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RD平台

搜索文档
科学化叠加数字化 开创投研新范式
中国证券报· 2025-07-14 04:52
天弘基金TIRD平台建设 - 天弘基金构建投研生产流程化、交互决策平台化、关键节点智能化的TIRD平台,解决行业依赖个人能力、缺乏精细化投研平台赋能等痛点 [1] - TIRD平台在2025年机器人板块调整前发出预警信号,帮助投研团队提前撤离 [1] - 平台通过标准化作业流程实现研究端、投资端、风控端三端协同,包含量化选股系统、组合投资管理系统等模块 [4][5] - 交互决策平台化实现从主观到事实、人脑到人机协同、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5] - 关键节点智能化聚焦投研场景,探索智能选股、情境分析等AI赋能环节 [5] 公募行业痛点分析 - 行业存在"靠天吃饭-集中押注-高位扩张-业绩滑落-基民套牢"的负向循环 [2] - 五大痛点包括依赖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缺乏体系化管理机制、管理者缺乏管理工具、考核激励错配、缺乏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 [2] - 传统"造星模式"日渐式微,需转向科学化投资和数字化建设 [1][3] 监管政策导向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3] - 政策强调"三个挂钩":基金公司业绩与基民盈利体验挂钩、权益基金运作与业绩基准挂钩、公司评价与权益基金发展挂钩 [3] - 监管近三分之一内容聚焦权益投资业务,显示改革决心 [3] 天弘基金未来规划 - TIRD平台将横向拓展至指数增强、固收等领域,实现全资产覆盖 [6] - 纵向深化AI应用,开发产业智能体、财务智能体等 [6] - 通过MCP技术实现模块化数据治理,构建"投研交销顾"一体化生态 [6] - 提出"知止心态"和"工匠精神"理念,强调市场高位约束规模、底部坚定布局的专业性 [7] 行业转型方向 - 需从财富管理运行机制、中长期资金入市建设、投资者教育等多维度协同发力 [2] - 科学化投资和数字化建设是破解"规模魔咒"的关键 [1][7] - 人工智能时代需结合投资艺术性与科学性,摆脱"靠天吃饭"模式 [7]
破局公募“靠天吃饭”、捕捉产业变革红利、持仓如何“积小胜为大胜”?三大基金名将最新研判
券商中国· 2025-07-08 00:53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与行业变革 天弘基金聂挺进:数字化投研转型 - 天弘基金推出数字化投研平台TIRD,通过技术面、基本面、估值模型三重信号成功规避机器人板块回调风险[5] - 平台旨在颠覆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传统模式,推动行业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6][7] - 解决行业五大痛点:依赖个人能力、投研脱节、缺乏赋能机制、管理工具缺失、激励机制不匹配[8] - TIRD实现投研流程化、决策平台化、关键节点智能化,打通研究-投资-风控全链路[9] - 平台下一步将向固收领域拓展,计划上线AI研究员智能体,构建"投研交销顾"一体化生态[12] 民生加银基金尹涛:自主可控赛道投资 - 采用"牛市持久战、平衡市/熊市游击战"战术,注重控制仓位和布局低波动个股[16] - 偏好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企业,重仓全球产业链龙头,如某新能源车企从80元布局至年产500万辆[17][18] - 运用杜邦分析法,关注利润率和财务杠杆指标,认为适度高杠杆可提升ROE[19] - 2023年布局高股息资产,2024年切换成长赛道,通过防御-进攻轮动捕捉机会[21] - 看好下半年市场,认为无风险收益率偏低将推动资金流向权益市场[22] 广发基金曹建文:多元资产配置 - 构建基于宏观因子和微观因子的资产配置框架,实现精细化组合管理[28] - 通过利率因子和信用利差分析配置债券,权益方面以均衡型基金为底仓搭配价值风格[29] - 在FOF中配置军工、科技、光伏、医疗等多主题基金,构建全天候收益矩阵[30] - 认为多资产配置可平滑组合波动,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找到表现较优资产[31] - 看好中国科技引领的A股/港股行情,关注海外不确定性因素对多类资产影响[33] 行业发展趋势 - 公募基金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投研体系深度重塑[1] - 传统"农耕方式"面临靠天吃饭、集中押注、高位扩张、业绩滑落、基民套牢的死循环[7][8] - 数字化投研平台可改善行业痛点,实现业绩"可追溯、可复制、可预期"[8][12] - 行业需强化"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加大AI/大数据技术应用[12]
