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ice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两大医药“隐形冠军”专利战曝光 千亿市场谁出局谁独享
经济观察报· 2025-07-01 19:54
核心观点 - 两家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和铂医药与百奥赛图因抗体药物制备技术专利引发纠纷,该技术是两家公司营收和现金流的重要支撑 [1][2][5] - 专利纠纷已持续一年,近期公开后影响了两家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估值 [2] - 和铂医药技术来源于2016年收购荷兰企业,百奥赛图技术为自主研发 [6][7] - 和铂医药已连续两年盈利,2020-2024年通过技术授权获得1.85亿美元收入,潜在交易总额近40亿美元 [11][12] - 百奥赛图2024年抗体业务营收达3.18亿元,同比增长超80%,全球前10大药企中7家成为其客户 [14] 公司背景 - 和铂医药位于上海张江药谷,被称为"中国BD之王",核心资产为全人源抗体技术平台(Harbour Mice) [1][4][12] - 百奥赛图位于北京中国药谷,被称为"中国鼠王",最初提供转基因小鼠,2019年开发出RenMice抗体平台 [1][4][13] - 和铂医药合作伙伴包括阿斯利康、辉瑞、莫德纳等国内外知名药企 [12] - 百奥赛图开发了"PD-1靶点人源化小鼠",国内首个获批的PD-1药物使用了其小鼠 [13] 专利纠纷详情 - 纠纷核心是和铂医药的仅重链HCAb技术 [5][13] - 和铂医药2024年9月起诉百奥赛图侵权,百奥赛图提出管辖权异议和专利无效主张均失败 [7][8] - 和铂医药该技术在中国经历两次法庭交锋后于2022年获得专利授权 [6][17] - 和铂医药在美国也对安进子公司Teneobio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案件仍在审理中 [16][18] 技术对比 - 和铂医药技术路线为"KO+转基因",百奥赛图为原位替换 [21] - 百奥赛图称其平台大片段原位替换120+个V基因,和铂医药仅引入9个V基因 [22] - 和铂医药回应称并非所有原始抗体基因都适合生成仅重链抗体 [24] - 研究人员指出核心在于"轻链敲除是否涵盖沉默技术" [25] 市场影响 - 和铂医药2025年6月23日拿下6.2亿美元跨国药企大单 [11] - 百奥赛图抗体业务快速增长,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超80% [14] - 和铂医药公布专利有效后股价涨超11%,百奥赛图回应后和铂医药股价大跌15.47% [19][23] 专利法律进程 - 和铂医药技术专利在中国将于2025年7月22日到期 [21][22] - 和铂医药表示即便专利过期,其他专利也可形成技术保护网 [24] - 专家指出医药领域专利案件未来会越来越多,但很多以和解结束 [25]
百奥赛图(02315)靠持续创新跑通Biotech商业模式 双轮驱动打开成长天花板 迎来估值重塑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17:47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回暖与百奥赛图表现 -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持续回暖,百奥赛图股价从去年11月底部的5.6港币飙升至21.8港币,涨幅近300%,年内涨幅超过150% [1] - 公司凭借"创新动物模型+抗体分子转让"双轮商业模式,走出不同于传统CRO和Biotech的新型发展路径 [1] - 市场高度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对其发展路径充分认可 [1] 创新动物模型业务 - 公司已研发超过3,500种基因编辑动物及细胞模型,其中超1,000种是用于创新药物评价的靶点人源化模型 [2] - 2014年开始搭建全球一流模式动物生产基地,将传统服务模式转变为产品销售模式,大幅提高研发效率 [2] - 成为中国首家大规模向国际市场稳定供应创新动物模型的企业,海外业务销售占比接近70% [3] - 2024年度创新动物模型收入达3.89亿元,同比增长43%,三年复合增长率52%,毛利率超过75% [3] - 已与全球前十大药企全部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3] 抗体转让开发业务 - 自主研发RenMice®平台,用于全人治疗性抗体发现 [5] - "千鼠万抗"计划建立起超100万条全人抗体序列库,药企可筛选合适抗体分子 [6] - 2025年初完成AI驱动抗体药物研发平台本地化部署,与"千鼠万抗"计划协同 [6] - 截至2024年底已签署约200项抗体分子合作开发/授权/转让协议 [7] - 2024年度抗体业务收入达3.18亿元,同比增长81%,三年复合增长率58%,毛利率超过80% [8] 财务表现与估值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9.80亿元,同比增长37%,毛利率约78% [9] - 净利润3,353.6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11亿元 [9] - 2024年研发费用约3.24亿元 [9] - 管理层表示2025年开始将实现规模化盈利 [9] 未来发展前景 - 国内外药企创新药物研发投入加大,带动创新动物模型需求增长 [4] -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对外授权交易持续升温,创新药研发投入进入回报正循环 [7] - 公司有望在资本市场持续表现,为行业树立新标杆 [10]
