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400系列

搜索文档
荣耀CEO李健,闯关IPO 180天
和讯· 2025-07-18 17:47
公司管理层变动与战略调整 - 李健接任荣耀CEO后进行了快速内部梳理,包括中国区30多个关键岗位重新竞聘上岗[3] - 公司成立多个一级部门如新产业孵化部、商业模式拓展部等,为AI机遇布局[11] - 海外市场8个大区负责人中6位被调整,国内市场45%岗位负责人被替换[12] 市场表现与产品策略 - 2025年Q1中国区销量跌出前5,市占率从17.1%下滑至13.7%,出货量同比下滑12.8%[6] - 荣耀400系列全球激活量破100万台,创近三年最快记录,2.5K-4K价位段获618新品首销冠军[12] - 折叠屏Magic V5主打轻薄设计,厚度8.8mm/重量217g,面临vivo和三星等强劲对手[13] AI转型与业务拓展 - 宣布"荣耀阿尔法战略",计划5年投资100亿美元转型AI终端生态公司[15] - 提出"433"进攻阵型:四大思维、三大能力升维、三条主线变革[15] - 进军机器人业务,展示自研运动控制算法(速度达4米/s),设立多个相关实验室[17] IPO进程与估值变化 - 获得上市辅导备案,计划明年初完成上市辅导[4] - 估值从2020年2600亿元缩水至2024年底2000亿元,降幅23%[16] - 股东阵容包括深圳鲲鹏资本、中国移动等20余家机构,衍生出荣耀概念股[18] 行业竞争环境 - 2025年上半年行业推出50余款新机,荣耀仅更新Power和GT系列[6] - AI赛道竞争激烈,面临苹果、华为、小米等已布局巨头的挑战[16] - 折叠屏行业比拼重点转向轻薄化(如三星215克)、大电池(如vivo 6000mAh)[13]
荣耀CEO李健,闯关IPO 180天
和讯财经· 2025-07-18 09:35
公司管理层变动与战略调整 - 李健接任荣耀CEO已180天,前任CEO赵明因身体原因离职,多位核心高管相继离职 [1][5] - 公司进行大规模人事调整,中国区30多个关键岗位负责人重新竞聘上岗,45%岗位负责人被替换 [1][11] - 海外市场8个大区负责人中有6位被调整,李健亲自参与国内岗位竞聘面试 [11] - 新成立多个一级部门包括新产业孵化部、商业模式拓展部等,为AI机遇做准备 [10] 市场表现与产品策略 - 2025年Q1中国区销量跌出前5,市占率13.7%,同比下滑12.8%,相比一年前17.1%的市占率大幅下降 [6] - 上半年仅更新Power和GT系列,非出货主力,错失"国补"换机潮机会 [5] - 荣耀400系列全球激活量破100万台,创近三年最快记录,2.5K-4K价位段获618新品首销冠军 [11] - 400系列搭载第四代骁龙7平台,2亿像素主摄,起售价2499元,性价比突出 [11] - 7月发布Magic V5折叠屏,厚度8.8mm,重量217g,主打轻薄化 [12] IPO进展与估值变化 - 6月26日获得上市辅导备案,计划明年初完成上市辅导 [3] - 2020年华为剥离时估值2600亿元,2024年底Pre-IPO轮估值2000亿元,缩水23% [14] - 公司绑定20余家股东包括深圳鲲鹏资本、京东方、中国移动等 [15] AI战略与新兴业务布局 - 发布"荣耀阿尔法战略",计划5年投资100亿美元转型AI终端生态公司 [13] - 搭建"433"进攻阵型:四大思维、三大能力升维、三条主线变革 [13] - 进军机器人业务,自研运动控制算法使机器人跑步速度达4米/s [14] - 新产业孵化部下设多个实验室招聘机器人相关岗位 [14] 行业竞争态势 - 折叠屏行业竞争激烈,vivo X Fold5配备6000mAh电池,三星Galaxy Z Fold7仅215克 [12] - AI赛道拥挤,苹果、华为、小米均已布局,荣耀需证明后发优势 [13] - 公司销售与服务总裁表示有信心下半年恢复增长并重返市场前三 [12]
中金2025下半年展望 | 消费电子:AI重构创新边界
中金点睛· 2025-07-16 07:49
