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川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2025天府融媒大讲堂在成都举行,探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实现方式 技术赋能 探索打造全国融媒改革新范式
四川日报· 2025-04-23 08:24
挑战与难题 ●当前主流媒体普遍面临两大结构性挑战,即超级互联网平台的基础设施化导致传统媒体渠道边缘 化,以及智能传播技术快速迭代过程中,主流媒体技术应用的被动性 ●随着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向纵深发展,技术迭代所需的高昂成本等问题,也成为制约市县一级主 流媒体传播效能持续提升的难题 技术赋能 天府融媒技术平台向智能化移动化轻量化迭代 本次大讲堂以"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之技术赋能"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性的融合策略和实践经 验,持续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创新路径。 "适应传播和媒介发展新趋势,主流媒体亟需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中国人民大 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表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点在于能力提升,关键在于从"传播"到"服务"的能 力转换。他认为,主流媒体应将传统的信息"传播"转换为以信息为手段的"服务",服务场景多元化将成 为连接各方、构建多元价值的桥梁。例如,平台建设可以嵌入基层社会治理、政务服务、消费等相关功 能,通过开展多层次服务,实现技术驱动和数据运营,从而为媒体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表示,当前主流媒体普遍面临两大结构性挑战,即超级互联网平台的 基础设施化导致传统 ...
一季度完成投资576亿元 四川公路水路建设实现开门红
四川日报· 2025-04-23 08:17
近日,宜宾市屏山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建设正酣。曾三东 摄(C视觉) 近日,镇(巴)广(安)高速公路广安市广安区肖溪镇王坪村境内段,工人正在焊接桥面预制梁钢筋。张国盛 摄 (C视觉) 日前,四川省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一季度四川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完成投资 576亿元,超过560亿元计划目标,实现"开门红"。成绩的背后,得益于全省交通建设的多点突破和立体推进—— 从雪域高原的隧道群攻坚到长江黄金水道智慧化升级,从农村公路"毛细血管"越织越密到成渝交通极核能级跃 升,四川在山水间解答着扩大有效投资的"交通方程式"。 近日,在西香高速盐源隧道施工现场,"蜀畅1号"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加速掘进,钢铁之躯深入山体,激光导向 系统精准控制掘进轨迹。洞内作业面灯火通明,操作员通过数字化中控屏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当前,西香高速建 设进展顺利,全线32座隧道中半数掘进超千米,关键控制性工程安哈隧道已实现双洞贯通;3座特大桥已转入桥梁 下部结构施工。 四川西香高速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桐远介绍,西香高速包含9个"超级工程",总投资达587亿元。今年 一季度,计划完成投资25亿元,实际完成27.6亿元,超额实现季 ...
来自四川、长三角的近七十家机器人企业展开对接 一场关于机器人的迎面接力
四川日报· 2025-04-23 08:17
四川与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合作 - 四川作为西部地区创新高地,拥有机器人产业基础、政策支持和应用场景优势 [5] - 长三角地区具备成熟完善的机器人产业链体系和强劲的人形机器人市场需求 [5][7] - 两地合作形成优势互补:长三角提供资金、技术、管理和品牌,四川提供区位、资源、产业和市场 [5][15] 产业对接会成果 - 2025四川—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对接会吸引近70家机器人企业参与,探讨合作机遇 [5] - 微创医疗机器人对四川天链机器人的谐波减速机产品表达合作意向 [8] - 涌迈科技寻求为机器人产业提供AI算力支持,与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达成初步接触 [7] 四川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四川推进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将人工智能纳入"15+N"重点产业链 [8] - 贡嘎二号、夸父-MY、天行者一号、天链T系等人形机器人产品涌现,但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化应用仍处初期阶段 [8] - 四川拥有全国领先的AI服务器、智能传感器、人形机器人领域优势 [11] 应用场景合作潜力 - 四川庞大的制造业和消费市场为机器人技术落地提供试验田,涵盖汽车制造、医疗康复等领域 [12] - 老龄化社会催生智能护理机器人需求,上海宣康机器人计划与四川企业合作开发康复机器人产品 [12] - 工业制造到服务业应用场景被视为四川机器人产业跃升的关键发力点 [11] 政策与资源支持 - 四川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31个制造业门类,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13][14] - 绵阳科技城新区规划3000亩产业用地,设立70亿元产业基金(其中30亿元定向支持机器人、人工智能) [14] - 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吸引长三角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如为旌科技筹备智能感知芯片研发团队 [15] 历史合作基础 - 三菱电机旗下4家公司在川年营收总额近20亿元,体现长三角企业长期扎根四川的成功案例 [9][10] - 绵阳市游仙区与宽禾企业签约AGV智慧停车项目,凸显四川产业配套和政策吸引力 [13]
5月1日起施行 四川有了首部地灾防治地方性法规
四川日报· 2025-04-23 08:04