中国Biotech硬科技全球突围:不再低调的“原研者”
36氪· 2025-06-13 07:26
中国Biotech企业技术出海 - 百奥赛图自主研发的RenMab®全人抗体小鼠平台获得日本专利局发明专利证书,标志着中国Biotech企业在全球知识产权竞争中取得突破 [1] - 该平台利用超大片段染色体工程技术(SUPCE®)实现小鼠抗体可变区基因整段人源化替换,解决抗体药物开发中人源化改造难题 [2] - 技术平台已与德国默克、强生/杨森、百济神州等海内外龙头企业达成授权合作,衍生"千鼠万抗"工程构建超百万全人抗体库 [4] 全球授权交易与商业化进展 - 信达生物IBI3009(DLL3靶向ADC)与罗氏签署全球许可协议,首付款80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达10亿美元+双位数销售分成 [5] - 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94起,2025Q1达41起,累计金额超369亿美元,涉及PD-1/VEGF双抗、ADC、TCE等热门领域 [6] - Pfizer以60亿美元(含12亿预付款)获得三生制药双抗授权,Merck以28亿美元获得LaNova PD-1/VEGF双抗全球权益 [6] 技术平台与知识产权布局 - 百奥赛图RenMab平台已在近10个国家获专利授权,40项全球专利申请审查中,"千鼠万抗"工程已产出近200个授权/转让抗体分子 [4] - 行业从"产品出海"转向"平台/IP出海",平台技术涉及基因工程、蛋白设计等复杂领域,要求强化研发基础与法律策略 [7] - 头部企业如百奥赛图、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已在技术原创性和全球专利布局上形成系统性能力 [8] 行业竞争范式升级 - 未来竞争焦点转向技术生态构建,AI药物发现、TCR-T等新技术要求平台具备临床验证能力与产业链协同效应 [9] - 行业从"模仿速度"转向"原创能力"比拼,需建立技术护城河并参与全球研发规则制定 [10] - PD-1/VEGF双抗Ivonescimab在中国III期临床显示优于Keytruda的疗效,ADC领域2024年授权金额近100亿美元 [6]
中国抗体技术出海提速:百奥赛图RenMab获日本专利
华尔街见闻· 2025-06-06 16:18
核心观点 - 百奥赛图RenMice平台关键技术获得日本专利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这是该平台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进展,为海外市场拓展构建专利壁垒 [1] - 公司已与约20家药企达成RenMice平台授权合作,包括德国默克、杨森/强生、百济神州等 [2] - 依托RenMice平台,公司抗体发现业务增长迅速,2024年创收3.18亿元,同比增长超80%,并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0.34亿元 [2] - RenMice平台已在美国等约8个国家获得专利授权,另有近40项专利申请在15个国家和地区处于审查阶段 [3] - 公司正在推进科创板IPO进程,计划实现"A+H"两地上市 [4] 技术平台 - RenMice平台利用独有的超大片段染色体工程技术,将小鼠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原位全区段替换为人的相应基因,使小鼠能产生全人抗体分子 [1] - 该平台产生的抗体分子最大程度保留天然多样性,药企可直接从抗体货架中挑选满足研发需求的抗体,节省早期发现及开发步骤 [1] 商业化进展 - 公司抗体发现业务2024年收入达3.18亿元,同比增长超80% [2] - 2024年实现净利润0.34亿元,较2023年近4亿元的亏损显著改善 [2] 知识产权布局 - RenMice平台已在日本获得发明专利证书,这是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进展 [1] - 目前该平台在美国等约8个国家获得专利授权,另有近40项专利申请在15个国家和地区处于审查阶段 [3] 资本市场进展 - 公司正在推进科创板IPO,处于问询环节,计划实现"A+H"两地上市 [4] - 若成功上市,"国内模式动物三巨头"药康生物、南模生物有望齐聚A股 [4]
BlueCat highlight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Intelligent Network Operations solutions at Cisco Live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6-06 01:35
SAN DIEGO, June 05, 2025 (GLOBE NEWSWIRE) -- BlueCat Networks, a leading provider of Intelligent Network Operations solutions that help organizations modernize, optimize, and secure thei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is proud to be the first vendor to market with a suite of products aimed at making networks more agile so that companies can focus on innovation. At Cisco Live, BlueCat will unveil the next generation of its Unified DDI platform, Integrity X, as well as other exciting updates to its industry-leading ...
