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agic V5
icon
搜索文档
三星推全球最轻大折叠,电池容量尴尬
观察者网· 2025-07-10 13:03
三星新款折叠屏手机发布 - 三星电子推出三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old7国行预售起步价13999元,Galaxy Z Flip7为7999元,Galaxy Z Flip7 FE为6499元 [1] - Galaxy Z Fold 7合屏厚度8.9毫米,展开厚度4.2毫米,重量215克,外屏6.5英寸,内屏8英寸 [1] - Galaxy Z Flip 7展开厚度6.5毫米,合屏厚度13.7毫米,重量188克,外屏4.1英寸,主显示屏6.9英寸 [2] - Galaxy Z Fold 7电池容量4400mAh,远低于竞争对手荣耀Magic V5的6100mAh、vivo X Fold5的6000mAh和OPPO Find N5的5600mAh [1] - Galaxy Z Flip 7电池容量4300mAh [2] 产品性能与配置 - Galaxy Z Fold 7影像系统包括2亿像素主摄、1200万像素超广角和1000万像素长焦镜头,外屏1000万像素自拍镜头,内屏400万像素屏下摄像头 [1] - Galaxy Z Flip 7配备5000万像素主摄像头和1200万像素超广角双摄 [2] - Fold 7使用三星和高通为Galaxy定制的骁龙8 Elite芯片,支持设备端AI处理 [2] - Galaxy Z Flip7搭载三星自研Exynos 2500芯片,这是三星约10年后再次在国行版旗舰机中使用自研芯片 [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917万台,同比增长30.8% [7] - 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华为48.6%,荣耀20.6%,vivo11.1%,小米7.4%,OPPO5.3%,三星和其他品牌共占7.0% [7] - 折叠屏手机在整个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份额仍不到2%,预计到2028年出货量将达到4570万部 [5] - 苹果预计将在2026年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 [6] 技术挑战与市场趋势 - 三星3nm GAA工艺良率过低是Exynos 2500迟迟未能大规模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5] - Exynos 2500采用十核心四丛集架构,超大核最高频率3.3GHz,相比小米玄戒O1的3.9GHz有较大差异 [5] - 折叠屏手机价格未如预期下降,厂商从中获得可观利润 [6]
荣耀的无限战争
钛媒体APP· 2025-07-07 19:29
公司管理层变动与战略调整 - 年初完成管理层交接,赵明卸任,李健接任CEO职位 [1] - 新管理层采取务实策略,从高举高打转向中盘蓄力,推出荣耀400系列中端机作为战略支点 [4][7] - 管理层调整后公司重新审视中端市场重要性,认为3000元以下市场决定生死 [7] 产品策略与市场表现 - 推出Magic V5折叠屏旗舰,定位高端市场,投入数十亿研发 [9][10] - 荣耀400系列中端机首销同比增长195%,一个月内激活量破百万 [5] - 海外市场表现超预期,菲律宾、泰国、中东等地快速放量 [7] - 折叠屏Magic V2曾获横折品类阶段性销冠,但整体折叠屏市场增速放缓 [10] 高端化战略与挑战 - 将折叠屏作为突破高端的最优解,试图建立"荣耀=折叠屏"的品牌认知 [9] - 折叠屏面临动销慢、售后复杂等问题,2025年行业增速预计仅0.1% [10] - 产品层面打造业内最轻薄横向折叠机,集成自研芯片和AI智能体 [11] IPO进展与估值逻辑 - 已完成上市辅导备案,进入IPO流程第二阶段 [14] - 估值逻辑聚焦AI、海外市场和高端化三大方向 [15] - AI战略从概念转向落地,需解决用户买单意愿问题 [16] 行业竞争态势 - 折叠屏领域面临苹果潜在入局风险,可能重塑行业价格锚点 [11] - 国内中端市场面临OPPO、小米等品牌的激烈竞争 [7] - 公司认为苹果加入折叠屏竞争将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 [11]
折叠屏供应链“等待苹果”
经济观察报· 2025-07-04 19:51
