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川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这些“四川智造”立功了
四川日报· 2025-11-01 09:24
发射任务概述 -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31日23时44分由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2] - 飞船在发射约10分钟后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 - 飞船入轨后将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并与神舟二十号乘组进行在轨轮换 [2] - 本次发射标志着2025年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2] 在轨任务与科研计划 -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计划在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多项实(试)验与应用 [2] - 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 并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 [2] - 任务还包括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工作 [2] 测控通信与关键设备 - 中国电科十所研制的陆海天基测控通信系统为飞船搭建天地“生命线” 负责轨道测量、遥测遥控和数据传输 [3] - 中国电科十所为火箭研制的脉冲相参应答机 用于全程实时航迹测量并判断飞行状态直至箭船分离 [4] 四川地区企业参与贡献 - 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为火箭和飞船提供了30余种300余发点火器、起爆器等火工品 [4] - 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运载火箭一、二级发动机电缆网等产品的生产制造 [4] - 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特种产品应用于飞船交会对接和宇航员生理数据监测等关键环节 [4]
四川“十四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成就发布 “四张网”撑起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四川日报· 2025-11-01 09:2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全省综合交通线网里程达到44.3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一 [2] - 公路总里程达42.5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三 [2] - 铁路运营里程将突破7000公里,已覆盖21个市(州) [2] - 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稳居全国第三,实现连续两年“千万级跨越” [2] - “十四五”时期公路水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保持在10%以上 [3]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预计今年全省完成水利投资将超过700亿元,“十四五”水利投资总量或将突破2800亿元,是“十三五”总量的2倍 [4] - 水利投资结构多元化,在2800亿元总投资中,财政投入1507亿元,政府专项债484亿元,金融信贷资金503亿元,社会资本306亿元 [4][5] - 骨干水网加速构建,引大济岷工程即将开工,乡村水网提质增效惠及2200多万农村居民 [5] 能源与数字新基建成就 - 全省电力总装机1.49亿千瓦,今年累计发电量超过4100亿千瓦时,水电装机将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 [5] - 全省500千伏骨架网络线路超2.1万公里 [5] - 全省数据中心已建成128个、在建49个、拟建80个,综合算力水平居全国前列 [6] - 已形成通算、智算、超算等多元算力供给体系,智算占比从“十四五”初的不到10%提升至目前的近60% [6]
知名青年企业家南充行活动暨第四届南充市企业家日大会举行
四川日报· 2025-11-01 09:24
近年来,随着南充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南充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南充民营经济增 加值同比增长4.7%,占GDP的比重达62%,经济"压舱石"作用明显。全市民营经营主体总量达39.8万 户,占全市经营主体总数的97.62%。在2024年度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中,南充荣膺"优秀"等级。 10月31日,知名青年企业家南充行活动暨第四届南充市企业家日大会举行。本次大会共吸引300余 名企业家代表、市县驻外商会代表等参加。会议宣读了对"优秀企业家""突出贡献商会"的表扬通报,发 布了第三批南充市"果州优才计划"(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军人才)入选人员名单,并推介南充市重点产业 项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家德出席会议并讲话。 本次活动还同步举办了项目签约仪式,共达成合作项目22个、协议总投资113.2亿元。签约项目涵 盖汽车汽配、化工轻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记者 徐浩煊) 据悉,南充市企业家日于2022年设立,南充成为全省首个设立企业家日的市(州)。南充市企业家 日大会旨在增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增强企业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至今已经连续举 办四年。 ...
连续四年在宜宾举办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带来哪些新看点?
