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搜索文档
有人带铲子在乌兰察布一景区挖“玛瑙和黄金”?官方回应
央视网· 2025-08-10 14:31
挖掘行为会在地表留下坑洞,严重破坏脆弱的草原生态。每一处伤痕都需 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央视网消息:据"乌兰察布云"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网传视频显示有人携带铲子在乌兰哈达火山群区 域挖掘,声称发现"玛瑙和黄金"。对此,乌兰察布市自然资源局正式回应并明确:不存在黄金矿藏,当 地不具备黄金成矿条件。 关于文明游览乌兰哈达火山群 的重要提示!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近期,网传视频显示有人携带铲子在乌兰哈达火山群区域挖掘,声称发现 "玛瑙和黄金"。对此,乌兰察布市自然资源局正式回应并明确: 不存在黄金矿藏:当地不具备黄金成矿条件; 地表有少量玛瑙:可捡拾地表散落的小玛瑙留念; 严禁挖掘行为:禁止携带铲子等工具进行任何挖掘! 请您共同守护这片珍贵家园 只捡拾地表散落物,绝不挖掘! 不携带铲子、镐头等工具进入核心区。 发现破坏行为,请立即联系景区举报。 保护火山草原,人人有责! 让我们只带走美好回忆,只留下文明足迹,共 同守护乌兰哈达的原始壮美! 感谢您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祝您旅途愉快! 举报/咨询: 景区热线:0474-4811717、0474-4811759,我们将竭诚 为您服务! ...
文化之美为暑期添彩 博物馆“热”成为人文经济蓬勃发展生动注脚
央视网· 2025-08-10 14:17
展览概况 - 江苏常熟博物馆推出"何以江南——南北交融共生的文明特展",成为暑期热门展览,日均参观游客约5000人,单日最高达12000位观众 [1] - 展览汇集全国20家博物馆的164件(套)精品文物,通过文物展示南北文化差异与交融 [12] 展品特色 - 展出秦兵马俑1号俑(首次发掘面世的兵马俑),实现异地观赏 [1] - 对比展示北方玉器与江南金器,形成"金玉良缘"的文化意象 [3] - 展出南北风格迥异的灰陶灶:北方方正型与江南特有船型灶 [6] - 呈现东晋鸡首壶的南北演变:南方矮胖造型(浙江德清出土)vs北方瘦高造型(融入波斯元素) [8] 历史脉络 - 聚焦三大文化交融鼎盛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 [8] - 通过文物实证中华文明"兼容并蓄、多元一体"特质 [8] 重点文物 - 展出王阳明真迹书法(余姚博物馆藏),为20年来第二次外借,内容体现其"知行合一"思想 [12][14] 观众反馈 - 观众评价北方文物呈现宏大感,江南文物展现细腻特质,形成古今对话体验 [10]
以“生态文明建设”之笔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大美中国画卷徐徐铺展
央视网· 2025-08-10 13:56
新疆巴里坤:天山深处已入秋 松林泼金染翠 立秋之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东天山的松林迎来了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时刻,黄绿交织的枝叶为天山脚下展开一幅灵动的秋日画卷。 这两天,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的火山群出现了如梦似幻的云海景观。 央视网消息:透过大美中国,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以大鲵及其栖息地资源环境为主要保护 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涉及745条河流。 在大鲵救护繁育中心,科研人员模拟大鲵在野外的栖息地环境,人工搭建溪沟及洞穴,让大鲵安居其中,实现自然配对繁殖。目前,大鲵 中心已建成仿生态繁殖区近3000平方米,共100多个大鲵洞穴。最新数据显示,张家界野生大鲵数量增长至1.38万尾,相较于2015年的7000余 尾增加近1倍。 漫步山间,松林俨然成为天地间最灵动的调色盘。墨绿色的松针沉稳如历经沧桑的卫士,挺立枝头;新生的松针则被秋阳披上浅黄,在深 绿林海中跳跃闪烁。深入林间,阳光穿透枝叶缝隙,在林地织就跃动的光斑。据了解,东天山秋松的最佳观赏期在8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可 沿巴里坤东天山森林公园步道深入松林秘境,感受这幅大自然挥就的金秋油画。 山西大同:云漫山间 火山群出现 ...