消费电子行业2025下半年展望 核心观点 - 端侧AI多终端落地及逐步下沉将引领消费电子行业成长,重点关注AI手机硬件升级及加速渗透、AI可穿戴新终端形态创新、光学行业重启升规升配三大投资机会 [1] 手机市场展望 - 2H25手机市场需求平稳,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为0.6%,未来5年CAGR为1.4% [4] - 1Q2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但同比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14] - 美国市场1Q25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2%,主因苹果提前拉货 [19] - 1Q25消费电子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1%,利润同比增长2% [23] 光学行业 - 2024年全球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4%至44.6亿颗,预计2025/2026年分别达到45.6/46.0亿颗,同比增长2.2%/0.9% [27] - 2025年手机光学升级趋势持续,重点关注传感器大像面化、玻塑混合镜头加速应用、模组结构升级等创新趋势 [4] - 2024年港股光学厂商盈利能力明显修复,2025年行业盈利能力或将继续改善 [31] AI手机 - Canalys预计2025年全球AI手机渗透率将达34%,2027年提升至50% [5] - 端侧模型精简和次旗舰SoC加持推动AI手机向中端价格带机型渗透 [37] - iPhone 17系列多个零部件及模组有望实现升级,有望带动超过10个产业链环节迎来升级 [39] - 安卓旗舰AI手机在芯片、导热材料、电池、声学、结构件等领域迎来升级 [40] AI可穿戴设备 - AR/MR产品有望成为多模态AI更优载体,2024年AI眼镜品牌百花齐放,轻量化成为发展趋势 [5] - 苹果Vision Pro树立行业发展标杆,苹果在AR眼镜有较多研发及专利布局 [41] - 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向600亿元迈进,GoPro/影石/大疆三足鼎立 [45] AI Agent - AI Agent在AI手机及AIPC端有望加速落地,长期将改变人机交互方式 [5] - 中国创业公司Monica推出通用型AI Agent Manus,采用"多代理"模式 [50] - AI Agent有望成为互联网核心,聚合流量并进行内容分发 [52] - 手机及互联网厂商竞相布局AI Agent,竞争格局百花齐放 [54] 创新终端 - 消费级3D打印设备产销量五年内实现4.8倍/14.4倍的高速增长 [42] - 国内消费级3D打印机均价从2017年的0.38万元/台降至2022年的0.22万元/台 [44] - 运动相机中高端市场由GoPro和大疆主导,全景相机市场影石一家独大 [45]
荣耀,还缺一个爆款
北京商报· 2025-07-15 22:35
公司动态 - 公司在半个月内举行两场手机新品发布会,分别为7月2日的MagicV5和7月15日的X70 [1] - X70发布会由产品经理主持,延续X系列一贯不由CEO主讲的安排 [1] - 公司CEO于2024年1月更换,由李健接替赵明担任CEO [1] - 新任CEO李健上任后频繁亮相重要行业活动 [1] - 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提交IPO辅导备案,Pre-IPO估值约2000亿元 [13] - 公司股东结构扩展至20余家,形成"国资+产业+资本"多元化架构 [13] 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市场份额同比下滑8.1%,以14.9%份额与OPPO并列前五末位 [2] - 2025年Q1公司被排除在国内市场前五名之外 [2] - 2025年Q1公司市占率13.7%,出货量同比下滑12.8% [7] - 2025年Q1国内手机市场前五名为小米、华为、OPPO、vivo和苹果 [6] - 公司400系列首销日销量同比300系列增长195%,同比200系列增长138% [11] 产品策略 - 公司推出中端机型400系列,起售价2499元,叠加补贴后2124.15元 [11] - 400系列在2500-4000元价格区间获"6•18"期间新品首销冠军 [11] - 新品Power配备8000mAh电池,但销量不及400系列 [4][5] - 折叠屏MagicV5虽获市场好评,但折叠屏仅占整体市场3.5%份额 [11] - 部分产品被消费者认为设计缺乏独立性,类似iPhone和华为 [4] 管理变革 - 新任CEO李健对中国区38个关键岗位进行重新部署,45%岗位负责人变动 [10] - 组织调整中"90后"占比达24% [10] - 渠道管理方面加强控货措施,解决价格混乱等问题 [10] 战略布局 - 公司发布"阿尔法战略",计划五年投入100亿美元构建AI生态体系 [14] - 新增AI新产业部门,AI和软件部门员工达2600人 [14] - 进军机器人赛道,研发的运动控制算法使机器人跑步速度突破4m/s [15] 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增长5.6% [2] - 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预计达2.89亿台 [11] - 2025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预计约1000万台,占比3.5% [11]
想上市的风吹到了荣耀,能否引爆A股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7-13 21:46
上市进程 - 公司于2024年年底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启动上市筹备工作[2] - 2024年6月获上市辅导备案,辅导券商为中信证券,进入至少3个月的上市辅导阶段[2][3] - 公司明确拒绝借壳上市,选择独立IPO路径[4] 股权结构与资本运作 - 截至2024年底注册资本达322亿元,拥有23家股东包括深圳国资、京东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5] - 2022-2024年新增多轮战略投资方,涵盖供应链、运营商及第三方资本[4][5] - 2023年11月深圳国资代表吴晖出任董事长推动上市,原董事长万飚调整为副董事长[5] 手机业务表现 - 独立初期市场份额从16.7%暴跌至3%,4个月内恢复产品迭代[8] - 2023年Q3以19.3%份额登顶国内第一,但受华为回归冲击,2024年Q4份额下滑至13.26%跌至第五[9] - 2025年Q1-Q2跌出前五,但新品400系列及Magic V5热销推动复苏[10] 竞争环境与战略调整 - 华为Mate60系列发布后抢占高端市场,对公司形成直接竞争压力[9] - 2025年1月CEO赵明离职,由李健接任并启动组织变革如"雄鹰计划"重整竞争力[10] - 目标2025年底重返国内前三,但面临华米OV等强劲对手[10] AI转型战略 - 提出"AI终端生态公司"新定位,计划5年投入100亿美元发展AI终端技术与生态[13] - 战略涵盖操作系统级AI、硬件嵌入AI及第三方服务整合三层递进架构[13] - 已积累Magic Live系统、YOYO智能体等技术但生态整合与商业化落地存挑战[14] 行业定位与资本叙事 - 行业已有小米、传音两家上市公司,公司需差异化讲"AI生态"故事替代传统手机叙事[10][11] - 管理层强调无直接对标对象,避免估值锚定影响[11] - AI终端赛道处于早期,技术突破与市场教育是关键变量[13][14]
华为回归,荣耀溃败
新浪财经· 2025-07-11 08:24
IPO进程 - 公司正式提交IPO辅导备案 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迈出A股IPO关键一步 [1] - IPO分为六个阶段 已完成第一阶段并启动第二阶段 上市辅导至少需要三个月 [3] 市场表现 - 2024年一季度以17 1%份额居国内市场第一 2025年一季度跌出前五 [3] - 2023年三季度以19 3%市场份额重回国内第一 [4] - 华为回归后市场份额被挤压 2025年一季度小米18 6%第一 华为18%第二 [9] 产品策略 - 重心转向中低端产品线 推出荣耀Power、X70i、X60 GT等机型 [7] - 荣耀400系列首销日销量同比增195% 创近三年首销纪录 获2500-4000元档新品首销冠军 [7] - 推出折叠屏旗舰Magic V5 售价8999元起 主打跨系统互联技术 [14] 高管变动 - 原CEO赵明2025年1月因"身体原因"离职 引发CMO姜海荣等多名高管集体出走 [3][8] - 新任CEO李健启动"雄鹰计划" 中国区38个关键岗位重新竞聘 45%主管岗位更替 90后管理者占比升至24% [11] 战略转型 - 发布"荣耀阿尔法战略" 五年投入100亿美元转型为AI终端生态公司 [12] - 成立AI与软件业务部 下设五大实验室 同步组建新商业模式拓展部和新产业孵化部 [14] - 联合阿里巴巴、比亚迪、美的共建AI服务生态 推出自研机器人产品 [14] 竞争环境 - 华为2023年8月携Mate 60 Pro回归 年底推出nova 12系列 实现市场全覆盖 [5] - 华为回归导致公司"替身红利"消失 [6] - 中低端市场面临Redmi等品牌激烈竞争 [7] 治理结构 - 拥有23名股东 包括深圳国资委、中国移动、京东方等 构成复杂利益网络 [11] - 渠道出现价格混乱、搭货压库现象 经销商信心动摇 [11]
将哲学隐喻融入品牌叙事,荣耀正探寻AI时代的“潜能之光”
环球网· 2025-07-09 09:53
品牌理念与哲学思考 - 公司以柏拉图"洞穴之喻"为灵感,提出"释放潜能 自由翱翔"的品牌信仰,强调从认知束缚到自由突破的成长路径 [1][3] - 公司将哲学思辨转化为技术驱动力,提出"三桥一路"生态架构(用户心灵、灵感、幸福三座桥梁),旨在帮助用户实现"自由之路" [3][4] - 公司提出"文化三部曲"对应尼采"精神三变":回归真实(骆驼)、释放潜能(狮子)、自我超越(小孩),将人文哲学深度融入产品研发 [6][7] AI技术战略与产品落地 - 公司发布"荣耀阿尔法战略",推动AI从工具属性升级为生活伙伴,赋予AI感知用户意图和预判需求的能力 [4] - 荣耀Magic V5搭载AI智能体YOYO,具备一语搜索、一语PPT等八大一语功能,宣称每天可为用户节省一小时时间 [4] - AI鲁班大模型在智能制造中应用,将折叠屏产线组装精度从0.04毫米提升至0.003毫米 [4] 折叠屏技术突破 - 公司以"一毫米极限探索"突破行业"不可能三角"(轻薄、性能、可靠性),Magic V5机身厚度达8.8毫米刷新行业纪录 [4][5] - Magic V5搭载行业首款量产25%高硅电池——6100mAh青海湖刀片电池,结合AI技术实现性能优化 [4] 行业认知与创新方向 - 行业对AI的认知常停留在语音交互等碎片化层面,公司认为需触及技术本质深流 [3] - 折叠屏领域长期受"不可能三角"限制,公司通过技术重构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突破 [4][5] - 公司将技术参数竞赛升维至人文价值构建,强调科技应服务于人的潜能释放与生命丰盈 [7]
荣耀IPO有了新进展!双引擎驱动或将引爆A股
搜狐财经· 2025-07-08 06:51
公司上市进程 - 荣耀获深圳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 辅导券商为中信证券 正式启动A股上市进程 [1] - 若成功上市 有望成为A股首家AI终端生态企业 [1] 品牌发展历程 - 2013年作为华为旗下互联网手机品牌诞生 主打年轻消费群体和高性价比策略 [3] - 2019年全球出货量突破1.8亿台 跻身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前五 [8] - 2020年11月受美国制裁影响 华为整体出售荣耀业务资产 公司开始独立运营 [8] 供应链重建与品牌重塑 - 独立后3个月内走访全球数百家核心供应商 2021年3月与高通达成芯片合作 6月与三星/京东方签订屏幕供应协议 [8] - 2021年底供应链恢复率达90%以上 [8] - 2022年发布全新品牌标识 定位"全球标志性科技品牌" 向高端市场转型 [9][10] 产品与技术突破 - 早期荣耀6系列搭载麒麟920芯片 首销1小时销量突破50万台 [6] - 2022年Magic4系列售价突破5000元 首销全球销量超100万台 [10] - 2024年Magic V5折叠屏采用绿洲护眼屏技术 青海湖电池提升能量密度 [18] 生态战略布局 - 2023年发布"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 覆盖手机/笔记本/平板/智能手表等品类 [12] - 通过MagicOS实现跨设备无缝连接 