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牛市

搜索文档
港股科技ETF(513020)涨近1.8%,科技资产重估或推动港股结构性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4 10:33
港股科技企业上市热潮 - 2025年5月27日至6月4日期间港股市场迎来科技企业上市热潮推动港股向全球科技资本枢纽转型 [1] - 港交所通过18A、18C及"科企专线"等制度优化吸引新能源、AI等领域优质科技企业上市科技板块总市值达6.29万亿港元 [1] - A股公司赴港上市明显升温年内已有5家A股公司在港上市另有约40家正在申报行业覆盖科技、消费、新能源及医药等领域 [1] 港股市场发展及资金流动 - 港股市场在200年发展中形成完整且发达的金融体系金融、地产、科技、消费等行业占据较大权重 [2]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6000亿港元2025年前四个月净流入规模达去年全年的四分之三日均流入量为去年的2.5倍 [1][2] - 港股市场正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科技资产的战略要地 [2] 港股科技指数及ETF -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该指数选取3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高且营收增长良好的科技龙头股作为样本 [2] - 港股通科技指数涵盖信息技术等领域旨在反映港股通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2] 政策与市场展望 - 受益于全球重估中国资产及国家政策支持港股市场进入中资科技时代 [2] - 基本面改善、政策红利及流动性支撑下预计未来3年港股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步入港股科技牛市时代 [2]
香港科技牛市 - 港股掘金
2025-06-04 09:50
香港科技牛市 - 港股掘金 20250603 摘要 香港市场受益于中西方贸易和金融往来的稳定性,尽管受到特朗普关税 的影响,整体市场表现依然强劲,2025 年消费、生物医药、科技股表 现突出,31 只股票实现翻倍增长,值得长期关注和布局。 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办法》,将审批制 改为备案制,建立负面清单制度,统一管理境内外企业发行活动,并认 可香港证监会执法结果,降低企业合规成本,增强开放性。 外管局新规允许境外发行证券或红利收益不必强制汇回国内,有助于投 资者参与香港市场融资并直接对外投资,提升香港市场标的丰富程度, 吸引全球资金,降低英国撤出影响。 香港主板上市标准较大陆宽松,利润、现金流和收入标准均低于大陆主 板,例如蜜雪冰城和泡泡玛特等消费股选择在香港上市,为企业初期登 陆市场提供便利。 香港生物科技企业可选择 18A 章条款上市,大幅放松标准,要求市值达 15 亿港币,拥有通过临床一期实验且监管不反对二期实验的产品,与科 创板、北交所相似,但二期实验成功率较高。 Q&A 香港科技牛市的背景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香港科技牛市并不是今年才提出的概念,而是从去年(2024 年)第四季 ...
港股科技ETF(513020)涨近0.7%,政策红利助推中资科技板块估值重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3 10:47
港股科技企业上市热潮 - 2025年5月27日至6月2日期间港股市场迎来科技企业上市热潮涵盖新能源AI等领域推动港股向全球科技资本枢纽转型 [1] - 截至5月29日年内27家企业登陆港股市场实际募资总额达77123亿港元其中5家科技企业聆讯通过155家处于正在处理中 [1] - 港交所通过18A18C及科企专线等制度优化吸引更多优质科技企业赴港上市科技板块总市值达629万亿港元 [1] 港股市场金融体系与政策支持 - 港股市场已形成完整发达的金融体系金融地产科技消费等行业占据较大权重 [2] - 受益于全球对中国资产的重估及国家政策支持港股市场正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科技资产的战略要地 [2] - 2025年5月联交所推出的科企专线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允许保密提交申请强化港股作为新兴科技公司上市平台的定位 [2] 南向资金与市场流动性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6000亿港元2025年一季度主动偏股基金对港股配置比例创近五年新高显示市场流动性改善 [1][2] - 中信建投预计未来三年港股进入科技牛市时代 [2] 港股科技ETF与指数表现 -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的是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该指数由国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2] - 港股通科技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30只市值规模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业收入增长良好的科技领域龙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股 [2] - 该指数重点反映在港股通机制下交易的中国科技企业证券的整体表现覆盖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新兴科技行业 [2]
大跌!比亚迪怒批