暑运期间带孩子坐火车出行怎么购票?有何优惠?160秒快速了解→
央视网· 2025-08-10 13:42
铁路暑运儿童票政策 - 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6-14岁儿童旅客5512 6万人次[1] - 每名持票成人可免费携带1名未满6周岁且不占座儿童 超员需购买儿童优惠票[1] - 免费乘车儿童需在成人购票时提前申明[1] 儿童票申报流程 - 成人需在12306App"我的订单"中通过"免费乘车儿童"入口完成申报[3] - 关联成人票退改签时免费儿童票同步取消或改签[5] 儿童票年龄标准 - 6-14周岁儿童应购买儿童优惠票 14周岁以上需购全价票[5] - 年龄判定以乘车当日为准 未满14周岁可享优惠[5] 购票证件要求 - 儿童优惠票须使用儿童本人有效身份证件[7] - 支持身份证/护照/港澳台居民证件等9类线上证件[7] - 未带证件可办理临时身份证明或电子临时证明[9]
夜间文旅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 夏日“夜经济”燃动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8-10 12:59
夜间消费活动创新 - 上海豫园推出夜间光影游览项目 设置24处光影节点 采用20人批次导览以保障文物安全与体验深度 [1] - 上海小吃节为期10天 预计吸引30万人次 夜间消费目标2000万元 [3][5][7] - 淮安方特景区夜场游客占比超50% 单日最大游客量突破2万人次 [7] 夜间经济带动效应 - 贵阳甲秀楼夜间客流催生周边民宿 旅拍 餐饮等业态发展 [9] - 青云市集7月客流量达152万人次 同比增长21% [11] 夜间消费场景升级 - 上海大宁音乐广场推出第六届小吃节 特色小吃摊位吸引密集客流 [3] - 淮安方特升级夏日烟火大会 打造沉浸式夜游体验 [7] - 青云市集汇聚美食 手工艺品 潮流商品等多元夜间消费内容 [11]
水利部维持针对甘肃等地的洪水防御四级应急响应 工作组在一线协助指导
央视网· 2025-08-10 12:45
强降雨天气预警 - 中央气象台8月10日10点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预计10日下午2点至11日下午2点江苏中部 安徽西部和东部 湖北西南部和东部 四川盆地中西部和南部 重庆西部 贵州西北部 云南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1] 洪水防御应急响应 - 水利部维持针对北京 河北 甘肃 青海等13个省区市的洪水防御四级应急响应 [2] - 8月9日四川中部 湖北西部北部 河南中部南部 安徽中部 江苏中部北部 山东半岛 黑龙江中部和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下大到暴雨 [2] - 受降雨影响黑龙江省呼兰河支流三道乌龙沟发生超警洪水 [2] - 水利部工作组正在甘肃抢险救援一线协助指导 [2]
外国游客解锁“小众游”“定制游”新体验 沉浸式感受“大美中国”魅力
央视网· 2025-08-10 12:38
入境旅游市场趋势 - 外国游客旅游方式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体验 偏好感受当地生活和文化 [1] - 游客足迹从一线城市下沉至更多城市和乡村 [1] - 临时报名短期旅游项目的外国游客增多 推动定制游 小众游等多元发展 [7] - 乡村游 传统文化体验游等产品尤其受欢迎 [7] 区域旅游亮点 - 广东佛山三水区古村吸引多国游客 体验荷花宴等岭南美食文化 [3][5] - 三水百年足球文化吸引外国游客 可观赏赛事并参与体验 [8] - 深圳机场新增阿联酋航线 暑运期间中东旅客增长显著 欧美旅客经迪拜中转增多 [12] - 深圳机场口岸暑运查验外国人12 7万人次 同比增长32 3% [16] - 免签入境外国人占比近60% 同比增长145 3% [16] - 家庭游增长明显 14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长者同比增长46 4% [16] - 罗湖口岸暑运验放外籍旅客10 4万人次 同比增长41% [18] 政策与基础设施 - 中国对75国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 [10] - 免签入境成为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商贸主渠道 [10] - 深圳机场国际客运航线覆盖33国47城 [14] - 免签政策带动客源多元化 美俄西等国旅客增长明显 [14]
抗日根据地·今昔巨变|革命老区焕新颜 用“日子越过越好”告慰先烈
央视网· 2025-08-10 12:38
红色旅游发展 -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2024年接待游客86万人次[3] - 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覆盖5万多名学生[3] - 菏泽市每年演出红色话剧、情景剧270余场次 红色宣讲400余场次[9] 文物与历史教育 - 馆藏文物7000余件套 全面反映冀鲁豫边区革命历史[1] - "豆选"粗瓷大碗文物展示抗战时期民主选举方式[5] - 战地记者柳朝琦的采访包体现革命精神传承[7] 区域经济发展 - 菏泽市2024年生产总值达4803亿元 从山东省垫底跃居中游[11]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位居山东省前列[11] - 过去十年成为山东省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市[11] 文化传承创新 - 暑期培训中小学生担任"红色宣讲员"实现教育双向渗透[3] - 郓城县抗日情景剧《亲娘》演绎革命乳娘故事[9] - 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同步推进 民生保障显著改善[11]
神二十乘组“太空出差之旅”工作Vlog更新 一起看看上周他们干了啥?
