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4

搜索文档
十年前没人敢选的专业,居然翻红了
36氪· 2025-06-28 14:19
专业选择与就业趋势 - 经济学曾是热门专业 分数线最高 但专业内容与预期存在差距 [11] - 微电子专业从冷门变为热门 因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带动芯片需求 [15] - 芯片行业2014-2020年人才供不应求 现呈现供过于求状态 2022年某组招聘6人收到300份简历 [15][16] - 考古文博专业因文化节目热播而受关注 报考人数逐年增多 分数线快速上涨 [25] - 材料化学专业就业面广但交叉性强 本科毕业生仅1/3从事本专业工作 [29][30] - 电路板行业因AI算力需求快速发展 企业年利润增幅达10%-30% [32][34] - 新能源行业如光伏和锂电池受政策扶持发展良好 [35] 行业变化与人才需求 - 微电子行业已过爆发期 进入更新换代阶段 人才需求减少 [16] - 芯片设计公司早期产品简单 后因技术升级需求增加 [15] - 电子电路行业应届硕士生年薪17-20万元 每年涨薪 [34] - 法律行业二八定律显著 80%案源被20%律师垄断 [46] - 公益法律服务收入仅为红圈律所1/3 [45] 教育与职业发展 - 转专业申请从经济学院转向工科学院 微电子专业最初认知不足 [13][14] - 考研跨考考古学与博物馆学 专硕比学硕录取难度低 [22] - 法学专业需实践经验 本科期间完成五段实习 [43] - 材料专业培养模式宽泛 理论与实践课程不平衡 [29]
十年前没人敢选的专业,居然翻红了
虎嗅APP· 2025-06-28 11:41
专业选择与行业变迁 - 经济学曾是热门专业,分数线最高之一,但专业认知与实际学习存在差异[7] - 微电子行业从冷门变为热门,受iPhone4推动进入快速发展期,芯片人才供不应求[13] - 芯片行业现进入供过于求阶段,2022年招聘6个工程师收到300多份简历[13] - 材料化学专业曾不温不火,后被称为"四大天坑",就业面广但交叉性强[26] - 法学专业社会讨论度高,行业精英主义明显,80%案源被20%律师垄断[37] 行业发展趋势 - 微电子行业已过爆发期,现为更新换代阶段,AI算力芯片需求增长但竞争激烈[14] - 电路板行业因AI需求增长,企业利润增幅达10%-30%,硕士应届生年薪17-20万[27] - 新能源行业如光伏和锂电池受国家扶持发展迅速[28] - 考古文博专业因文化节目热播关注度提升,高校扩招且对口岗位增加[21] 就业市场变化 - 芯片工程师2014-2020年供不应求,招人门槛低,现竞争激烈[13] - 材料化学专业仅1/3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多进入机械、化学、电子行业[26] - 电路板研发工程师招聘不挑具体专业,工科类均可,但制造业工作环境艰苦[27] - 文博行业岗位扩招,但需热爱且能忍受琐碎工作[21]
十年前没人敢选的专业,居然翻红了
创业邦· 2025-06-27 18:26
专业选择与行业变迁 - 经济学曾是2008年热门专业 分数线最高 但专业认知与实际学习存在偏差[11][13] - 微电子专业在2010年iPhone4发布后迎来爆发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催生芯片需求[17] - 芯片行业2014-2020年人才供不应求 但2022年后呈现供过于求 招聘竞争激烈[18][19] - 考古文博专业2015年前招生不足 2017年后因文化节目热播而扩招 对口岗位增加[27][30] - 材料化学专业2011年不温不火 2015年后被称为"四大天坑" 就业面广但匹配度低[34][35] 行业发展趋势 - 芯片行业已过爆发期 进入更新换代阶段 AI算力芯片需求增长但竞争激烈[19] - 电子电路行业受AI算力需求带动 年利润增幅10%-30% 应届生年薪17-20万[39][42] - 新能源行业(光伏/锂电池)因政策扶持发展迅速 提供基层岗位机会[43] - 法律行业二八效应显著 80%案源被20%律师垄断 内卷严重[49] 就业市场变化 - 芯片行业2022年招聘6个岗位收到300份顶尖高校简历 竞争激烈[19] - 材料化学专业仅1/3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 多进入机械/化学/电子行业[36] - 电子电路行业每年招聘20%应届生 留存率约70% 存在招工难问题[42] 薪资水平 - 高分子材料研发岗位2017年月薪1.2万 年薪15-17万[37] - 电子电路行业硕士应届生年薪17-20万 每年涨薪[42] - 公益律所收入仅为红圈所1/3 法律行业收入差距显著[49]