核心观点 - 苹果预计2026年入局折叠屏市场 可能重新定义行业规则和价值分配 [1][4] - 当前折叠屏市场呈现"冷热并存"局面:全球增长放缓但中国高端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6][7][8] - 行业期待苹果解决硬件痛点并带来软件生态革命 推动折叠屏从小众走向主流 [19][20][23] 市场现状 - 2024Q1全球折叠屏出货量同比仅增9% 远低于此前三位数增速 2025年可能出现首次年度下滑 [7] - 中国高端机市场逆势增长:5000元以上机型占比从2020年11%升至2024年27% 销量达7840万部 [7] - 中国折叠屏渗透率从2023年2.5%提升至2024年4.2% [8] - 用户痛点集中在折痕/质量/价格/轻薄度等方面 出现"尝鲜后回归直板机"现象 [6] 供应链技术 - 铰链零件数超180个 公差需控制在±0.005mm 钢材强度要求从1500MPa提升至2300MPa [13] - 屏幕模组报价1100-2200元/套 铰链系统报价350-1200元 合计占BOM成本30-40% [14] - 柔性OLED/UTG超薄玻璃等核心材料良率仍被国际龙头掌控 [14] - 国产供应链已全面布局:立讯精密提供多类模组 维信诺探索三折形态 深天马展示Z形态概念机 [15] 苹果入局影响 - 预计2025Q4开案 2026Q4量产 初始出货数百万部 [3] - 可能采用非晶态金属玻璃铰链/钛合金机身/硅碳负极电池等技术解决现有痛点 [21] - 行业期待其通过iOS生态协同构建"MacBook-Vision Pro-折叠iPhone"生产力闭环 [20] - 供应链合作模式或转向JDM(联合设计开发) 品牌与供应商共担研发风险 [22] 未来形态争议 - 乐观预测:三折/卷轴形态将随技术成熟逐步量产 [24] - 保守观点:形态演进应聚焦显示空间与便携性平衡 而非单纯增加折叠次数 [24] - 关键分歧在于苹果能否实现"颠覆级"的折痕控制和生态联动 [24]
折叠屏供应链“等待苹果”
经济观察网· 2025-07-04 15:33
折叠屏手机市场动态 - 荣耀发布Magic V5折叠屏手机,厚度8.8毫米刷新行业最薄纪录 [2] - vivo推出X Fold5,三星Galaxy Z Fold 7和小米MIX Fold 5即将发布 [2] - A股消费电子板块放量上涨,蓝思科技大涨11.4%,立讯精密上涨5.45%,工业富联和宏和科技涨停 [2] 苹果入局折叠屏市场 - 苹果折叠屏iPhone进入P1开发流程,预计2026年下半年发布 [3] - 鸿海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初开案,2026年第四季度大规模量产,初始出货量预计数百万部 [3] - 行业期待苹果带来"iPhone时刻",解决折叠屏痛点问题 [3][7] 折叠屏市场现状 - 全球市场增长放缓,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仅9% [5] - 中国市场高端智能机销量占比从2020年11%提升至2024年27% [5] - 折叠屏手机渗透率从2023年2.5%提升至2024年4.2% [6] 技术挑战与供应链 - 折叠屏核心挑战在精密制造+新材料+显示技术,铰链零件数普遍180个以上,公差需控制在±0.005mm [8] - 柔性屏幕模组报价1100-2200元,铰链系统报价350-1200元,占整机BOM 10%-20% [9] - 国产供应链已全面布局,维信诺探索内折、外折、三折等形态,应用COE技术降低功耗 [10][11] 用户体验与生态 - 折叠屏被部分用户称为"美丽小废物",需向生产力工具转型 [13] - 苹果优势在于iOS深度优化和生态协同,可能构建"MacBook-Vision Pro-折叠iPhone"闭环 [13] - 苹果或采用非晶态金属玻璃复合材质铰链、钛合金机身、硅碳负极电池等提升耐用性和续航 [14] 行业合作模式 - 折叠屏开发需要JDM(联合设计开发)模式,品牌与供应商共同承担技术开发风险 [14][15] - 行业对苹果入局影响存在分歧,可能引领技术革命或挤压现有玩家空间 [16][17]
荣耀的下半场:等待IPO获批,等待苹果入局
钛媒体APP· 2025-07-04 11:34
荣耀Magic V5发布 - 荣耀发布首款战略转型后的折叠屏手机Magic V5,支持鸿蒙、iOS、安卓全设备文件互联,并搭载AI智能体功能如一句话打车、编程、PPT生成等 [2] - 新机支持MCP和A2A协议,联合阿里巴巴、比亚迪、美的等行业头部伙伴打造折叠屏大屏AI生态服务场景 [2] - Magic V5叠态厚度压缩至8.8mm,重量217g,成为目前最轻薄的折叠屏手机 [2] - 荣耀产品线总裁表示新机厚度和重量突破源于零部件创新,公司已接近折叠屏技术无人区,期待与苹果竞争 [2] 苹果折叠屏手机进展 - 苹果供应商鸿海精密预计2025年Q3末或Q4初开始生产折叠屏iPhone,2026年下半年投入批量生产 [3] - 三星计划2025年为苹果折叠屏iPhone生产700-800万块可折叠面板 [3] - 预计苹果折叠屏iPhone在2027-2028年每年出货数百万部 [3] - 2024年Q4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250万台,同比下降9.6% [3] 荣耀IPO进展 - 荣耀已完成IPO第一阶段,启动第二阶段,上市辅导至少需要3个月 [5] - 荣耀IPO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辅导工作分三个阶段,时间从2024年6月持续至2025年3月 [5] - 截至2024年底约23家公司或机构持有荣耀股份,涵盖手机供应链、国央企、电信运营商等 [5] - 荣耀注册资本322.39亿元,控股股东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直接持股49.55% [5]