破局“传统模式之困”,头部公募“压舱石”系统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7 08:17
公募基金行业痛点与数字化解决方案 - 行业存在风格飘移、高位扩张、业绩滑落等痼疾 根源在于高度依赖个人能力、投研流程割裂、决策缺乏制衡的传统模式 [1] - 投研过程存在两张皮、协作缺乏合力、交互无共识、投资无品控等痛点问题 这些问题阻碍投资者获得感的提升 [1] - 天弘基金打造投研一体化平台TIRD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重塑投资体系 将主观经验转化为可量化流程 使模糊的"手艺"变成可复制的"科学" [1] TIRD平台的核心功能与优势 - 管理流程闭环化 实现"留痕-反馈-复盘-迭代"机制嵌入全链路 研究员所有工作环节实现线上留痕 为后续优化提供基础 [4] - 投资驾驶舱智能化 为基金经理定制"智能工作台" 实时提示组合特征 基于多种市场情景预测给出调整方案 使决策更加科学规范 [4] - 投研语言统一化 以"定价赔率表"替代模糊推荐逻辑 研究员基于基本面确定赔率方向 结合基金经理主观胜率构成预期收益率 [4] TIRD平台的实际应用效果 - 研究效能大幅提升 系统自动监控行业关键指标 核心指标突破阈值立即反馈 曾成功捕捉汽车股跌破净现金的买入信号 [6] - 信息质量显著提高 花费一年时间将全市场卖方分析师按推荐准确率打标 最终实现60%~70%的匹配度 能精准匹配最合适的三位分析师 [6] - 投研交互效率优化 所有投研交互必须留痕 "@功能"让沟通变成待办任务 信息传递效率更高且过程可回溯、可迭代 [7] TIRD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 - 横向扩展能力圈 从主动权益体系向指数增强领域延伸 固收板块数字化改造也已启动 [9] - 纵向深化智能层级 计划落地"产业智能体"和"财务智能体" 未来形成中高级研究员智能体 让AI独立跟踪股票 [9] - 拥抱MCP技术 智能模块升级计划将智答系统进化为基金经理的数字助理 [9] 行业发展趋势 - 资产管理行业未来竞赛正从"人才单点突破"转向"系统级能力构建" 数字化革命将重塑财富管理信任链条 [10] - 随着"可预期"成为投研新标准 投资者的信任有了基石 天弘基金的实践揭示了行业深刻变革趋势 [10]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聂挺进:数字化投研破局“靠天吃饭” 打造公募转型新样本
证券时报· 2025-07-07 02:17
天弘基金TIRD平台创新应用 - 天弘基金数字化投研平台TIRD基于技术面、基本面、估值模型三重信号,在2025年3月机器人板块过热时发出卖出警报并清仓,成功规避后续回调[1] - TIRD平台由副总经理聂挺进团队耗时一年打造,旨在颠覆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传统模式,推动行业"工业化转型"[1] 公募基金行业痛点分析 - 行业仍处于"农耕文明"阶段,存在靠天吃饭、集中押注、高位扩张、业绩滑落的死循环[2] - 五大核心痛点:过度依赖个人能力、投研脱节、缺乏体系化管理机制、投资无品控、考核激励与平台化管理理念不匹配[2] 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 TIRD平台通过流程化、平台化、智能化实现业绩"可追溯、可复制、可预期",破解行业魔咒[3] - 平台打通研究-投资-风控全链路:研究端标准化个股分析模型,投资端匹配基金经理风格框架,风控端设置阈值预警[4] - 采用"专家智慧+机器智能"双轮驱动,保留人类在商业模式洞见等领域的护城河[5] 平台运营机制与成效 - 强制投研流程规范化,所有决策留痕,研究员推荐需围绕定价模型,基金经理交易需联动组合优化器[4] - AI承担研究报告初稿和实时监控,将"独门暗器"转化为集体智慧,提升研究员效率[5][6] 未来发展规划 - 资产端从权益向固收拓展,已接入转债定价模型,计划年底上线AI研究员智能体[7] - 目标构建"投研交销顾"一体化生态,覆盖全资产类别和全天候服务,与监管倡导的"多策略投研体系"理念契合[7] - 定位为投研基础设施,通过流程对抗随机性、平台沉淀知识资产、智能升级生产力[8]