十年前没人敢选的专业,居然翻红了
36氪· 2025-06-26 08:24
专业选择与就业趋势 - 经济学曾是2008年热门专业 分数线最高 但部分学生转专业后发现与预期不符[2][5] - 微电子专业在2010年iPhone4发布后迎来爆发期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催生芯片需求 2014-2020年芯片工程师供不应求[7][9] - 2022年芯片行业竞争加剧 某公司招聘6个岗位收到300份顶尖高校简历 行业进入技术更新阶段而非爆发期[9][10] 考古文博行业变化 - 考古专业在2015年前招生困难 部分985高校招不满学生 2020年后因文化节目热播和岗位扩招 报考人数激增[14][19] - 文博行业对口岗位扩招 但工作强度大 需长期户外高温作业 涉及发掘、绘图、报告撰写等繁琐流程[16][18] - 故宫特展和《国家宝藏》等节目推动公众关注度 高校考古文博专业分数线快速上涨[19][21] 材料与电子行业动态 - 材料化学专业就业面广但交叉性强 2017年毕业生仅1/3从事本专业工作 多进入机械、化学、电子领域工厂[22][24] - 电子电路行业受AI算力需求驱动 服务器需求增长带动上游企业 某公司年利润增幅达30% 应届生年薪17-20万元[24][26] - 新能源行业如光伏、锂电池受政策扶持发展迅速 但制造业工作环境艰苦 存在基层岗位招聘困难[26] 法律行业现状 - 法律行业二八效应显著 80%案源由20%律师垄断 红圈所与公益律所收入差距达3倍以上[31][34] - 法学专业实践导向强 需从大一开始积累实习经验 涉及民间借贷、IPO等非诉业务[30][31] - 行业精英主义特征明显 职业选择需结合个人价值观 公益法律服务领域收入较低但社会意义显著[34][37]
策略主题报告:科技产业投资方法论:理论基础及四阶段投资、龙头命运与N字型定价
国投证券· 2025-05-22 23:09
报告核心观点 - 科技投资胜负手在于基于产业内生运动规律把握“N 字型”投资节奏,关键是对 C 点的把握 [3][4][33] - 科技成长产业主题投资有“两大波、三要素、四阶段”规律,可指导投资决策 [33][42][43] 各部分总结 科技产业投资方法论 - 研究由《科技成长投资方法论系列之一:为梦想而战!——科技定价理论基础与四阶段投资》《科技成长投资方法论系列之二:“英伟达们”的命运——科技龙头基于宏观约束和产业趋势的定价框架》《科技胜负手是 C 点——科技产业投资总论系列三之 N 字型定价规律》组成 [9] - 回顾过去两三年科技投研,2023 年初提出“只要经济弱复苏,TMT 就不会输”,强调围绕 AI 布局;去年四季度推荐 TMT 和科创 50 指数,提出“半导体是下一个汽车”;2025 年 2 月下旬准确预判市场高切低现象 [2][10] - 传统科技投资认知框架“风险偏好高定价科技,经济差定价主题”和关注公司估值锚存在弊端,难以作为科技投资胜负手 [16][19] - 科技成长产业主题投资有效性与高增长细分行业占比有关,占比不同时,核心资产投资、景气投资、产业主题投资有效性排序不同 [20] 科技成长“N”字型定价规律 - A 股科技投资整体高波动、低收益,把握投资节奏至关重要,科技领域“N 字型”波动剧烈,对投资者认知要求高 [24][25] - “N 字型”划分为 A、B、C、D 四个关键节点,第一笔上行基于估值提升,第二笔上行以业绩释放或戴维斯双击为主 [25][26] - 从波浪理论、传统逻辑、估值定价体系理解“N 字型”存在局限性,做好科技投资关键是基于产业内生运动规律把握“N 字型”节奏,关键是 C 点 [26][27][33] - 科技成长产业主题投资有起点特征、三要素、认知框架、三要素与两大波关系等规律 [35][36][39] 科技成长投资框架 - 两大波指 0 - 1 有第一轮行情,1 - 100 有第二轮行情;三要素为巨头、爆款、产业链;四阶段投资节奏为巨头→基础设施→产业链关键环节→供需缺口 [42][43][45] - 产业实现从 0 到 1 突破后,需满足规模经济下成本下行、商业模式可复制下订单爆发、范围经济下产品兼容性三要素,才能实现从 1 到 100 增长 [48] - 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按四阶段逻辑,当前投资核心围绕 