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X

搜索文档
吴向东推“牛市”,珍酒能牛吗?
36氪· 2025-08-28 14:44
白酒行业增长困境 - 白酒企业集体面临增长困境 业绩增速逐年下滑 核心产品销量连续下降 渠道库存压力不断累积[1]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产量414.5万千升 同比下降1.8% 主力消费群体31-40岁人群逐渐趋于保守[1][4] - 年轻消费群体对白酒兴趣有限 更偏好啤酒 低度酒等轻饮场景[1] 白酒企业跨界啤酒市场现状 - 珍酒于8月通过吴向东直播首秀发布"牛市"高端精酿啤酒 单瓶定价88元/375毫升 正式入局高端精酿赛道[1] - 茅台曾收购遵义高原啤酒厂推出自有啤酒 泸州老窖推出"百调精酿"系列最高价698元/750毫升 五粮液8月推出"风火轮"啤酒[2] - 除五粮液外 白酒企业均选择中高端市场 茅台以"啤酒中的茅台"作为宣传口径[2] 珍酒李渡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珍酒李渡营收增速分别为112.7% 14.8% 20.0%和0.5% 2024年增速达历史最低[3] - 2024年营收70.67亿元 归母净利润13.24亿元 同比下滑43.1% 并于8月5日发布盈利预警[3] - 核心产品珍酒系列占总营收超六成 2021-2024年销量连续下滑 分别为14761吨 12856吨 12630吨 12284吨[3] 渠道库存与价格压力 - 珍三十和珍十五经销商出现货物积压 利润空间减少 部分经销商依靠贷款维持生存[4] - 终端销售显示800元进货的珍五 当前700多元也愿意出手 否则持续积压无法售出[4] - 价格倒挂问题凸显 存货积压严重[4] 跨界啤酒市场动因 - 白酒企业选择接近年轻人的啤酒市场作为新经济增长点 侧面协助白酒业务扩大消费群体[5] - 白酒品牌底蕴深厚 高溢价可自然嫁接至啤酒品牌 相同竞争体系下可获得更高毛利率[5] - 通过高端精酿寻找新增长点 扭转业绩下滑局面[1][5] 啤酒与白酒商业模式差异 - 啤酒是"吨价低 周转快"的快消品 盈利模式依赖规模化生产和广泛经销网络铺货[6] - 白酒是"吨价高 溢价足"的奢侈品 分销模式建立在高利润空间和压货返利机制上[6][9] - 啤酒价格普遍较低 与饮料处于同一选择范畴 形成低价市场认知[7] 高端啤酒市场竞争格局 - 华润 百威 青岛早已将"高端化"写入财报 中高端产品价格集中在8-15元区间[12] - 华润推出999元/盒的"醴"仅在线发售 不追求销量 百威定位中国高端啤酒市场领导者[12] - 传统高端啤酒竞争集中在10-15元价位 牛市88元定价高出数倍且无补充产品[12] 渠道运营体系冲突 - 白酒渠道分为深度分销 团购分销和专卖店销售 线上线下均设直营店[9] - 啤酒依赖即饮场合 商超终端和电商铺货实现高曝光和销售 存在充分市场竞争[9] - 利用白酒渠道推广啤酒与啤酒即饮快消性质矛盾 成功案例寥寥无几[9] 产品生产模式与品质风险 - 牛市由珍酒旗下公司委托湖州特思拉啤酒有限公司贴牌代工 非自产自销[10] - 生产环节外包对品质把控提出更高要求 若产品与宣传不符易损害品牌形象[10] - 研发虽宣称花费三年 但实际为代工模式[10] 战略定位与真实使命 - 牛市依托珍酒李渡经销渠道 从宴席和圈层团购切入 用于商务接待酒水替代或补充[13] - 团购价60元/瓶与零售价88元/瓶形成价差 结构与白酒返利逻辑一致[13] - 真正使命或是作为"社交货币"帮助珍酒去库存 稳价盘 锁客群 而非参与啤酒市场竞争[14]
华润啤酒(00291):为数不多仍在高端化的啤酒玩家,维持“买入”
浦银国际· 2025-08-20 12:2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4.3港元,潜在升幅21.3% [1] - 当前股价28.3港元,总市值917.45亿港元 [1] - 采用分部估值法(SOTP),啤酒业务按12倍2025年EV/EBITDA估值1036.86亿人民币,白酒业务按8倍PE估值-3.45亿人民币 [12]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归母净利润5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超市场预期 [1] - 报表口径核心经营利润7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3%,毛利率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至48.9% [1][10] - 啤酒业务单吨成本同比下降4.1%,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 [5]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测60.9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8.5%,归母净利率15.6% [7][10] 