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游
icon
搜索文档
“双节”假日观察|自然人文交融,火热“乡村游”激活假日消费新引擎
新华社· 2025-10-09 08:41
乡村游市场趋势 -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乡村游呈现火热景象 激活假日消费新引擎 [2] - 各地乡村结合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2] - 一系列融合自然生态 农耕趣味 民俗体验的特色活动吸引大量游客 [2] 区域发展案例 - 北京平谷区通过举办艺术季 音乐节等文艺活动激发乡村文旅新活力 [3] - 湖南新化县紫鹊界梯田景区结合农耕体验 非遗展演提升游客体验 [5] - 浙江桐庐县富春江乡村慢生活体验区串联自然景观提供休闲新体验 [7] - 湖北恩施州建始县官店镇以庆国庆贺丰收活民俗为主线举办摸秋大会等活动 [9] 行业影响与前景 - 各地乡村游火热带动假日文旅消费旺盛 [11] - 该趋势折射出乡村全面振兴的澎湃动能和文旅产业发展的蓬勃兴旺 [11]
红色游火热、文化游成时尚……盘点国庆中秋假期文旅消费新亮点
央视网· 2025-10-08 10:15
红色旅游市场 - 红色旅游景区成为游客热门选择 福建古田会议会址预计接待游客约9万人次[2][4] 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国庆首日接待游客突破2.5万人次[4] - 海南三亚红色娘子军景区通过经典实景演出和合唱环节吸引游客 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7] 乡村旅游市场 - 乡村游受到越来越多青睐 游客量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8] 江苏盱眙推出集茶文化研学与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乡野之旅[10] 文化旅游市场 - 文化游吸引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10] 山西晋城推出空中表演和根据古堡建筑特色的实景剧 将静态观赏升级为沉浸式体验[12] 体育旅游市场 - 体育赛事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14] 湖北武汉网球公开赛带动赛场外商品售卖、运动体验和特色美食等业态[14] 江苏出现追随苏超赛事进行旅游打卡的消费模式[14] 入境旅游市场 - 中国入境游持续升温[15]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假期出入境客流将超40万人次 同比增长约15%[17] 海南美兰、凤凰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员将达到5.01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16.3%[17] 外国游客倾向于放慢脚步进行沉浸式体验[17]
乡村游火爆、夜游升温……多地文旅市场火热 多元场景激活假日消费引擎
央视网· 2025-10-06 16:00
福建省旅游数据 - 假期第五天监测的129家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155.99万人次,同比增长28.8% [1] - 假期前五天上述文旅单位累计接待游客725.66万人次 [1] - 全省乡村旅游类景区前五天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11万人次,泉州晋江梧林传统村落、漳州高峰生态谷等景点表现突出 [3] - 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莆田九龙谷森林公园等城市近郊及自然山水景区客流集中 [3] 江西省旅游数据 - 假期前五天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累计吸引游客超100万人次,其中夜游游客占比超50%,年轻游客占比超65% [4] - 江西上饶婺源弦高西湖凼文旅街区预计整个假期总客流量超25万人次,夜游占比70%以上 [6] - 江西九江甘棠公园假期前五天赏灯游玩市民游客超20万人次,预计整个假期游览人数突破30万人次 [6] 湖北省旅游数据 - 假期前五天湖北600多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315万人次 [7] - 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达78.21% [7] - 襄阳27家景区推出免票、半价优惠并免费开放26000多个公共停车位,宜昌提供501个停车场及4.2万个免费泊位,咸宁开放14000余个免费停车位 [7] 辽宁省旅游举措 - 10月6日至8日沈阳故宫博物院举办夜游活动,每日18时至20时开放部分区域,活动免费实名预约,每日名额5000人 [7] -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等4个沈阳文博场馆准备丰富观展活动并延时开放至21时 [9]
“双节”将至 从去看到去体验
金融时报· 2025-09-24 10:41
文旅消费市场趋势 - 国庆中秋叠加形成8天长假,旅游市场预期火爆[1] - 同程旅行报告显示国内周边游、包车游预订热度同比增长翻倍,国内长线跟团游花费同比增长超20%[2] - 携程和去哪儿网数据显示国庆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居民出游意愿同比增长超三成[2] 政策支持与地方举措 - 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三年行动计划,协调银联、金融机构及平台企业推出消费券、支付满减等优惠[2]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2400多场文旅活动及八大京郊微度假主题场景[3] - 广东省启动"金秋文旅消费季"活动,发放总计20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3] 消费金融行业创新 - 消费金融机构深耕服务消费场景,通过产品创新、服务下沉和科技赋能搭建多元产品矩阵[5] - 兴业消金针对托育、健身等新型消费领域推出"活力贷"客群方案,已试点运营至8个城市[5] - 长银五八消金在"导游贷"基础上,面向旅游从业者推出"旅友快贷"以缓解阶段性资金短缺[5] 改善型服务消费数据 - 2024年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同比增长9.8%[1] - 2025年上半年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1.8%[1]
