿元)[9] - 净利润从上一年的426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4.38亿元)变为亏损670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4.23亿元)[9] - 营业收入下降525亿日元至12.6万亿日元,营业利润率从4.5%降至0.6%[10] 中国市场困境 - 2024年日产在华销量下跌17.2%,在主流合资品牌中跌幅最大[10] - 面临产品矩阵老化、电动车布局迟缓、品牌形象更新慢等问题[10] - 日产中国启动"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但市场竞争激烈时间窗口正在关闭[11] 战略转型举措 - 日产计划构建开放性协作模式,不排除与任何厂商在平台开发、智能驾驶等领域合作[14] - 正与本田探讨电动平台和车载软件合作,以降低转型成本[12] - 启动"Re: Nissan"重组计划:到2027财年前削减5000亿日元成本,裁员2万人,关闭7家工厂[14] - 目标2026财年实现正营业利润和自由现金流[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