中国基金报· 2025-05-30 19:08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5月30日收跌1.2%报23289.77点,本周累计跌1.32%,结束六周连涨,本月累计涨5.29% [2] - 恒生科技指数跌2.48%,本周跌1.46%,本月涨1.63%;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1.49%,本周跌1.77%,本月涨4.41% [2] - 全日市场成交额达2716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96.47亿港元 [2] - 消费股、科技股跌幅居前,稳定币概念股回调,创新药概念股逆市上涨,香港本地地产股表现活跃 [4] 个股表现 跌幅居前个股 - 比亚迪电子跌6.03%至31.15港元,成交额9.33亿港元,年初至今累计跌25.92% [5] - 康师傅控股跌5.01%至12.88港元,成交额5.28亿港元,年初至今累计涨27.27% [5] - 网易跌4.75%至190.7港元,成交额56.87亿港元,年初至今累计涨40.23% [5] - 舜宇光学科技跌4.66%至60.4港元,成交额10.95亿港元,年初至今累计跌12.27% [5] - 比亚迪股份跌3.25%至392.8港元,成交额96.62亿港元,年初至今累计涨47.34% [5] 涨幅居前个股 - 石药集团逆市涨6.3%至8.1港元,成交额49.5亿港元,年初至今累计涨69.46%,公司正就三项潜在交易进行磋商,涉资约50亿美元 [6] - 理想汽车涨3.79%至112.3港元,成交额38.37亿港元,年初至今累计涨19.53% [6] - 长江基建集团涨2.11%至50.75港元,成交额2.66亿港元,年初至今累计跌8.85% [6] 行业表现 - 恒生行业指数多数下跌:非必需性消费指数跌2.56%,资讯科技业指数跌2.36%,工业指数跌1.86% [7] - 地产建筑业指数涨0.58%,综合企业指数涨0.45% [7] - 概念板块中反恐指数跌5.97%,苹果指数跌4.5%,华为指数跌4.25%;国内零售指数涨3.54%,民营医院指数涨2.79% [7] 公司动态 -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驳斥"车圈恒大"言论,指出公司资产负债率70%低于福特(84%)、通用汽车(76%)等国际车企 [9][10] - 比亚迪有息负债286亿人民币,显著低于吉利(860亿)、上汽(945亿)等国内同行 [10] - 公司已向国家有关部门上报恶意言论证据,将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 [9] 行业展望 -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港股进入科技牛市时代,受益于中国科技转型及18A/18C等上市政策,预计未来3年将快速发展 [8] - 港股市场正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科技资产的战略要地,中资科技企业加速登陆港股 [8]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回调蓄势,机构称港股将在未来3年进入港股科技牛市时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14:01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30日港股三大指数持续走弱,恒生科技指数跌超2.5%,科网股全线下跌,苹果概念股集体大跌,生物医药板块逆市上涨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指数下跌,持仓股中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小米集团、京东集团等科技龙头集体重挫 [1] 港股市场结构性变化 - 中信建投认为港股市场进入中资科技时代,21世纪后国内深化科技转型带动港股进入科技时代 [1] - 港股上市规则18A、18C、"科企专线"等政策陆续出台,推动中国优质高科技企业涌向港股市场 [1] - 受益于全球重估中国资产及国家政策支持,港股市场正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科技资产的战略要地 [1] - 预计港股市场将在未来3年迎来快速发展,进入港股科技牛市时代 [1] 支持T+0交易的ETF - 港股通汽车ETF(159323)标的指数高度聚焦港股整车板块,乘用车含量在同类指数中领先,覆盖造车新势力(理想、小鹏、零跑)及汽车零部件、智能化领域 [2]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标的指数软硬科技兼备,涵盖AI、机器人等领域,成分股包括阿里、腾讯、小米、美团、中芯国际、联想等中国科技龙头 [2]
港股科技ETF(513020)涨近1.8%,科技行业权重提升或推动港股长期结构性变化,资金连续4个交易日净流入港股科技ETF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14:18
港股科技ETF表现 - 港股科技ETF(513020)上涨近1.8%,连续4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1] 港股科技市场动态 - 5月27日港股市场迎来科技企业上市热潮,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及全球领先优势的企业密集涌向港交所,推动港股向全球科技资本枢纽转型 [1] - 港股市场已形成完整金融体系,科技行业权重显著提升 [1] - 受益于全球对中国资产的重估及政策支持,港股正成为配置中国科技资产的战略要地,预计未来3年将进入科技牛市时代 [1] - 港股市场结构演进至中资科技时代,伴随18A、18C及"科企专线"等上市制度优化,更多优质科技企业将通过港股登陆国际舞台 [1] 港股科技板块概况 - 当前港股科技板块涵盖半导体、新能源、AI等核心领域,总市值达6.29万亿港元 [1]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6000亿港元,流动性持续改善 [1] 港股通科技指数 -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的是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931573),该指数由国证指数公司编制 [1] - 指数覆盖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高科技领域,旨在综合反映港股市场中科技类上市企业的整体表现 [1]
