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川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第二届“天府乡村美 花重锦官城”摄影作品展正式开展
四川日报· 2025-10-29 05:29
公司业务活动 - 公司作为特别支持单位参与第二届"天府乡村美 花重锦官城"摄影作品展 [4] - 公司协助活动组委会面向全市60余个街道、80余个社区征集摄影作品,累计收到投稿1500余幅 [4] - 公司同步发起线上线下互动投票,累计投票数达5.7万余次 [4] 公司养老金融服务 - 公司深耕天府沃土22年,高度重视养老金融业务发展,以社区支行为服务阵地 [5] - 公司累计为辖内116万名老年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管理综合金融资产超600亿元 [5] - 公司于2012年率先推出养老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安愉人生",并持续丰富产品供给 [6] - 公司形成以"专属服务、薪酬规划、增值权益、活动平台"为支撑的"安愉人生"养老金融生态圈 [6] 公司荣誉与创新 - 公司作为首家挂牌"安愉人生"品牌的分行,立足四川省养老产业发展实际情况 [6] - 公司通过网点适老化改造、"金融+非金融"创新服务等模式延伸养老金融服务场景 [6] - 公司先后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四川省"敬老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6]
方大集团达州钢铁:以“绿色革命”书写“十四五”环保新答卷
四川日报· 2025-10-29 05:2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以搬迁升级为契机,实施贯穿全产业链的绿色革命,完成从工业锈带到生态绣带的跨越式蜕变 [1] - 搬迁工作于2020年6月签署协议进入实质性阶段,2023年4月新厂区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公司采取新厂建设与老厂环保改造双线作战策略 [2] - 公司依托攀西地区钒钛矿资源,研发高强度抗震钢材,实现从普通建材向高端材料的跃迁,产品附加值提升35% [5] 环保与排放成效 - 新厂区颗粒物排放浓度小于10毫克/立方米,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老厂区分别减少75.86%、65.28%、67.79% [3] - 新厂区吨钢新水消耗下降19.7%,中水回收利用率达98%,焦炉烟气颗粒物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转炉一次除尘颗粒物排放浓度控制在10毫克/立方米以内 [3][5] - 新厂区绿化覆盖率达35%,配套建设湿地文化公园等,规划打造工业旅游景区 [3] 能源效率与自给率 - 新厂区采用亚临界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200兆瓦,较老厂区提升130%,自发电率稳定在95%以上 [4] - 通过回收利用各类煤气及饱和蒸汽发电,度电煤气消耗量从4.6立方米降至2.8立方米,发电效率提升40% [4] - 2025年4至9月,通过迎峰发电、错峰用电策略,日均发电量较去年同期提升140%,外购电下降90.97% [4] - 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将烧结环冷余热、高炉余压转化为电能,炼钢饱和蒸汽用于供暖 [5] 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 - 搬迁升级激活区域经济生态,新厂区周边20公里范围内吸引星空钠电、钒钛新材料等领域企业落地,逐步形成钢-钒-钛-新能源产业集群 [5] - 公司高端产品销售市场辐射川、渝、鄂等地,吨材利润位居全国前列 [5]