透露IPO进展,荣耀新资本故事跳出“手机”:AI生态成突围关键
华夏时报· 2025-07-03 21:55
上市进展 - 公司已获深圳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受理 目前处于辅导阶段 该阶段至少需要三个月 主要进行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的改进 [2][3] - 上市流程包括受理、问询、上会、证监会注册、发行上市等关键步骤 进展正常 [3] - 公司早在2023年透露中国上市计划 2024年下半年启动股份制改革 目前股东增至23名 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投资公司、京东方等 股权结构多元化 [3] 上市地点推测 - 行业专家推测公司极可能选择港股上市 股份制改造后上市灵活性更高 公司治理体系更完善 [4] - 也不排除科创板上市可能性 公司作为独立智能终端企业成长势头良好 上市后市场预期不错 [4] 战略转型 - 公司发布荣耀阿尔法战略 加速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 [4] - 战略分三步:打造智慧手机并与合作伙伴共创AI终端新范式 在物理AI时代共创AI生态新范式 在AGI时代共创人类文明新范式 [4] 产品布局 - 上半年密集推出千元机、电竞旗舰、平板电脑、游戏本 并跨界机器人赛道 作为AI终端生态的一部分 [5] - 7月推出折叠屏旗舰Magic V5 售价8999元起 号称全球最轻薄 搭载骁龙8至尊版8核满血芯片 支持全品牌设备互联互通 [5] - 宣布支持MCP和A2A协议 联合阿里巴巴、比亚迪、美的等打造折叠屏大屏AI生态服务场景 [5] 折叠屏市场竞争 - 上半年OPPO、华为、vivo、小米均发布新款折叠屏手机 苹果折叠屏手机或于明年秋季面世 [6] - 公司认为苹果入局将激发消费者对折叠屏品类的关注 促进生态、AI和折叠屏体验创新 [6] 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五为小米、华为、OPPO、vivo和苹果 公司跌出前五 2024年以14.9%市场份额排名第四 [6] - 行业专家认为公司经历换帅和战略调整后市场表现将有起色 产品力、品牌力、价格均具备竞争力 [7]
折叠屏市场竞争再升级,但只卷“薄度”还不够
第一财经· 2025-07-03 21:54
折叠屏市场现状与增长动力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284万台,同比增长53.1%,但增长主要来自厂商产品节奏调整而非需求改善[1] - 2025年全球折叠屏市场规模预计约1700万部,同比持平,但苹果入局后2026年可能增长至2300万部[5] - 折叠屏市场仍处于调整观望阶段,需从"形态革新"转向"体验重构"才能实现大规模爆发[1][5]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荣耀Magic V5将折叠屏厚度缩至8.8mm,重量低于iPhone 16 Pro Max的227克[2] - 国产供应链在屏幕、UTG盖板、铰链等关键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涌现赛德半导体等本土配套企业[2] - 荣耀研发硅含量25%的青海湖刀片电池,能量密度达901Wh/L,并采用航天特种纤维材料提升耐用性[3] - 华为Mate X5采用玄武钢化昆仑玻璃外屏,兼顾强度与轻量化[3] 厂商战略与生态布局 - 国产厂商研发投资周期已拉长至3-4年,供应链技术储备和能力发生巨大改变[4] - 行业竞争焦点将从"轻薄"硬件逐步过渡到"AI应用场景",AI落地呈现三大结构性转变[5] - 折叠屏结合AI可实现PC级生产力,如多任务并行、实时翻译等办公场景应用[6] - 国产厂商通过提升与苹果生态适配度,降低用户迁移阻碍,瞄准高端增量市场[7] 市场挑战与未来趋势 - 小折叠屏因高返修率影响用户换机意愿,大折叠屏价格偏高制约销量增长[8] - 高端市场机会窗口逐渐缩小,厂商需加快技术创新实现突破[8] - 折叠屏下一步进阶之战本质是生态整合能力的较量[7]
荣耀期待苹果加入折叠屏赛道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20:49