百奥赛图-B(02315.HK)RenMab技术平台再获日本专利授权,持续深化RenMice全人抗体╱TCR平台全球专利布局
格隆汇· 2025-06-05 16:41
核心观点 - 百奥赛图自主研发的全人抗体小鼠RenMab®平台关键技术获得日本专利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标志着其全球专利布局战略的稳步推进与深化 [1] - RenMab®小鼠是RenMice®全人抗体发现平台家族的核心成员之一,能够产生最大程度保留天然多样性的全人抗体分子,显著提高抗体药物开发效率和成功率 [1] - RenMice®系列小鼠平台在发现低免疫原性、高多样性、高亲和力及理化性质优良的全人抗体╱TCR方面具有卓越优势,已获得全球顶尖制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的广泛认可 [2] 技术优势 - RenMab®小鼠利用独有的超大片段染色体工程技术(SUPCE®),将小鼠的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原位全区段替换为人的相应基因,具有完整的人抗体重链VDJ基因和轻链VJ基因 [1] - RenMab®小鼠能针对不同的抗原均产生强免疫应答,产生的全人抗体分子无需进行复杂的抗体人源化改造,有效降低了抗体药物开发过程中的免疫原性风险 [1] - RenMice®系列小鼠平台包括RenMab®、RenLite®、RenNano®、RenTCR-mimic®和RenTCR™,在抗体发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 商业合作 - 百奥赛图已与包括德国默克、杨森╱强生、百济神州等在内的约20家国内外领先企业达成了RenMice平台授权合作 [2] - 基于RenMice平台的「千鼠万抗」工程,针对上千潜在药物靶点产生上百万条全人抗体分子,截至2024年底已达成近200个抗体分子的授权╱转让合作 [2] 专利布局 - RenMice平台已在美国、中国、日本等近10个国家获得专利授权,并在15个国家和地区将近40项专利申请推进到审查阶段 [2] - 百奥赛图持续在全球范围内积极进行RenMice®平台专利布局和关键技术保护,未来有望陆续获得更多专利授权 [2]
Yatra(YTRA)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30 21:32
Yatra Online (YTRA) Q4 2025 Earnings Call May 30, 2025 08:3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 Manish Hemrajani - Vice President of Corporate Development & Investor RelationsDhruv Shringi - Co-Founder, CEO & DirectorAnuj Sethi - CFO 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 Scott Buck - Managing Director & Senior Technology Analyst Operator Hello, everyone, and welcome to the Yatra 4Q twenty twenty five and FY twenty twenty five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My name is Ezra, and I will be your coordinator today. I will now hand yo ...