人气旺文旅热 暑期消费“带火”夏日经济
人民网· 2025-08-27 10:44
文旅市场表现 - 全国铁路7月1日至8月23日累计发送旅客8.23亿人次 同比增长6.4% 日均发送旅客1523万人次 [1] - 文旅产业成为稳定消费的助推器 带动交通、住宿、餐饮、零售等多领域产业链发展 产生强大消费乘数效应 [1] - 多地依托文化底蕴打造旅游新场景 激活文旅市场并拉动区域消费增长 [1] 文旅业态创新 - 浙江良渚古城运用"文化+科技"模式 游客通过AR眼镜实现文物互动 [2] - 安徽黄山黟县采用"文旅+特色研学"模式 提供传统武术、国学诵读、中医启蒙等课程 搭配鱼灯制作等民俗活动 [2] - 福建泉州蟳埔村凭借"簪花围"成为网红旅游村 现有近300家旅拍店铺 日均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 [3] 消费需求变化 - 大众消费从物质满足转向精神满足 从功能满足转向意义消费 [2] - 越来越多游客将县城和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 深度参与民俗活动 [2] - 博物馆成为研学旅游目的地和消暑纳凉新场所 [3] 技术应用升级 - 哈尔滨市博物馆采用数字化展示技术 180件文物经三维建模处理支持多人互动 [3] - 山东博物馆整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技术 提供古代战场沉浸式体验 [3] - 行业需提高内容表现力与体验创造力 借助影视、游戏等流行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 [3] 区域发展案例 - 湖北孝感孝昌县开展插秧、摸鱼等农耕体验活动 [3] - 浙江绍兴覆卮山景区依托凉爽气候吸引避暑人流 提供梯田漫步、花海观赏等乡村体验 [3] - 行业需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增值的辩证统一 强化核心文化符号全球辨识度 [3]
文化体验游、乡村游、考古游持续走俏 暑期新玩法催生文旅消费增长新热点
央视网· 2025-08-23 12:01
暑期文旅市场热度持续 - 暑期文旅市场接近尾声但热度依然不减 各景区游客众多且呈现新特点 [1] 文化体验游成为热门趋势 - 北京文化体验游中戏楼和博物馆成为热门场所 [1] - 北京两大展馆联动推出钱币文化展示活动 中国钱币博物馆《福禄传承》系列融合传统纹饰与现代造币工艺 中国金币展览馆精选世界五大代表性金币展示各国艺术特色与造币技艺 [3] 影视旅游带动乡村游发展 - 山东沂南热播影视剧带火乡村游 沉浸式体验成为暑期文旅特点 [3] - 红嫂家乡旅游区位于山东临沂市沂南县常山庄村 迄今已有超过450部影视作品在此拍摄 《生万物》《我们的河山》热播带动影视旅游成为当地新热点 [5] 考古遗址开放增强公众参与 - 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对公众开放 考古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方式让考古现场生动鲜活 [7] 文旅融合打造新地标 - 甘肃敦煌将石窟壁画与文旅新业态结合 体现千年文化智慧和商贸往来 [8] 传统民俗活动复兴 - 浙江金华在处暑节气举办晒秋活动 通过晒匾展示融合传统与诗意的民俗画卷 再现传承千年的处暑民俗 [9][11]
长线游、县域游、主题游等持续升温 假期文旅市场供需两旺
新华网· 2025-08-12 13:55
文旅市场整体表现 -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各地推出丰富旅游产品并加强文旅融合与科技赋能[1] - 长线游预订呈现爆发式增长,县域旅游持续火热,乡村、露营、美食等主题游需求旺盛[1] 消费热度与订单数据 - 浙江海宁盐官古城假期客房预订量接近满房,游客体验文化主题音浪派对等活动[2] - 美团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异地游客贡献的景区门票交易额同比增长15%[2] - 携程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国内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跨市旅游订单占比达90%[2][4] - 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0%,乡村游订单增长超40%,县域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0%[4] 入境游与科技应用 - 携程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入境游订单量同比上涨141%[3] - AI技术应用于行程规划、实时翻译、景区讲解等场景,提升游客体验[3] 文化体验与非遗融合 - 山东济宁举办书法博士作品展,结合历史遗存深化文旅体验[4] - 甘肃兰州展示国家级非遗太平鼓表演,安徽黄山融合徽派古建与非遗鱼灯吸引游客[5] 沉浸式旅游与创新项目 - 浙江绍兴推出沉浸式水上游项目,结合光影科技与文化实景演绎,部分时段预约紧张[6] - 浙江临海台州府城运用AR技术打造古城墙光影秀,再现历史场景[6] 景区管理与服务优化 - 湖南博物院每日延长开放至晚8点并增加5000预约名额,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夜场每日增发1.5万张门票[8]
县域旅游火热 带来消费“乘数效应”
