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服务

搜索文档
一博科技(301366) - 一博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6月18日
2025-06-18 20:34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初期聚焦PCB设计技术服务,拥有超800名研发设计工程师,在高速、高密PCB设计领域有规模和技术优势 [1] - 公司PCB和PCBA制造服务定位高品质快件,专注研发打样和中小批量领域,具备柔性化制造及快速交付能力 [1] - 公司打造一站式硬件创新平台,每年为超3000家客户服务,业务覆盖多个行业领域 [1][2] - 公司能解决客户研发痛点,提供一站式技术支持和研制服务,助客户缩短上市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成功率 [2] 问答环节 下一代服务器PCB相关 - 下一代服务器运行速率提升,对PCB加工要求提高,公司对高速板材和关键加工工艺进行研发和技术储备,认为下一代服务器阻抗精度需控制在+/-5%以内,业界能实现的板厂罕见,公司已交付+/-5%阻抗精度订单并寻求低成本解决方案,背钻精度也有突破 [3] - 目标客户为从事服务器领域的行业头部产品公司及芯片公司,公司已做大量技术储备 [4] 珠海PCB工厂情况 - 新投资PCB板厂投产前2 - 3年难盈亏平衡,公司预计珠海工厂年内可实现月度盈亏平衡,今年对总体营收增长有贡献 [5] - 珠海PCB板厂一期近期订单平均层数15层左右且在提升,已交付58层订单,完成80层生产,规划最高可实现120层 [6] 共享高速实验室 - 产品公司高速信号测试存在困扰,公司在深圳、珠海组建高速实验室,共享资源给客户,降低客户成本,也提升自身在高速PCB领域地位 [7] 关键物料选型替代 - 公司客户群体超8000家,有客户需求及物料数据,配有专业元器件工程师,自主开发“一博在线”平台,在选型替代方面提供既快又准的平台化服务 [8] 业务转换率 - 公司PCB设计收入占比约20%,PCBA制造收入占比约80%,两类业务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同时采购两类服务的客户占比约70% [9][10] 未来规划 - 公司现有项目可满足客户需求,强化一站式硬件创新平台优势,未来根据业务发展规划新项目,聚焦主业适度开展并购或合作,依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0]
一博科技(301366) - 一博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6月10日
2025-06-10 18:34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初期聚焦PCB设计技术服务,深耕二十余年,有800余研发设计工程师,在高速、高密PCB设计领域有规模和技术优势 [1] - 公司PCB和PCBA制造服务定位于高品质快件,专注研发打样和中小批量领域,具备柔性化制造及快速交付能力 [1] - 公司打造一站式硬件创新平台,每年为超3000家客户服务,业务覆盖多个行业领域 [2] - 公司能解决客户研发痛点,提供一站式技术支持和研制服务,助客户缩短产品上市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成功率 [2] 珠海邑升顺PCB工厂情况 - 一期产能定位于高端快件,提供研发打样及小批量PCB快速交付服务;二期产能面向中小批量PCB制造 [3] - 目前处于投产初期,订单以中高端PCB研制为主,层数普遍10层以上,最高可做80层,规划能力120层,聚焦下一代服务器等复杂PCB产品生产 [3] - 自试生产以来财务指标逐月好转,有望年内月度盈亏平衡,已完成投资约5.5亿元,预计二期设备投资3 - 5亿,待一期稳定盈利再投建二期 [3] 主营业务毛利率情况 - 公司毛利率高因业务结构,研发打样订单数量占比约90%,具有技术服务特征,毛利率较高 [4] - 专注研发打样和小批量PCBA领域,定价加计工程服务费,叠加研发物料集采优势,制造业务毛利率偏高 [4] 工厂布局情况 - 有6个PCBA制造工厂,分别位于深圳、上海、成都、长沙、珠海和天津,主要提供研发打样、中小批量PCBA制造服务 [5] - 新建的珠海PCB高端板厂定位于高端快件及中小批量的PCB制造服务 [5] 产能及扩张计划 - 现有产能充足,珠海募投项目基建完成,产能逐渐释放,珠海邑升顺PCB板厂及天津PCBA工厂去年下半年投产 [6] - 未来产能扩张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和市场预期合理规划,会利用资本市场,适度开展并购或合作 [6] 订单交付及付款周期 - PCB设计订单一般2 - 4周,PCB+PCBA生产从接单到交付一般1 - 2个月,不同订单有差异 [7] - 大部分客户采用月结付款形式 [7] 定价模式 - PCB研发设计服务基于客户需求复杂程度及工时投入收取技术服务费 [8] - PCBA制造服务基于生产批量,加工数量乘以单价外根据复杂程度加计工程服务费 [8] - 服务报价以成本为基础,参考市场竞争情况和客户具体产品需求 [9] 机器人、AI布局规划 - 与多家机器人公司开展业务合作,部分客户涉及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但单一客户营收占比不高,对总体业绩影响小 [10] - 已瞄准AI高端服务器等硬件业务,做了高速PCB设计等技术储备 [10] 2025年新业务进展 - 珠海邑升顺PCB工厂对总体营收增长有贡献,预计年内实现月度盈亏平衡 [11] - 募投项目销售团队努力开拓客户,今年将有所突破 [11]
