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Seq X
搜索文档
股价怒涨24.76%!基因测序龙头Illumina业绩超预期,上调全年业绩指引!昔日龙头能否迎来第二春?
美股IPO· 2025-11-01 11:4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财年第三季度总营收为10.8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略高于市场预期[1] - 非GAAP经营利润率为24.5%,非GAAP每股收益为1.34美元,均超出预期[3][10] - 经营现金流为2.84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2.53亿美元[3] - 公司股价在业绩公布后单日大涨24.76%[1] 分地区与业务增长动力 - 除大中华区外,其他地区业务均实现正增长,总体同比增长约2%[1][10] - 产品收入为9.27亿美元,同比增长1.4%,服务及其他收入为1.57亿美元,同比下降5.4%[3] - 临床应用是主要增长动力,测序耗材收入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3][20] - 大中华区业务受出口限制影响,但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从1.65-1.85亿美元上调至约2.2亿美元,表现好于预期[22][23] NovaSeq X平台进展 - 本季度成功安装超过55台NovaSeq X设备,符合预期目标[15] - 该平台完成的检测样本占比约78%,收入占比达51%[18] - NovaSeq X平台产生的测序数据量占公司总数据量的约75%,其高通量测序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50%[25] - 从NovaSeq 6000向X平台的转换率和使用率快速提升,推动了耗材收入的增长[19] 新产品与技术战略 - 推出5-base解决方案,可同时读取DNA序列和表观遗传信息[3][31] - 推出Illumina Protein Prep一体化蛋白组分析流程,拓展至多组学领域[3][28] - 新设立BioInsight业务,旨在加速基因组及多组学数据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3][32] - Alnylam Pharmaceuticals加入Alliance for Genomic Discovery联盟,拓展临床基因组数据资源[3] 未来展望与指引 - 基于当前发展势头,公司将2025年全年营收预期上调至42.7-43.1亿美元,比此前指引提高2000万美元[12] - 公司战略聚焦于发展测序核心业务加速X平台转换多组学布局以及拓展数据与软件生态[26][28] - 远期业绩依赖于临床市场的持续增长和研究市场的稳定复苏[33]
DNA Sequencing Firm Illumina Sees Strong Clinical Market Momentum, Stock Soars
Benzinga· 2025-11-01 00:01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34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17美元 [2] - 第三季度营收达到10.84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0.6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3] - 第三季度经营现金流为2.84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16亿美元 [5] - 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为2.53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84亿美元 [5] 业务运营 - 临床市场势头强劲,测序耗材收入同比增长高个位数百分比 [2] - 当季在中国以外市场恢复增长 [4] - 第三季度安置了超过55台NovaSeq X仪器,符合其每季度50至60台的目标 [5] 管理层评论 - 首席执行官Jacob Thaysen表示,业绩表现由临床领域(公司最大的细分市场)的收入加速增长所驱动,超出了指引范围的高端 [4] - 管理层强调公司正在执行其战略支柱,以支持其长期财务目标 [4] 业绩指引 - 公司将2025财年每股收益指引从4.45-4.55美元上调至4.65-4.75美元,市场预期为4.50美元 [6] - 公司按固定汇率计算的总收入下降预期从之前的-2.5%至-1.5%上调至-1.5%至-0.5% [6] - 中国以外市场的收入增长预期维持在按固定汇率计算0.5%至1.5%的范围内,中点值未变 [6] - 2025年调整后经营利润率预期从22.0%至22.5%上调至22.75%至23.0% [7] 市场反应 - Illumina股价显著上涨21.45%,报收于120.24美元 [7] - Evercore ISI维持对该股的“跑赢大盘”评级,并将目标价从132美元上调至142美元 [7]