坚定牛市逻辑,张忆东最新分享:每一次港股行情的波折,都是立足中期的布局好时机
张忆东策略世界· 2025-03-26 18:29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领域突破确立中国牛市主升浪,港股指数未来或震荡向上,当前港股资产仍具战略配置价值,每次港股行情波折都是中期布局优质资产的好时机,投资应坚定牛市逻辑,不追高,抓住AI科技行情核心资产 [3][4][5][9] 张忆东过往观点及市场表现 - 2024年3月最早发布看多港股报告《港股的春天》,7月明确建议看多港股,9月后港股与A股飙升 [2] - 2025年1月判断春节前后迎来主升浪,春节后中国科技股重估,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涨38% [2] 本轮牛市主线 - 技术突破型科技牛市是主线,DeepSeek崛起使AI竞争延展到应用端,中国在制造业、内需市场和移动互联网渗透率方面有优势,AI应用将提升各行业效率并落地商业模式 [11][12][13] - 乐观情形下,中国科技资产中最牛公司或迎8年朱格拉周期;悲观情形以90年代美国互联网为例,缺乏商业模式会致行情泡沫破灭,悲观情形也能延续数年 [14][15][16] - 预计明年中国大模型渗透率超50%,将迎来AI应用浪潮爆发 [18][19] 政策面与宏观经济 - 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后,科技创新民企迎来发展春天,发展新生产力是今年经济基本面亮点 [22] - 今年宏观经济总体平稳,房地产旧动能阵痛期缓解,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租金回报率超无风险收益率,预示房价企稳和房地产产业链企稳 [23][24][25] - AI新动能带来经济结构性亮点,人民群众信心恢复提振新兴消费,新兴消费包括文化、情绪、AI、养老育幼等消费,90后、00后是新消费增长驱动力量 [26][27][28] 港股估值框架 - 部分投资者因过去四年熊市思维有恐高情绪,互联网龙头估值回到过去四年高点,但处于过去15 - 20年低位 [31][32][33] - 当前AI处于技术扩散期,传统估值指标解释力不足,应关注AI科技渗透率、研发资本开支和应用场景变现,淡化回购和分红 [34][35][36] - 随着AI技术落地,民企科技龙头成长性将恢复,估值将重塑,后续应关注研发费用和应用场景落地,恒生科技部分龙头公司估值合理甚至偏低,港股估值框架可能回到成长股逻辑 [37][39][40] 资金面 - DeepSeek打破美国例外论,中美优质资产风险溢价将相向而行,中国股市包括港股迎来内资和外资再配置窗口 [42][43][44] - 中国150万亿居民储蓄处于有效资产荒,权益型资产将成居民资产配置宠儿,港股性价比高率先受益,政策引导社会财富向权益市场再配置 [45][47][48] - 外资对中国资产再配置是缓慢复苏过程,外部风险因素影响节奏,但最终外资配置取决于中国资产基本面,非美外资可能持续增加配置 [55][56][59] 牛市主升浪节奏 - 2025年牛市进入主升浪,是震荡向上走势,科技牛是主线,带动各行业效率提升,支撑新兴消费,也给传统龙头和高股息资产带来机会 [62][63][64] - 短期3 - 4月,追高资金亢奋,面临获利回吐压力,换手率和卖空成交占比反映短期情绪偏高,4月海外不确定性易引发调整,调整对中期行情有利 [6][7][71] - 关注业绩期后利多出尽等待期,下一个向上突破节点关注美联储议息会议和国内政策,短期处于主升浪冷静期或第一段震荡调整期 [77][78] 投资建议 - 节奏上不追高,坚定牛市逻辑,关注节奏,立足基本面,抓住AI科技行情核心资产,如“ATM”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公司 [10][94] - 淡化指数,寻找广义AI链条最牛公司,关注机器人相关产业链龙头、受益于AI渗透率提升的行业龙头、AI赋能的生物医药、教育、金融等领域 [95][97][99] - 2025年红利资产从低波红利和纯债逻辑转向可转债思路,关注运营商、国企和香港本地地产股龙头 [103][104]
张忆东最新交流:恒生科技是这轮中国资产重估的领军者,短期行情“洗洗更健康”
聪明投资者· 2025-03-26 10:22
"短期,我们将步入牛市主升浪第一阶段之后的震荡调整期,是个短期冷静期。" "从指数角度,2025年、2026年标普不如恒指,更不如恒生科技,恒生科技是这轮中国资产重估的领军 者。" "我们要重视'技术突破 ' 驱动的科技牛市,它是这一轮中国资产重估的主线。" "主升浪确立后,中间每一次港股行情波折,都是立足中期逢低布局优质资产的好时机。" "从整体节奏来看,大家要适应"蛇行斗折",期间的颠簸往往有惊无险,反而是通过短期的波动来去消化外 部风险以及等一等境内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和修复。" "要耐下心围绕企业基本面找到最优质的公司,伴随公司一起成长,这才是在牛市中赚钱的核心窍门。" 以上是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总量领域首位钻石分析师张忆东, 在3月24日交流会中分享的最新 观点。 去年以来张忆东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看多港股市场,从后视镜的角度,近一年的市 场变化跟他去年提出许多观点实现了同频。 最记忆犹新的是在7月底市场情绪极其低迷时,张忆东在公开交流中坚定的表示"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 割,港股又回到适合逢低布局的阶段。" "9·24"行情后市场正值火热,张忆东国庆长假期间,强调要回归理性" ...
