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HA(聚羟基脂肪酸酯)
icon
搜索文档
生物制造进入产业化加速关键期
经济日报· 2025-10-14 06:07
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代表,我国生物制造已进入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速的关键阶段,成为培育新质生产 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赛道。从全球看,据预测,2050年生物制造有望创造30万亿美元的经济 价值,占全球制造业的1/3,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的焦点。 在日前举行的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上,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宏伟表示,生物制造是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具备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将带来重构传统制造业的 生产模式、替代传统天然产物的获取方式、颠覆传统农业的种养模式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壮大产业规模 "生物制造已经成为我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可再 生能源学会理事长谭天伟表示,生物制造指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利用生物体,包括酶和微生物细 胞,结合工程学原理进行产品规模化生产。生物制造横跨很多行业,在医药、农业、食品、化工、材料 中都可以得到应用。 生物制造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把生 物制造作为未来产业正式提出。近年来,我国生物制造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集群不断发展,技术创 新不断突破,已经成 ...
“创”出新活力 “闯”出新优势 ——从三个关键词看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人民日报· 2025-05-22 06:44
核心观点 - 民营企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通过自主创新在多个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2][3][4][5][6][7][8][9][10][11][12][13][14][15] 信息产业突破 -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首次亮相电脑端,补全生态重要一环 [1] - 龙芯3C6000/D 2U双路服务器采用自主指令处理器,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100% [2] - 达梦数据新一代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投入使用,一季度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2] - 速腾聚创深耕激光雷达领域,已与多家车企、机器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3] -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电池,零下40摄氏度环境下保持90%可用电量 [3] - 华为研制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级超充,充电时间压缩至15分钟 [3]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 - 前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 [3] - 驭势科技一季度无人驾驶里程超58万公里,同比增长45%,项目拓展至新加坡、沙特等国家 [4] 前沿技术突破 - 玻色量子展出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新药筛选效率提升显著 [6] - 临一云川S1000型浮空风力发电系统在1000米高度发电功率超100千瓦,创世界纪录 [7] - 微琪生物建设国内首条万吨级PHA生产线,降低生物材料生产成本 [7] - 蓝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商业航天领域八成以上为民营企业 [8] - 普宙科技无人机AI算法在智慧城市等领域服务全球100多个城市,员工平均年龄不足32岁 [8] - 千寻智能攻克柔性物体长程操作难题,成立1年多即走到具身智能产业前沿 [8]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20% [8] 创新生态与支持 -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民营企业开放,缩短研发周期 [9][10] - 亿创特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攻关超高强钢等关键技术 [11] - 视源股份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全球每3台电视机有1台搭载"视源芯" [12] - 摩尔线程获金融机构数亿元流动资金贷款,保障GPU研发推进 [14] - 政策支持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引导创新要素向民营企业集聚 [14]
深度对话|面对关于天花板的担忧 安琪酵母如何“二次发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11:1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达151.97亿元,同比增长11.86%,2023年调整后营收为135.85亿元 [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5亿元,同比增长4.07%,2023年调整后净利润为12.73亿元 [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50亿元,同比增长24.38%,2023年调整后为13.27亿元 [2] - 2024年末总资产达217.33亿元,同比增长12.57%,2023年末调整后为193.06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延续增长势头,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双增 [1] 原料替代战略 - 糖蜜是酵母生产关键原料,每吨酵母需消耗4.5~5.5吨糖蜜,但国内糖蜜产量少且价格波动大 [6] - 2021年因糖蜜价格上涨导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59% [6] - 国家政策禁止进口糖蜜,迫使公司转向自主创新 [8] - 2021年开始布局水解糖生产线,目前年产能达45万吨 [9] - 水解糖与糖蜜使用比例动态调整,通过仓储规模提升和灵活采购实现成本优化 [11] 国际化布局 - 2024年国际市场主营业务收入达57.12亿元,同比增长19.36%,远超整体增速 [25] - 拟在印尼投资8.8亿元建设年产2万吨酵母项目,持股80% [15][16] - 印尼工厂可辐射东南亚、大洋洲及北美市场,享受关税优惠 [15] - 中美关税降低验证全球化布局前瞻性,坚定"走出去"战略 [15] 新兴业务拓展 - 2023年12月酵母蛋白被列入新食品原料目录,是国内首个获批的微生物蛋白原料 [17] - 酵母蛋白已出口40余国,应用于食品、饲料、美妆等领域 [21] - 2024年销售费用激增17.77%至8.28亿元,用于市场培育 [18] - 推进万吨级PHA(可降解生物材料)产业化项目 [21] - 布局农业微生物领域,探索土壤改良和绿色农业 [21][22] 长期发展战略 - 国内酵母市场占有率超50%,通过创新产品和海外市场突破增长瓶颈 [24] - 目标成为"全球第一酵母企业,国际一流生物技术公司" [28] - 坚持"适度超前"产能策略,保持柔性生产能力 [21] - 对资本运作持开放态度,但以战略需求为前提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