AI 半导体芯片与智能驾驶 [51] - 三类科技投资操作收益不同,核心胜负手在于 C 点是否重仓;投资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投资阶段,不同阶段对投资能力要求不同 [56][59][64] - D 点更适合作为清仓点,PE 透支三年要警惕,透支五年业绩是极限,但 D 点不可预测;A 点是行情起点,不可预测;B 点是第一笔上行卖点,可从逻辑和交易手段判断;C 点是第二波行情拐点,极具挑战性,应成为 A 股主流机构力求把握的关键点 [69][70][82] - 科技投资理论基础为演化经济学,科技浪潮可划分为爆发、狂热、转折点、协同、成熟五个阶段,与科技投资四阶段规律相符 [82][83][85]
手机与微单,终于不必纠结选哪个了
虎嗅APP· 2025-04-22 21:46
摄影技术演进与手机影像发展 - 全球每年拍摄约1.9万亿张照片中94%由手机拍摄[1] - 手机厂商旗舰机型追求移动影像极致表现导致主摄传感器尺寸增大但镜头广角化[1] - 主摄广角化影响多焦段合理布置导致画质断崖式下降[1] vivo X200 Ultra创新解决方案 - 采用14mm超广角+35mm人文+85mm长焦三大蔡司定焦镜头组合[2][4] - 超广角和主摄使用1/1.28英寸蓝图×索尼LYT-818大底传感器[2] - 85mm长焦采用2亿像素HP9大底传感器实现全焦段全大底三主摄[2] - 主摄用35mm替代行业主流23mm解决广角镜头尴尬问题[2][6] 镜头与传感器技术平衡 - 35mm镜头对角线视场角63度接近人眼舒适区视角[7] - 镜头素质对成像质量影响大于传感器尺寸[5][7] - 1/1.28英寸传感器定位为手机领域"近全画幅"[5] - 蔡司T*镀膜技术将可见光波段平均反射率降至0.1%以下[8] 双V芯片技术创新 - V3+与VS1双芯片构成"RAW域前处理+YUV后处理"架构[11] - 实现全焦段OIS防抖/4K 120fps慢动作/杜比视界等专业视频规格[13] - 双芯协同解决多镜头切换时画质色彩统一性问题[14] - 85mm长焦可实时分离舞台灯光下歌手发丝与背景光束[14] 产品差异化策略 - 放弃行业主流的1英寸传感器竞争转向全焦段优化[18] - 三镜头均标配蔡司T*镀膜与全焦段OIS防抖[18] - 推出实体相机操控键与影像配件套装提升专业体验[9] - 实现安卓与iOS生态互通包括AirPods连接等功能[18] 行业影响与产品理念 - 重构手机黄金焦段价值体系实现空间叙事/人文表达/情感聚焦自由切换[4] - 推动手机影像从参数竞争转向创作工具本质[15][19] - 通过全焦段全主摄全生态闭环重塑人机关系[19] - 专业摄影师可将手机作为创作主力设备而非备选[4]
张忆东最新交流:恒生科技是这轮中国资产重估的领军者,短期行情“洗洗更健康”
聪明投资者· 2025-03-26 10:22
"短期,我们将步入牛市主升浪第一阶段之后的震荡调整期,是个短期冷静期。" "从指数角度,2025年、2026年标普不如恒指,更不如恒生科技,恒生科技是这轮中国资产重估的领军 者。" "我们要重视'技术突破 ' 驱动的科技牛市,它是这一轮中国资产重估的主线。" "主升浪确立后,中间每一次港股行情波折,都是立足中期逢低布局优质资产的好时机。" "从整体节奏来看,大家要适应"蛇行斗折",期间的颠簸往往有惊无险,反而是通过短期的波动来去消化外 部风险以及等一等境内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和修复。" "要耐下心围绕企业基本面找到最优质的公司,伴随公司一起成长,这才是在牛市中赚钱的核心窍门。" 以上是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总量领域首位钻石分析师张忆东, 在3月24日交流会中分享的最新 观点。 去年以来张忆东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看多港股市场,从后视镜的角度,近一年的市 场变化跟他去年提出许多观点实现了同频。 最记忆犹新的是在7月底市场情绪极其低迷时,张忆东在公开交流中坚定的表示"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 割,港股又回到适合逢低布局的阶段。" "9·24"行情后市场正值火热,张忆东国庆长假期间,强调要回归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