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川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 前9月投资超时序完成
四川日报· 2025-10-26 09:24
项目总体投资进展 - 前9月共32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77.31亿元,投资完成率达85.77%,超时序进度10.77个百分点 [1] - 现代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2182.25亿元,投资完成率为76.41% [1] - 现代产业和科技创新项目完成投资1368.53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08.72% [1] - 文旅生态开放公共服务项目完成投资226.53亿元,投资完成率为78.29% [2] 现代基础设施项目进展 - 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首座四电房屋封顶 [1] - 涪江干流梯级渠化双江航电枢纽工程3台机组并网发电 [1] - 绵遂内铁路绵阳至遂宁段最高墩龙怀寺大桥6号桥墩封顶 [1] - 成达万高铁遂宁站北站房主体结构完工 [1] 现代产业与科技创新项目进展 - 重庆高新区12英寸集成电路特色工艺线一期厂房基建完工 [1] - 涪陵瑞浦兰钧年产30吉瓦时电芯及PACK生产基地主体结构完工 [1] - 四川美大康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完工投产 [1] 文旅生态与公共服务项目进展 - 龙溪河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垫江段完工 [2] - 新田港铁路集疏运中心散货联运区工程主体结构完工 [2] - 泸州市赤水河流域水源涵养和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第二阶段主体结构完工 [2] - 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项目进入调试阶段 [2]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 工业稳大盘 连续三个季度增长7%以上
四川日报· 2025-10-26 09:24
工业整体表现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连续三个季度保持7%以上的较快增长态势 [7][8] - 41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85.4% [4][9] - 前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114.1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利润总额2193.3亿元,同比增长5.8% [13] 重点行业拉动作用 -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4个行业合计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5个百分点 [4][9]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 [9] 六大优势产业表现 - 工业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6][10] - 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15.8%,今年以来持续两位数增长 [6][10] - 先进材料产业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6][10]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6][12]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1.6% [6][12]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0.2% [7][12] 企业创新与产能提升 - 成都微芯药业有限公司实现上半年产值超过去年全年总额,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7][12] -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全球首款15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 [10] - 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引入人形机器人员工,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工业人形轮式机器人并小批量投入使用 [12] 产业合作与政策支持 - 成都经开区管委会、中国一汽集团、大众汽车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在成都打造覆盖研产供销全价值链的汽车企业 [9] - 菲斯特科技入选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将进行光学投影屏幕类、光学膜材类等中试项目孵化 [11] - 相关部门出台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政策,加快创新药入院进程 [12]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黑水专场 品牌赋能 藏香猪出川供港
四川日报· 2025-10-26 09:24
产品突破与市场拓展 - 色湾藏香猪首次实现出川供港,签下10万头乳猪入港大单,实现川猪近15年来整猪供港零的突破 [1] - 公司依托出川供港契机,通过有机认证和大运会合作强化品质认证,实现肉制品溢价超30% [2] - 公司产品包括鲜肉、腊肉、罐头等系列,已进驻盒马鲜生、成都山姆会员店等大型商超 [2] 产品优势与品质认证 - 色湾藏香猪经检测各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均远高于其他品系,具有低脂高蛋白特点 [1] - 产品于2017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1] - 公司建成A类生猪屠宰场和运输车辆“消杀灭”中心,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产品符合供港标准和高端市场需求 [1] 产业规模与发展规划 - 黑水藏香猪年饲养量已达7.8万头,带动2000余户群众实现户均增收1750元 [2] - 公司构建“保种—选育—扩繁—推广”一体化良繁体系,确保良种覆盖率突破50% [1] - 11月中旬将建成乳猪屠宰场,届时乳猪年屠宰能力可达20万头 [2] - 公司计划在种源巩固、载体提级、品牌增值3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建成四川藏香猪高质量生产出口基地 [2]
工业稳大盘 连续三个季度增长7%以上
四川日报· 2025-10-26 06:03