Illumina outlines path to high single-digit revenue growth and 20% margins by 2027 amid NovaSeq X acceleration (NASDAQ:ILMN)
Seeking Alpha· 2025-10-31 10:27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档不包含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实质性信息 无法提取投资相关的核心观点或关键要点 [1]
Illumina(ILMN)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1 05: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收入为10.8亿美元,大致同比持平,但超出指引范围上限 [6][17][18] - 非GAAP营业利润率为24.5%,同比扩张190个基点,非GAAP稀释后每股收益为1.34美元,同比增长18%,均超出指引 [6][18][22][23] - 大中华区以外收入恢复增长,同比增长约2% [6][17][18] - 测序消耗品收入为7.47亿美元,大致同比持平,大中华区以外增长约3% [18] - 测序仪器收入为1.0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大中华区以外增长6% [21] - 测序服务及其他收入为1.47亿美元,同比下降约3%,主要由于某些战略合作收入的时间安排问题 [22] - 非GAAP毛利率为69.2%,关税影响同比约220个基点 [22] - 非GAAP运营费用为4.84亿美元,同比下降约6%,即3300万美元 [22] - 运营现金流强劲,为2.84亿美元,资本支出为310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为2.53亿美元 [23] - 公司回购约124万股股票,平均价格97.10美元,总金额1.2亿美元 [24] - 提高2025年全年指引:总收入预期上调2000万美元至42.7-43.1亿美元,非GAAP营业利润率指引中点提高约60个基点至22.75%-23%,非GAAP稀释后每股收益指引中点提高0.20美元至4.65-4.75美元 [25][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核心测序业务:NovaSeq X仪器当季投放超过55台,符合每季度50-60台的目标 [9][21] - 高通量测序转换:第三季度末,超过75%的高通量千兆碱基输出和超过50%的高通量收入已转换至X平台,超过原定年底目标 [10][17][19] - 临床业务是主要驱动力:大中华区以外临床消耗品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受全面基因组分析普及和MRD等测序密集型应用推动 [18][20] - 研究和应用业务:大中华区以外消耗品销售下降中高个位数,反映持续的资金不确定性和与X转换相关的定价动态 [18][27] - 服务和软件:新成立BioInsight业务,旨在加速基因组和多组学数据在药物发现和研究中的应用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大中华区:收入为5200万美元,超出指引,尽管存在持续出口限制 [8][18] - 公司已获得批准,可通过在大中华区本地生产特定仪器来服务OEM合作伙伴,但尚未达成长期解决方案 [8][9] - 大中华区以外市场(占总收入95%)恢复增长,临床市场加速,研究市场需求趋于稳定 [6][7][1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战略三大支柱:发展核心测序业务、扩展至多组学领域、扩大服务、数据和软件能力 [9][11][12] - 多组学扩展:第三季度推出Illumina Protein Prep蛋白质组学检测方法,可测量每个样本高达9500种蛋白质;在ASHG上推出五碱基解决方案,同时读取遗传变异和DNA甲基化 [11] - 服务与软件:推出BioInsight,整合群体测序项目、数据合作伙伴关系以及软件和AI能力 [12] - 竞争格局:管理层认为竞争是健康的,公司通过提供跨多个维度(数据质量、工作流程、端到端成本)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来保持领导地位 [4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临床市场继续加速,新检测方法批准、积极的报销决策以及测序密集型测试需求增长是持续增长的有利趋势 [6][10] - 研究市场:需求趋于稳定,但许多实验室仍在谨慎管理支出,资金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7][27] - 展望:预计临床将继续成为近期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研究业务随着定价逆风减弱和终端市场稳定将逐步恢复增长 [15][16][27] - 对2026年展望:预计市场环境与2025年下半年相似,临床保持强劲增长,研究和应用市场保持疲软但稳定,多组学产品开始贡献增长 [27][28][34] - 