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ako
icon
搜索文档
Stryker(SYK)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5 03:17
Stryker (SYK) FY 2025 Conference September 04, 2025 02:15 P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Jason Beach - Vice President of Finance & Investor RelationsAndy Pierce - Group President - MedSurg & Neurotechnology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Lawrence Biegelsen - Senior Medical Device Equity Research AnalystLawrence BiegelsenI'm Larry Beagleton, the Medical Device Analyst at Wells Fargo, and it's my pleasure to host this fireside chat with the management team from Stryker. With us, we have Andy Pierce, Group President, M ...
Stryker Q2: Record Mako Installation And High Utilization
Seeking Alpha· 2025-08-20 02:55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本仅包含分析师和Seeking Alpha平台的标准披露声明,不包含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实质性新闻内容、财务数据或市场分析。因此,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核心观点及关键要点。
Hospital Capex Headwind: Temporary Setback or Lasting Risk for ISRG?
ZACKS· 2025-07-14 21:25
Key Takeaways MDT's focus on value-based outcomes and procedural efficiency, such as in pulse field ablation and renal denervation, resonates with financially constrained systems. CEO Geoff Martha stated that Medtronic's innovation pipeline (including closed-loop neurostimulators and AI-enabled spine platforms) is expanding the 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while balancing spend and margin expansion. ISRG's Price Performance, Valuation and Estimates Hospital CapEx constraints are clearly impacting ISRG's interna ...
New PatentVest Pulse Report Maps the Competitive and IP Landscape of the $188B Surgical Robotics Market
Globenewswire· 2025-07-11 00:00
文章核心观点 PatentVest发布《手术机器人的新时代》报告,分析超18000个专利家族、40亿美元并购活动及28个机器人平台,显示手术机器人行业不再由单一系统主导,而是围绕平台防御性展开竞争,同时指出行业未饱和,还确定了未来领导者的战略信号及可能被收购或成为市场领导者的公司 [1][2][3] 行业现状 - 全球每年超3.1亿台手术,使用机器人的手术不足6%且数量持平,原因在于成本、复杂性和部署限制,并非临床限制 [2] - 手术机器人行业并非饱和类别,正处于围绕平台防御性竞争的阶段 [1][2] 战略信号 - 定义未来行业领导者的战略信号包括IP定位、监管势头和平台可扩展性 [3] 公司情况 - Intuitive Surgical虽拥有最大IP组合,但近年发展势头转变,过去十年多个挑战者新申请专利数量超过它 [8] - Medtronic、Johnson & Johnson、Zimmer Biomet、Stryker和Smith+Nephew等传统企业拥有强大商业布局和监管能力 [8] - Vicarious Surgical、Microbot Medical等公开挑战者公司在血管内、牙科和NOTES应用等领域推进平台,拥有专注的IP组合和早期临床验证 [8] - CMR Surgical、THINK Surgical等风险投资支持的平台正整合资本、监管里程碑和广泛IP定位,与过去被并购目标类似 [8]
Is ISRG's Procedure Growth Enough to Offset Margin Pressures in 2025?