工业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连续三个季度保持7%以上的较快增长态势 [5] - 41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85.4% [4][6] - 前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114.1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利润总额2193.3亿元,同比增长5.8% [9] 重点行业拉动作用 -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四个行业合计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5个百分点 [4][6]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 [6]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4][6] 优势产业发展态势 - 工业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4][7] - 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15.8%,今年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4][7] - 先进材料产业同比增长4.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5][7]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5][8]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1.6% [5][9]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0.2% [5][9] 企业创新与产能 - 成都微芯药业有限公司凭借糖尿病原创新药实现上半年产值超去年全年 [5][8] - 企业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人员两班倒进行生产 [5] - 智能手表、工业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9] 产业合作与升级 - 成都经开区、中国一汽集团、大众汽车集团签署协议,在成都打造覆盖研产供销全价值链的汽车企业 [6] - 捷达品牌全新VS8车型和全新一代速腾L车型下线,丰富了“四川造”汽车产品矩阵 [6] - 菲斯特科技开发出全球首款15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拓展激光显示应用场景 [7]
突破600万人次 九寨沟景区游客接待量创历史新高
四川日报· 2025-10-25 09:17
游客接待总量与增长 - 截至10月24日,九寨沟景区今年累计接待游客602.8万人次,创下景区对外开放40余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4.13% [1] - 今年暑期(7月28日至8月20日)连续24天单日接待游客达到4.1万人次的最大承载量,期间共接待游客98.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超过32% [1] - 景区今年以来已启动应急响应68次,游客接待量达到最大承载量的天数有45天 [1] 游客来源结构 - 国内游客接待量为565.50万人次,占接待总量的93.81%,主要客源省份为四川、广东、江苏、山东、河南、浙江 [1] - 入境游客接待量为37.30万人次,同比增长45.60%,其中接待港澳台游客11.32万人次,同比增长22.60% [3] - 入境游客排名前五的客源地国家为泰国、马来西亚、越南、韩国、新加坡 [3] 运营管理与交通发展 - 景区在全国率先试行“候补订票”功能,并严格执行“实名、预约、限量、错峰”游览措施,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实时监测分配客流 [3] - 九绵高速公路于9月底通车,将九寨沟至成都的车程从8小时缩短至4小时 [3] - 结合已开通的川青铁路成黄段和九黄机场,形成了以铁路、公路、飞机为代表的“铁公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3] 旅游高峰时段 - 景区今年经历了“五一”假期、夏季避暑、国庆中秋假期、彩林季等4次旅游高峰,门票连续多日售罄 [1]
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历程中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巴蜀大地引发强烈反响(二)
四川日报· 2025-10-25 09:17
宏观经济表现 - 中国经济总量在“十四五”时期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 [2]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2] - 四川省经济总量连续跨过2个万亿元大关,超过6万亿元,在全国排位升至第5位 [3] - 四川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 [3] 区域发展与产业集聚 - 四川省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成都继续领跑,新增绵阳、宜宾两个4000亿元GDP城市,多个市州有望在“十四五”收官之年跃上3000亿元GDP台阶 [3] - 川渝高竹新区已累计引进产业项目216个,初步形成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集聚态势 [5] - 宜宾三江新区GDP连续跨越五个百亿台阶 [6]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全会公报提及“科技”二字达10次之多 [4] - 绵阳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数字人”迅速找到落地场景,并正积极布局下一代交互性更强的数字员工 [4] 对外开放与贸易 -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国际及地区客运通航点数量居中西部第一,开通国内客运航线379条,覆盖航点200个,国内航点通达性保持全国第一 [4] -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前9月进出口总额达4050亿元,同比增长10.4%,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综保区第一 [5] 民生保障与社会发展 - 四川省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的占比始终保持在65%以上,稳步提高近20项民生政策标准 [7] - 2024年四川省人均预期寿命达78.8岁,较2020年提高1.24岁 [7] - 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9850元,较2020年脱贫时的8934元实现翻番 [4] 基础设施与城市更新 - 广元市建成海绵街区68条,打造口袋公园67个,解决内涝问题并提升居住环境 [7] - 阿坝州松潘县镇坪乡麦吉村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民通过发展旅游业增收 [8]
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正式运行
四川日报· 2025-10-24 15:02
省民促中心核心定位与服务目标 - 定位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1] - 聚焦民营企业关心的要素获取、科技创新、市场开拓、权益保护、政策落实、内外贸易等问题 [1] 具体服务举措 - 做优要素保障服务,常态化收集分析民营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数据、能源、土地、物流等要素方面的需求,破解用地、用工、用能、融资难题 [1] - 做强创新发展服务,健全创业创新专业服务体系,搭建产学研服务和对接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1] - 做深市场开拓服务,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促进区域合作,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行动,建立未来技术应用场景清单机制 [1] - 做细法律维权服务,深化常态化沟通交流,构建企业诉求闭环处置体系,为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提供帮助 [2] - 做精政策落实服务,联合相关部门常态化政策解读,利用“川商通”“企业之家”等平台设立政策服务专区,推动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 [2] - 做通内外贸易服务,搭建内外贸易交流平台,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支持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外贸领军链主企业培育 [2]
