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riginOS
icon
搜索文档
双十一手机「摇一摇」广告杀疯了,为何越管却越泛滥?
36氪· 2025-11-06 07:23
广州地铁App摇一摇广告事件 - 广州地铁App在其进站二维码下方广告位加入摇一摇广告功能,用户翻转手机扫码进站的操作会100%触发广告跳转,导致乘客在地铁闸机前滞留并堵塞进站通道[4] - 该事件引发大量乘客批评后,广州地铁App最终取消了扫码页面的摇一摇广告,仅保留传统点击广告[4] 摇一摇广告行业监管 - 2022年12月,中国信通院与电信终端产业协会联合推动制定App摇一摇开屏信息弹窗跳转相关标准,以杜绝自动跳转现象[5] - 2025年7月,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摇一摇广告触发行为安全要求》,明确规定触发跳转的灵敏度阈值需避免用户非自主意愿触发,例如设备加速度不小于15m/s²、转动角度不小于35°、操作时间不少于3秒[6] - 《要求》规定App运营者应在设置页面提供便捷的摇一摇广告关闭渠道,但广州地铁App(6.3.18版本)的设置页面中并未提供该功能,且其系统权限申请清单中未包含陀螺仪或加速度传感器相关申请[12] 摇一摇广告的商业价值与行业现状 - 摇一摇机制能显著提升软件广告打开率,以广州地铁每天近千万乘次为例,即使仅30%用户使用App乘车,按进站出站各触发一次广告计算,广告曝光效果非常显著[16] - 尽管存在监管要求,但广告SDK开发商和App运营方普遍未能严格遵守,这种现象在移动互联网行业中较为常见[13] - 哔哩哔哩等极少数App在设置中提供了独立的摇一摇广告开关,但绝大多数App仍选择不提供关闭选项[28] 手机厂商对摇一摇广告的应对措施 - Android系统可通过权限管理彻底关闭设备动作与方向权限,例如OPPO ColorOS可设置为"不允许"或"仅开屏不允许",MIUI、OriginOS等国产系统也提供类似功能[22] - iOS系统无法直接关闭相关权限,仅能通过断网或禁止跳转等间接方式缓解,但无法彻底解决摇一摇广告问题,因App会提前缓存广告素材或改用内嵌浏览器打开网页版[22][23] 用户应对策略 - 对于非刚需App,用户可通过彻底停用来抵制摇一摇广告,例如广州地铁App的服务可通过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或手机NFC地铁卡等替代方案实现[29]
系统设计拒绝跟进iOS 26,安卓厂商为何不再「仰望」苹果?
36氪· 2025-06-23 12:04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iOS 26的液态玻璃UI设计引发争议 微博话题iOS26丑阅读量达7905 6万 在榜时长8小时59分[4] - 安卓厂商集体拒绝跟进iOS 26设计 OPPO ColorOS设计师明确表示不借鉴[1][3] - 三星 微软 谷歌等巨头公开调侃iOS 26 指出其设计缺乏创新性[11][15][17] 设计语言演变 - iOS 26液态玻璃设计被批开倒车 网友类比非主流主题MIUI和Windows Vista[6] - 安卓UI完成从拟物化到扁平化的进化 当前主流认为扁平化仍是成功实践[10] - 国产系统设计呈现百花齐放:小米澎湃OS转向简洁风格 OPPO采用水生设计 vivo融合拟物与扁平元素[23][25] 高端市场竞争动态 - 2020年后安卓厂商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小米OPPOvivo等不再盲从苹果设计[20] - 系统差异化成为高端市场竞争核心 硬件性能趋同背景下UI体验成关键[28] - 外媒统计iOS 26与小米澎湃OS存在7大相似功能 显示双向借鉴趋势[27] 技术性能与用户需求 - 液态玻璃设计导致GPU负载和功耗上升 但苹果优化能力获部分用户认可[17][19] - 安卓旗舰性能可支撑液态玻璃UI 但厂商更关注功能性与情感化平衡[19] - 厂商转向聚焦用户真实需求:OPPO优化色盲体验 vivo提供原子组件快捷操作[23][25] 未来发展方向 - AI与系统深度融合成行业重点 苹果进度落后于安卓阵营[28] - 设计语言趋同化仍将存在 但厂商会根据生态一致性自主调整[31] - 行业进入双向学习阶段 iOS和安卓系统功能出现相互借鉴现象[27][31]
