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UP系列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云迹最大机构投资方沸点资本:云端AI能力和用户思维是云迹的核心价值所在
IPO早知道· 2025-10-20 10:51
沸点资本自2020年起连续投资云迹科技三轮。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北京 云迹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 云迹科技 ")于2025年10月16日 正式以"2670"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 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 成立于 2014年的 云迹科技 作为一家 机器人服务 AI赋能技术企业,在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 中位列领先地位 。 通过 "润"、"格格"、"UP"三代产品的清晰迭代,云迹科技实现了从单一功能到 场景定制,再到复合智能协调,形成了以"具身智能+AI"为核心的坚实护城河。 沸点资本创始合伙人涂鸿川表示 : "作为有幸陪伴云迹成长的投资人, 我们始终坚信,在智能体机 器人产业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核心技术创新与研发是企业立足的根基,更是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 攻克产业薄弱环节的关键所在 ——这与我们对'大机器人时代'的判断高度契合:唯有推动机器人结 合AI深度演进,依托云端大脑实现规模化部署,真正实现人工智能与人机协同,让机器拥有自主'思 考'的'大脑',才能在产业变革中站稳脚跟、领跑 ...
阿里、腾讯联手投出的女总裁,收获一个机器人IPO,最新市值82.81亿港元
创业邦· 2025-10-16 18:44
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来了! 10 月 16 日,今年首家 18C上市科技公司云迹科技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球首家以 " 机器人 服务智能体 " 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开盘当日 股价大涨 49.37% ,报 142.8 港元, 收盘价 120.5港元, 最新市值 82.81亿港元。云迹此 次 IPO 定价 95.60 港元,公开发售获 5657.20 倍认购,国际配售获 18.62 倍认购。 云迹科技成立于 2014 年,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服务与 AI 数字化系统的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涵盖 机器人本体及功能模块的销售,以及 AI 数字化系统的订阅服务。 截至 2025 年 5 月,云迹科技已累计服务超过 3.4 万家企业客户,覆盖酒店、医院、写字楼等多种场 景,机器人累计完成超 5 亿次服务,指令执行量突破 186 亿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 2024 年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收入而言,云迹科技以 6.3% 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并以 13.9% 的国内收入份额在 2024 年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的酒店场景中排名第一,超过第二名至 第五名的份额总和。 作为行业隐形冠军,云迹科技背后站着 ...
云迹科技IPO在即:阿里、腾讯联手下注,服务机器人长出“AI大脑”
经济观察报· 2025-10-13 20:40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10月8日启动港股招股程序,计划于10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股票代码2670 HK [1][3] - 公司是第4家依据18C章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该通道专为尚未盈利但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设立 [3] - 截至10月9日,公司港股IPO公开发售部分集资3298万港元,融资认购总金额达1336倍 [4] - 公司曾完成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联想创投、腾讯、启明创投、携程、沸点资本等 [4] - 公司以6.3%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第一,在酒店场景中市占率达13.9% [13] 核心技术:智能体与机器人系统 - 公司自主研发HDOS调度平台,作为AI智能体应用系统,其功能类似数字管家,帮助服务机器人更聪明地工作 [2][10] - 智能体应用包含HDOS智能服务中枢及多个助手模块,如流程管理专家、运营助手、数字礼宾和YJ-Platform集成平台 [10] - UP系列机器人采用模块化结构,支持快速更换任务组件,实现一机多岗轮转,类似乐高积木的底盘通用设计 [7][8] - 模块化设计使一台机器人可承担多种任务,如上午送文件、下午清扫、晚上巡检,降低了客户的投入成本和设备闲置时间 [8][10] - 公司创始人提出"AIAgent+机器人本体"的产品思路,即"离身智能+具身智能",旨在让机器人理解场景并灵活协作 [11] - 公司拥有550余项授权专利,另有600余项在审,覆盖环境感知、运动控制、多模态交互等关键领域 [11] 业务运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服务机器人已落地全球超3.4万家酒店、150多家医院,以及工厂、公寓与写字楼等场景 [13] - 2024年单日在线运行的机器人设备最高达3.6万台,当年累计完成约5亿次服务,12月指令执行量突破186亿次 [13]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6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49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3.2% [13] - 同期经调整净亏损从2.34亿元缩减至0.27亿元 [13] - 主营业务由两大板块构成:机器人本体与功能模块销售、AI数字化订阅服务 [13] - AI数字化系统应用业务在2022至2024年间的复合增长率达45.5%,2025年前5个月智能体应用收入同比增速达194% [15] 产品迭代与商业模式转型 - 产品系列从"润"系列迭代至"格格"系列和第三代UP系列,"润"系列销量从2022年2881台降至2024年1255台,均价从2.32万元降至1.31万元 [14] - "格格"系列2024年销量达6358台,同比增长68.3%,但单台售价从2.68万元下调至2.09万元,旨在降低客户门槛、加快渗透 [14] - 商业模式从硬件销售转向"Robot as a Service"路线,结合产品与订阅服务,客户可先以较低价格获取设备,再按月订阅调度系统等服务 [14][15] - "租赁+订阅"业务毛利提升,AI调度平台与支持服务毛利率优势明显,收入增长远超成本增长 [15] - 研发支出2022至2024年分别为6780万元、6940万元和5740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42%、47.8%和23.4% [15] 战略规划:研发投入与国际化 - IPO募集资金计划中,约6成将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包括发展多模态大模型、改进机器人算法、研发主要部件及建立研发中心 [17] - 约3成募集资金将用于提高中国境内外商业化能力,拓展医疗机构、工厂及商业楼宇等场景的潜在客户 [17] - 公司通过香港生产力促进局"The Cradle出海服务中心"支持,成为首批落地香港的科创企业之一,设立子公司SkyTreadTech开展国际化试点 [18] - 在香港与粤海酒店集团合作部署机器人,在澳门新濠酒店探索分时复用模式以提升单机利用效率 [18] - 公司在香港建立研发中心,整合算法优化、本地制造等资源,HDOS操作系统支持粤语、普通话、英语、日语、韩语等多语言交互 [18]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服务机器人行业平均售价已从2021年的2万-4万元下降至2023年的1.7万-3.4万元,受原材料降价、竞争加剧、场景标准化等因素驱动 [15] - 公司定位为构建整套智能服务系统,而非仅研发硬件,致力于解决服务机器人在复杂三维立体空间中的效率与灵活性问题 [2][6] - 行业普遍存在机器人运行在预设轨道上、易因任务冲突或临时加单而卡壳的问题,公司通过智能调度系统试图打破此限制 [6][7]
云迹科技IPO在即:阿里、腾讯联手下注,服务机器人长出“AI大脑”
经济观察网· 2025-10-13 14:0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构建智能服务系统,自主研发HDOS调度平台作为“数字管家”,帮助服务机器人融入酒店、医院等复杂三维立体空间 [1] - 公司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UP系列机器人支持快速更换任务组件,实现一机多岗轮转,如上午送文件、下午清扫、晚上巡检 [4] - 公司提出“AIAgent+机器人本体”的产品思路,即“离身智能+具身智能”,旨在让机器人理解场景并灵活协作 [5] - 公司拥有550余项授权专利,另有600余项在审,覆盖环境感知、运动控制等关键领域 [6] 市场地位与运营数据 - 公司服务机器人已落地全球超3.4万家酒店、150多家医院,以及工厂、公寓与写字楼等场景 [7] - 2024年单日在线运行的机器人设备最高达3.6万台,当年累计完成约5亿次服务,12月指令执行量突破186亿次 [7] - 公司以6.3%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第一,在酒店场景中市占率达13.9% [7] 财务表现与商业模式转型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6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49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3.2% [7] - 经调整净亏损从2022年的2.34亿元缩减至2024年的0.27亿元 [7] - 业务模式从硬件销售转向“Robot as a Service”,包含机器人销售和AI数字化订阅服务两大板块 [7] - AI数字化系统应用业务在2022至2024年间的复合增长率达45.5%,2025年前5个月智能体应用收入同比增速达194% [8] 产品迭代与定价策略 - 早期“润”系列销量从2022年的2881台下降至2024年的1255台,均价从2.32万元降至1.31万元 [7] - “格格”系列2024年销量达6358台,同比增长68.3%,但单台售价从2.68万元下调至2.09万元,旨在降低客户门槛 [8] - 行业平均售价从2021年的2万至4万元下降至2023年的1.7万至3.4万元,受原材料降价、竞争加剧等因素驱动 [9] 研发投入与IPO计划 - 2022至2024年研发支出分别为6780万元、6940万元和5740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42%、47.8%和23.4% [9] - 公司计划发行690万股H股,其中60%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包括发展多模态大模型、改进算法等,约30%用于境内外商业化 [9] 国际化战略 - 公司是首批落地香港的科创企业之一,设立子公司SkyTreadTech开展国际化试点 [10] - 在香港与粤海酒店集团合作部署机器人,在澳门新濠酒店探索分时复用模式以提升单机效率 [10] - HDOS操作系统支持粤语、普通话、英语、日语、韩语等,以满足跨国酒店的多语言交互需求 [11]
云迹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系全球最大酒店机器人供应商,目前未盈利
搜狐财经· 2025-10-08 12:44