四川日报· 2025-10-31 17:43
大会概况与议程调整 -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于11月12日在宜宾开幕,主题为“新视野·新生态·新机遇”,这是宜宾连续第四年承办该世界级行业会议 [1] - 大会取消了主宾国设置,议程更加紧凑,关注点从行业自身技术突破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1] - 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地位显著,世界上每生产10块动力电池就有1块来自宜宾,该市前三季度动力电池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1% [1] - 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在宜宾基地产销两旺,其八期项目预计年底投产,将为宜宾再增加30吉瓦时动力电池生产能力 [1] 产业链拓展与新增长点 - 大会议程“破圈”,关注点转向上下游配套领域,旨在培育更多产业增长点 [2] - 专题会议议程发生变化,今年在持续聚焦储能产业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领域 [2] - 四川省已率先出台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宜宾正在多个区县前瞻性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产业 [2] - 本届大会首次将低空经济列为展览主题,因动力电池性能与低空航空器性能密切相关,多家电池企业已布局该细分领域 [2] 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 - 以全固态电池为代表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是大会关注点,国内首条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试制线即将在宜宾投用 [3] - 宜宾已聚集多支专家团队攻关高安全动力电池、全固态电池等技术,大会将重磅发布一批最新技术成果,包括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进展 [3] - 今年大会将国际合作摆在更突出位置,邀请全球电池联盟、LG新能源等国际组织和企业代表参会,并单独设立“国际交流日” [3] 产业生态与区域协同 - 大会期间,新能源汽车、电动航空、电动船舶、具身智能等应用企业将参与联动,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寻找需求市场 [4] - 大会突出政策协同,强调全行业共同完善标准生态,确保技术迭代过程中的自我规范与提升 [4] - 宜宾作为四川省产业链主承载地,与成都、眉山、遂宁等地的战略协同将更加明显,共同打造供需对接平台,促进省内电池企业与材料企业“就近配套、就近供应” [4] - 四川省强力助推打造万亿级锂电产业集群,今年前三季度四川动力电池产量达168.1吉瓦时,同比增长49.2%,全年产量有望突破200吉瓦时 [4]
四川交出生态环境整改答卷
四川日报· 2025-10-31 16:07
督察整改成效 - 四川已整改完成44755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1] - 历经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实现三轮省级督察对21个市(州)全覆盖 [2] - 雅安市清理侵占大渡河岸线的弃渣19.48万立方米并恢复河道26.8亩 [2] - 德阳市处置三水镇违规倾倒的8万立方米垃圾并探索出全流程整改机制 [2] - 德阳联合5市州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并建成年处理能力45万吨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 [3]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 全省已压减烧结砖瓦生产线670余条且限制类企业总数较2023年减少30%以上 [4] - “十四五”以来累计淘汰780余户企业落后设备并基本淘汰10蒸吨及以下工业燃煤锅炉 [4]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其中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贡献率超30% [4] - 累计培育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745家、绿色工业园区100家数量居西部第一 [4] - 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及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4] 交通运输结构调整 - 2025年1-9月铁路及水运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3.2%和21.7% [5]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1% [5] - 将试点零碳运输线路并优化加氢站与换电站布局以推广新能源重卡 [5]
达州借力“川超”打造商文旅体融合的沉浸式消费盛宴 因一场球赛“体验一座城”
四川日报· 2025-10-31 14:37
球迷为达州队加油呐喊。潘蕾 摄 10月26日,达州队主场迎战广安队。李桦 摄 赛前的流行舞蹈诗画《跃动达州》激情四射。李桦 摄 达州市体育中心外的"达品市集"。徐洋 摄 10月26日晚,"川超"达州川汉子队主场迎战广安板楯蛮队。在达州市体育中心的球场内,赛况激烈,牢牢抓 住球迷的注意力。而在球场外,"达品市集"也凭借裹满红油的麻辣鸡块、薄如蝉翼的灯影牛肉等特色美食,引来 无数围观者。 不止于"川超",达州抢抓"金九银十"消费季,围绕第四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巴山大峡谷创建5A 级景区等,更好挖掘和满足市民游客消费需求,全力以赴打造商文旅体融合的沉浸式消费盛宴,促进消费增长。 有吸引力,还要方便游客来 10月26日晚比赛开始前,由460名小学生共同演绎的团体操《向阳而生》、600人联袂带来的流行舞蹈诗画 《跃动达州》以及2000架无人机灯光秀,先为到场球迷"暖场"。 记者了解到,达州将主场赛前的文艺表演交由各县(市、区)轮流负责,打造成展示各地特色文化的一扇"窗 口"。"好看好吃好耍的东西,才能吸引人。"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类似的探索,从"川超"赛事延伸到景区等场景:宣汉县举办"安逸四 ...