长期目标:对到2027年实现大中华区以外高个位数收入增长和20%非GAAP营业利润率充满信心 [16][35] 其他重要信息 - 所有讨论的同比收入增长率均按固定汇率计算,以排除外汇波动影响 [2][4] - 所有提及的中国均指大中华区,包括台湾和香港 [5] - 公司正在与监管机构合作以获得批准,预计Somalogic收购交易将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 [24] - 公司继续评估长期税收结构优化,以平衡美国研发税收优惠与各司法管辖区的税收抵免利用效率 [2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中国业务展望、竞争影响以及临床增长前景 [30] - 回答:对中国团队的表现感到满意,已能通过服务OEM合作伙伴来供应仪器,但长期解决方案仍在与监管机构商讨中,对2026年展望为时过早 [30] 竞争一直存在,公司通过跨维度创新和客户信任保持领导地位 [44] 临床增长受新检测方法批准和X仪器投放推动,预计将持续强劲 [30][52] 问题: 关于2026年收入增长框架和利润率展望 [32] - 回答:认为将临床作为增长驱动、研究市场疲软的框架是合理的,但未将中国纳入考虑 [34] 对进一步扩大利润率充满信心,既有成本行动也有运营杠杆改善空间 [35][36] 问题: 关于消耗品增长超预期的驱动因素以及利润率扩张目标 [37] - 回答:消耗品增长主要来自临床需求,未出现提前采购现象,NIH拨款开始流动但未产生追赶效应 [37][38] 500个基点的利润率扩张目标仍在推进中,长期毛利率有提升机会 [38][39] 问题: 关于研究市场展望、2026年盈利增长能力、消耗品超预期构成及毛利率 [39] - 回答:研究市场恢复取决于拨款可预测性,相信2026年能实现盈利增长 [40] 消耗品超预期约一半来自中国,一半来自中国以外临床业务,关税是毛利率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41] 问题: 关于临床消耗品两位数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42] - 回答:增长反映了快速向X平台转换的同时仍能实现增长的能力,虽非新常态,但预计临床领域将保持强劲增长 [42][43] 问题: 关于竞争格局的看法 [43] - 回答:欢迎竞争,认为公司是唯一能在数据质量、工作流程和端到端成本等多个维度上提供价值的厂商,感觉地位良好 [44] 问题: 关于NovaSeq X仪器投放的可持续性和渠道情况 [45] - 回答:预计第四季度仪器投放将更强劲,鉴于测序密集型应用的发展,预计未来几年X投放趋势将持续 [45][46] 问题: 关于研究领域测序输出量趋势和政府停摆潜在影响 [47] - 回答:研究领域GB输出量仍在增长,但增速低于历史水平,低于30% [49][50] 未明确说明是否计入政府停摆影响 问题: 关于研发费用下降是否为新常态以及临床增长催化剂 [50] - 回答:研发费用下降反映了 disciplined 的执行和生产力提升,对产品管线感到兴奋 [51] 临床增长受新检测方法批准和之前X投放推动,预计势头将持续 [52][53] 问题: 关于2026年实现两位数每股收益增长的信心 [54] - 回答:对持续实现每股收益增长充满信心,已证明在艰难环境下的扩张能力,仍有多个杠杆可驱动盈利扩张 [54][55][56] 问题: 关于X平台转换速度展望和研究客户支出恢复条件 [58] - 回答:建议关注趋势而非单季度波动,对增长伴随转换加速感到鼓舞 [59] 研究市场恢复需要拨款可预测性、预算批准或持续决议以及拨款定期发放,这将持续到2026年 [60] 问题: 关于第四季度仪器收入预期和研究市场转换后增长前景 [61] - 回答:第四季度仪器收入增长符合历史模式,非特定于预算 flush [62] 研究市场绝大部分量已转换至X,定价逆风将消散,届时收入增长表现将改善 [63]
Illumina(ILMN)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10-31 04:30
This release may contain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that involve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Amo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which our business is subject that could cause actual results to differ materially from those in any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are: (i) changes in the rate of growth in the markets we serve, including the proteomics market; (ii) the volume, timing and mix of customer orders among our products and services; (iii) our ability to adjust our operating expenses to align with our revenue expec ...