日前,酒店机器人供应商云迹科技在港交所网站披露聆讯后资料集,这意味着云迹科技港交所IPO通过聆讯。 全球最大的酒店机器人供应商 已推出三代机器人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主要提供机器人及功能套件、AI数字化系统服务等。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 中国市场收入计,云迹科技以6.3%的份额在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排名第一,但尚未占据主导地位。 截至目前,云迹科技共推出三代服务型机器人产品,分别为"润"系列、"格格"系列和复合多态机器人UP系列。其 中,"润"系列为云迹科技的第一代产品,主要用于引领及送物,于2015年推出,且在2016年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第二代产品"格格"系列在"润"系列基础上,提升了服务效率、适应性、交互能力和安全性。 "润"和"格格"系列都为整机机器人,云迹科技2023年新推出的第三代产品UP系列则采取了"机器人底盘+各类上 仓"的组合模式,以实现"一机多仓"兼容性,能在不同场景(如酒店、商业楼宇、医疗机构及工厂)、不同功能 (如送物、清洁或环境监测)之间切换。 | 最新發佈 日期 | 申請人 | | --- | --- | | 03/10/2025 | 北京雲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透视财务“三高” 云迹科技“场景飞轮”加速价值重估
格隆汇· 2025-10-07 12:17
近日,云迹科技更新聆讯后资料集,意味着其港交所IPO通过聆讯,成为今年首家通过港交所聆讯的18C章特专科技企业。 (来源:披露易网站截图) 随着具身智能概念升温,云迹科技的IPO无疑将吸引众多目光。但对于理性投资者而言,关键在于如何穿越市场热度,锚定新股长期价值的核心支撑。 高增长背后的价值锚点:透视云迹科技的"三高"特质 正如巴菲特所言,"投资就像滚雪球,首先你要找到一条又湿又长的雪道"。价值投资理念所强调的是,长期回报往往源于优质赛道中具备核心优势的企业。 云迹科技作为AI服务智能体行业的领先者,其所处赛道不仅具备高成长性,更展现出结构性的发展韧性。 其一,高市占率:技术壁垒稳固龙头地位,增速领先行业。 数据显示,以收入计,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的市场规模已由2020年的1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9.8%。预计到2029年将 达到135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9.3%,呈现加速扩张趋势。 在这一高增长赛道中,云迹科技展现出多元化的增长动力。目前,酒店场景是其获取产品市占率第一的基础盘,而医疗机构、工厂等场景正处于快速渗透 期,娱乐场所、商业楼宇等新 ...
酒店机器人亏损“送餐”!云迹科技对赌悬顶
深圳商报· 2025-09-24 18:2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企业 提供机器人及功能套件 辅以AI数字化系统服务 [4] - 2024年以6.3%的国内收入份额位居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第一 [4] - 预计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将在2029年增长至135亿元人民币 2024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9.3% [4]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5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61亿元、1.45亿元、2.45亿元、0.88亿元 [5] - 同期期内亏损分别为3.65亿元、2.65亿元、1.85亿元、1.18亿元 [5] - 2025年前5月亏损1.18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0.84亿元亏损显著扩大 [5] - 毛利率从2022年的24.3%提升至2024年的43.5% 但2025年前5月回落至39.5% [6] - 经营亏损率从2022年的144.4%收窄至2024年的21.6% 但2025年前5月扩大至72.4% [6] 产品与定价 - 主力机型"格格"系列机器人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2.68万元降至2025年前5月的1.45万元 同比下滑37.2% [6] - 新品UP系列机器人平均售价从2023年的5.42万元降至2025年前5月的1.69万元 降幅达68.82% [7] - "润"系列机器人从每台2.32万元降至1.40万元 [7] 客户集中度与依赖 - 酒店行业收入占比报告期各期分别为70.1%、95.1%、83.0%及93.2% [7] - 截至2025年5月31日累计超过3.4万家企业客户 但大多数客户根据具体需求购买 不保证经常或根本不会回购 [7] 融资与资本结构 - 完成八轮股权融资 累计募集资金12.02亿元 [8] - 投资者包括腾讯、联想、阿里巴巴、携程、上海沸点及启明创投等机构 [8] - 2021年12月完成规模最大的D轮融资 阿里巴巴等投资者合计注入5.8亿元 投后估值达历史高点 [9] - 融资附带对赌条款 若未能在18个月内完成上市 投资方将恢复赎回权 [10] - 截至2025年5月末赎回负债攀升至19.25亿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7513.5万元 [10] - 赎回负债增加主要归因于利息开支计入账面值变动 [10]
AI智能体企业云迹科技上市通关获备案 年服务次数超5亿
证券时报· 2025-09-19 19:42
