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AP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数字化系统到底是工具还是神器?
36氪· 2025-07-11 10:03
数字化系统的本质与认知误区 - 数字化系统的本质是企业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支持管理决策的技术工具,核心价值在于辅助业务而非替代业务[1] - ERP系统整合企业资源,CRM系统提升客户管理能力,均属于业务支撑工具[1] - 部分企业将数字化系统"神器化",期待其解决所有管理问题,忽略了组织变革、流程再造等关键因素[2] 工具思维与神器思维的差异 - 工具思维定位为实现目标的物理手段,价值来源于使用者能力与系统功能的结合,预期效果为线性改进[4] - 神器思维定位为改变规则的革命性力量,价值来源于象征意义与群体共识,预期效果为指数增长幻想[4] - 工具思维失效后采取优化或替换措施,神器思维失效导致信仰崩塌与无用论蔓延[4]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认知误区 - 技术万能论:认为引进数字化系统即完成转型,忽视系统与业务适配性,例如某制造企业斥资数千万购买SAP系统却沦为摆设[5] - 系统速效论:期望系统快速上线并立即见效,忽视调研优化等必要过程,若三个月未见效即弃用[6] - 引入碎片论:各部门各自为政引入系统,导致数据重复录入效率降低,例如某零售企业运行十余个业务系统[7] 数字化系统建设中的角色矛盾 - 软件公司为销售产品过度包装技术先进性,标榜"最佳实践"替代实际需求,导致产品脱离应用场景[8] - 业务部门关注具体问题解决能力,遵从现有工作模式抗拒改变,对技术理解有限易产生依赖或抵触[9] 数字化系统的正确应用策略 - 系统是支撑手段而非万能解药,需结合业务需求合理规划建设[10] - 需与企业战略、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相匹配,避免盲目上系统[11] - 系统应嵌入业务流程成为自然延伸,业务部门需深度参与设计测试优化[12] - 系统上线后需持续运营优化,采用小步快跑敏捷迭代策略[13][14] - 架构上视为可优化替换的工具,战略上探索突破性可能[16]
科莱特SAP培训效果如何?普通销售投身SAP行业,月入18k
搜狐财经· 2025-05-09 11:39
林学员手机里保留的模拟操作页面截图 不过,学习过程中林学员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思维转换。尽管曾经的销售经验在理解业务流程时是一大优 势,但在系统实现层面,他仍需重新建立认知框架。好在科莱特的项目式教学给他提供了很大帮助,通 过模拟 POD 交货证明流程,从创建销售订单、交货过账到差异处理完整走通业务闭环,这种将理论配 置融入真实场景的训练方式,使他逐渐养成了用系统思维反推业务优化的习惯。 如今,林学员收获了一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顾问工作,月薪稳定在18k。这份经历也让他对转型有 了更深切的感悟:销售人员的价值不应局限于签单能力,还应掌握将商业场景转化为系统语言的能力, 而 SAP SD 正是这样一座桥梁,能帮助他找到机会,去落地,去转变。 林学员在职业生涯的第十个年头,真切感知到了销售行业的局限。那时,他每天要处理大量客户的需 求,还要承受业绩压力,深感前景一片昏暗。而他选择转行SAP SD也并非一时冲动。作为销售,他明 白企业从订单处理、物流配送到财务结算的每个环节都需要高度协同,而SD模块是SAP系统中连接销 售前端与后端供应链的核心,对这一模块的技能掌握可以帮助他拓宽职业的选择。 报名科莱特的系统培训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