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牛市
icon
搜索文档
瑞银:科技牛市明年将再创新高,标普500指数目标7500点
新浪财经· 2025-11-11 13:52
美股市场整体展望 - 瑞银预计美股科技牛市将在明年再创新高 [1] - 标普500指数基本情况预测明年升至7500点,较当前水平有约12%的升幅 [1] - 市场升势主要由约14%的企业盈利增长带动 [1] 行业板块表现 - 科技板块是企业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贡献近一半的增长 [1] - 市场自第二季起将迎来更广泛及更强劲的增长 [1] - 至明年首季末,升势将扩展至低质素周期性股票 [1] 市场动态与估值 - 市场可能因估值过高出现轻微负面影响 [1] - 目前企业盈利预期及估值水平均处于近40年来高位 [1] - 市场可能进入整固期,高质素股票将跑赢大市 [1] 宏观经济环境 - 展望2026年,全球经济仍将保持增长 [1] - 未来四至五个月将面临短暂的经济放缓期 [1] - 关税措施推高美国物价并影响全球出口 [1]
基金经理操作现分化!“科技牛”谁在乐观,谁在谨慎?
券商中国· 2025-11-09 12:46
公募基金三季度仓位变动趋势 - 公募基金整体对权益类资产呈加仓趋势,TMT、电力设备等板块成为加仓主要方向 [1] - 全部公募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83.28%,较二季度末增加2.13个百分点,混合型开放式基金仓位82.15%增加1.24个百分点,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仓位90.14%增加2.26个百分点 [3] - 公募基金持股集中度提高,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和混合型开放式基金持股集中度分别提升0.94和2.1个百分点至56.81%和57.72% [3] 基金公司仓位分布 - 27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平均股票仓位超90%,其中安联基金、朱雀基金、富达基金3家公募股票仓位超过94% [3] - 圆信永丰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东方基金等其他24家公募股票仓位超过90% [3] 主动权益基金操作分化 - 主动权益基金操作出现明显分化,部分产品大胆加仓以期跟上牛市,部分产品在积累涨幅后选择降低仓位落袋为安 [2] - 主动权益基金的市值与成长风格偏好同步抬升,价值风格明显回落,TMT板块整体获得增配,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与有色金属行业增持幅度居前 [4] 高仓位基金产品案例 - 华夏磐益一年定开混合、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等基金股票仓位超过99%,工银泓裕回报、汇添富价值创造等8只产品仓位超过98% [6] - 广发多因子、中欧医疗健康混合、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等超百亿规模产品仓位均超过九成 [6] 大幅加仓基金表现 - 万家新机遇价值驱动基金仓位从二季度末22%提升至三季度末93%,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海光信息、中芯科技等高弹性个股 [7][8] - 该基金8月份净值上涨幅度超过四成,9月26日单日净值涨约8.95% [8] - 广发产业甄选、金信优质成长等基金在三季度内大胆加仓并收获超过20%涨幅 [8] 降仓锁定收益基金案例 - 华商润丰基金从二季度末九成仓位降至三季度末51%,前期重仓CPO个股获得单季度涨幅约48% [10] - 华商元亨、富安达新动力、江信瑞福等多只基金在取得涨幅后选择大比例降仓,因担忧成长板块估值高企 [10]
专访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第四大产业赛道
南方都市报· 2025-11-07 14:20
宏观经济核心特征 - 未来五年是中国实现2035年GDP比2020年翻一番并迈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目标的关键时期 [5] - 宏观经济面临增速放缓、内需不足及房地产市场低迷等挑战,房地产拖累上下游60多个相关行业 [5] - 10月制造业PMI低于50%荣枯线处于收缩区间,非制造业PMI保持在50%以上处于扩张状态,显示制造业需求有待提升 [6]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投资和出口的总和,预计未来五年这一趋势仍将延续 [7] 传统行业转型与投资 - 规划要求传统实体经济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通过新兴技术赋能激发新需求 [5] - 光伏、锂电池、风电等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状况已有所缓解,相关板块在资本市场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6] - 传统政府投资增速相对较低,受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影响,整体资产投资增速偏弱 [7] - 