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游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体验游、乡村游、考古游持续走俏 暑期新玩法催生文旅消费增长新热点
央视网· 2025-08-23 12:01
北京两大展馆联动推出钱币文化展示活动,成为市民和游客文化游打卡点。中国钱币博物馆的《福禄传承》系列,将传统纹饰 与现代造币工艺巧妙融合,而中国金币展览馆精选世界五大代表性金币,集中呈现不同国家的独特艺术特色与精湛造币技艺。 山东沂南:热播影视剧带火乡村游 沉浸式体验是今年暑期文旅的特点之一。在北京前门大街,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戏楼迎来了一众新戏迷。 央视网消息:暑期文旅即将进入尾声,但是火热程度依然不减。各个景区游人如织,呈现出不少新特点。 北京:文化体验游 戏楼和博物馆成热门场所 23日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在浙江金华,大大小小的晒匾上,一场融合传统与诗意的晒秋,感受传承千年的"处暑"民 俗。 山西夏县:暑期考古遗址对外开放 为了让公众近距离感受考古魅力,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对公众开放。考古工作人员通俗易懂的话语让考古现场变得生动鲜活。 甘肃敦煌:石窟壁画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标 甘肃敦煌,这座被沙漠环抱的绿洲,不仅用壁画石窟记录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碰撞,更将千年文化智慧和商贸往来体现在文旅 新业态中。 浙江金华:"晒秋"再现传统民俗画卷 红嫂家乡旅游区位于山东临沂市沂南县常山庄村,迄今已有超过450部影 ...
长线游、县域游、主题游等持续升温 假期文旅市场供需两旺
新华网· 2025-08-12 13:55
文旅市场整体表现 -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各地推出丰富旅游产品并加强文旅融合与科技赋能[1] - 长线游预订呈现爆发式增长,县域旅游持续火热,乡村、露营、美食等主题游需求旺盛[1] 消费热度与订单数据 - 浙江海宁盐官古城假期客房预订量接近满房,游客体验文化主题音浪派对等活动[2] - 美团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异地游客贡献的景区门票交易额同比增长15%[2] - 携程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国内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跨市旅游订单占比达90%[2][4] - 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0%,乡村游订单增长超40%,县域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0%[4] 入境游与科技应用 - 携程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入境游订单量同比上涨141%[3] - AI技术应用于行程规划、实时翻译、景区讲解等场景,提升游客体验[3] 文化体验与非遗融合 - 山东济宁举办书法博士作品展,结合历史遗存深化文旅体验[4] - 甘肃兰州展示国家级非遗太平鼓表演,安徽黄山融合徽派古建与非遗鱼灯吸引游客[5] 沉浸式旅游与创新项目 - 浙江绍兴推出沉浸式水上游项目,结合光影科技与文化实景演绎,部分时段预约紧张[6] - 浙江临海台州府城运用AR技术打造古城墙光影秀,再现历史场景[6] 景区管理与服务优化 - 湖南博物院每日延长开放至晚8点并增加5000预约名额,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夜场每日增发1.5万张门票[8]
外国游客解锁“小众游”“定制游”新体验 沉浸式感受“大美中国”魅力
央视网· 2025-08-10 12:38
入境旅游市场趋势 - 外国游客旅游方式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体验 偏好感受当地生活和文化 [1] - 游客足迹从一线城市下沉至更多城市和乡村 [1] - 临时报名短期旅游项目的外国游客增多 推动定制游 小众游等多元发展 [7] - 乡村游 传统文化体验游等产品尤其受欢迎 [7] 区域旅游亮点 - 广东佛山三水区古村吸引多国游客 体验荷花宴等岭南美食文化 [3][5] - 三水百年足球文化吸引外国游客 可观赏赛事并参与体验 [8] - 深圳机场新增阿联酋航线 暑运期间中东旅客增长显著 欧美旅客经迪拜中转增多 [12] - 深圳机场口岸暑运查验外国人12 7万人次 同比增长32 3% [16] - 免签入境外国人占比近60% 同比增长145 3% [16] - 家庭游增长明显 14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长者同比增长46 4% [16] - 罗湖口岸暑运验放外籍旅客10 4万人次 同比增长41% [18] 政策与基础设施 - 中国对75国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 [10] - 免签入境成为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商贸主渠道 [10] - 深圳机场国际客运航线覆盖33国47城 [14] - 免签政策带动客源多元化 美俄西等国旅客增长明显 [14]