Yatra(YTRA)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30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财年全年营收79亿印度卢比(约9310万美元),同比增长90% [4] - 全年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8%,调整后利润同比增长106.5%至2400万印度卢比 [5] - 3月季度营收22.2亿印度卢比(约2570万美元),同比增长114% [5] - 季度营收减去服务成本为11亿印度卢比(约1280万美元),同比增长34% [6] - 季度调整后EBITDA为9000万印度卢比(约110万美元),同比增长23% [6] - 2025财年第四季度,运营收入同比增长114%至200.192亿印度卢比(约2570万美元),毛利率同比增长34%至10.94亿印度卢比(约128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8%至9000万印度卢比(约11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与毛利率比率为8.2% [27] - 2025财年全年运营收入同比增长90%至79.57亿印度卢比(约931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升至3.44亿印度卢比(约400万美元),净利润转正至2400万印度卢比(约30万美元),同比改善106.5% [2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定期存款为1906亿印度卢比(约2300万美元),总债务从2024年3月31日的6.38亿印度卢比(约75万美元)降至54.06亿印度卢比(约64万美元) [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企业差旅业务 - 第四季度新增35个企业客户,预计年业务量达14亿印度卢比;2025财年共获得148个新客户,预计年业务量达75亿印度卢比 [8] MICE业务 - 第四季度实现显著增长和利润率扩张,在2025财年打下坚实基础 [10] - 过去9个月,MICE平台处理了600多次旅行,服务超过8万名旅客 [11] B2C航空业务 - 第四季度总预订量降幅仅为6%,业务已企稳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印度企业差旅市场目前规模为420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800亿美元 [6] - 2023年印度MICE市场规模估计为33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1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持续扩大企业销售团队,目标是印度的IT、制造、快消和咨询等高增长行业 [9] - 利用收购Globe的专业知识,扩大在MICE市场的份额,成为印度MICE市场的主导参与者 [10] - 将NDC技术集成到企业差旅自助预订工具中,以提升预订体验、提高成本效率并简化旅行规划 [15] - 加速Recap费用管理平台的发展,使其成为企业服务的核心支柱 [12] - 继续投资AI,推出AI驱动的低价查找和预订后票价优化工具,构建智能客服机器人 [17][1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印度旅游业处于转型阶段,经济增长、基础设施改善、数字化等因素推动市场增长,人们收入增加为旅游带来新机遇 [6][7][8] - 尽管近期地缘政治事件导致印度旅游需求暂时中断,但随着局势稳定,预订量已迅速恢复 [23][24] - 对2026财年充满信心,预计营收减去服务成本增长20%,调整后EBITDA增长30%,增长动力来自企业差旅扩张、MICE和酒店业务的持续扩展以及Globe Travel的成本协同效应 [2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将股份转换为印度股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已确定可行结构,但仍需克服一些障碍,暂无具体时间表 [20][21] - 公司获得新加坡航空、加拿大航空和阿提哈德航空等国际航空公司和供应商的认可 [19][2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若印巴边境局势进一步恶化,历史上该地区业务受影响程度如何 - 印度北部地区约占公司整体业务量的30 - 35%,若局势升级,预计超30%的业务将受到影响 [31] 问题2: 拟议的公司结构及对股份可互换性的影响 - 公司已确定一个可行的结构,接下来几个月将完成相关程序,未来两到四个月会有更清晰的信息 [32][35] 问题3: MICE业务是否有收购机会以加速增长 - 公司会持续评估收购机会,约六七个月前完成的收购正在本季度进行整合,完成后将考虑其他机会 [38] 问题4: 2026财年指引显示有运营杠杆,在大幅增加运营成本前公司未来营收增长的容量如何 - 公司认为在不显著改变成本结构的情况下,至少可实现30 - 40%的增长,运营成本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结构调整产生的法律和专业费用 [39]