如手机-笔记本文档同步 [12] - 2024年底"荣耀智选"生态接入超1000个品牌/5000款产品 生态设备出货量突破5000万台 [12] 市场表现 - 2023年三季度以19.3%份额位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 [19] - 2025年400系列首销日销量同比前代增长195% 在2500-4000元档位夺冠 [19] - 海外市场2023年拉美/中东非/亚太增长率超50% 东南亚增长超100% 中东非市场两年增长4倍 [21] 技术创新 - 2016年率先提出手机AI概念 开发MagicLive智慧系统 [15] - 400系列搭载2亿超清写真人像AI算法 优化复杂光线拍摄 [15] - YOYO语音助手升级为跨设备AI Agent 实现智能体连接 [17]
荣耀的无限战争
钛媒体APP· 2025-07-07 19:29
公司管理层变动与战略调整 - 年初完成管理层交接,赵明卸任,李健接任CEO职位 [1] - 新管理层采取务实策略,从高举高打转向中盘蓄力,推出荣耀400系列中端机作为战略支点 [4][7] - 管理层调整后公司重新审视中端市场重要性,认为3000元以下市场决定生死 [7] 产品策略与市场表现 - 推出Magic V5折叠屏旗舰,定位高端市场,投入数十亿研发 [9][10] - 荣耀400系列中端机首销同比增长195%,一个月内激活量破百万 [5] - 海外市场表现超预期,菲律宾、泰国、中东等地快速放量 [7] - 折叠屏Magic V2曾获横折品类阶段性销冠,但整体折叠屏市场增速放缓 [10] 高端化战略与挑战 - 将折叠屏作为突破高端的最优解,试图建立"荣耀=折叠屏"的品牌认知 [9] - 折叠屏面临动销慢、售后复杂等问题,2025年行业增速预计仅0.1% [10] - 产品层面打造业内最轻薄横向折叠机,集成自研芯片和AI智能体 [11] IPO进展与估值逻辑 - 已完成上市辅导备案,进入IPO流程第二阶段 [14] - 估值逻辑聚焦AI、海外市场和高端化三大方向 [15] - AI战略从概念转向落地,需解决用户买单意愿问题 [16] 行业竞争态势 - 折叠屏领域面临苹果潜在入局风险,可能重塑行业价格锚点 [11] - 国内中端市场面临OPPO、小米等品牌的激烈竞争 [7] - 公司认为苹果加入折叠屏竞争将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 [11]
对话荣耀高管:详解"三叶草战略",要与苹果同台竞技
凤凰网· 2025-07-03 14:23
品牌哲学重塑 - 公司确立"释放潜能 自由翱翔"八字品牌信仰 通过"一毫米探索精神""一步不退极致追求""一小时用户承诺""一辈子真情相伴"四个故事串联品牌哲学 [2] - 引用柏拉图"洞穴之喻"隐喻公司发展历程 将产品定位为打破用户思想能力边界的桥梁 帮助实现认知突破与自我超越 [2] AI战略转型 - 提出AI发展三阶段论 判断行业正处于从"会想"(L2)向"会做"(L3)过渡阶段 强调落地能力比拼将取代模型能力竞赛 [3][4] - 发布"三叶草战略"实现AI落地:自由之叶打破设备数据服务孤岛 满足之叶通过端云/软硬/算网协同提升性能 安全之叶建立产业技术伦理共建机制 [4][5][6] 折叠屏技术突破 - Magic V5实现三大极致:9.9mm折叠厚度下电池能量密度达901Wh/L行业最高 硅含量25%远超行业12%均值 采用自修复黏结剂解决高硅负极膨胀难题 [7][8] - 定义折叠屏2.0时代特征:从解决基础问题转向场景化创新 AI将赋予折叠屏PC级生产力 预告8月推出影像续航全面升级的小折叠产品 [8] 市场竞争与生态布局 - 公司折叠屏产品曾于2023年Q2超越三星登顶西欧市场份额第一 400系列创下首销日15万台、最快破百万激活量记录 [9] - 明确开放生态战略 已与阿里比亚迪美的建立合作 欢迎苹果入局折叠屏市场 认为将扩大赛道价值并激发创新活力 [9] 资本运作进展 - 公司上市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6月26日获深圳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受理 目前处于正常辅导阶段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