盛大邀请!3月9日,黑金训练营正式开营
格隆汇APP· 2025-03-07 18:04
科技牛市行情 - DeepSeek引爆的行情持续一个多月且上涨动能充足 [1] - 当前市场被明确认定为科技牛市 [2] - 牛市中出现普遍亏钱现象 因动作迟缓、信息滞后或犹豫错失机会 [3][4] 投资者行为与群体智慧 - 个体投资者易犯错 但群体智慧可汇聚数千万会员力量辅助决策 [4] - 投资者常面临宏观方向模糊、产业周期不明、公司估值困难等问题 [5] 投资训练营推广 - 格隆汇投资学苑黑金旗舰训练营提供与行业首席及策略分析师共同学习机会 [5] - 训练营旨在帮助投资者在科技牛市中行稳致远 开营时间为3月9日 [5][6] - 强调“独行者速 众行者远”理念 呼吁扫码报名参与 [6][7]
【兴证张忆东(全球策略)团队】青山遮不住——论本轮牛市本质及估值体系重建
张忆东策略世界· 2025-03-06 22:27
核心观点 - 中国股市主升浪已确立,以"科技牛"为主,"内需牛"为辅,虽有波折但震荡向上 [1][9] - 此轮牛市由AI科技突破驱动,基本面逻辑为技术突破驱动的科技牛市,行情或持续数年 [1][10] - 当前AI领域处于技术扩散期,需重建估值体系,聚焦渗透率、资本开支、应用前景等指标 [3][15] - 港股短期震荡是主升浪初期的正常现象,建议逢低布局科技核心资产 [5][17] - 2025年行情将呈现"蛇形斗折"节奏,一季度是布局良机 [6][18] 历史科技牛市回顾 - 互联网1.0时代:1995年美国互联网渗透率突破10%后快速上升,2000年达50%,但商业模式缺失和加息导致泡沫破裂 [2][10] - 移动互联网时代:分两阶段,2010-2013年智能手机渗透率超50%,2013年后应用爆发;2021年增速降至30%,行业进入成熟期 [2][11] - 新能源车时代:2020年全球渗透率突破5%后加速,2022年达45%后出现分化 [3][13] 当前科技牛市特征 - AI技术类比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DeepSeek等大模型发展标志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 [14] - AI将推动互联网龙头估值体系从价值股回归成长股,积极拥抱AI的企业有望获得重估 [3][15] - 港股恒指PE处于中位数,风险溢价达8%,相比标普500更具性价比 [4][16] 投资策略 - 主升浪初期调整是布局机会,重点关注AI科技核心资产 [5][17] - 一季度利用"黄金坑"逢低买入,关注政策、利率环境和业绩披露期机会 [6][18][22] - 美债10年期利率上半年有望下行,美国经济降温及债务上限制约供给 [21] 投资机会 科技主线 - "ATM"(阿里、腾讯、小米)等互联网平台,通过AI赋能实现生态融合 [7][24] - 机器人产业链龙头,受益全球需求增长和技术迭代 [7][24] - 半导体、计算机、通讯等AI+领域龙头 [7][25] 内需辅线 - 波段操作新能源、券商、地产、消费等政策驱动板块 [25][30] - 关注股息率不低于3%且具弹性的"可转债型"红利资产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