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转型
搜索文档
金蝶云升级金蝶AI,徐少春提出七个转型策略
中国经营报· 2025-11-05 17:11
值得注意的是,徐少春所说的"七个转型"举措中高频次地提到了"智能体",这也是一年多以来AI领域的 热点词,成为众多AI技术公司以及各行业领域需求方的重点布局方向。对此,金蝶推出了企业级AI原 生入口——金蝶小K,以及AI原生智能体、AI套件、数据云等一系列AI产品。简单理解来说,金蝶小K 是一个智能体互联互通的入口和平台。截至目前,金蝶小K已上线近20个智能体,如毛利分析智能体、 呆滞料智能体、ESG智能体、报价智能体等,均可"开箱即用"。 关于智能体的落地成本及其商业模式,金蝶总裁章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对于多数企业来 说,AI投入尚处在增量投入的阶段,对企业整个业务的改造会有一个持续的价值释放时间。但是,随 着AI应用的不断深入,从一个长周期的视角来看,企业总体成本是在不断降低的。至于付费模式,行 业内都在探索,而金蝶目前更倾向于按照组织规模和用量来定价,与云服务的方式类似,当然也会存在 预付费的模式。总体来说,智能体还处在一个正在努力跑通收费模式的探索阶段。 【金蝶全面转向AI 徐少春称要完成"七个转型"】"过去的十年,金蝶云服务业务高速增长,2024年云服 务比例高达82%,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达 ...
金蝶全面转向AI 徐少春称要完成“七个转型”
中国经营报· 2025-11-05 16:36
金蝶全面转向AI 徐少春称要完成"七个转型" 徐少春在介绍"七个转型"中也提到,AI时代会诞生全新的商业模式,"未来企业不是在卖产品,而是持 续学习的智能价值,给客户提供源源不断的智能价值服务"。 徐少春介绍了"七个转型"的策略:运营从日常运营向战略执行转型,即智能体将替代重复性工作,企业 需聚焦战略重点进行紧迫;产品从传统产品、单纯的功能载体向具备自主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化系统 转型;在商业模式方面,从卖产品向按订阅或结果收费转型,将一次性的交易转变为持续的、可预测的 服务关系;生态从交易导向向持续智能共生导向转型;组织架构转变为神经网络型,打破部门边界,提 高信息决策效率;人才则从数量竞争向高密度竞争转型,集中"懂AI、能创新"的年轻人才;领导力由有 形向无形转变,未来一个管理者可能带领几十个、上百个智能体工作,核心不再是"管控",而是"提供 精神激励与情绪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徐少春所说的"七个转型"举措中高频次地提到了"智能体",这也是一年多以来AI领域的 热点词,成为众多AI技术公司以及各行业领域需求方的重点布局方向。对此,金蝶推出了企业级AI原 生入口——金蝶小K,以及AI原生智能体、AI套件、 ...
润建股份(002929):业绩短期承压,智算与海外业务加速发展
中邮证券· 2025-11-05 15:1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97.78%,主要受资产减值损失和股权激励费用影响 [5] - AI转型成效显著,算力网络与能源网络业务实现快速增长,海外市场收入增长显著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显著改善,同比变化分别为-57.68%、+386.01%、+24.42% [6] - 在AI大基建时代,公司作为领先的智能运维公司有望取得估值提升 [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72.71亿元,同比增长11.04%;三季度单季营收24.04亿元,同比增长13.18% [5]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0.064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7.78%;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下降84.21% [5]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约为2.1亿元 [5] - 2025年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1.19亿元,同比增加453.47%;信用减值损失-1.11亿元,同比增加26.98% [5] 业务发展亮点 - 算力网络业务推出"星算云池"产品,通过算力池化技术提供普惠算力 [5] - 能源网络业务中标《乐亭恒昌256MW陆上风电项目》等重点项目 [5] - 海外市场特别是东盟国家收入增长显著,重点布局AI应用、算力服务及新能源领域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2.91亿元、123.70亿元、158.57亿元,同比增长11.87%、20.20%、28.20% [6][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5.07亿元、6.31亿元 [6][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37元、1.79元、2.22元 [8]
海尔冰箱发布AI+新鲜方案夯实领航地位
新浪财经· 2025-11-05 12:45
这一逆势增长并非偶然。在11月5日举办的"AI+新鲜无限 价值共生"2026年海尔制冷产业全球峰会上, 海尔冰箱向外界讲述了其背后发展逻辑:通过全链路数字化转型,精准满足用户需求,和用户共创爆 款,实现用户口碑裂变的高质量增长。会上,海尔冰箱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即以AI驱动从前端产品研 发制造,到后端市场营销的产业全栈创新,为用户带来更美好的饮食生活体验。 战略升维:AI全链路转型,重塑产业价值逻辑 当前,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的问题,传统"生产-销售"的线性模式已触天花板,零和博弈下的价格 战持续侵蚀产业价值。海尔冰箱的破局思路,是通过AI转型将线性模式重塑为"用户驱动"的闭环生态, 覆盖研发、智造、营销全链路。 2025年以来,在家电市场整体承压,多数冰箱品牌"量价齐跌"的背景下,海尔冰箱交出了截然不同的成 绩单。GfK中怡康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海尔冰箱份额达47.2%,同比净增3.1个百分点,份额、 增量均居第一。 成果落地:发布AI全空间保鲜方案,6大产品阵容重塑用户体验 战略的成效最终通过产品在市场中兑现。基于AI交互平台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海尔冰箱推出AI全 空间保鲜方案,以6大产品矩阵 ...