被禁售,Illumina大中华区Q2财报反超预期
仪器信息网· 2025-08-20 11:55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10.6亿美元,同比下滑2.8%,环比增长1.7% [4] - 第二季度毛利率65.6%,较去年同期68.0%有所下滑,非公认会计准则毛利率为69.4% [4][7] - 第二季度净利润2.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6600万美元大幅增长 [7] - 运营现金流2.34亿美元,自由现金流2.04亿美元 [4] - 公司以约85美元均价回购450万股,授权剩余约8亿美元 [4] 区域收入 - 大中华区收入6300万美元,同比下滑16%,其中仪器设备销售同比下降40%,试剂服务下降5% [4] - 欧洲营收3.1亿美元,同比增长7.3% [4] - 美洲营收5.86亿美元,同比下降5.5% [4] - AMEA(亚太、中东及非洲)营收1亿美元,同比下降7.4% [4] 业务细分 - 第二季度测序仪销售额约9600万美元,NovaSeq X出货量约50台 [5] - 测序耗材收入7.4亿美元,同比持平,环比增长6% [5] - NovaSeq X耗材环比增长超10% [5] 战略转型 - 公司推进从单一测序向多组学+临床+数据与软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战略转型 [5] - 6月宣布收购SomaLogic以实现蛋白组学领域扩展 [5] 业绩指引 - 全年营收预期从41.8亿~42.6亿美元上调至42.3亿~43.1亿美元 [6] - 大中华区全年营收预期从1.65亿~1.85亿美元上调至1.90亿~2.10亿美元 [4][8] - 预计第三季度大中华区收入在3500万至4500万美元之间 [4]
Illumina(ILMN)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1 05: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10.6亿美元,同比下降约3%,按固定汇率和报告基础计算均是如此;大中华区营收6300万美元,略高于预期,较2024年下降1200万美元;不包括大中华区,Illumina营收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约2% [20][21] - 测序耗材营收7.4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按报告基础计算环比增长约6%;高通量耗材收入环比和同比均增长,其中NovaSeq X耗材收入环比增长超10% [21] - 测序仪器营收9600万美元,第二季度同比下降约18%;大中华区仪器业务下降约40%;测序服务和其他营收1.36亿美元,同比下降约5% [24][26] - 非GAAP毛利率为69.4%,环比增加200个基点,同比保持稳定;非GAAP运营费用为4.84亿美元,同比下降约6%或3200万美元;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23.8%,同比增加160个基点;运营利润同比增长约4% [27][28] - 非GAAP其他费用主要包括净利息费用,为1000万美元;非GAAP税率为22.2%;平均摊薄股份约为1.57亿股,较上季度减少约200万股;非GAAP每股收益为1.19美元,同比增长9% [28][29] - 运营现金流为2.34亿美元,资本支出为300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为2.04亿美元;第二季度回购约450万股Illumina股票,花费3.8亿美元,平均价格约为每股85美元 [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测序耗材业务中,临床市场驱动增长,目前约占总测序耗材的60%;研究客户超80%的测序量已过渡到X,临床客户过渡到约55%;第二季度约69%的高通量千兆碱基发货和约44%的高通量耗材收入来自NovaSeq X系列 [21][22] - 测序仪器业务受研究客户预算限制影响,决策时间延长;约60%的仪器在第二季度被放置给临床客户;低通量MiSeq I 100 plus平台进展良好,客户期待下月推出的MiSeq 100基础型号 [24][25] - 测序服务和其他业务中,排除特定战略合作伙伴收入后,核心服务和信息学业务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2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临床市场需求良好,肿瘤学、遗传疾病检测和生殖健康等领域均有增长;研究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受NIH资金不确定性影响,需求疲软;中国市场仪器出口仍受限 [5][7][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实现财务目标,计划到2027年实现高个位数营收增长,将非GAAP运营利润率扩大到26%;通过发展核心测序业务、进入多组学领域和扩展服务、数据及软件产品来实现目标 [9] - 公司宣布收购Sumo Logic,扩展在基于亲和力的蛋白质组学领域的业务;MiSeq I 100 plus平台自去年底推出后已放置超500台仪器,客户反馈积极 [10][13] - 公司重视创新,在多组学和仪器方面投入大量研发预算,关注临床和去中心化市场;公司最大程度支持客户,以提供高质量洞察为目标 [50][5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二季度业绩反映业务进展,基本面依然强劲;临床市场需求令人鼓舞,长期机会大;研究市场受资金不确定性影响,中国市场仪器出口受限 [5][7][8] - 公司对下半年保持谨慎,提高全年营收增长、报告营收、非GAAP运营利润率和非GAAP每股收益的指引;预计2026年业务表现优于2025年,多组学将带来增长 [17][6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提高大中华区全年营收指引2500万美元,预计全年约2亿美元;预计2025年总营收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0.5% - 