竹乡画廊、浙北山水线……最美农村路成乡村游“最火打卡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8 09:55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乡村旅游成为今年暑运亮点 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成为最火打卡地 [1] - 酒店预订覆盖全国九成以上县乡 新疆四川部分县乡预订量位居前列 [1] - 山西隰县酒店预订量增幅超六倍 福建将乐县和山西陵川县增速达三倍以上 [3] - 浙江湖州德清县"浙北山水线"暑运游客同比增长5.97% [8] - 莫干山景区暑期游客同比上涨 主要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周边地区自驾游 [11] - 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旅游人数大幅增长 部分公路夜景游吸引游客近10万人 [13] - 高速公路旅游主题服务区暑期客流量预计同比增长超30% [15] 交通出行趋势 - 乡村公路游以自驾游为主 新能源车占比达20%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 [17] - 湖北山东江苏等地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增加充电车位 投运智慧零碳光储充超级充电站 [17] - 西北地区乡村游火爆 新疆等地机票预订量同比翻倍增长 [18] - 新疆吐鲁番伊宁黑龙江伊春等支线机场机票预订量同比增幅超50%部分超200% [18] - 国航在新疆6条航线增加航班 南航新开北京至阿克苏芒市航线 东航加密北京至新疆西北航线 [21] - 乌鲁木齐机场日均保障旅客10万人次 航班起降600架次 宽体机占比27% [23] - 乌鲁木齐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 同比增长23%创历史新高 [24] 特色旅游产品 - 新疆铁路开行"天山号""新东方快车"等28列特色旅游列车 [33] - 旅游专列提供车随人走服务 景点停留时间充足 中转无须换运行李 [33] - 黑龙江开行13趟特色乡村游列车 覆盖亚布力伊春抚远漠河等方向 [35] - 国铁上海局合肥站推动"高铁+旅游"融合 设立旅游集散中心开行景区直通车 [37] - 巢湖姥山岛长临河等景区预计暑期游客量同比增长25% [37]
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举行: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郭元强讲话 盛阅春主持
长江日报· 2025-05-22 10:08
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 武汉将文化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 旨在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1][3] - 发展目标包括推动"三个优势转化" 重塑武汉城市地位 通过文旅产业带动千行百业发展 [1][3] - 武汉具备得天独厚的文旅发展条件 近年来市场呈现欣欣向荣态势 将重点推进高质量发展 [3] 核心发展举措 - 资源整合聚焦"两江四岸" 大东湖 大知音 大木兰等核心板块 探索文体场馆统一运营模式 [4] - 产品供给将打造"一桥两山" 汉口历史风貌区等世界级项目 发展工业游 乡村游 研学游等新业态 [4] - 品牌建设结合历史 生态 科教优势 重点培育长江文旅 红色文旅 科技文旅三大特色品牌 [4] 产业支持政策 - 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引育行业龙头 支持中小旅行社及专业平台发展 加大外资吸引力度 [4] - 服务体系建设强调"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升级 推出城市伴手礼 建设游客友好型城市 [4] - 实施《行动方案(2025-2027)》 编制"十五五"规划 构建全域文旅网络和世界级地标 [5][6] 实施保障机制 - 创新投融资模式盘活优质资源 推进"文旅体商展"融合发展 打造演艺 赛事 会展之都 [5] - 建立"大文旅"工作格局 完善体制机制改革 加强城市宣传提升国际影响力 [4][5] - 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强化部门协同 压实责任链条确保重点任务落地 [5][6]
武汉出台三年行动方案 聚力打造文化旅游新引擎
长江商报· 2025-05-22 07:57