9月18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云迹科技境外发行上市的备案通知书,公司拟发行不超过 12,592,5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这意味着云迹科技迈出了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也标志着其在AI智能体和具身智能领域的商 业化探索不断攀上新的高峰。 从上世纪80年代的《终结者》到20世纪初的《我,机器人》,再到2014年的《机械姬》,"拥有智慧"的 机器人一直是人类最大的梦想之一,而这一梦想正因AI从科幻走向现实。到如今,机器人的身影已并 不罕见,它们频繁出现在酒店、医院、图书馆、工厂、家庭、写字楼等诸多场景之中。 分析人士指出,当下AI的迅猛发展如汹涌浪潮,席卷各个领域,机器人作为AI技术的关键应用载体, 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各个场景中落地生根,重塑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模式,也为相关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 变革与机遇。 在这一场正在发生的AI革命中,以云迹科技为代表的服务智能体公司早已实现"抢跑":在2024年,云迹 科技的机器人完成超过5亿次端到端的服务,每台机器人几乎都在跑出一个"全马",公司单日同时在线 机器人数量更是最高达3.6万台,排名全球第一。 "AI智能体破局者",具身智能崛起 ...
AI智能体企业云迹科技上市通关获备案 年服务次数超5亿
证券时报· 2025-09-19 19:35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关于境外发行上市的备案通知书,拟发行不超过12,592,500股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AI Agent领域正经历指数级增长,能力每7个月翻倍,并可能在2024-2025年加速至每4个月翻倍,这一趋势被称为“AI Agent摩尔定律” [9] - 以收入计,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人民币1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7%,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人民币97亿元,2023年至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5% [18] - 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增长及政府利好政策将推动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持续增长 [20] 公司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公司推出的UP系列机器人是复合多态机器人的代表,整合了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技术及新型传感器融合系统 [4] - 公司具备“大脑+四肢”全栈能力,“大脑”指AI智能体应用系统(如HDOS),“四肢”指机器人及功能套件 [6] - 公司是全球首批推出服务智能体全自主闭环学习系统的公司之一,该系统形成感知、认知、决策、行动和反馈的闭环 [6] - 公司的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例如UP系列的可互换上仓,使其能在配送、清扫、消毒、咖啡售卖等不同功能间顺畅转换 [13] 公司商业化进展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的机器人完成了超过5亿次端到端的服务,单日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最高达3.6万台,排名全球第一 [2][1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服务超过3.4万名企业客户,2024年12月单月执行超过186亿次指令 [14] - UP系列机器人已在泰国曼谷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境内外100多家顶级医院和医疗机构落地 [10] - 相较于美股公司Serve Robotics约100台的运营规模,公司机器人规模达数万台,凸显其龙头地位 [18][19] 公司发展前景与行业竞争 - 公司已实现AI系统从“辅助工具”向“自主协同”的关键跨越,其复合多态机器人标志着AI服务由单点能力向智能系统架构演进 [16] - 公司背后聚集了腾讯、阿里巴巴、联想集团、携程、启明创投等国内顶尖资本 [19] - 机器人企业集体奔赴资本市场,是加大研发、打造持续性融资渠道的需要,也是产业迎来商业化的先兆 [19]
云迹科技港股IPO获证监会备案,去年亏损1.85亿元、收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09:31
2022年2月,云迹科技曾完成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但其在2025年3月宣告辅导协议终止,随后转 战港股IPO。 本次港股IPO获证监会备案意味着云迹科技已正式获准启动港股IPO进程。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公司,主营业务分为机器人及功能套件与AI数字化系统两部分。 9月18日,中国证监会披露了《关于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公告指出,云迹科技拟发行不 超过12,592,500股普通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31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54,664,638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 份,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流通。 图源:云迹科技招股书 盈利能力方面,招股书显示,从2022年至2024年,云迹科技分别实现营收1.61亿元、1.45亿元、2.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3.4%;净利润分别为亏损3.65亿元、亏损2.65亿元、亏损1.85亿元,亏损逐年收窄,三年累亏8.1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24.3%、27.0%、43.5%,逐年提高。 |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