金蝶推出企业级AI原生超级入口,CEO徐少春:金蝶AI已在多家企业规模落地
新浪财经· 2025-11-04 13:14
11月4日,在2025全球创见者大会上,企业管理云SaaS公司金蝶(0268.HK)宣布"金蝶云"全面升级 为"金蝶AI",并推出全新的AI产品、企业级AI原生超级入口"小K"。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 在会上表示,金蝶AI已在多家企业规模落地,助力企业加速运营智能化转型,如建发集团通过AI合同 审查,审核效率提升100%。同时,徐少春提出了AI时代企业管理的七大转型,指出AI转型不仅是技术 升级,更是涵盖运营、产品、商业模式、生态、组织、人才与领导力的全方位重构。(智通财经记者 胡含嫣) ...
金蝶国际徐少春:AI转型不只是技术升级 而是七大维度的全方位重构
证券日报· 2025-11-04 12:44
AI时代,运营从日常运营向战略执行转型,产品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系统转型,商业模式从卖产品向 按订阅或结果收费转型,生态从交易导向向持续智能共生导向转型,组织从金字塔型向神经网络型转 型,人才从数量竞争向高密度竞争转型,领导力由有形向无形转型。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讯 11月4日,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蝶国际")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在上海 首次提出AI时代企业管理的7个转型,指出AI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涵盖运营、产品、商业模式、 生态、组织、人才与领导力的全方位重构。 ...
宝钢股份前九月产品跌价仍赚80亿 攻关核心技术发明专利申请千余件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26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国内领先的钢企宝钢股份(600019.SH)经营业绩继续保持国内行业第一。 10月30日晚,宝钢股份披露了202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宝钢股份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300亿元,同 比下降约4%;归母净利润接近80亿元,扣非净利润略超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35%、46%。 此前的2022年前三季度至2024年前三季度,宝钢股份的归母净利润为三连降。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宝钢股份专注于钢铁业,主要产品包括板带材、管材等。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要产品平均售价(不 含税)4211元/吨,较上年同期下降362元/吨。 钢铁行业景气度依然不高,宝钢股份的利润为何能逆势大幅增长?公司解释,原材料价格下降,钢材价 格跌幅小于原料价格跌幅。 此外,宝钢股份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差异化产品销量稳步攀升。同时,出口销售增加。 宝钢股份继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2025年1—9月,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数达1027件。 宝钢股份还持续强化现金流管控。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308.43亿元,同比增长 97.23%。 归母净利增超3 ...