sair Gaming(CRSR)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8 23:5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Q1公司各业务表现良好,组件业务同比增长,得益于GPU发布周期;外设业务也实现增长,主要受Fanatec收购推动,且Q1各业务毛利率表现出色,特别是外设业务,组件业务毛利率也大幅提升 [6] - 公司此前EBITDA利润率处于中个位数水平,疫情期间曾达到10%以上,之后回落至中个位数,提升至10%水平的方法是增加营收同时控制费用,提高外设等高利润率业务的营收增速 [58][59][6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组件业务 - 受GPU发布周期驱动,Q1同比实现良好增长 [6] - GPU发布通常在Q3末开始,Q4产品逐渐上市,Q1低端系列推出,此次英伟达60系列在Computex发布,AMD在中高端也有不错表现,新CPU受游戏社区好评,公司产品与GPU互补,且有强大AI引擎辅助销售 [33][34][35][36] 外设业务 - 2024年全年实现两位数强劲增长,Q4表现为2021年以来最佳,Q1虽增速放缓但仍同比增长,主要因Q4销售强劲后Q1消费相对减少,且Fanatec加入带来积极影响 [42][43][44] - 赛车模拟市场规模超10亿美元,Fanatec此前年收入约1亿欧元,占市场约10%,公司认为该市场将为业务带来更多助力 [4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游戏市场持续增长,年轻群体游戏时间增加,为公司业务带来增长机会 [9][10] - 赛车模拟市场规模超10亿美元,且呈增长趋势,F1尤其受欢迎 [4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通过有机增长和战略收购实现发展,收购了Drop、Elgato、Fanatec、Origin和Scuf等品牌,增强了自身能力 [4][5] - 公司与众多领先游戏和赛车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如与《使命召唤》《毁灭战士》等游戏以及保时捷等汽车公司合作 [8] - 在关税方面,公司将大部分生产转移至中国以外地区,Q1美国产品中约19%来自中国,预计年底将降至中个位数,且多数产品符合半导体和电子设备关税豁免政策,公司在供应链规划和应对方面优于部分竞争对手 [16][17][21] - 7月1日起,Thiela将接任CEO,她更注重产品定制化和AI在产品及内部流程中的应用 [26][27][2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目前公司处于GPU发布周期,为业务带来积极影响,且消费者在经济不确定时更倾向于在家玩游戏,对公司业务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公司也并非完全不受经济周期影响 [23][24][25] - 公司认为游戏发布情况对业务有重要影响,希望游戏发布情况持续良好,为业务带来更多销售机会 [64][66] - 公司对Fanatec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认为其在公司体系下能够扩大市场份额 [53] 其他重要信息 - Elgato拓展至广播领域,推出适用于广播行业的产品,如带有RFID和以太网连接的机架式系统,以及针对游戏和流媒体市场的创新产品Xenon Edge [13][1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税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及关键关注变量 - 公司大部分美国产品生产已转移至中国以外,Q1美国产品中约19%来自中国,预计年底降至中个位数,多数产品符合关税豁免政策,目前关税对业务影响较小,公司关注东南亚关税最终情况以及半导体和电子设备关税政策 [16][17][19] 问题: 公司在产品采购来源方面是否比主要竞争对手更具优势 - 公司在将生产移出中国方面优于部分竞争对手,但东南亚关税情况未知,且公司产品多通过ODM生产,转移生产相对容易,整体处于较好位置 [21][22] 问题: 宏观环境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及业务抗宏观波动能力 - 公司处于GPU发布周期,为业务带来积极影响,且消费者在经济不确定时更倾向于在家玩游戏,对业务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并非完全不受经济周期影响 [23][24][25] 问题: Thiela接任CEO后会带来哪些变化 - Thiela在公司内部知名度高、受尊重,此前参与公司多项事务,她更注重产品定制化和AI在产品及内部流程中的应用 [26][27][28] 问题: 产品定制化与直接面向消费者举措的关系 - 公司收购的Origin和Scuf具备产品定制能力,公司将此能力扩展至其他产品,还可通过AI技术帮助消费者可视化产品搭配,提升客户体验 [29][30] 问题: GPU周期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及目前情况 - GPU发布是推动消费者构建新游戏PC的重要因素,能带动公司业务收入增长,此次GPU发布虽延迟,但整体情况正常,AMD和英伟达产品表现良好,公司产品与之互补,且有AI引擎辅助销售 [32][35][36] 问题: Q1游戏组件和系统业务毛利率提升的驱动因素及可持续性 - 