文章核心观点 5月1日起《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筑牢法治保障,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立法原因、重点和亮点 [1][2] 立法原因 - 四川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截至4月3日全省登记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近1.9万处,高发区多位于生态脆弱区和欠发达山区,《条例》将防治与生态修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结合,对减少因灾返贫风险、助力生态安全与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 [3] - 《条例》全面总结四川20余年来地质灾害防治实践探索,将经验做法上升固化为法规制度,如以专章细化避险搬迁工作流程,设置综合治理专章作出具体规定 [3] 条例重点 - 《条例》共8章65条,突出健全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政府、有关行业部门、单位的防灾职责以及个人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列入地方政府预算,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费用按谁引发、谁治理原则由责任主体承担 [4][5] - 针对四川复杂地质环境,《条例》设计多项特色内容,将地质灾害风险区动态调查相关内容纳入,明确风险区管理要求,规定建立全省统一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健全预报会商、预警联动机制 [5] 后续举措 - 接下来将着力细化落实,构建“1+N”配套制度体系,包括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修订群测群防管理办法等,以揭榜挂帅项目为抓手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5]
像变色龙一样的显示屏 这样从实验室走上量产线
四川日报· 2025-04-23 06:20
辰显光电的Micro-LED显示屏。四川日 报全媒体记者 黄潇 摄 2024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 中国大陆首条TFT基Micro-LED量产线点亮成为亮点。 受访者供图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眉灵 π生长 你能想象显示屏变色是什么样吗?亮屏时,屏上显示着各种鲜活画面;息屏后,显示屏瞬间与背 景浑然一体,或是幕墙,或是家具,抑或是艺术装置……今年3月,在厦门举行的2025国际显示技 术大会上,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TFT基Micro-LED纹理屏"幻境InviLux"。该显 示屏不仅像变色龙一样,还颠覆了公众对显示屏应用的传统认知。 Micr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拥有高亮度、长寿命、低功耗等特点,被认为是下一代主流显示 技术,但因为技术难度大,目前还处于商业应用初期,量产较少。2020年8月组建的辰显光电,已 成为中国大陆首个实现Micro-LED技术量产、规模化商业应用的企业。 这家年轻的高科技企业,在新赛道上如何奔跑乃至领跑? 累计申请专利超1100项 微米级显示芯片做成的显示屏,显示极为清晰,也让无限拼接成为可能 走进辰显光电办公楼,第一眼就看到巨大的展厅内,陈列着公司自产的M ...
南充:奔赴全国精准招商
四川日报· 2025-04-22 11:36
文章核心观点 南充多场招商推介活动密集展开,目标是力争全年新签约制造业项目200个以上,力促当年新签约制造业项目履约率90%以上、开工率70%以上,通过打好主动牌、精准牌、服务牌推动招商引资工作 [1][2] 目标 - 力争全年新签约制造业项目200个以上 [1][2] - 力促当年新签约制造业项目履约率90%以上、开工率70%以上 [1][2] 支撑 - 多方发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7] - 加强重点项目用地保障 [7] - 提高各类生产要素供给水平、降低用能成本 [7] - 多措并举解决企业用工结构性问题 [7] 主动牌 - 3月南充全市各级相关部门开展24场投资促进活动,各地“一把手”集体出动,招商足迹涉及东部沿海及长江沿岸十余个省份 [1] 精准牌 - 3月27日2025南充(杭州)先进制造业投资推介会签下“百亿”大单,达成合作项目23个、协议投资155.2亿元 [3] - 招引项目与南充自身优势及产业链成长方向精准契合,23个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与“3+2+3”现代化工业体系契合 [3] - 南充“招商天团”拜访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敲定吉利N72新车型落子南充,有望带动汽车汽配产业年产值达255亿元以上 [4][5] 服务牌 - 四川永盈年产80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落地生产速度快,从签约到开工78天,开工到投料试生产16个月,试生产到产品问世113天 [6] - 南充有“挂帅出征”机制,市领导出面协调解决企业困境,还将出台助企、惠企政策服务经营主体 [6][7]
四川“183”变形记
四川日报· 2025-04-22 08:15
如果从演进的过程看,就是做"加减法",即增加头部,减少尾部。记者对近几年四川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做了梳理,发现这一轨迹。 从2020年到2024年,四川经济总量超1000亿元的县(市、区)变化不大,从10个增加到12个,新增了成都市新都区和德阳市旌阳区。 同一时期,四川经济总量在500亿元至1000亿元的县(市、区)数量呈较快上升趋势,目前达24个,其中2021年新增7个(成都市金堂县、攀枝花市东 区、绵阳江油市、南充市顺庆区、眉山市东坡区、眉山市仁寿县、达州市宣汉县),2022年新增2个(德阳广汉市、遂宁射洪市),2023年新增5个(成都市 新津区、成都都江堰市、成都崇州市、绵阳市游仙区、绵阳市三台县),2024年新增3个(德阳什邡市、遂宁市船山区、乐山市市中区),4年时间增加了17 个。 经济总量低于100亿元的县(市、区),呈明显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58个减少到2024年的50个,3年时间减少了8个。 从这三组数据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是500亿元至1000亿元的中部区间,其次是百亿元以下的底部区间。"中部壮大,底部提升态势较为明显。四川县域 经济正在摆脱过去'少数头部强、大量底部弱'的不平衡格局,逐步 ...