央视网· 2025-08-10 12:16
航天员在轨工作进展 - 神二十乘组三名航天员持续进行太空出差之旅,在轨工作忙碌且充实 [1] - 乘组完成新上行舱外航天服D、E的货包拆卸、转运、解包、启封及功能性能检查与维护工作 [2] 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实验 - 开展基于器官芯片技术的空间环境对人体血脑屏障影响研究,探究空间环境在细胞、组织、器官等多层次对人血脑屏障及脑功能的影响及潜在机理 [4] - 完成相关细胞组织实验单元转运安装、样品采集和储存处置工作 [4] 航天医学实验 - 完成骨代谢交互调控、菌群与营养代谢等多项研究工作 [6] - 指令长陈冬利用太空拉曼光谱仪检测尿样中的代谢组分,采集相关信息助力地面科研人员修正和完善相关特征代谢物指标体系和评判准则 [6] - 开展空间站环境下呼吸道微生物对呼吸系统健康影响研究,三名航天员互相采集咽拭子冷冻保存等待下行分析 [6] 空间新技术与应用 - 持续开展地外居留舱设施微生物防控技术试验,航天员使用细菌检测片对舱内表面进行消杀前后检测评估消杀效果 [8] - 完成"先进物质能量转化再生系统核心技术功能验证项目"试验装置安装工作,科研团队将通过天地对照试验明确基于集成式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航天废水深度净化与原位能源化利用技术在轨服役行为 [10] 微重力物理科学 - 根据燃烧科学实验安排完成实验插件内燃烧器更换等工作 [12] 在轨设备使用与维护 - 试用在轨混合现实训练装置,航天员佩戴便携式混合现实眼镜通过语音或手势指令与系统进行流畅交互 [13] - 完成问天实验舱内-80℃空间冰箱安装测试工作 [15] - 按计划对核心舱睡眠区门进行安装更换 [15] 健康维护与保障 - 三名航天员完成骨密度与肌维度测量、最大等长力量测试及听力测试 [15] - 积极开展失重防护锻炼 [15]
楼市政策“组合拳+大礼包”持续显效 房地产市场信心提振
央视网· 2025-08-10 12:09
央视网消息:8月8日晚,北京市住建委,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印发通知,对住房限购及住房公积金政策进行调整优化。这是继去 年两次调整后,北京第三次对住房限购政策进行放宽。这是出于哪些考虑?又将如何影响楼市?来听专家的解读。 此次政策调整取消了在北京市五环外购房的套数限制。调整后,居民家庭在北京市五环内最多可购买两套房;在五环外,则不再有套数上 限。去年4月30日,北京曾出台政策,允许在当时住房套数已达上限的居民家庭,在五环外多购买一套住房。专家认为,从"在五环外可多购买 一套房"到"五环外购房不再限制购房套数",政策的稳步调整体现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精神,也符合当下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现状。 北京:多楼盘加大政策宣传 购房人信心提振 今年上半年,北京新房及二手房网签成交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4.4%和18.4%。而从9日起,北京楼市新政就开始实施了,这又将对市场产生 怎样的影响,来看记者今天在多个新楼盘的探访。 今年来,北京多宗热门商品住宅用地,如创造北京土拍史上成交单价记录的海淀树村地块及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地块,均在五环以外。 今年2月,北京还出台了北京"好房子"新政,重点提升五环外新建商品房的品质。 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