武汉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核心目标 - 武汉市计划将文化旅游业培育为支柱产业 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撑 [1] - 实施《行动方案(2025-2027年)》 通过六大行动和22项重点任务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4] 资源整合与产品供给 - 围绕"两江四岸"、大东湖、大知音、大木兰等核心板块推进资源重组 探索文体场馆统一运营模式 [2] - 打造"一桥两山"、汉口历史风貌区等世界级景区和地标 发展工业游、乡村游、研学游等新业态 [2] - 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升级 推出"城市伴手礼"满足多样化需求 [2] 品牌塑造与特色IP - 依托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科教优势 打造长江文旅、红色文旅、科技文旅三大品牌 [2] - 重点塑造江豚IP 推进万里茶道申遗 培育"漫游武汉""赛博武汉"等特色品牌 [4] 市场主体培育与服务优化 - 引育文旅龙头企业 支持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发展 以企业强带动产业强 [3] - 优化国际交通网络 建立服务质量评价机制 打造游客友好型城市 [3][4] 重点工程与产业生态 - 实施城市名片点亮、汉派文化赋能等六大系统工程 创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休闲街区 [4] - 引进文旅链主企业 振兴老字号美食 打造夜间消费地标和"演艺之都" [4] - 构建全球宣传体系 推广"江润三镇 城通九州"形象 扩大国际游客吸引力 [4]
从“看风景”到“享生活” 文旅经典IP火爆“出圈”激发消费新潜力
央视网· 2025-05-19 14:36
文旅消费新趋势 - 2025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锦绣山河 美好旅程" 文博热 奔县游 文旅+成为新趋势 [1] - 博物馆和美术馆推出夜游 沉浸式互动游等活动 文博游人气爆满 [3] - 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达152条 从看风景转向享生活 [7][12] 区域文旅创新案例 - 甘肃敦煌莫高窟每日6000张常规票售罄 开放VR体验第285窟 [5] - 安徽黄山西溪南村推出竹排穿梭枫杨林 轨道小火车等沉浸式体验 [8][10] - 江苏泰州河横村举办麦穗手工 农田摄影 钓鱼比赛等留客活动 [12] 赛事经济与文体融合 - 深圳赛艇联赛吸引2000+游客 周边酒店餐饮消费增长30% [14][16] - 贵州融合阳明文化 村超 村BA 马拉松等打造文旅新IP [23] - 贵阳民族文化展演集结3600+群众演员 展示6大景区特色 [17][19][21]
荥阳假期文旅 市场供需两旺
郑州日报· 2025-05-09 11:33
文旅市场表现 - 荥阳市"五一"假期接待游客107.38万人次 同比增长28.14% 呈现供需两旺态势 [1] - 乡村旅游成为主力增长极 接待74.15万人次 占总接待量的69.1% [1] - 洞林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接待9.97万人次 创收超千万元 [1] - 忆江南旅游度假区通过温泉康养、生态露营吸引13.2万人次 [1] 业态创新与消费激活 - 首创奥特莱斯、吾悦广场等商业综合体采用"文旅+购物"模式 累计接待14.85万人次 [1] - 中原棋遇记街区打造"文旅+体育"场景 通过广场舞大赛等活动吸引19.97万人次 [1] - 郑州发放500万元文旅消费券 覆盖景区门票、酒店住宿、度假线路三大品类 [2] 文化赋能与体验升级 - 荥阳市图书馆"书香五一"系列活动吸引6061人次参与 [1] - 美术馆惠民展览吸引865人次观展 [1] - 禹锡园、丰乐樱花园等景区开展诗词雅集、非遗手作等特色文化体验活动 [1] 战略规划与产业布局 - 荥阳以"一河一山一中心"为战略目标 构建北部黄河文旅产业带、南部山区生态景观带和市区文化休闲体验中心 [2] - 重点打造"诗意荥阳·慢享生活"、"康养度假·环翠秘境"、"挖掘韵味·活力无限"三大主题文旅产品体系 [2] 运营管理与安全保障 - 构建三级管理体系 组织5个专项督导组对36处文旅场所实施全覆盖检查 [2]