安卓没有闭源,但谷歌越来越封闭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30 16:38
安卓开源与闭源争议 - 核心观点:谷歌调整安卓开发模式,AOSP项目转向内部闭门开发,但源代码仍会公开,开源程度收缩[2][9] - 安卓占据全球手机操作系统74%市场份额,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设备[2] - 行业误解为"谷歌终止开源安卓",实际为开发流程不公开但代码保持开源[2][5] AOSP开发模式变化 - AOSP分支从公开开发转为内部开发,仅在新版本发布时公开源代码[6][7] - 手机厂商仍可使用定制化AOSP版本(如三星One UI、小米澎湃OS等),但中小开发者适配难度增加[7][8] - 开发者无法实时跟踪代码变化,需等待版本发布后才能获取更新[8] 谷歌商业策略调整 - 谷歌简化开发流程,降低维护两个分支(AOSP与内部分支)的合并成本[11] - 通过GMS协议增强商业闭环,可能吸引开发者签约以获取最新进展[11] - 开源初期为抢占市场,现市占率稳固后收紧控制权以延伸垄断红利[13]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历史上塞班、Windows Phone等系统因竞争失败退出市场[13] - 华为鸿蒙、腾讯/阿里物联网操作系统等新兴力量正在构建新生态[14] - AI与万物互联时代或重塑操作系统格局,中国厂商凭借终端生态优势或迎机遇[14] 开源与闭源趋势 - 移动时代闭源主导利润分配,AI时代开源力量崛起[14] - 谷歌开源策略从"开放占领市场"转向"半封闭强化控制"[9][13] - 跨终端交互需求上升,推动操作系统技术迭代[14]
Android闭源是假,Google想封闭是真!
创业邦· 2025-03-28 18:32
Android开发策略转向内部化 - Google宣布将Android核心开发全面移入私有环境 最快下周实施 但源码仍会对外开放[5] - 调整后Android所有开发工作集中在内部 不再对外公开 但新版本发布时仍会同步开放源码[13][16] - 公司放弃AOSP与内部版本双分支开发模式 理由为简化开发流程 减少代码合并冲突[10][14] Android开源与闭源的双重属性 - Android系统由开源部分AOSP和闭源部分GMS组成 AOSP采用Apache 2.0许可证允许自由修改[8] - GMS集成Google核心服务如Play商店/地图等 仅限获得许可厂商使用 是Google Android的灵魂[9] - 小米澎湃OS/vivo OriginOS等国产系统均在AOSP基础上二次开发 实现差异化创新[8] 对开发者及生态的影响 - 普通用户和大多数开发者受影响有限 自定义ROM开发者仍可基于特定AOSP版本开发[20] - 外部开发者参与AOSP主分支贡献的难度加大 代码获取将滞后内部版本数周至数月[21] - 行业担忧生态封闭化趋势 开发者难以提前获知新功能或抗议不受欢迎的改动[21][25] 业界反应与长期隐忧 - 专家指出Google逐步将功能转移至闭源GMS 如停用AOSP版原生日历应用[26] - 操作系统领域专家预警Linux可能效仿Android走向封闭 呼吁真正自研操作系统[28] - 开发者社区认为此举是Google迈向闭源的步骤之一 可能引发许可证变更和功能锁定[26][27] 技术细节调整 - 蓝牙协议栈等组件仍保留在AOSP开发 但核心OS框架早已转入内部[11] - 部分组件源码发布节奏改变 从分散更新改为新版本统一开放[17] - Linux内核因GPLv2协议要求 仍会持续开源 不受此次调整影响[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