一博科技(301366) - 一博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4月30日
2025-04-30 17:2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初期聚焦PCB设计技术服务,深耕二十余年,有800余研发设计工程师,在高速、高密PCB设计领域有规模和技术优势 [1] - 公司PCB和PCBA制造服务定位高品质快件,专注研发打样和中小批量领域,有柔性化制造及快速交付能力 [1] - 公司打造一站式硬件创新平台,每年服务超3000家客户,业务覆盖多个行业领域 [1] - 公司能解决客户研发痛点,提供一站式技术支持和研制服务,助客户缩短上市周期、降成本、提成功率 [2] 业务结构与客户 - PCB设计收入占比约20%,PCBA制造收入占比约80%,两类业务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同时采购两类服务的客户占比约70% [3] - 公司是少有的成规模第三方PCB设计企业,在PCB设计业务方面,相似同行有Palpilot International Corp.、Freedom CAD Services等 [4] 收费模式 - PCB研发设计服务基于客户需求复杂程度及工时投入收取技术服务费 [5] - PCBA制造服务基于生产批量,加工数量乘以单价外,根据PCBA复杂程度加计工程服务费 [5][6] 产能与订单 - 公司产能利用率正常,募投项目部分产线投产,高端产能释放,新产线完成调试并通过审核认证 [7] - 一季度网络通信、工业控制订单占比各约30%,网络通信略高 [8] - 人工智能类客户涉及语音识别、图片识别等多方面 [9] - 与数据中心、AI服务器相关客户有业务合作,2024年网络通信领域客户收入26110.83万元,占全年营收29.42% [10] - 与机器人领域众多客户合作,为其提供服务,单个客户交易金额占总体营收比重小 [11] - 一季报营收增长超30%,源于国内某互联网公司通过中间厂商下的人工智能周边PCBA订单增长 [12] - 二季度订单较乐观,全年如发展顺利规划增长35%以上 [14][15] 毛利率下滑原因 - PCB工厂收入少但成本高,批量订单规模上去了但毛利率偏低 [13]
一博科技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多项费用变动引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4-28 17:34
营业收入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87,649,64567元,同比增长1291%,其中PCB设计服务收入185,338,98937元(占比2088%,同比增长1443%),PCBA制造服务收入702,044,01232元(占比7909%,同比增长1251%)[2] - 行业分布中人工智能行业收入增长3071%,智慧交通行业增长3332%,显示新兴领域业务拓展成效显著[2] 净利润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580,22371元,同比下降1038%,主要受珠海邑升顺PCB工厂和天津一博电子PCBA工厂投产初期折旧摊销、职工薪酬及培训费用增加影响[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8,196,62874元,同比下降425%,反映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承压[4] - 基本每股收益05932元/股(同比下降997%),扣非每股收益04567元/股,均呈现下滑[5]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47,026,19103元,同比下降318%,其中人工薪酬占比872%[6] - 管理费用67,782,25669元,同比增长2573%,主因珠海工厂试生产阶段管理人员及培训费用增加[7] - 财务费用-5,594,89452元(绝对值增长3273%),受益于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手续费减少及美元存款利息收入增加[8]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109,868,23317元,同比增长886%,占营业收入比例1238%,重点投入Intel芯片Birch_Stream平台等合作项目[10][11] -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937人(增长469%),40岁以上人员增加29人(增幅9355%),强化技术磨合能力但推高人力成本[12]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5,881,80103元,同比下降1590%,因采购规模扩大导致现金流出增长711%[1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7,085,03152元(上年为356,197,05813元),主因结构性存款赎回减少及固定资产支出增加[1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0,900,50101元,流出同比大增52360%,因偿还银行承兑汇票及股利分红增加[15] 业务与行业动态 - PCB设计及PCBA制造业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网络通信、工业控制、集成电路等行业收入同步提升[2] - 新建产能爬坡阶段对盈利形成短期拖累,但技术合作(如与英特尔、AMD)有望增强长期竞争力[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