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数字化系统

搜索文档
云迹科技申请港股上市 2024年机器人服务超过5亿次
中证网· 2025-05-15 15:29
公司概况 - 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3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建银国际 [1]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服务智能体生态系统 使命为"机器人 让人类更幸福" [1] - 公司通过机器人及智能体服务重新定义消费者体验 提供适应性强 可扩展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品及服务 [1] 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及服务消费者数量排名全球第一 单日高峰在线机器人数量超过36000台 [1] - 2023年公司在酒店场景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为9.0% 在中国酒店场景智能体市场占有率为12.2% 均为全球第一 [1] - 公司机器人已应用于商业楼宇 医疗机构 工厂及社区等多个场景 体现跨场景适应性和稳定性 [1] 技术优势 - 公司是全球首批推出服务智能体全自主闭环学习系统的企业之一 系统已形成感知 认知 决策 行动和反馈闭环 [2] - UP系列机器人通过可换仓的YJ-万物工具仓模块实现单个设备多功能化 [2] - HDOS系统基于"AI+具身智能"技术 实现线下服务场景与线上数字能力的深度融合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1亿元 1.45亿元和2.4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23.2% [3] - AI数字化系统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5.5% [3] - 同期毛利分别为3927万元 3916万元和1.06亿元 总毛利率从24.3%提升至43.5% 年复合增长率64.6% [3] - 净亏损从3.65亿元缩减至1.85亿元 年复合减少28.9% [3] 研发与专利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6780万元 6940万元和5740万元 占收入比例从42.0%降至23.4% [3] - 截至2024年底 公司拥有389项发明专利 335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55项外观设计专利 [3] 客户覆盖 - 累计服务超过34000家企业客户 包括30000家酒店和100家医院 [3] - 业务覆盖中东 美洲 韩国 日本 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3] - 2024年机器人智能体完成超过5亿次服务 [3]
云迹科技冲刺港股IPO 有望成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搜狐财经· 2025-03-31 21:05
公司上市申请 - 云迹科技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2] - 公司是港股18C上市章节改革后第六家以此规则递表的特专科技公司 [2] 股东与主营业务 - 公司股东包括阿里巴巴集团、联想集团、腾讯、启明、携程等 [2] - 主营业务分为机器人及功能套件和AI数字化系统两个部分 [2] 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在三维多层空间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和服务消费者数量均为全球最大 [2] - 2023年公司在酒店场景机器人智能体市场及酒店场景智能体市场全球排名第一 [2] 业务规模 - 2024年公司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单日高峰超过36,000台 [2] - 机器人智能体全年完成了超过5亿次服务 [2] - 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商业楼宇、医疗机构、工厂及社区等多个服务行业场景 [2] AI数字化系统业务 - AI数字化系统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攀升 [2] - 2022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45.5% [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1.61亿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2.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2% [3] - 毛利由2022年的人民币3,927.1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1.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4.6% [3]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持续提升研发能力,改进机器人智能体技术 [3] - 资金将用于提高产品及服务的通用性及适应性 [3] - 资金将用于提高中国境内外的商业化能力 [3]
「机器人+」腾讯阿里背书!云迹科技闯关IPO,降价战略还能“续航”多久
华夏时报· 2025-03-26 20:29
上市进程 - 公司自2022年起谋划上市,2025年3月终止科创板辅导后转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选择港交所因其国际平台优势及品牌提升潜力[1][4] - 2021年后未获一级市场融资,转向二级市场迫于18.7亿元赎回负债压力,若18个月内未完成上市或申请被拒,赎回权将恢复[2] 市场地位与业务布局 - 2023年全球酒店场景机器人市场收入份额9%,排名第一,第二至第五名份额分别为5.4%、2.1%、1.9%、1.7%[5] - 2024年酒店场景收入占比83%,业务覆盖全球超30000家酒店等场景,机器人累计完成5亿次服务,行走2033万公里[5] - 产品线包括机器人及功能套件(2024年收入占比77.2%)和AI数字化系统(收入占比22.8%)[6]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61亿元增至2024年2.45亿元,毛利率从24.3%提升至43.5%,净亏损率从226.6%收窄至75.6%[6] - 经调整净亏损从2022年2.34亿元大幅缩减至2024年2756万元,呈现收入增长、亏损收窄趋势[6] 行业竞争与战略 - 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规模2023年达30亿元,预计2028年增至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5%[7] - 面临猎户星空、擎朗智能等竞争对手,通过降价策略维持份额,如"格格"系列机器人均价从2022年26800元降至2024年20900元[8] - 未来计划深化AI产品服务、拓展多元场景,可能探索C端市场技术授权或联合品牌模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