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巴蜀大地引发强烈反响
四川日报· 2025-10-24 14:45
“十四五”时期成就回顾 - 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5年间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2] - 四川省经济规模连续跨越5万亿元、6万亿元台阶,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位势由第6位跃升至第5位 [3] - 凉山州昭觉县解放沟镇火普村去年人均纯收入达20490元,是2020年的近两倍 [3] - 宜宾市动力电池产业连续两年产值超过千亿元,22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多年保持100% [3] “十五五”时期发展目标与方向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1][5] - 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5] - 全会公报全文58次提及“发展”、29次提及“经济”,显示出鲜明的信号和清晰的着力点 [7] 重点发展领域与产业部署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 - 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11个领域作出重点部署 [7] - 绵阳市将以获批建设省级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为契机,积极推动“绵阳造”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狗等发展 [8] - 沃格光电将加快四川年度重点项目——AMOLED显示屏玻璃基光蚀刻精加工项目的试产、投产步伐 [8] 区域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 - 市域(郊)铁路成都至德阳线(S11线)力争在2027年通车试运营,为成德眉资同城化水平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 [9] - 四川省将继续深化推动“三朵云”等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加快破解跨区域一体化准入服务等难题 [9] - 阿坝州将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优惠政策、救助政策和帮扶政策 [9]
48辆L4级无人车已在自贡累计行驶超20万公里 能送货 会巡逻 无人车驶进自贡城乡
四川日报· 2025-10-24 14:41
无人车应用推广与运营 - 自贡市为首批48辆L4级无人车发放专属号牌,并发布物流配送、安防巡逻、环境监测等示范应用场景[2] - 无人车已累计行驶超20万公里,验证了技术在复杂路况下的可靠性[4] - 快递公司采用无人车配送,成本从人工每件0.2元降至0.1元,效率更稳定,并有效覆盖乡村末端配送,解决了村民自提快递的不便[3] - 除物流外,无人车应用已拓展至安防巡逻、环卫清扫、燃气巡检、环境监测等多个城市治理维度[4] - 自贡市规划在2025年实现无人车投放量100辆,2026年底突破300辆,构建全空间覆盖的应用体系[8] 政策支持与安全管理体系 - 自贡市率先出台《自贡市低速功能型无人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细则》,为车辆硬件安全建立标准[5] - 所有L4级无人车必须配备冗余系统,能在故障时自动切换至最小风险模式,并具备双模式操控能力,可由安全员随时接管[5] - 建立市级动态监控平台,并明确跨区县道路的认定机制,避免一区一策导致的道路割裂,便利未来跨区域运营[5][6] - 对于已在国内其他省市开展示范应用的企业,在满足核心条件下可免重复测试,简化在自贡的落地流程[6] 产业链构建与产能规划 - 总投资50亿元的九识智能西南区域总部及生产基地落户自贡,填补川南地区低速功能型无人车研发制造产业空白[7] - 自贡高新区已布局高精地图、精密零件、数据标注、动力电池等上下游环节,并培育了长盈精密、天钧精密等汽车结构件企业[7] - 九识智能自贡生产基地将布局全流程制造生产线,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万台无人车的产能规模,成为其全国化布局的智造核心[8] - 当地整合173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与高校合作,并设立50亿元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基金等提供金融助力,支持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7]
四川“十四五”时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主要成就发布 乡村产业更强 农村环境更优
四川日报· 2025-10-24 08:43
游 读 多村全面振兴5年 "十四五"时期 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保持平稳增长 2024年达5620亿元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21303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2:1 "天府粮仓"建设成势见效 开展"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 2024年全省粮食播面9608.8万亩、总产726.8亿斤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已累计帮扶50多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速连续4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9 / 1 - 1 - 11 - 11 - 11 / 1 / 1 / 1 - 1 大力实施"1+1+8"十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图按链 深入实施"天府粮仓 ·千园建设"行动 累计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1个 产业集群10个 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累计实施建设项目5.6万个、总投资622亿元 新改建农村公路7.6万公里、总里程达37.5万公里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96%,实现"村村通5G" 农村重点改革持续深化 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 发展土地流转型和服务带动型适度规模经营 累计培育家庭农场27.7万家、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