折叠屏手机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夏季消费电子厂商密集发布折叠屏新品,包括小米MIX Flip 2、vivo X Fold5和荣耀Magic V5 [2] - 荣耀自2019年独立后已推出6款折叠屏手机,最新Magic V5主打8.8mm厚度和217g重量,自称"全球最薄最轻"大折叠手机 [2] - 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预计2026年发布,目前处于原型测试阶段 [2] 荣耀公司战略与产品规划 - 公司产品线总裁方飞表示期待苹果入局,认为将扩大折叠屏市场认知度 [3] - 公司计划2023年8月推出小折叠新品 [3] - 公司CFO彭求恩透露IPO已进入辅导备案阶段,至少需3个月完成治理改进 [4] 折叠屏行业发展阶段 - 行业从2020年商业化至今5年,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折叠屏手机市场 [3] - 公司认为行业正从1.0时代(解决厚重、续航问题)向2.0时代(场景化创新)过渡 [4] - 大折叠屏定位生产力工具,小折叠屏主打情绪价值 [4] 市场数据与趋势 - 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呈现下滑趋势 [4] - 主流厂商包括华为、小米、vivo、OPPO、荣耀均已布局折叠屏领域 [3]
当AI进入手机产线:荣耀如何为“中国智造”注入AI灵魂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20:02
产品发布与战略定位 - 公司发布全新折叠旗舰Magic V5,展示由AI深度赋能的智能制造能力,试图通过微米级制造革命为行业找到未来钥匙 [1] - 公司定位正从手机厂商向"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提出"方向盘"模型共建开放生态,布局办公、出行、家居等七大智慧场景 [8] - 公司成立"阿尔法实验室"贯通产学研,并携手阿里、比亚迪、美的等合作伙伴共同发展生态 [8] 技术创新与制造突破 - 折叠屏铰链组装精度从行业极限0.04毫米提升至0.003毫米,实现10倍突破,最窄缝隙达到细菌无法进入的水平 [2][3] - 开发"AI鲁班大模型",能分析零件上500个特征点并通过每秒12.5万次计算实现精准匹配,超越传统工匠能力 [3] - 智能制造产业园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100%,超六成设备为自主研发,实现质量检测时间降低50%和物料配送周期降低50% [4][5] 智能制造体系 - 工厂采用L4级智能制造标准,AI贯穿全流程主导效率革命,包括质量检测、物流调度和生产决策 [4][5] - AI视觉检测系统可发现发丝级瑕疵并实现参数自适应调整,形成智能闭环 [4] - AGV无人运输车配合AI调度系统实现跨楼层全自动配送,数字管控平台汇集所有数据实现智能排产 [5] 产业背景与城市协同 - 公司智能制造进化与深圳产业升级同频共振,深圳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超40% [7] - 深圳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和创新氛围为公司提供发展沃土,公司工厂成为当地"新动能"标杆 [7] - 通过硬件制造优势建立AI驱动核心能力,获得向外拓展生态的自信和底气 [7]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从0.04毫米到0.003毫米的突破代表制造业思维模式飞跃,重新定义"中国智造"内涵 [8] - 公司以最强硬件制造能力为根基,支撑开放软件与服务生态发展 [8] - 正成为"中国新名片",展示AI与制造业融合的无限可能 [8]
300750,持续拉升,成交额A股第一
新华网财经· 2025-07-03 12:44
板块轮动与市场表现 - 创新药、消费电子板块反弹,顺周期主线回调,光伏、煤炭板块下跌 [1] - 创业板指走势强劲,宁德时代上涨3.9%,成交额53.89亿元居A股第一 [1] - 上证指数上涨0.07%,深证成指上涨0.75%,创业板指上涨1.36% [2] 消费电子板块 - 同花顺果指数领涨,涨幅2.82%至1188.25点 [5][6] - 工业富联上涨8.08%至22.87元,流通市值4542亿元 [6] - 蓝思科技上涨8.41%至23.58元,流通市值1171亿元 [6] - 鹏鼎控股上涨6.19%至34.50元,流通市值795亿元 [7] - 荣耀发布新款折叠屏手机Magic V5,主打AI深度融合 [7] - 小米发布首款AI眼镜 [8] - 东吴证券认为AI技术演进带动手机硬件系统升级需求 [9] 创新药板块 - 创新药板块上涨,带动医药股集体走强 [10][11] - 塞力医疗涨停9.99%至19.16元 [13] - 汇宇制药-W上涨9.54%至17.80元 [13] - 长春高新上涨9.05%至107.75元 [13]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流程 [13] -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13] - 兴业证券认为中国创新药在ADC、双抗等领域具备竞争优势 [14] 其他市场表现 - "马"概念股上涨,28只个股中25只上涨 [1] - 威马农机、云中马、玉马科技等个股大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