产品结构与高端化进展 - 1H25啤酒销量同比增长2.2%,显著优于百威亚太中国区8.2%的跌幅 [5] - 平均销售单价同比提升0.4%,普高档及以上产品销量增长超10%,喜力品牌增长超20% [5] - 次高端产品SuperX计划通过扩大受众群体和丰富品类驱动增长 [5] - 喜力当前销售集中于东南/华南市场,其他区域存在扩张空间 [5] 经营策略与效率提升 - "三精主义"策略推动组织精简和流程优化,1H25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1% [5] - 2H25预计延续单吨成本下降趋势,全年毛利率预测44.5% [5][7] - 白酒业务1H25收入下滑34%,通过推出大众光瓶酒和啤白协同应对挑战 [5] 市场表现与同业对比 - 52周股价区间21.6-36.0港元,近3月日均成交额3.42亿港元 [1] - 在消费疲软环境下成为少数实现单价正增长的啤酒企业 [1] - 浦银国际消费行业覆盖中,华润啤酒与青岛啤酒(买入)、重庆啤酒(买入)同属推荐标的 [16]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E营业收入预测下调1.1%至391.26亿人民币,但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13.9%至60.91亿人民币 [11] - 2025-2027年毛利率预测区间44.5%-45.0%,核心经营利润率17.9%-19.1% [7][10] - 2025年ROE预测19.1%,高于2024年的15.4% [7]
高盛:华润啤酒_消费与休闲企业日_5 月在喜力带动下持续稳健表现;相关思考
高盛· 2025-06-06 10: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华润啤酒(0291.HK)的评级为“买入”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润啤酒5月关键指标表现良好,啤酒销量增长与4月相近且高于1Q25,混合ASP温和上升,利润率向全年目标积极发展,各市场细分领域均有积极销量增长 [1][6] - 按品牌看,喜力是主要销量驱动品牌,5月同比保持20%以上增长;纯生销量同比降幅收窄;SuperX保持高个位数至双位数增长 [1][7] - 按地区看,华东和华南地区表现符合预期,5月现饮渠道销量增长稍好 [10] - 即时配送业务从低基数开始实现强劲增长,公司将分配更多资源,且该业务运营利润率不比传统渠道低 [1][10] - 传统渠道库存健康,约为1个月销售额,公司在渠道备货方面自律性强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运营情况 - 5月啤酒销量增长与4月相近,高于1Q25的个位数增长,混合ASP温和上升,利润率向全年目标积极发展,各市场细分领域均有积极销量增长,渠道库存约为1个月销售额 [1][6] 渠道情况 - 餐饮渠道有温和复苏,火锅、烧烤和潮流餐厅表现明显;夜场渠道基本平淡,但公司自4月起扩大与全国性连锁Livehouse合作;现饮渠道整体销量占比同比基本持平,为38%-39% [6] - 即时配送业务从低基数开始实现强劲两位数至三位数增长,公司将分配更多资源,还与主要即时配送平台合作提供定制自有品牌产品,该业务运营利润率不比传统渠道低,线上渠道(含即时配送)目前占总销量低个位数至中个位数百分比 [1][10] 品牌情况 - 喜力是主要销量驱动品牌,5月同比保持20%以上增长,主要受餐厅、夜场和便利店渠道销量增加推动 [1][7] - 纯生5月销量同比降幅较4月和1Q25收窄,SuperX 5月保持高个位数至双位数增长,高于4月近10%的增长(因去年同期基数低) [1][7] 地区情况 - 华东和华南地区表现符合预期,5月现饮渠道销量增长稍好 [10] 估值与目标价 - 基于全球同行过去五年全周期平均估值,给予华润啤酒12个月目标价33.50港元,较当前股价有34.0%的上涨空间 [8][9] 财务预测 |指标|12/24|12/25E|12/26E|12/27E| |----|----|----|----|----| |营收(人民币百万元)|38,635.0|39,421.5|40,209.1|40,965.4| |EBITDA(人民币百万元)|8,924.0|9,466.8|10,124.2|10,734.1| |EPS(人民币)|1.47|1.63|1.80|1.99| |P/E(倍)|18.6|14.0|12.7|11.5| |P/B(倍)|2.8|2.2|2.0|1.8| |股息收益率(%)|2.8|4.0|4.7|5.6| |净债务/EBITDA(不含租赁,倍)|(0.2)|(0.5)|(0.8)|(1.1)| |CROCI(%)|8.0|11.2|11.7|12.0| |FCF收益率(%)|3.7|6.9|8.4|9.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