2.5%,报告营收在42.3亿 - 43.1亿美元之间 [32] - 公司提高运营利润率指引约50个基点,预计2025年税率约为20%;提高每股收益指引25美分,预计在4.45 - 4.55美元之间 [35][3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指引变化的原因及新产品和管道的影响 - 指引上调是由于外汇因素和大中华区营收增加;从全球其他地区看,因研究市场情况降低仪器业务预期,耗材业务预期提高;预计新产品和管道从2026年开始产生增长贡献 [44][43] 问题: 客户行为是否受竞争影响,以及公司在周转时间方面的应对措施 - 公司主要关注支持客户,在研发上投入大,有很多创新项目;大部分市场认为过夜运行的周转时间合理,公司技术能满足需求 [49][53] 问题: 本季度客户是否提前采购,以及临床客户向X过渡的情况 - 未观察到提前采购情况,目前订单正常;临床客户向X过渡是渐进过程,不同客户有不同计划,不会出现突然过渡的情况 [56][59] 问题: 第四季度营收增长的情况及对未来的影响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是临床市场和多组学;预计2026年业务表现更好,多组学将带来至少1个百分点的增长 [61][66] 问题: 中国耗材是否提前采购,以及对中国市场指引上调是否仅适用于2025年 - 第一季度可能有部分提前采购,目前业务处于正常水平;对中国市场指引上调仅针对当前季度,公司正与监管机构沟通以寻求长期解决方案 [71][74] 问题: 临床客户的支出模式和过渡模式,以及X过渡带来营收下降的问题 - 临床市场机会大,是公司未来主要驱动力;客户向X过渡时,多数是为了扩展检测而非降低成本;过渡过程是逐步的,预计下半年75%的业务量过渡到X [79][85] 问题: X仪器放置的轨迹,以及30b读取和运营利润率的情况 - 预计下半年X仪器放置量平均每季度50 - 60台,第四季度可能更多;目前未承诺30b读取;运营利润率提高主要是由于成本控制措施,关税影响将在下半年和2026年初显现 [91][92] 问题: 业务量增长中临床和研究的占比,以及应对新竞争威胁的定价策略 - 临床增长长期来看将更强,多组学发展将改善研究业务;公司定价稳定,有成本优势,可根据情况参与价格竞争 [97][100] 问题: 高通量GB增长能否在第三和第四季度保持30%,以及对2026年框架的影响 - 预计高通量GB增长能保持在30%以上,临床市场有结构支撑,蛋白质组学将为测序业务带来增量 [104][105] 问题: 中通量市场的情况,研发费用扣除的影响,以及美国学术客户全年营收的预期 - 中通量业务与研究市场相关,受预算影响决策时间延长,部分业务外包;MySeq I 100平台对中通量低端市场有影响;市场竞争情况未变;美国学术客户业务预计全年下降15% [112][116]
Illumina(ILMN)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8-01 04:30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总收入为10.6亿美元,同比下降3%[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1亿美元,同比下降2%[46] - 2025年第二季度非GAAP稀释每股收益为1.19美元,同比增长9.2%[55]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稀释每股收益为1.49美元,去年同期为0.41美元[55]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净收入为2.3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6600万美元[56] - 2025年第二季度非GAAP净收入为1.87亿美元,同比增长7.5%[56] 用户数据 - 欧洲地区收入为3.1亿美元,同比增长6%[7] - 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收入为1亿美元,同比下降14%[7] - 大中华区收入为6300万美元,同比下降15%[52] - 美洲地区收入为5.86亿美元,同比下降5%[7] - AMR收入为586百万美元,同比下降6%[52] - AMEA收入为100百万美元,同比下降7%[52] 现金流与利润 - 2025年第二季度运营现金流为2.34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2.04亿美元[29]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2.34亿美元,同比增长192.5%[43] - 2025年第二季度自由现金流为2.04亿美元,同比增长325%[44]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毛利率为65.6%,去年同期为68.0%[59] - 2025年第二季度非GAAP毛利率为69.4%,与去年同期持平[59] 研发与费用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研发费用为4.99亿美元,占收入的23.8%[62] - 2025年第二季度非GAAP研发费用为4.84亿美元,占收入的23.1%[62]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销售及管理费用为5.01亿美元,占收入的23.8%[62] - 2025年第二季度非GAAP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89亿美元,占收入的23.3%[62] 收购与未来展望 - 预计SomaLogic收购将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现金支付为3.5亿美元[15] - 预计SomaLogic业务在2027年将实现盈利,非GAAP运营利润率将在2028年与Illumina持平[15]
套壳、续训、洗水印?如何看待疑似某厂员工的自爆?