第十一届旅博会4月25日开幕,文旅消费季同期启动 6800余万元文旅消费券“五一”发放
四川日报· 2025-04-22 08:15
"五一"、端午节假期,将推出730余场文旅消费促进活动 加力推出系列文旅惠民措施 ●全省各地将通过"财政补贴+市场联动"发放各类文旅专项消费券6800余万元 ●拟投入1100余万元权益资金,推出"百城百区"金融系列惠民产品 ●创新推出"百城千站"优惠政策,预计投入惠民补贴1000万元 ●投入惠民补贴2200余万元,开展"百城惠游"等活动 ●聚焦"哪吒"热,推出一批国风国潮新产品、新线路 ●聚焦春晚走红的四川原创歌曲《玉盘》,推出一批民谣山水游新产品 ●聚焦在川拍摄取景的热播影视剧《白色橄榄树》等,首发文化光影、烟火都市穿越等一批影视打 卡主题线路 ●聚焦夜间经济,举办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等90场活动 ●聚焦"一老一小",推出一批银发游、亲子游等特色产品 ●聚焦2025中国汽车登山锦标赛(遂宁站)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推出一批"跟着赛事去旅行"新线 路 4月2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文化和旅游厅、乐山市人民政府共同 主办的第十一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将于4月25日至27日在乐山峨眉山市举行,并同期举行2025"安 逸四川 玩转天府"文旅消费季启动仪式。 第十一届旅博会以"文旅融合·美好生活 ...
透视四川“双向揭榜挂帅”榜单——从40到100,仅仅2个月带动力显现
四川日报· 2025-04-22 08:15
●增加了眉山、宜宾、自贡、巴中、攀枝花等市州的企业,市州踊跃参与,表明"双向揭榜挂帅"带 动力持续提升 4月20日,"'四链'融合 双向揭榜挂帅"——四川省2025年首批项目立状签约暨第二批榜单发布仪式 在成都举行。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厅现场发布第二批"双向揭榜挂帅"项目榜单100个。此外,35个首 批项目现场立状签约。此时,距首批40个项目发榜仅过去2个月。 揭榜挂帅的目的,是瞄准关键核心技术进行重点攻关,建立一套选贤任能、让能者脱颖而出的体制 机制。去年12月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双向揭榜挂帅"推动成都科创生态岛"四链"融合先行先试 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到,通过实施"双向揭榜挂帅",到2027年支持揭榜项目500 个以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着力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 100个项目广发"英雄帖" 双向奔赴,聚焦重点产业选贤任能 "我们的手很带'感'。"现场,天府绛溪实验室微波与光子集成前沿研究中心副主任潘亮用一句玩笑 介绍他们的创新成果——"带'感'人形机械手应用及产业化"项目。 所谓带"感"的手,是指这双机械手灵活度高,有22个自由度。同时,机械手在触觉、温度感知方 ...
81岁,正是“创”的年纪
四川日报· 2025-04-22 06:09
文章核心观点 - 宜宾天原集团作为化工行业“老兵”,在保持既有产业市场优势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在新赛道进击,多条赛道互相助力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 [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是创办于1944年的天原电化厂宜宾分厂,是我国最早的氯碱化工企业之一,历经80余年发展跻身中国化工企业500强 [1] 新产品演化 - 天原集团子公司天亿新材料针对普通PVC管道寿命短、在崎岖地形布设难度大的问题,自力更生改进工艺,研发出PVC - O管,经过两年多试验成功,目前即将量产直径为1000毫米的PVC - O管,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1] - 天亿新材料展厅有喷涂花纹、模仿木纹、搭配电热丝的PVC地板,这些产品已出口到10余个国家 [1] 新赛道切入 - 宜宾天原锂电新材有限公司是集团在锂电行业新布局,2023年4月投产的生产线使企业去年成为国内一家龙头动力电池企业新增的唯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供应商 [1] - 面对锂电市场价格波动和激烈竞争,企业选择智改数转,提高生产效率,改良生产工艺,改变对精制原料的依赖,使机器设备能使用价差近30%的“粗粮”原料,产品获市场认可,成为国内外一流动力电池企业供应商 [1]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坚守主业但不固守传统,10多年前向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挺进,谨慎选择钛白粉、PVC材料和锂电材料三大类产品,多条赛道互相助力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