ZACKS· 2025-06-25 21:16
Intuitive Surgical (ISRG)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达22 5亿美元 同比增长19% [1][9] - da Vinci手术量同比增长17% 经天数调整后增速达18 5% [1] - 管理层将2025全年手术量增长指引上调至15-17% 因美国普通外科及印度、韩国、英国等新兴市场加速采用 [1] - da Vinci 5平台快速推广 新增147台装机并完成超32 000例手术 [1] 财务与利润率压力 - 第一季度毛利率降至66 4%(去年同期67 6%) 主因折旧增加、低利润率平台(Ion/da Vinci 5)占比提升及全球关税影响 [2][9] - 预计全年关税将侵蚀毛利率约170个基点 下调毛利率指引至65-66 5% [2] - 经常性收入占总收入85% 但资本开支、制造成本上升及德国、日本医院预算受限可能影响短期运营杠杆 [3] 竞争对手对比 - Stryker (SYK) 第一季度总收入58 7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9% 有机增长10 1% 创伤与 extremities 及 Mako装机表现突出 [5] - Stryker调整后毛利率提升190个基点至65 5% 运营利润率扩大100个基点 尽管面临2亿美元关税压力 [6] - Medtronic (MDT) 2025财年第四季度收入89 3亿美元(+3 9%)心血管业务增长22% 毛利率提升19个基点至64 7% 运营利润率达26 6% [7] 估值与市场表现 - ISRG年初至今股价微涨0 1% 同期行业下跌11 4% [8] - 前瞻市盈率62 09倍 高于行业但低于五年中位数72 17倍 价值评分为D [10] - Zacks共识预期2025年每股收益7 84美元 同比增长6 8% 2026年预期9 05美元(+15 46%) [12][13]
Stryker (SYK)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4 05:40
纪要涉及的公司 Stryker Corporation(史赛克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战略与增长 - **战略重点**:通过差异化商业策略和并购推动营收增长,注重资本配置,同时提升盈利能力,目标是在今年实现前两年承诺的200个基点的提升,并持续发展[2][3] - **增长动力**:不依赖单一产品或业务板块,采用差异化商业模型,将销售、营销和研发团队针对特定业务领域进行专业化配置,通过内部创新和并购引入新产品,推动各业务板块增长;近期剥离脊柱业务并收购Anari,增加快速增长业务[5][6] - **增长持续性**:希望当前的增长态势成为新常态,不断追求超越上一年的表现;产品和业务具有多周期特点,如1788相机、Pangaea等产品将在多年内持续带来收益,Mako Spine和Mako Shoulder等新项目也将在2026年全面启动,此外,去年的七项收购将在今明两年推动增长[7][54][55] 财务表现与展望 - **Q1业绩**:第一季度营收增长11.1%,各业务保持强劲势头,骨科业务中髋关节和膝关节业务表现出色,创伤和四肢业务在Pangaea带动下加速增长,资本业务订单强劲[11] - **关税影响**:关税影响约2亿美元,近期中国相关消息可能使影响降至2500万 - 5000万美元;公司正在评估如何应对关税变化,包括寻找双重采购来源、调整贸易路线等,但尚未考虑进行长期的制造转移等决策[12][13][19] - **盈利能力**:目标是在分析师日设定的基础上,实现至少30个基点的利润率提升;公司在应对通胀方面积累了经验,在供应链和定价方面采取了有效策略,有助于在通胀环境下更快做出反应[18][22][24] - **定价策略**:在定价方面更加注重产品价值,虽然市场仍存在谈判和讨论,但公司在骨科和医疗外科业务的定价表现有所改善;骨科业务通过合同和向ASC的转移缓解了价格压力,医疗外科业务有更多定价机会,且定价模式具有可持续性[25][26][27] 各业务板块情况 - **资本业务**:订单提前三到六个月甚至一年以上获取,当前订单量持续增长,与客户的沟通显示需求未放缓,为未来几个季度的业务提供了良好的领先指标;与2022年相比,当前环境更具确定性,有利于医院做出决策[28][29][31] - **医疗外科业务**:本季度国际业务(OUS)出现供应问题,预计在第二季度仍会持续,下半年将得到缓解;新的除颤器LP35在美国市场表现良好,订单和销售强劲,未来将在国际市场进行多年度推广[38][39][40] - **Endo业务**:1788相机预计今年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明年增长将更显著[45] - **Pangaea业务**:已开始展现增长势头,在核心创伤业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美国市场仍有增长空间,国际市场的推出将进一步推动增长[46][47] - **Mako业务**:连续多个季度实现创纪录的植入量,有望带来髋关节和膝关节市场份额的增长;近期推出Mako 4,增加了髋关节翻修和复杂髋关节应用等功能,同时拥有十年的良好数据支持,具有可持续性;Mako在肩部和脊柱业务的拓展有望带来协同效应,维持公司在肩部业务的领先地位并推动市场扩张[47][48][51] 并购与整合 - **并购策略**:公司仍对并购持开放态度,将继续寻找机会通过并购推动增长,可能会进行不同类型的小规模并购;在进行并购时,会平衡增长和盈利能力,通过降低制造成本、优化共享服务和系统等方式管理利润率稀释问题[61][62][63] - **Inari并购**:Inari并购交易的整合进展顺利,预计该业务将持续为公司带来增长;公司借鉴了以往大规模并购的经验,使整合过程更加高效;目前对协同效应的实现充满信心,预计不会产生运营利润率稀释[66][67][7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LifePack产品**:全球安装基数超过10万台,美国市场占比较大;预计2025年美国市场的增长将加速,年底开始在国际市场产生影响[41][42] - **利润率节奏**:去年运营利润率提升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今年将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季度[74] - **分析师日**:公司计划在11月的分析师日更新业务发展路径,包括利润率扩张计划[75]
Driven Brands (DRVN)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6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Q1公司实现收入5.162亿美元,同比增长7.1% [7][20] - 2025年Q1运营费用同比增加4100万美元,运营收入降至6130万美元 [20] - 2025年Q1调整后EBITDA为1.251亿美元,同比增长1.9%,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24.2%,较去年Q1下降约120个基点 [21] - 2025年Q1净利息费用为3650万美元,较去年Q1减少720万美元,所得税费用为700万美元,持续经营业务净收入为1750万美元,调整后净收入为4420万美元,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为0.27美元,较去年Q1增加0.02美元 [21] - 2025年Q1自由现金流为2760万美元,期末净杠杆率为4.3倍,本季度偿还债务4300万美元 [26][27] - 截至目前,公司在2025年已偿还债务约2.46亿美元,未偿还定期贷款余额约为8100万美元,此举将节省超1500万美元的年化利息费用 [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Take Five Oil Change - 2025年Q1同店销售额增长8%,收入增长15.3%,调整后EBITDA为1.009亿美元,增长13.5%,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4.4%,较去年Q1下降50个基点 [10][22][23] - 过去一年净新开168家门店,本季度净新开22家门店,其中17家为公司运营,5家为特许经营 [10][23] 特许经营业务 - 2025年Q1同店销售额下降2.9%,收入下降460万美元,即6.1%,调整后EBITDA降至444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降至61.9% [23][24] - 本季度净关闭19家门店,主要因一家19家门店的特许经营商协商退出 [19][24] 国际洗车业务 - 2025年Q1同店销售额增长26.2%,收入和调整后EBITDA分别增长25%和36%,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5.9%,较去年提高约280个基点 [12][2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未提及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5年公司重点是实现2025年展望,利用多余自由现金流减少债务,目标是到2026年底将净杠杆率降至3倍 [7][14] - 出售美国洗车业务,简化业务组合,专注非 discretionary 服务基础,该交易于4月10日完成,大部分收益用于偿还债务 [7][13][28] - Take Five Oil Change 是公司最具吸引力的增长引擎,目标是未来五年内达到至少2000家门店 [10] - 公司认为玻璃业务是一项多年战略,目前处于早期阶段,正通过与保险和商业合作伙伴合作实现增长 [49][50][63] - 行业竞争方面,公司认为自身业务模式具有韧性,多数服务为非 discretionary 性质,但消费者情绪恶化可能影响部分业务,如Mako [2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业务在动态宏观经济环境中表现良好,消费者依赖车辆,公司多元化业务组合满足需求 [6][9] - 尽管消费者情绪可能影响部分业务,但公司业务模式整体具有韧性,供应链灵活,定价能力有助于缓解关税潜在影响 [29][30] - 公司重申2025财年的收入、同店销售额、净门店增长、调整后EBITDA和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展望,预计Take