精城优镇,阿坝州推动城镇化水平、城市发展能级不断提升 把建筑轻轻放在山水之间
四川日报· 2025-10-28 11:10
行动规划与目标 - 阿坝州正推进“精城优镇”行动,旨在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城乡发展新格局” [4][5] - 行动规划围绕“精而优”抓规划设计、“适而用”抓基础配套、“特而新”抓业态培育、“靓而美”抓环境提升四大方向 [2][3] - 行动分步实施:2025年试点先行,重点推进马尔康市、若尔盖县、汶川县等;2027年全域覆盖,推进小金县、理县等城市更新 [2][3] - 全州目标是构建“13个重点镇+14个特色镇+42个基础镇”的集镇建设体系,并形成“一环三片、双核引领、三心驱动、多点支撑”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4] 投资规模与当前进展 - 该行动已实施重大项目116个,累计投入资金达43.69亿元 [3] - 截至2024年底,全州城镇化率达到44.93% [3] - 马尔康市作为州府,投资超过15亿元落地了12个城市更新项目,覆盖7个功能片区 [6] 具体实施举措与案例 - 若尔盖县唐克镇通过“三线”入地、新建黄河第一湾广场等举措提升集镇颜值和旅游吸引力 [4][9] - 红原县筹措资金3940余万元实施城区高原试点供氧项目,在11个点位布局供氧系统,可满足约7700人使用 [7] - 阿坝县在景区周边设置自驾游驿站,提供休憩、洗漱、充电及汽车免费检测等服务 [7] - 马尔康市俄尔雅村改造遵循“修旧如旧、旧物利用”原则,保留嘉绒藏族民居风格并成功吸引游客 [6] - 壤塘县南木达中学在建设之初规划了集中供暖以改善学习环境 [7] 业态培育与未来发展 - 行动强调业态培育,包括景镇一体、红色研学、生态康养等,以适配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定位 [4][5][9] - 未来计划打造4至5个具有示范效应的特色建筑集群,并活化利用松潘古城、金川老街等历史资源 [9] - 将结合当地文化(如丹顶鹤、河曲马、黄河文化)和现代设计打造网红打卡点,若尔盖县唐克镇已落地低空飞行中心提供直升机观光服务 [9]
解码“九寨蓝”
四川日报· 2025-10-28 08:31
九寨沟长海美景。 10月19日至20日,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迎来了今年入秋后的第一场雪。洁白的雪 花覆盖了彩林、山峦和景区栈道,而五彩池、五花海、长海等众多海子与白雪交相辉映,蓝绿色彩显得更加纯 净。 赶在降雪之前,阿坝水文中心的工程师们完成了对九寨沟长海、五花海、犀牛海等多个点位的水质水生态采 样工作。这项工作今年已开展了两次,是他们正在开展的"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湖泊物理特征演变及成因分 析研究"课题的重要内容;而这项课题的一个重要研究目标,就是解析湖泊色彩的成因。 疑问:五彩斑斓的水体颜色是怎么来的 阿坝水文中心工程师高贤军站在九寨沟黑角桥下,手持浮游生物网,连续在水中以"∞"字形划动。在持续近5 分钟的划动后,浮游生物网收集到了适量的藻类定性样品,装入标本瓶后加入鲁哥氏液,等待后续分析。 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九寨沟湖泊中独特的钙华颗粒是湖泊颜色形成的关键。然而,学术界也有其他看 法。成都理工大学高级工程师彭东则认为,钙华、藻类底质等只是辅因,主要是由于九寨沟水体清澈,光线入射 深度较大,水体对蓝、绿光之外的其他色光产生了强烈的选择性吸收,才形成了独特的水体颜色的光学基础。 ...