休闲服务行业2025五一假期数据解读:五一旅游超预期,客单价同比提高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6 22: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休闲服务行业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表现超预期,出行体验消费走热,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增强,一二线城市游客向低线城市渗透,入境旅游人数持续提升,有望平滑旅游淡旺季并为各级旅游景区贡献新增量 [5][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行消费:五一旅游消费持续升温 - 2025年五一国内旅游市场热度攀升,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客单价574元,同比增长1.48% [5][10] - 五一假期前四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1.97亿人次,日均2.99亿人次,同比增长6.9%,首日流动量3.33亿人次,同比增长6.2% [5][10] 国内游:“反向旅游”趋势凸显,自驾游“价量齐升” - “反向旅游”趋势显著,乡村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近两成,携程度假农庄多地联营店入住率突破90%,假期首日乡村游订单增长超40%,部分目的地景区平均核销增幅同比增长50% [17] - 五一假期前3天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酒店预订均价同比下降,二三线及以下城市整个假期预定均价高于去年 [17] - 自驾游市场“量价齐升”,人均租车消费同比增长24%,平均租车时长4天,异地自驾订单占比85%,异地租车订单较2024年增长4%,80、90后群体占比76%,较去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 [20] - 重点景区在高基数下仍正增长,如黄山、九寨沟、九华山等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均有增长 [5][21] 出入境:跨境游双向升温 - 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30%,美国、韩国、日本旅客占比最高,澳大利亚旅客增幅达1.5倍,北上广深杭稳居入境游前五,文化体验、“中国购”成吸引外国游客核心动力 [23] - 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两成,热门目的地有日本、韩国等,热门目的地国际机票预订增幅均在三成以上,出境游预订酒店城市较去年增加432个,国际航线累计执飞航班量日均同比增长21.62%,国际航班每日客运航班量恢复至19年同期的9成左右 [24] 投资分析意见 - 持续推荐酒店类的华住、首旅酒店;景区类的长白山、祥源文旅等;会展类的米奥会展、兰生股份;免税类的中国中免、王府井 [5][28]
多点开花 “五一”文旅热潮涌动
中国证券报· 2025-05-06 04:41
国内文旅市场强势复苏 - 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文旅市场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反向旅游"、"China Travel+China Shopping"和音乐节等活动火爆 [1] - 假期是拉动内需、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节点,文旅热现象折射出我国服务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1] 小众目的地和"反向旅游"兴起 - 58%的消费者选择"避开景点拥挤的人群",小众目的地成为新宠 [1] - 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0%,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80% [1] - 乡村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近两成,携程度假农庄多地联营店入住率突破90% [2] - 游客出行需求更加多元化,选择旅行目的地时更加理性 [2] 入境游市场强劲复苏 - 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30%,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等城市成为热门目的地 [2] - 入境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0% [2] - "当地美食体验"玩乐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6.8倍,成为跨境文旅消费新热点 [3] - 上海、深圳、义乌等地入境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138%、188%、60% [3] "文旅+"跨业态联动场景涌现 - "文旅+音乐节"释放巨大能量,音乐节、演唱会周边吃住玩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80% [4] - 二三线城市加入"文艺演出+旅游"阵营,带动当地酒店预订量大幅增长 [4] - 1元的音乐节门票大约可带动举办城市7至8元的综合消费 [4] - 文旅市场热度创近三年新高,呈现全面增长、多点开花态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