Five增长将放缓,洗车业务增长适中,Mako业务疲软趋势将持续,预计2025年下半年收入和调整后EBITDA占全年比例为低50% [31][3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新的业务细分更好地突出了业务模式特点,3月中旬提供了未经审计的2024年新细分季度业绩,可在投资者关系页面查看 [22] - 公司认为自身是成长型公司,部分SG&A增加是为投资增长计划,如Driven Advantage平台和车队业务 [87][8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Take Five的EBITDA利润率管理及后续变化 - 回答:利润率下降主要因维修、维护和租金费用压力,团队成本管理出色,对整体业绩有信心,即便后续增长放缓,团队仍能保持高水平运营 [36] 问题2:特许经营业务在销售疲软情况下能否提高EBITDA - 回答:特许经营业务杠杆有限,但稳定性可带来稳定现金流,长期来看对该业务发展有信心,目前疲软主要因Mako业务 [37] 问题3:全年同店销售额趋势及下半年加速增长驱动因素 - 回答:不提供季度具体指引,全年展望已考虑到目前业绩,后续各业务表现可能更均衡,虽Mako有压力,但仍看好1% - 3%的增长 [43][44] 问题4:Take Five业务中油价下降对成本的滞后影响 - 回答:每季度调整一次,因有特许经营体系,油价下降有一定缓冲,通常滞后约一个季度 [45] 问题5:玻璃业务表现及发展情况 - 回答:玻璃业务是多年战略,行业底层动态未变,去年下半年开始关注增长,目前看到增长效果,仍处于早期阶段 [49][50][51] 问题6:国际洗车业务表现、与美国业务差异及天气影响 - 回答:国际洗车业务一直表现良好,与美国业务不同,一是非特许经营模式,二是在欧洲是行业领导者,虽Q1受益于天气,但预计下半年业绩将正常化 [53][54] 问题7:客户是否有推迟换油情况及汽车玻璃业务更新 - 回答:Take Five业务一季度表现出色,未看到明显趋势变化,营销团队表现优秀;汽车玻璃业务处于早期,团队正通过保险和商业伙伴实现增长,2025年已看到增长 [58][59][63] 问题8:Take Five特许经营门店增长放缓原因及关税对加盟商开店成本影响 - 回答:Q1通常开店较少,Q4较多,Take Five长期增长目标不变;目前未看到关税对开店成本有明显影响,加盟商对增长仍有信心 [69][70][71] 问题9:Take Five二季度增长放缓原因及Mako和碰撞业务动态及保险索赔情况 - 回答:Take Five增长放缓是因业务持续增长,基数变大;Mako是更具 discretionary 性质的业务,Q1表现疲软,预计Q2仍疲软,但下半年有望恢复,碰撞业务整体有一定疲软,但公司认为在该领域持续获取市场份额 [77][80][83] 问题10:SG&A压力情况及二季度和下半年展望 - 回答:部分SG&A增加是为投资增长计划,如Driven Advantage平台和车队业务,这些是公司长期增长机会 [87][88] 问题11:美国环境更具挑战性时公司业务影响 - 回答:公司大部分服务为非 discretionary 性质,经济不确定时是优势,消费者在经济困难时更依赖车辆,新车销售疲软对公司是利好,因旧车维修需求增加 [89][90] 问题12:Take Five业务月度表现及季度至今情况 - 回答:不提供具体月度数据,Q1和Q4表现相似,Take Five表现稳定,全年展望已考虑到4月业绩,长期增长放缓是因业务基数变大 [94] 问题13:Quick Lubes竞争对手价格竞争情况及消费者是否会转向其他渠道进行换油 - 回答:宏观上未看到明显竞争对手价格竞争情况;Take Five为消费者提供高价值服务,消费者满意度高,未看到消费者转向其他渠道的情况 [100][103][104] 问题14:特许经营业务EBITDA利润率下降驱动因素及实现杠杆所需的同店销售额水平 - 回答:本季度利润率压力主要因销售下降,特许经营体系在销售增长时能快速实现杠杆效应,虽短期Mako业务可能疲软,但长期对业务发展有信心 [108][109] 问题15:公司业务在消费者环境恶化时的表现及以往波动期间的表现和反弹速度 - 回答:换油业务在经济不确定时稳定,如疫情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公司认为作为唯一全国性的十分钟换油服务提供商,有望受益于业务量稳定或增长;公司业务多元化,经济不确定时旧车维修需求增加可能对公司有利 [112][113][114]
Driven Brands (DRVN)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6 20: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5.162亿美元,同比增长7.1%,主要得益于过去十二个月净增177家门店和0.7%的同店销售增长,这是公司连续第十七个季度实现同店销售正增长 [5][18] - 第一季度摊薄后持续经营业务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27美元,较去年第一季度增加0.02美元;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1.251亿美元,增长1.9%;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24.2%,较去年第一季度下降约120个基点 [20] - 第一季度运营费用同比增加4100万美元,主要由于公司和独立运营门店费用增加1960万美元、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SG&A)增加1920万美元 [18] - 第一季度净利息费用为3650万美元,较去年第一季度减少720万美元;所得税费用为700万美元;持续经营业务净收入为1750万美元,调整后持续经营业务净收入为4420万美元 [20] - 第一季度净资本支出为475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为2760万美元;截至第一季度末,净杠杆率为4.3倍,本季度偿还债务4300万美元 [24][25][26] - 截至目前,公司自年初以来已偿还债务近2.9亿美元,自2024年初以来累计偿还债务超过50亿美元 [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Take Five Oil Change - 第一季度同店销售增长8%,连续第十九个季度实现同店销售正增长;收入增长15.3%;调整后EBITDA为1.009亿美元,增长13.5%;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4.4%,较去年第一季度下降50个基点 [21][22] - 本季度净新开22家门店,其中17家为公司运营门店,5家为加盟店 [22] Franchise Brands - 第一季度同店销售下降2.9%,主要受Mako业务疲软影响;收入下降460万美元,降幅为6.1%;调整后EBITDA下降320万美元至444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61.9%,较去年第一季度下降约40个基点 [22][23] - 本季度净关闭19家门店,主要是由于一家拥有19家门店的加盟商协商退出 [22][23] 国际洗车业务 - 第一季度同店销售增长26.2%;收入和调整后EBITDA分别同比增长25%和36%;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5.9%,较去年提高约280个基点 [11][2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5年公司重点是实现2025年展望目标,利用多余的自由现金流偿还债务,目标是到2026年底将净杠杆率降至3倍 [5][13] - 出售美国洗车业务,简化业务组合,去除最具 discretionary 的业务部分,同时利用所得款项偿还债务,并有助于实现资本支出目标 [12] - 公司认为自身业务模式具有韧性,提供的服务大多为非 discretionary 性质,尽管消费者情绪下降可能影响部分业务,但整体业务仍能保持稳定 [29] - 公司通过多元化的采购策略、定价能力以及灵活的供应链来应对关税带来的潜在风险,并积极管理相关情况 [30][3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团队和加盟商的努力使业务取得了良好开端,管理层对团队和公司实现目标的能力充满信心 [4][15] - 预计Take Five业务增长将随着基数增大而放缓,洗车业务增长将更为温和,Mako业务的疲软趋势将持续 [31] - 重申2025财年在收入、同店销售、净门店增长、调整后EBITDA和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方面的展望,预计2025年下半年收入和调整后EBITDA占全年的比例将处于低50%水平 [31][32] 其他重要信息 - 3月中旬公司公布了未经审计的2024年新业务板块季度业绩,以帮助投资者评估业务,相关细节可在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上查看 [21] - 2月下旬公司将循环信贷额度延长五年,额度仍为3亿美元,利率为SOFR加2 - 2.5% [26][27] - 第一季度公司宣布以约3.85亿美元出售美国洗车业务,包括2.55亿美元现金和1.3亿美元卖方票据,该交易于4月10日完成 [2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Take Five的EBITDA利润率同比略有下降,如何管理该利润率?如果同店销售放缓,利润率是否会上升?第一季度是否有异常情况? - 利润率下降主要是由于维修、维护和租金费用的压力,但团队在成本管理方面表现出色,对整体业务表现有信心,即使后续增长有所放缓,团队也有能力继续保持良好表现 [38][39] 问题2:如果Franchise Brands业务的同店销售疲软持续,能否提高EBITDA?还是会与销售方向成比例变化? - 特许经营业务可操作的杠杆相对较少,但稳定性是其优势,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从长期来看,对该业务板块的发展有信心,目前的疲软主要由Mako业务导致,但整体业务在2025年的发展趋势向好 [40] 问题3:公司第一季度同店销售低于年度指引,预计第二季度疲软趋势将持续,第二季度是否能实现正增长?下半年增长加速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 公司不提供季度具体指引,但全年展望已考虑到目前的业务表现。第一季度Take Five业务表现强劲,Franchise Brands业务相对疲软,预计全年业务表现将更加均衡,基于目前趋势,仍对1% - 3%的增长有信心 [43][44][45] 问题4:Take Five业务中,基础油成本下降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滞后多久?