锦绣铺画卷 安逸绘新章——写在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开幕之际
四川日报· 2025-10-28 08:31
大会核心与目标 - 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将于10月29日在绵阳梓潼中国两弹城举行,这是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后首次全省文旅发展大会 [1] - 大会旨在展示四川文旅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体验,集中呈现“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融合成果 [1] - 大会将邀请国际旅游组织官员、境外旅行商、全国旅游集团20强、文化企业30强代表及海外文旅博主参会,通过展示、签约、考察等活动发出全球邀约 [1]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进展 - 九寨沟景区今年接待游客已突破600万人次,创下景区对外开放40余年以来的新纪录 [2] - 绵阳联合阿坝启动“九绵黄金道”共建计划,通过景区联票、数据共享等举措打造大九寨世界级旅游环线 [2] - 三星堆博物馆今年前9月累计接待游客467.24万人次,门票收入达2.58亿元 [2] - 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已全面启动建设,一期项目预计于2026年7月开放,目标打造国际影响力的东方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 [3] - 多个文旅名城协同发展:成都塑造“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品牌,乐山推进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扩容提质,广元打造大蜀道不夜三国城夜游体验 [4] 产业融合与经济效益 - 省级层面围绕规划策划、重大项目等8个方面推出一揽子支持政策,推动“农商文旅体教康”深度融合 [5] - 四川出台“跟着赛事、演出、美食、影视游四川”4个实施方案,1至9月全省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10场,吸引观众210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14.6亿元,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综合消费约100亿元 [5] - “川超”赛事进行中,观众凭比赛门票可到全省数百家景区免费畅游,开启“观赛一日、游川多天”新体验 [6] 创新业态与品牌体系构建 - 全国首个跨省域低空文旅协同项目“川渝低空文旅走廊”在成都试飞首航,开启跨景区、跨区域低空文旅验证飞行 [7] - 川渝共办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联合推出100个特色文旅场景,四川定制版NBA聚星名人赛落地探索“国际赛事IP+巴蜀文化”生态 [8] - 省级层面统筹推出“少必入川”“熊猫伙伴”等10个文旅消费精品品牌,鼓励市州推出“蓉城囍事”“‘青’睐绵阳”等N个地方特色品牌,形成“1+10+N”文旅消费精品品牌体系 [8] - “‘青’睐绵阳”品牌将依托特色资源推出多元场景活动,并在大会发布品牌标识体系,塑造年轻、活力、时尚的文旅新形象 [8]
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消费“热”起来——解码文旅深度融合“巴蜀样本”
四川日报· 2025-10-28 08:31
文章核心观点 - 四川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其成功基于三重密码:活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消费新场景、丰富多元业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科技赋能拓展智慧文旅新体验 [1][2][5][7] 以文化吸引流量:活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消费新场景 - 深挖历史文化资源 如三星堆超级文化IP 通过文创产品连接历史与当下 将影响力转化为消费力 [2] - 三星堆博物馆在售文创产品超过2700种 产品品类年更新率超30% 文创年销售额破2亿元 IP授权破千万元 [2] - 推出文旅创新场景、人气场景和品质场景 推动旅游产品从打卡式向沉浸式转型 如峨眉山武术体验项目、苏稽古镇非遗美食、六合丝博园非遗艺术体验 [2][3][4]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四川文旅市场接待游客4734.15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总额384.01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8.32%、6.53% [1] - 今年上半年四川共接待游客6.82亿人次 游客总花费9125.05亿元 [4] 把流量变留量:丰富多元业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 推动文旅与农业、科教、商业、体育、娱乐等深度融合 延长文旅产业链 例如农业科技园研学、农文旅园区热气球观光、地质研学游 [5][6] - 将工业遗址等记忆与当代社交需求结合 打造微醺能量站等火出圈的文旅消费场景 [5] - 出台跟着赛事、演出、美食、影视游四川等方案 联动票根经济激活覆盖吃住行游娱购的二次消费 [5] - 成都世运会期间四川接待外地游客410万人次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7.2万人次 [5] 进一步提质增效:科技赋能,拓展智慧文旅新体验 - 科技赋能促进文旅服务提升 如峨眉山配置30台外骨骼登山助力机器人 可为游客节省30%的体力 投用一个月付费体验游客达上千人次 [7][8] - 利用虚拟现实、全息投影、3D打印、数字技术打造数字展示中心和沉浸式体验 将分散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可交互的一站式体验 [8] - 科技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静态观赏变成动态交互 例如三星堆VR体验、李庄古镇动态还原历史场景 [8][9]
国家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公布 四川3地入选
四川日报· 2025-10-28 08:31
四川入选的3地分别为:成都市"窗含西岭·熊猫秘境"龙门山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广元市"大蜀 道"户外运动目的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姑娘山—九寨沟—黄龙"全梯度户外运动目的地。 四川作为中国户外运动发展的重要区域,已基本形成"一环四区"户外运动区域布局。四川通过推动 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试点、启动户外运动资源普查等,构建完善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体系,着力打造世界 知名的户外运动胜地。(记者 薛剑) 近日举行的2025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公布首批49个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建设地区名单,四川有3地入选,与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并列为入选地最多的省份。 ...