BCG报告:亚太企业引领AI应用 中国员工AI采用率居前列
中国经济网· 2025-11-01 14:10
亚太地区AI采用概况 - 亚太地区AI探索与采用全球领先,78%的受访者工作时每周至少使用一次AI,高于全球水平的72% [1] - 亚太地区一线员工AI使用率高达70%,显著高于全球水平的51% [1] - 60%的亚太地区受访者对AI潜力持乐观态度,全球比例为52% [1] 员工对AI的担忧与工作流程调整 - 52%的亚太地区受访者担忧因AI失业,全球该比例为41% [1] - 57%的亚太地区受访者表示其所在企业已调整工作流程以适应AI,在AI采用领先的全球企业中这一比例为70% [1] 中国AI采用与员工特点 - 中国AI采用率位居全球前列,高达87%的受访者经常使用AI工具,远超全球水平的72% [2] - 中国不同层级员工AI使用率分别为:一线员工81%,中层管理者92%,高管72% [2] - 中国员工对AI的拥抱速度令人瞩目,形成由基层员工推动的自下而上的创新热潮 [2] 企业AI应用的战略重点 - 相比于其他地区注重降本增效,亚洲尤其是中国企业更加关注利用AI促进业务拓展和增长 [2] - 企业成功实现AI转型需具备多个关键要素:有决心与远见的领导者、对公司工作方式进行系统性重塑、人才协同形成合力 [2] - 企业竞争力在于系统性战略运用AI,而非工具普及,需在领导赋能、流程重塑和技能提升进行全方位布局 [3] AI落地的核心挑战与解决方案 - AI变革的最大挑战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如何让一线员工真正使用工具,制度设计与流程变革十分关键 [3] - AI落地核心在于人的接受度与组织机制的匹配,技术创新必须与制度创新、流程优化同步推进 [3] - 企业需从“会用AI”迈向“善用AI”,平衡发展速度与安全性,将AI变为持续增长和信任构建的战略引擎 [3]
对话四维图新CEO程鹏:智驾行业整合是必然的,但不会只剩两三家
钛媒体APP· 2025-10-31 17:07
行业整合趋势 - 智驾行业整合趋势明显,近期发生多起重大战略投资:一汽收购卓驭科技35.8%股权,奔驰斥资13.4亿元战略入股千里科技,四维图新投资2.5亿元获得鉴智机器人39.14%股份 [2] - 整合的客观原因是资本退出通道不畅,通过整合提高未来一起上市的概率 [2] - 整合旨在实现量产和盈利,通过技术降本和生态降本分摊成本,避免重复建设 [2] 市场竞争格局观点 - 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城市NOA第三方供应商中,Momenta和华为合计市占率近90% [3] - 有观点认为未来中国智驾市场仅会剩下两三家玩家 [3] - 另一种观点认为汽车行业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最终市场不会仅剩少数几家,目前行业尚未达到解决安全问题和提升用户体验的“门槛” [4] - 市场竞争格局依然充满变数,大部分车企选择与多家智驾供应商合作 [5] 公司战略定位与转型 - 公司将自身定位为以智驾为龙头的“新型Tier1”,智驾业务能带动其地图、定位、芯片、座舱软件等其他业务发展 [6] - 通过收购鉴智机器人,公司融合了低阶智驾方案经验与中高阶开发能力,覆盖了完整的低中高阶智驾量产解决方案 [6] - 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与鉴智机器人累计获得585万套智驾方案新增定点,覆盖20多家主流车企和100多款车型 [7] - 公司AI战略重点是将AI渗透到组织、数据、定位、芯片等各个角落,目标是成长为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 [8] - 公司转型挑战主要来自市场认知,其非地图业务收入占比已超过80%,计划通过产品落地改变外界对其“地图服务商”的印象 [9] 汽车出海机遇与布局 - 中国汽车出口规模显著增长,2024年出口量达640万辆,2024年1-8月出口量为429万辆,同比增长13.7%,全年有望突破700万辆 [10] - 汽车产业从“产品出海”迈向“产业链出海”,供应链企业成为车企出海的综合伙伴 [10] - 安全合规已成为进入全球市场的“入场券” [10] - 公司合规业务服务30多家主流车企,拥有100多个在交付的合规项目,位置服务覆盖80多个国家 [11] - 公司高精度定位软硬件出货量达500万+,服务链接终端数量1000万+台,覆盖近40个国家/地区,定点车型超1000万辆 [11] - 公司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亿颗,AC8015芯片在出海的国产车中安装率高达50% [11][12] - 在海外市场,最终竞争力取决于性价比,应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合作实现 [12]
Udemy(UDMY)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0 06:00
Udemy (NasdaqGS:UDMY)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29, 2025 05:00 PM ET Speaker2Today, and welcome to Udemy's third quarter 2025 earnings call. All participants will be in a listen-only mode. Should you need assistance, please signal a conference specialist by pressing the star key followed by zero. After today's presentation, there will be an opportunity to ask questions. To ask a question, you may press star, then one on a touch-tone phone. To withdraw your question, please press star, then two. Please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