眉山首次赴京开展央国企对接会 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找“伙伴”
四川日报· 2025-10-31 14:37
投资对接活动概况 - 活动主题为投资眉山(北京)央国企对接会 汇聚90余家重点央国企 是眉山首次在京大规模举办此类对接活动[1] - 活动期间共签约项目43个 合同金额达50604亿元 其中现场签约项目15个 合同金额达34181亿元[1] - 同时发布《眉山市投资机遇清单》 涵盖优质项目238个 蕴藏市场机遇超过3300亿元[1] 签约项目行业分布 - 签约项目涵盖新能源新材料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农产品精深加工 低空经济等领域[1] 眉山工业与经济增长 - 眉山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今年前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 增速持续领跑全省[1] - 前三季度眉山GDP同比增长71% 位居全省GDP增速榜首 在一季度和上半年GDP同比增速均居全省首位[1]
将PM10和NO2削减任务纳入计划 成都启动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四川日报· 2025-10-31 14:37
记者10月29日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成都启动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成都市大气污 染防治"十四五"收官之战,本轮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升级,将PM10(可吸入颗粒物)和NO(二氧化氮) 两项污染物的削减任务纳入攻坚计划,制定各县(市、区)攻坚目标分解表,要求县(市、区)按时序 完成减排目标。 在治理手段上,强化智慧精准。将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重点行业企业安装电力监控设备,强 化"非现场监管",严防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依托颗粒物组分和氮氧化物监测、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 完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强化科技巡防精准溯源污染高值区域。 在治理格局上,深化社会共治。将以美丽社区建设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抓手,将"人盯源"机制 与"美丽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把责任压实到最小社会单元。治理重心从普遍约束转向精准服务,完 善"用车大户"企业清单。此外,还要通过政策手段帮助环保绩效先进企业享受更多红利和发展机遇,同 时加强曝光典型违法行为。(记者 吴亚飞)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庆介绍,今年的秋冬季攻坚战,成都将从治理思路、治理手段、治理格 局三个方面重点发力,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让'成都蓝'常驻。" 在治理思路上, ...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四川工业如何“挑大梁”?
四川日报· 2025-10-31 10:49
菲斯特眉山生产基地。菲斯特供图 可恩生物生产车间。可恩生物供图 四川飞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装配车间。四川飞球集团供图 40余米——这是国机重装8万吨模锻压机的高度。"四川造"大国重器,锻造出航空航天领域的"钢筋铁骨"。 11天——这是长虹智慧显示终端智能工厂的订单交付周期。来自四川的"聪明"车间,摘下"全国首批卓越级智 能工厂"称号。 数千万颗——这是全球首款量产的135英寸P0.7TFT基Micro-LED拼接屏上的微米级芯片数量。四川企业辰显 光电,将"终极显示技术"变为现实。 10月27日,位于眉山的菲斯特激光显示光学屏制造基地正式进入净化装修及入驻设备阶段,正在全力推进建 设,冲刺全面投产。 扩大产能,只是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菲斯特)5年来的变化之一。作为全球少数掌握超大尺寸 菲涅尔透镜制造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2021年,菲斯特推出12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填补行业空白;今年,企业 又开发出全球首款15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大大拓展了激光显示的应用场景。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离不开省、市给予的资金、政策等支持;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也让科技创 新成果能够及时从实验室走向货架。"菲 ...
四川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赓续历史文脉 绘就时代新篇
四川日报· 2025-10-31 10:49
金秋十月,全国文物工作者的目光再次投向四川。在泸州举行的首届文物保护利用大会,聚焦文物 保护利用;在广元剑阁举行的蜀道与阿皮亚古道学术交流会,邀请中、意专家共商古道保护。10月30日 至31日,2025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又将在成都举行,海内外80多位专家学者,将针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和活化利用,再次展开智力激荡。 这是四川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生动践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传 承保护念兹在兹、亲自擘画。不负嘱托,四川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系统谋划、 整体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一幅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的壮丽画卷,正在巴蜀大地徐徐展开。 保护优先 守住中华文化的根与魂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近年来,四川始终把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体系化推进立法保护、政策保护、系统保护和试点 保护,多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和价值研究,多层次推动传承普及和转化利用,强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 文化遗产协同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 法治,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力保障。伴随《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 例》等的接连出台和修订,四川文化遗产保护构筑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