是否会带来利润率的顺风? - 公司每季度调整一次价格,由于有特许经营体系,油价下降会带来一定缓冲,一般来说,油价下降对成本的影响滞后约一个季度 [47] 问题5:玻璃业务的表现如何?目前的发展情况怎样? - 玻璃业务是公司的长期战略业务,行业底层动态未变。去年下半年开始关注增长,目前已看到业务增长的成果,仍处于发展初期 [50][51][52] 问题6:国际洗车业务的表现如何?与美国洗车业务有何不同?天气因素对业务增长的影响有多大? - 国际洗车业务一直表现良好,目前财务数据显示同店销售增长26%,利润率达36%。与美国业务的主要区别在于,国际业务采用独立业主模式,且公司是欧洲行业领导者。虽然第一季度业务受益于天气因素,但预计下半年业务增长将趋于正常化 [53][54][56] 问题7:近期是否观察到客户推迟换油的情况?Take Five门店的客流量趋势如何? - Take Five第一季度同店销售增长8%,业务表现出色,未观察到客户推迟换油的情况。营销团队在品牌营销和绩效营销方面表现出色,业务趋势良好 [59][60][62] 问题8:能否提供汽车玻璃业务的最新情况? - 汽车玻璃业务归属于公司和其他业务板块,目前处于早期阶段,在整体EBITDA中占比很小。公司正在培育该业务,团队专注于通过保险和商业合作伙伴增加收入,2025年已看到业务增长 [63][64] 问题9:Take Five加盟店本季度增长较低,是否有更多新店开业但被关闭抵消?为什么增长低于近期趋势? - 第一季度加盟店增长较低是正常现象,通常第四季度是开店高峰期,第一季度相对较少。Take Five业务整体增长态势良好,长期增长目标不变,仍计划每年新增超过150家门店,目标是加盟店与公司运营门店比例为2:1 [69][70][71] 问题10:关税是否会提高加盟商开店的设备或建设成本? - 关税是公司关注的问题,但目前尚未发现对开店成本有明显影响,公司会密切关注资本支出情况 [72][73] 问题11:预计Take Five在第二季度的同店销售会放缓,是因为谨慎考虑还是有其他原因? - 由于Take Five业务持续增长,基数不断增大,继续保持8%的增长不太现实,因此预计增长会放缓,这是基于业务实际情况的合理判断 [77][78] 问题12:能否确认Mako和Carstar业务的动态差异?保险理赔情况如何? - Mako主要处理轻微碰撞和喷漆业务,更具 discretionary 性质,第一季度业务表现疲软;Carstar主要处理保险理赔相关的碰撞修复业务。目前碰撞业务整体存在一定疲软,但公司认为在市场中正在获取份额,计划在下半年使Mako业务重回正轨 [79][80][83] 问题13:SG&A压力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第二季度和下半年的情况? - SG&A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对一些增长计划进行投资,如Driven Advantage平台和车队业务等。这些投资是为了实现长期增长,虽然是 discretionary 领域,但公司认为有良好的增长潜力,会根据业务情况进行调整 [88][89][90] 问题14:如果美国环境变得更具挑战性,通胀上升,新车销售疲软,对公司业务有何影响? - 公司大部分服务为非 discretionary 性质,消费者在经济好坏时期都需要车辆正常运行,因此业务具有一定韧性。新车销售疲软可能会带来积极影响,因为老旧车辆需要更多的维修和服务 [91][92] 问题15:Take Five本季度同店销售表现出色,能否谈谈各月的表现趋势以及目前季度的情况? - 公司不会按月细分具体数据,但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业绩情况相似,Take Five业务表现较为稳定。重申全年展望已考虑到各品牌截至4月的表现,预计Take Five长期增长会因基数增大而有所放缓 [96] 问题16:是否看到Quick Lubes竞争对手在油价下跌和消费者背景疲软的情况下变得更具价格竞争力? - 从宏观角度看,没有明显的竞争对手采取重大的价格竞争行动,但在某些特定市场和地区,可能会有个别竞争对手因当地动态而表现得较为激进 [101][102] 问题17:如何考虑消费者将换油支出转移到其他渠道的风险? - Take Five为消费者提供了高价值的服务,是唯一能提供“留在车内十分钟换油”服务且NPS得分在70分以上的换油供应商,消费者对公司服务满意,目前未观察到消费者转移支出的情况 [103][104][105] 问题18:Franchise Brands板块本季度EBITDA利润率收缩,是否完全由同店销售下降导致?该板块需要达到何种同店销售水平才能实现杠杆效应? - 本季度利润率压力主要由销售下降导致,特许经营体系的优势在于销售增长时能较快实现杠杆效应。虽然短期内Mako业务可能仍会疲软,但管理层对该业务的中长期发展有信心 [109][110] 问题19:在更广泛的消费者健康状况假设下,除Mako业务外,公司模型中还有哪些领域可能在经济衰退时表现疲软?这些领域在以往波动时期的表现如何?恢复速度如何? - 公司认为换油业务在经济不确定时期仍将保持稳定,历史数据显示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换油业务也能保持平稳或增长。公司业务模式具有多元化特点,各业务板块相互补充,在经济动荡时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113][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