县域旅游市场增长趋势 - 暑期县域民宿订单同比增长76.5% 迎来近4年最火热市场 [2] - 30岁以下年轻游客占比56%以上 成为县域旅游消费主力军 [2] - 县域旅游通过露营/研学/夜间游等新兴业态满足多样化需求 [2] 消费行为与业态创新 - 年轻游客从打卡式旅游转向深度文化体验 推动非遗工坊/生态研学/数字文创等业态发展 [2][3] - 县域旅游二次消费占比显著提升 从低端平价转向高附加值服务 [3] - 超八成游客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旅游信息 VR漫游/数字藏品构建线上线下闭环体验 [7] 区域协同与差异化发展 - 浙皖闽赣生态文化资源串珠成链 云贵川山地旅游带形成风景线 产生跨区域协同乘数效应 [5][6] - 浙江通过微改造提升人文温度 新疆借旅游兴疆战略激活丝路文化IP 形成东西部差异化特色 [4] - 江苏发起"水韵江苏不扎堆儿"全媒体话题 推动长三角游客感受县域旅游宁静体验 [4] 基础设施与营销变革 - 高速交通网络缩短县城与都市时空距离 道路改善增强县域旅游目的地建设效应 [4] - 新媒体平台在形象构建/营销推广中角色突出 短视频直播助力县域快速出圈 [4] - 政策支持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 推动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完善提升便利性 [2] 产业转型与挑战 - 从景点经济转向全域体验 文化活化与生态资源实现多维变现 带动农业/制造业协同发展 [8] - 面临传统产品过剩与精品供给不足矛盾 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与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 [8] - 需通过文化挖掘/科技支撑/政策保障破解难题 构建小而美、精而特的可持续竞争力 [9]
外国游客解锁“小众游”“定制游”新体验 沉浸式感受“大美中国”魅力
央视网· 2025-08-10 12:38
入境旅游市场趋势 - 外国游客旅游方式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体验 偏好感受当地生活和文化 [1] - 游客足迹从一线城市下沉至更多城市和乡村 [1] - 临时报名短期旅游项目的外国游客增多 推动定制游 小众游等多元发展 [7] - 乡村游 传统文化体验游等产品尤其受欢迎 [7] 区域旅游亮点 - 广东佛山三水区古村吸引多国游客 体验荷花宴等岭南美食文化 [3][5] - 三水百年足球文化吸引外国游客 可观赏赛事并参与体验 [8] - 深圳机场新增阿联酋航线 暑运期间中东旅客增长显著 欧美旅客经迪拜中转增多 [12] - 深圳机场口岸暑运查验外国人12 7万人次 同比增长32 3% [16] - 免签入境外国人占比近60% 同比增长145 3% [16] - 家庭游增长明显 14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长者同比增长46 4% [16] - 罗湖口岸暑运验放外籍旅客10 4万人次 同比增长41% [18] 政策与基础设施 - 中国对75国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 [10] - 免签入境成为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商贸主渠道 [10] - 深圳机场国际客运航线覆盖33国47城 [14] - 免签政策带动客源多元化 美俄西等国旅客增长明显 [14]
竹乡画廊、浙北山水线……最美农村路成乡村游“最火打卡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8 09:55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乡村旅游成为今年暑运亮点 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成为最火打卡地 [1] - 酒店预订覆盖全国九成以上县乡 新疆四川部分县乡预订量位居前列 [1] - 山西隰县酒店预订量增幅超六倍 福建将乐县和山西陵川县增速达三倍以上 [3] - 浙江湖州德清县"浙北山水线"暑运游客同比增长5.97% [8] - 莫干山景区暑期游客同比上涨 主要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周边地区自驾游 [11] - 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旅游人数大幅增长 部分公路夜景游吸引游客近10万人 [13] - 高速公路旅游主题服务区暑期客流量预计同比增长超30% [15] 交通出行趋势 - 乡村公路游以自驾游为主 新能源车占比达20%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 [17] - 湖北山东江苏等地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增加充电车位 投运智慧零碳光储充超级充电站 [17] - 西北地区乡村游火爆 新疆等地机票预订量同比翻倍增长 [18] - 新疆吐鲁番伊宁黑龙江伊春等支线机场机票预订量同比增幅超50%部分超200% [18] - 国航在新疆6条航线增加航班 南航新开北京至阿克苏芒市航线 东航加密北京至新疆西北航线 [21] - 乌鲁木齐机场日均保障旅客10万人次 航班起降600架次 宽体机占比27% [23] - 乌鲁木齐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 同比增长23%创历史新高 [24] 特色旅游产品 - 新疆铁路开行"天山号""新东方快车"等28列特色旅游列车 [33] - 旅游专列提供车随人走服务 景点停留时间充足 中转无须换运行李 [33] - 黑龙江开行13趟特色乡村游列车 覆盖亚布力伊春抚远漠河等方向 [35] - 国铁上海局合肥站推动"高铁+旅游"融合 设立旅游集散中心开行景区直通车 [37] - 巢湖姥山岛长临河等景区预计暑期游客量同比增长25%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