公募基金33.74万亿规模创新高,告别明星时代转向平台化运营
搜狐财经· 2025-06-30 07:18
行业变革趋势 - 公募基金行业正从个人明星时代向平台化运营转型 截至2025年5月底总规模达33.74万亿元 [1] -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建设"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 支持团队制管理模式 [1] - 行业发展理念从规模扩张转向能力建设 从明星效应驱动转向平台化协作 [1] 传统模式痛点 - 主动权益投研体系存在五大核心痛点:高度依赖个人能力且参差不齐 缺乏体系化管理机制 明星晋升管理者后缺乏工具 考核激励与平台化理念错配 缺乏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 [3] - 基金经理面临"多、少、烈、大"四大难题:上市公司数量多 个人投研精力有限 同业竞争激烈 产品品类繁多且体量大 [3] - 行业需从"农耕文明"进化到"工业文明" 通过流程化、平台化、智能化实现业绩可追溯、可复制、可预期 [3] 平台化建设实践 - 中欧基金推行"三化"变革:专业化分工细分领域 标准化流程构建协同机制 数智化平台处理海量数据 [4] - 天弘基金TIRD平台实现"投研生产流程化、交互决策平台化、关键节点智能化" 贯穿研究端到风控端全流程 [4] - 富国基金构建"数据—算法—算力"智能体系 整合20余个数据维度 大语言模型使研究效率提升90% 量化策略研发周期缩短70% [5] 技术赋能成果 - 天弘基金TIRD平台实现投研知识共享 关键节点应用专业大模型嵌入核心流程 [4] - 富国基金量化平台集成1500+因子库 支持2000+策略模型秒级计算 投资指令时效从分钟级压缩至秒级 [5] - 行业通过AI和大数据技术搭建新一代投研平台技术底座 全面升级投研能力 [5]
数智化新征程开启 公募行业投身“明日之战”
上海证券报· 2025-06-17 02:28
公募基金数智化转型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公募行业尤其是头部基金公司正全面推动数智化转型,覆盖研究端、投资端、交易端、办公及客户服务全流程,数字化、一体化、智能化投入持续增加 [2] - 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优先推进数字化转型,证监会5月行动方案鼓励AI、大数据等技术应用 [3] - AI商业化落地推动金融行业生态质变,头部公司认为传统"手工作坊"式投资将被智能化平台取代 [2][10] 行业痛点与转型必要性 - 主动权益投研长期存在依赖个人能力、缺乏体系化管理、考核机制不匹配等问题,导致阿尔法创造能力受损 [4] - 业绩不稳定、靠天吃饭、高位扩规模后业绩滑落等行业痛点亟待通过数智化解决 [7] - AI+HI结合被视为公募主动权益投资未来方向,部分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可能被机器替代 [10] 头部公司实践案例 - **嘉实基金**:三大方向包括投研数智化提升决策效率、科技战略落地、科技人才培养,构建标准化投研数据体系与可计算模块 [5][7] - **华安基金**:2023年启动"灵思AI平台",完成DeepSeek模型私有化部署,提升智能办公、客户服务等场景性能 [5] - **兴证全球基金**:应用RAG技术于投研数据清洗、交易管理、客户画像分层及风控合规全流程 [6] - **华夏基金**:以客户为中心,科技赋能投研效率与客户服务,目标提升投资胜率和体验 [6] - **天弘基金**:自研TIRD平台实现投研流程从主观到事实、人脑到人机协同的转变,推动AI全面嵌入核心投资流程 [8][9] 技术应用与平台建设 - 投研数字化平台通过"数据+模型+工具"提升效率,探索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支撑研究分析 [7] - 大模型技术应用于智能办公、合规风控等环节,本地化部署保障数据安全 [5][6] - 头部公司持续增加数字化支出,推动AI在投研流程中的决策支持作用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