中央有望推出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如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和投资约4100亿元的川藏铁路 [7] 新兴产业与科技赛道 - 人形机器人是未来几年最有望实现技术突破和规模化量产的产业方向,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达29% [10] - 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第四大产业赛道 [10] - 科技创新行业包括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低空经济、深海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是未来发展确定性较高的方向 [10] - 规划布局未来产业如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等,长期发展前景广阔 [11] 消费与内需提振 - 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合理流动,让投资者从牛市中获得财产性收入以增强消费意愿和能力 [6] - 当前白酒、食品饮料、医药等消费品板块表现平淡,但随着内需提振政策落地,消费增长有望成为推动GDP提升的重要动力 [7] - 新消费领域已涌现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胖东来等表现突出的新兴品牌,展现出强劲活力 [7] 资本市场与居民资产配置 - 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已成为趋势,是本轮牛市获得持续增量资金的重要基础 [13] - 过去五年居民储蓄累计增长超过60万亿元,总规模达160万亿元,今年前九个月居民存款新增约12万亿元 [14] - 在当前存款利率普遍低于1%的背景下,大量资金需寻找更优质投资渠道,资本市场持续走强为其提供转移方向 [14] - 公募基金规模出现明显回升,但单日销售百亿元的爆款基金尚未频繁出现,表明市场仍处于牛市中期或上半场阶段 [16]
刚刚!证监会主席重磅表态!
摩尔投研精选· 2025-10-27 18:5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三大指数均上涨超过1%,沪指达到3999.07点,创十年新高,接近4000点大关[1] - 市场超过33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34万亿元,较前一日增加3659亿元[3] - 小金属、电子化学品、元件、半导体等行业板块以及存储芯片、AI PC、共封装光学等概念板块涨幅居前[3] 存储芯片行业 - 存储芯片概念表现火爆,德明利涨停,江波龙、兆易创新等多只股票创历史新高[4] - AI服务器对存储容量和带宽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5] - DRAM现货价格同比暴涨近一倍,部分DDR4型号价格较4月涨幅超过300%,预计四季度三星、海力士将涨价30%[6] 政策导向与市场影响 - 管理层提出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聚焦新兴支柱产业与未来产业[7] - 证监会主席表示将深化创业板改革,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服务精度和包容度[8] - 当前牛市被定义为科技牛市,科技龙头股表现将显著优于其他股票,传统大白马股短期暴涨可能性低[9] 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 十五五规划将高技术产业培育作为核心战略,形成顶层规划、地方落实、基金赋能的三级推进体系[10] - 2024年三新经济占GDP比重超过18%,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10] - 预计2030年未来产业七大重点领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万亿元[7] 重点投资方向:量子科技 - 量子科技商业化呈现梯度发展:测量先行、通信稳进、计算长期[12] - 核心投资方向包括量子测量核心器件企业、量子通信网络建设与运维企业、量子计算芯片与算法企业[12] 重点投资方向:生物制造 - 生物制造以合成生物学、生物催化为核心技术,具备绿色低碳优势,预计将替代20%-30%的化工产品[13] - 核心投资方向包括上游技术平台型企业和下游场景落地能力强的企业[13] 重点投资方向:氢能与核聚变能 - 氢能是当前可规模化应用的零碳能源,核聚变能是未来终极能源解决方案[14] - 核心投资方向包括氢能产业链的电解槽、燃料电池、储氢设备厂商以及核聚变能核心设备与材料企业[14] 重点投资方向:脑机接口 - 脑机接口技术目前以医疗场景为商业化突破口,消费场景将在技术成熟后爆发[15] - 核心投资方向包括侵入式技术企业、非侵入式设备企业以及消费场景应用开发商[15] 重点投资方向:具身智能 - 具身智能发展路径为工业先放量、消费后爆发[16] - 核心投资方向包括上游核心部件企业、中游整机制造企业和下游场景应用企业[16] 重点投资方向:6G - 6G技术将通过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实现全球无缝覆盖,结合AI技术实现通信、感知、计算、智能一体化[17] - 预计2030年启动商用部署,核心投资方向包括上游核心器件、中游网络设备与卫星通信企业、下游应用场景开发商[19]