虎嗅· 2025-07-07 17:55
事件时间线梳理 - 6月30日华为开源盘古-7B稠密模型和Pangu Pro MoE 72B [2] - 7月4日GitHub账号@HonestAGI发布论文指控Pangu Pro MoE与阿里Qwen-2.5 14B高度相似 [2] - 7月5日华为官方声明否认抄袭并质疑论文方法学 [2] - 7月6日自称盘古四纵成员发布长文爆料内部"续训套壳"等问题 [2] - 7月7日科技媒体跟进报道并展开模型权重实测 [2] 技术争议焦点 - 论文采用参数"指纹"法比对认为模型相似度达可疑程度 [2] - 争议缺乏原始训练日志、算力租用凭证等硬核证据 [3] - 爆料涉及系统性模型套壳造假和高层知情默许等严重指控 [24] 公司治理问题 - 信息通道失灵导致基层负面情绪长期积累 [8] - 经理层未能有效处理不公平评价引发的负能量 [6] - 内部投诉机制失效使技术成果被窃取问题未获解决 [11] - 流程管理存在"只许州官放火"的双重标准现象 [42] 行业类似案例 - 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工程师举报设备缺陷导致FDA强制召回 [13][15] - 硅谷AI芯片公司Lightmatter CTO爆料创始人造假遭法律反制 [14][16][30] - 医疗AI公司Zebra员工举报数据造假被刑事调查 [17][19][20][21] 爆料内容分析 - 包含大量内部技术细节如模型迭代路径、训练问题等核心信息 [27] - 指控内容涉及管理流程失效、人才流失等系统性问题 [32] - 主观推测成分较多可能引发法律风险如诽谤或商业秘密诉讼 [25] 职场管理启示 - 负能量积累会导致核心人才流失和团队士气崩溃 [32][33] - 汇报能力不足可能导致技术成果被其他团队侵占 [34] - 存在特权通道现象破坏管理公平性 [42] - 流程繁复与研发效率需要平衡 [37][38] 个人风险警示 - 实名举报可能面临民事诉讼索赔和刑事风险 [25] - 匿名性在大数据排查面前非常脆弱 [28] - 建议立即停止信息扩散并清理可追溯痕迹 [29] - 保存证据需在律师指导下隐秘进行 [36]
因美纳3.5亿美元布局蛋白质组学领域
国际金融报· 2025-06-24 18:14
收购交易 - 公司宣布以3.5亿美元现金收购蛋白质组学技术企业SomaLogic及其他指定资产,交易含高达7500万美元的绩效里程碑款项及业绩相关版税 [1] - 交易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需满足监管审批等交割条件,双方目前保持独立运营 [4] - 此次收购建立在2021年12月双方共同开发协议基础上,旨在整合SomaScan®检测技术与公司NGS平台 [3] 战略布局 - 收购将强化公司在蛋白质组学市场的布局,推进2024年提出的多组学战略,提升NovaSeq X产品价值 [3] - 整合SomaLogic技术后,结合公司NGS平台、DRAGEN™软件及Connected Multiomics,可加速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并降低成本 [3] - 预计2025年Q3全面推出Illumina Protein Prep产品,目前已在全球近40家早期客户中试用 [3] 行业前景 - 全球蛋白质组学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336亿美元增至2029年60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2.4% [9] - 蛋白质组学被视为体外诊断行业最后竞争领域,能直接反映疾病状态,在生物标志物发现、药物研发等方面起关键作用 [7] - 行业已现多起重大布局:赛默飞世尔2023年31亿美元收购Olink,Spear Bio获数千万美元种子轮融资,Alamar Biosciences完成1亿美元C轮首募 [10] 公司现状 - 公司占据全球基因测序仪超80%市场份额,但2024年营收43.72亿美元同比下滑2.9%,连续三年亏损达12.23亿美元 [6] - 面临中国市场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罗氏诊断/华大智造等竞争者蚕食份额等挑战,2025年4月宣布全球裁员3.5%以缩减1亿美元开支 [6] 技术协同 - 蛋白质组学可解析免疫细胞亚型功能,弥补基因测序在mRNA和蛋白质层面的应用确定性不足问题 [7] - 公司现有基因测序业务被视为"卖铲人",而蛋白质组学作为生命活动最终执行者的检测工具更具临床价值 [7] - 预计收购标的2027年实现非GAAP经营收入盈利,2028年经营利润率与公司整体持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