集中展示“十四五”红茶八大类科技创新成果
四川日报· 2025-10-28 06:29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郑茂瑜 王型芳)10月26日,以"创新融合 绿色智造"为主题的2025年 全国红茶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在宜宾开幕。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祝春秀出席大会并 致辞。 大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主办,五粮液集团子集团四川省川红 茶业集团承办。近300名来自全国茶学机构、高校及茶企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茶树育种、绿色防 控、数字化加工等关键技术进行交流,共商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会议集中展示了"十四五"红茶八大类科技创新成果,涵盖生物基因组学、品种培育、生态低碳茶 生产、绿色防控、数字化加工等领域。为促进成果转化,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宜宾等主 产区政府、企业签署了10余项合作协议,旨在构建"科研—产业—市场"协同发展链条。大会还发 布了行业发展倡议书,并启动"十五五"红茶科技创新计划。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宜宾市的长期合作成效显著,通过产学研协同,推动"宜宾红茶""宜 宾早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从2015年的不足20亿元跃升至2025年的120亿元以上,实现了全产业链 升级。 作为承办方,四川省川红茶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分享了高质量发展实践,其融合两项 ...
绵阳市梓潼县:千年文脉滋养文旅融合新篇章
四川日报· 2025-10-28 06:26
四川两弹城博物馆与航天科技馆。 □子心 (图片由梓潼县委宣传部提供)深秋的绵阳梓潼,古柏苍翠,潼水长流。七曲山大庙的飞 檐翘角隐于古柏林中,静述着文昌文化的悠久;长卿山下的"两弹城",砖瓦间留存着峥嵘岁月的 印记。这座有着2310年历史的古县,正借着文旅深度融合的东风,焕发出新的生机。千年文脉在 保护与传承中活化梓潼,以"东依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地处蜀道翠云廊南起点,自秦昭襄王 置县,历为郡、州、县治所,被誉为"剑门锁钥、蜀道咽喉"。梓潼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七曲山大 庙作为"文昌祖庭",不仅是海内外文昌宫观的源头,更是一座"活着的古建筑博物馆"。庙内现存 元、明、清三代殿堂阁楼23处,建筑依山就势,布局严谨。从盘陀殿到百尺楼,层层递进,错落 有致。当年,建筑学家梁思成来此考察,赞誉其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与古建筑相映的,是全 国面积最大的纯古柏林。境内有古树名木22134株,其中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515株。那株"古柏 王",2300多圈年轮,默默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如何让古柏长青、文脉永续?当地将古柏保护 作为首要任务,修补古蜀道,将"交树交印"制度古为今用,在全省率先颁布古树名木司法保护 令,并出 ...
“长江班列”九江首发 实现长江中游三省全覆盖
四川日报· 2025-10-27 08:48
"长江班列"是四川为提升长江黄金水道运输能力而开行的铁水联运班列。运营方蜀道班列分公司相 关负责人介绍,班列主要采用长江上、中游铁路+长江中、下游水运的铁水联运体系,以本次发运的玉 米为例,货物从江苏南通港经长江水运抵达江西九江港后,换乘铁路发往四川,较传统的水运模式,运 输时间由25天缩短至10—12天,为跨区域大宗商品运输按下"加速键"。 10月23日,一列满载玉米的"长江班列"从江西九江城西港铁路专用线驶出,经九江七里湖站发往四 川。这是"长江班列"首次从九江发车,铁路运营段在覆盖四川、湖北、湖南后,成功延伸至江西,实现 对长江中游鄂、湘、赣三省全覆盖。 传统模式下,粮食通过"散装"方式运输,不仅装卸时间长,损耗率还高。本次"长江班列"发运的玉 米,采用"散改集"运输模式,共计50个标准集装箱。通过集装箱标准化运输,在江淮地区、太湖平原等 商品粮基地与西南地区市场间,搭建起一条稳定可靠的粮食运输通道。(记者 寇敏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