上周五沪指创近10年来新高 盘面释放两大信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6 22:19
市场表现 - 10月24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沪指涨0.71%收报3950.31点,深证成指涨2.02%,创业板指涨3.57%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9742亿元,较前一日大幅放量3303亿元 [1] - 上涨股票数量超过3000只,逾70只股票涨停 [3] - 半导体、电子化学品、电子元件、通信设备、航天航空、消费电子、计算机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 [3] 关键个股与市场情绪 - 寒武纪股价涨超9%收报1525.00元/股,股价再次超越贵州茅台,分析人士认为这进一步说明是一场科技牛市 [6] - 新股超颖电子上市首日盘中一度涨超477%,收盘涨幅397.6%,近期新股首日上市表现普遍强劲,被视为市场情绪“晴雨表”和风险偏好提升的信号 [7] 政策驱动与投资主线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5] - 政策利好刺激科技主线发出更为显著的向上突破信号 [5] - 券商分析认为全会为A股市场提供新一轮政策预期和投资线索,有望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9] “十五五”规划利好方向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视“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首次提出建设“航天强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10] - 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利好科技产业、数字经济产业 [10] - 扩大内需,强调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利好大消费行业及新消费行业 [10] - 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要素市场化改革进度或将加快 [11] -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利好出海经济 [12] - 首次提出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经济或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13] -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房地产改革仍是未来经济发展重点 [14]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利好绿色经济、新能源产业 [15]
沪指4000点临门一脚,与十年前有何不同?豆包AI这样回答
天天基金网· 2025-10-26 16:0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本周稳步上涨,沪指收于3950.31点,周涨幅2.88%;深成指收于13289.18点,周涨幅4.73%;创业板指收于3171.57点,周涨幅8.05% [2] - 市场呈现普涨格局,个股涨多跌少,本周共有4446只个股上涨,955只个股下跌,39只个股平盘 [5] - 尽管全周成交缩量,但周五出现明显放量,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9742亿元,较周四放量超过3000亿元,沪指创出十年新高 [8] 市场成交量 - 本周市场成交量继续缩量,沪深两市共成交5903.98亿股,成交额88974.74亿元,日均成交金额为17794.95亿元 [4] - 成交股数较上周下降约13.88%,成交额较上周下降约18.17% [4] 个股表现 - 涨幅前十的个股包括N超颖(397.60%)、C马可波(107.56%)、盈新发展(60.98%)、神开股份(55.94%)、荣信文化(53.10%)等 [6][7] - 跌幅前十的个股包括亿田智能(-22.75%)、*ST元成(-21.88%)、华建集团(-21.68%)、乖宝宠物(-20.64%)、德力股份(-20.47%)等 [7] 政策与宏观环境 -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未来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等关键词提振投资者信心 [9] - 当前市场与2015年4000点的逻辑不同,呈现出“科技主线深化”特征,由产业景气度与政策逻辑双重驱动,寒武纪股价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是科技主线崛起的标志 [10][11] 外围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本周全线上涨并创历史新高,因美国9月CPI低于预期增强美联储降息预期 [14]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英伟达、谷歌涨超2%,亚马逊、苹果涨超1%,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本周累计上涨2.4% [14] 下周重要事件 - 10月27日至30日举行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一行两局一会”主要负责人将发表演讲 [15] - 10月28日至29日举办第十届中国国际人工智能大会及展示会 [17] - 10月30日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鲍威尔召开新闻发布会,A股三季报披露截止 [18] - 10月31日至11月1日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8] - 11月1日起多项政策实施,包括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调整、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等 [18] 新股动态 - 下周共有3只新股申购:10月27日沪市主板丰倍生物发行1149万股;10月28日沪市主板德利佳发行960万股,北交所中诚咨询发行1260万股 [19][20][21] - 10月28日有3只新股上市:科创板禾元生物、西安奕材以及北交所泰凯英 [22]
达晨肖冰:中国科技牛市已经来临
投资界· 2025-10-25 14:33
核心观点 - 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企业应通过把握确定性趋势实现成长,重点关注自主可控、AI技术革命及资本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 [3][4][6] - 中国科技牛市已经来临,创业板和科创板进入技术性牛市,企业应积极拥抱资本市场 [4][18] - AI浪潮是当前最重要的增量市场,企业需提升自身“AI含量”以获得高估值,无AI不性感,无AI无高估值 [4][16] 行业选择与战略方向 - 坚持“自主可控、进口替代”战略,向更底层、更基础、更核心的领域拓展,例如国产光刻机产业链和工业软件 [8][9] - 行业选择前所未有地重要,应选择新兴高成长的朝阳行业,避免处于衰落的行业,例如新基建公司寒武纪营收利润市值高速增长,而旧基建公司萎缩 [10][11] - 企业应大胆转型至高成长的新兴行业,例如无人机、人形机器人动力系统赛道,三瑞智能因此利润达4亿元并即将上市 [11] 企业运营与竞争力构建 - 通过极致降本构筑超强耐力和强大竞争力,例如比亚迪通过垂直一体商业模式降低成本,在低价车市场盈利 [11][12] - 技术创新是打出差异化的关键,能帮助企业从存量竞争走向增量竞争,例如华为通过智能技术赋能车厂,问界车均价超40万尊界超100万 [12][13] - 摆脱内卷、全面出海至关重要,出海占比高的企业财务数据更好,例如道通智能(仅次于大疆的无人机公司)和追觅科技(多国扫地机器人市占率第一) [14][15] AI技术应用与转型 - AI不仅创造新产业,也彻底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企业可通过AI转型获得高速增长,例如弘信电子从传统FPC制造转型算力,三年营收从20亿增至80亿,市值达两三百亿 [16] - 企业需评估并提升自身“AI含量”,资本市场正对AI进行系统性重估,达晨内部投资组合也考核“AI含量” [16][17] - 构建产业生态能力至关重要,技术是入场券,生态是护城河,例如智谱AI因生态建设好而在大模型竞争中领先 [17] 资本市场展望 - 资本市场发生积极变化,IPO受理情况改善,前三季度比去年有很大提高,达晨系今年已有4家企业挂牌上市或过会,12家企业IPO获受理 [18] - 创业板改革吸引未盈利公司上市,例如摩尔线程从受理到过会仅88天,显示资本市场包容性提升 [18]
十年新高!A股盘面释放两大信号,下周沪指重返4000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7:2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沪指涨0.71%收报3950.31点,深证成指涨2.02%收报13289.18点,创业板指涨3.57%收报3171.57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9742亿元,较昨日大幅放量3303亿元 [1] - 上涨股票数量超过3000只,逾70只股票涨停 [1] - 沪指创下近十年来新高,距离4000点不到50点 [3] 领涨与领跌板块 - 半导体、电子化学品、电子元件、通信设备、航天航空、消费电子、计算机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1] - 煤炭行业、房地产服务、燃气、采掘行业跌幅居前 [1] 关键政策信号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 - 《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3] - 《建议》提出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举措 [3] 市场情绪信号 - 寒武纪股价涨超9%,报收于1525元/股,股价再次超越贵州茅台,被视为科技牛市的风向标 [5][7] - 新股N超颖首日上市涨幅达397.6%,发行价格为17.08元/股 [8][9] - 