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edCap
icon
搜索文档
5G SA,终于起飞
半导体芯闻· 2025-08-29 18:12
移动核心网络市场增长 - 第二季度移动核心网络市场同比增长19%,其中5G部分增长31%,语音核心部分增长18% [2] - 鉴于前两个季度的强劲增长,将2025年市场增长率预测翻倍至10% [2] - 5G多运营商网络收入预计在2024年至2029年期间以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7] 5G独立组网发展现状 - 全球已确认71家移动网络运营商为消费者推出5G SA服务,其中5家在2025年推出 [2] - 仅有约10%的移动网络运营商推出了5G SA服务,覆盖全球超过55%的人口 [5] - 截至2024年底,全球仅有14%的移动用户拥有5G SA服务 [5] - 中国移动在2020年推出5G SA后,其5G用户渗透率已达到60% [6] 5G技术演进与创新 - 5G SA元素不断成熟,包括新空口、精简容量和网络切片等技术 [2] - 新空口精简容量降低了5G SA物联网设备的成本和复杂性,促进智能手表和AR眼镜等设备连接 [2] - 动态网络切片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按需性能,静态网络切片用于固定无线接入和关键任务服务 [2] - 移动网络运营商开始将语音核心升级到云原生IMS核心,支持新空口语音功能 [2] 区域市场发展情况 - 5G SA网络已覆盖北美、欧洲、亚太、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等40个国家/地区 [6] - 5G SA网络推出时间分布:2020年7家、2021年13家、2022年19家、2023年15家、2024年12家、2025年5家 [6] - 多家移动网络运营商计划推出5G SA服务,包括印度的Bharti Airtel、美国的AT&T和Verizon等 [7] 边缘计算与网络切片进展 - 多接入边缘计算是5G分组核心的子部分,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2%,预计2025年将同比增长44% [11] - 西班牙电信公司正在实施17个MEC节点,到2025年底为MEC用户提供10毫秒延迟 [8] - 中国有超过55,000个私有MEC节点,企业渗透率约为25% [8] - 欧洲的Orange等运营商正在其5G SA市场推广动态网络切片功能 [8] 新兴应用驱动因素 - 代理人工智能应用可能显著影响网络性能,推动对更多分组核心和语音核心容量的需求 [9] - 加拿大贝尔公司和日本软银公司已与Perplexity合作,吸引新客户加入其网络 [9] - 公有云供应商带着更好的解决方案重返市场,移动网络运营商可评估电信云、公有云或混合云策略 [10] - 支持RedCap的物联网设备将以更低的成本和更佳的性能推动5G设备市场增长 [8] 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二季度供应商排名为: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和中兴 [11]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100部前沿科技未来发展趋势报告综述(2025年3月)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2025· 2025-04-06 13:22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从"无所不在"向"无所不能"飞跃,朝着精细化、实用化、智能化与责任化方向迈进 [1] - 大语言模型(LLM)研究热度持续,如DeepSeek成为业界焦点,生态构建和能力挖掘(如多模态、逻辑推理)成为重点方向 [2] - AI智能体与具身智能崛起,斯坦福、伯克利等学术机构研究让AI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成为执行现实任务的协作智能体 [3] - AI全面渗透科研、教育、医疗、工业、金融、交通及军事领域,例如加速科学发现、革新教育模式、推动新药研发和制造业升级 [4] 能源革命 - 可再生能源进入系统性布局阶段,光伏系统KPI和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技术创新提升效率与应用场景 [7] - 能源结构多元化发展,核能、生物燃料等清洁能源路径与储能技术受重视,保障能源安全 [7] - 能源系统智能化加速,AI与能源结合推动智能水电、智能电网等高效化管理 [7] 机器人浪潮 - 人形机器人成为焦点,技术路线、产业链和商业化布局加速,AI被视为推动通用智能的关键因素 [8] - 专用机器人应用深化,如手术机器人、农业无人机、四足机器狗等在特定领域展现潜力 [8] - 无人机技术持续演进,蜂群、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等推动其成为未来立体互联网络节点 [8] 前沿科技基石 - 半导体产业竞争加剧,各国加紧布局以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 [9] - 量子计算从理论走向应用探索,专利布局和产业投资加速,成为大国博弈新前沿 [9] - 连接技术升级,5G-A与AI结合、RedCap物联网技术等构建更智能的数字连接底座 [9] 数字化生存 - 网络安全形势严峻,AI驱动的攻防成为新常态,数据安全与身份认证面临挑战 [11] - AI对劳动力影响显著,人机协同成为常态,终身学习与技能更新至关重要 [11] 总结 - 2025年3月科技趋势以AI为核心,多领域技术深度融合,从微观算法到宏观产业生态全面突破 [12] - 技术双刃剑效应凸显,需加强前瞻性治理与全球合作以应对安全、伦理和社会影响挑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