公司努力设计高性价比产品,Q1促销环境缓和,高端GPU带动高端产品需求,ASP提升,同时AI和新游戏增加内存需求,稳定并提升了内存价格,Q1促销活动相对较少,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毛利率提升 [39][40][41] 问题: 外设业务Q1增速放缓的驱动因素及全年业务趋势,以及游戏发布对业务的影响 - Q1增速放缓因Q4销售强劲后Q1消费相对减少,但同比仍有增长,Fanatec加入将为业务带来积极影响,赛车模拟市场规模大且增长,公司对业务前景乐观,新游戏发布有望带来更多销售机会 [42][44][46] 问题: Fanatec在公司管理下能否扩大市场份额及此前市场份额受限原因 - Fanatec此前受供应和销售模式限制,公司收购后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包括提升客户服务、稳定供应链等,目前已融入公司体系,公司将拓展其市场渠道,有望扩大市场份额 [48][50][52] 问题: 赛车模拟市场是否有升级周期及表现形式 - 市场存在升级需求,消费者常更换方向盘,且产品在底座、踏板、齿轮等方面不断创新,公司推出的底盘产品提升了用户体验 [55][56] 问题: 公司恢复至10% EBITDA利润率的展望及实现条件 - 实现方法是增加营收同时控制费用,提高外设等高利润率业务的营收增速,公司产品设计注重成本控制,目前财务状况良好,有望逐步提升利润率 [58][59][60]
Allogene Therapeutics (ALLO)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28 01: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生物科技、肿瘤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治疗 [1] - 公司:Allogene Therapeutics(ALLO) [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316项目(anti CD 70 directed allogeneic CAR T) - **核心观点**:该项目在肾细胞癌患者治疗上有积极表现,后续将在ASCO公布更多数据,未来需探索合适的注册路径 [5][8][18] - **论据** - 一期研究探索了4000万 - 2亿细胞/剂量及不同淋巴细胞清除方案,选定8000万细胞和标准淋巴细胞清除方案用于一期b扩展队列 [6][7] - 去年11月SITC会议基于8名患者的初步数据显示,6名CD70表达达标的患者中,确认缓解率为33%,部分缓解患者缓解持续时间超4个月和6个月 [7][8] - 一期b队列预计约20名患者,数据截止时患者至少有3个月以上随访时间 [11] - 对于该项目的关键指标,期望三分之一患者有缓解,缓解持续6个月以上;鉴于患者未满足的医疗需求高,有单臂注册路径可选,也可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12][18][19] Alpha 3试验 - **核心观点**:试验设计合理,虽因运营和患者入组问题导致时间推迟,但患者入组势头良好,未来将采取措施缩短首次随机化时间 [22][26][32] - **论据** - 试验为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单次输注SemiCell与标准观察治疗,针对高复发风险患者,以无事件生存期为主要终点 [22][23][24] - 首次里程碑事件(无效性中期分析和淋巴细胞清除方案确定)从2025年年中推迟到2月,原因是美国多数试验点人员配备延迟和患者入组流程时间长 [26][27][29] - 超250名患者已同意进行MRD检测,多数在近3 - 4个月同意,入组势头良好 [32] - 将提前沟通资源问题,增加美国试验点数量,并在加拿大及其他地区开设试验点 [34] Allo 329项目 - **核心观点**:该项目双靶点机制独特,有望治疗T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疾病,即将开展剂量递增研究 [48][49][51] - **论据** - 项目靶向CD19和CD70,可解决自身免疫疾病的潜在缺陷,能针对T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疾病,如1型糖尿病 [48][49] - 以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和炎性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篮子研究,探索低淋巴细胞清除或无淋巴细胞清除方案 [50] - 预计很快启动试验,目标是在2月前获得概念验证数据 [5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对于316项目,标准治疗在类似患者群体中的信息有限,CD70靶向细胞疗法是新的治疗方式,可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13][15][16] - Alpha 3试验的无效性分析和淋巴细胞清除方案决策预计在明年上半年进行,将随机治疗36名患者(每组12名),根据安全性和MRD转化率选择淋巴细胞清除方案 [35][36][37] - Alpha 3试验目标患者群体中,预计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患者MRD呈阳性,全球市场机会约为每年50亿美元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