近期新股首日上市表现强劲,云汉芯城首日大涨344%,奥美森大涨337.7%,长江能科大涨294%,道生天合大涨314%,马可波罗大涨140% [9] “十五五”规划利好方向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视“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首次提出建设“航天强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12] - 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建议,利好科技产业、数字经济产业 [12] - 扩大内需强调供需互动,利好大消费及新消费行业 [12] - 要素市场化改革进度或将加快 [12] -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利好出海经济 [12] - 首次提出“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经济或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12] -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12]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利好绿色经济、新能源产业 [12]
科技股大跌别心慌!三个信号告诉你,牛市送钱时刻已到
搜狐财经· 2025-10-20 20:04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科技股市场的急跌是牛市中的回调而非行情终结,为理性投资者提供了布局机会 [1][5][7] - 市场恐慌情绪导致科技板块出现无差别抛售,但盘面数据、技术指标和长期趋势均显示牛市根基稳固 [3][5][7] -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持仓情况和风险偏好采取差异化策略,坚持布局“硬科技”主线 [9][11] 市场盘面分析 - 科技板块出现缩量下跌,创业板权重股如PCB、CPU交易量萎缩,并非机构大举出货特征 [3] - 银行、煤炭等传统板块试图护盘但未能带动市场人气,印证当前是科技牛市行情 [3] - 牛市中的大级别回调平均下跌时间约12个交易日,触底后涨回原点平均需要26个交易日,呈现“急跌缓涨”特征 [5] 资金流向与技术指标 - 周五有超过300亿元资金借道股票ETF抄底,其中科创50指数净流入58.48亿元,科创芯片指数净流入35.44亿元 [5] - 优质科技股调整至20日或30日均线附近,达到经典反弹支撑位,短线波段操作和长线建仓性价比高 [5] - 当前资产证券化率(巴菲特指标)约为75%,距离100%警戒线尚有距离,讨论牛市结束为时过早 [7] 行业趋势与投资主线 - AI浪潮涉及算力建设、大模型开发和AI应用落地,发展空间巨大,短期调整不改变长期趋势 [7] - 投资应坚持“硬科技”主线,重点关注AI算力、半导体设备、新材料等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领域 [9] - 可关注主线内部分化机会,从前期涨幅过大股票转向估值更合理、业绩确定性更强的公司 [9] 投资者策略建议 - 较早布局的投资者可继续持有优质股,将10%-20%盈利作为风险缓冲 [9] - 近期入场投资者应控制仓位在50%以下,留足现金等待市场进一步调整后逐步加仓 [9] - 信心不足投资者可考虑科技指数基金分散风险,选股投资者需仔细研究估值指标 [9]
A股,突变!发生了什么?
券商中国· 2025-10-14 12:09
市场风格变化 - 10月14日双创板块(创业板和科创板)冲高后显著回落,科创板上午收盘跌幅近3%,恒生科技指数日内跌幅扩大至1% [1][3] - 市场呈现防御心态,红利股及“老登”股成为上涨主力,农业银行、工商银行、贵州茅台等对上证指数贡献最大,农业银行贡献点数2.63,工商银行贡献点数2.05,贵州茅台贡献点数1.99 [1][3][4] - 稀土、农业板块是上涨主力,华虹半导体跌近7%,中芯国际跌3.6% [1][3] 半导体行业动态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就闻泰科技荷兰分支机构安世半导体受当地政府干预一事发布声明,反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企业实施选择性限制 [1][3] - 协会声明强调支持会员单位捍卫合法权益,维护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和全球产业链稳定 [3] 债券市场表现 - 10月14日国债表现不强,30年期主力合约早盘一度下跌超0.6% [5] 机构观点汇总 - 国信证券观点认为当前行情始于去年9月24日,市场已进入基本面驱动的第二阶段,科技股中的算力基本面先好转,但中期风格可能轮动至前期涨幅落后领域 [6] - 华鑫证券观点指出外资流入意愿边际回升,但社融增速掉头下行且CPI同比再度负增长,红利占优行情或重启,建议超配大盘白马风格 [6] - 国金证券观点认为中国资产过去上涨更多来自与海外科技股联动,构成短期脆弱点,建议从国内政策和内需见底视角寻找机会,中期全球制造业活动回升是主线 [7] - 内需方向如食品饮料、航空机场、房地产等将获阶段性关注,非银金融将受益于全社会资本回报见底回升,制造业活动修复的实物资产中期最占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