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网络版
搜索文档
广东发布2024年预警大数据报告 全省预警发布量创新高 短信受众达81.8亿人次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2 16:12
预警发布量创新高 - 2024年广东预警发布量创新高 短信受众达81 8亿人次 占全省公益短信的52 8% [1] - 全省通过各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发布预警及提醒信息18 7万条 气象红色预警719站次 [1] - 暴雨预警及汛期 前汛期 4月的暴雨预警量分别为历史同期的2 5倍 2 7倍 2 6倍 6 2倍 [1] - 雷雨大风 冰雹预警发布量均为历史最多 其中冰雹预警量为历史同期6倍且集中在4月 [1] - 共发生22次龙卷风 数量为历史最多 龙卷风提前预警击中率37 5% [1] 多部门联动发布预警 - 2024年17个省级部门携手发布预警信息 非气象部门发布频次占比77% [2] - 面对10个台风影响 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多个单位发布7期预警 短信受众达11 7亿人次 [2] - 面对13次编号洪水 多部门联手发布全网预警 水利部门汛期调度1017座次大中型水库 拦蓄洪水87亿立方米 [2] 临灾预警机制建设 - 省防总累计启动调整应急响应47次 合计82天 响应时长超1900小时 [2] - 建立暴雨预警双重"叫应"和预警叫应"四个一律"工作机制 [2] - 开展直达基层责任人高级别预警"叫应" 暴雨和雷雨大风红色预警"叫应"536次 [2] - "叫应"镇村一级应急责任人189 4万人次 [2]
珠海常态化开展“香山夜访” 激活基层社会治理“末梢神经”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2 16:12
基层治理创新 - 珠海市开展"香山夜访"活动,每周二晚组织1000余名市、区、镇街三级干部下沉331个村(社区)现场听取群众诉求 [1][2][3] - 活动采取"接诉即办"机制,落实"谁接访谁跟踪、谁办理谁反馈"原则,将问题预防在萌芽状态 [4] - 通过建立市区两级综治中心调度机制,推动跨部门高效联动,形成治理合力 [4][5] 工作模式特点 - 领导干部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主动走访,解决群众"白天务工、晚上归家"导致的沟通障碍 [2] - 主要领导下沉到问题较多、情况复杂的村(社区),确保每周二晚每个村(社区)都有干部接访或入户 [3] - 采取"预防式治理"模式,使社区成为矛盾化解的"第一现场",实现"小事不出社区" [4] 实施成效 - 现场为单亲妈妈家庭筹款购买电脑和双层床,解决子女独立生活空间和求学需求 [1] - 优化南虹社区电梯加装方案,协调主管部门加快审批推进项目开工 [2] - 协调搬迁金湾区公交站台,同步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完善工作 [5] - 成功调解斗门区酒后滋事事件,避免矛盾激化 [4]
广东公布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消防工作考核结果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1 15:39
考核结果 - 2024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消防工作考核中7个地市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获评优秀等次 包括广州 中山 汕尾 河源 佛山 云浮 东莞市 [1] - 13个省属单位获评优秀等次 包括省水利厅 省市场监管局 省公安厅 省司法厅 省通信管理局 广东海事局 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气象局 省粮食和储备局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国资委 省民族宗教委 省机场集团 [1] - 12个地市获评良好等次 包括韶关 阳江 揭阳 惠州 清远 珠海 湛江 深圳 江门 茂名 汕头 肇庆市 [1] - 28个省属单位获评良好等次 包括省体育局 省林业局 省海洋综合执法总队 省农业农村厅 省生态环境厅 省自然资源厅 民航广东监管局 省邮政管理局 省能源局 省教育厅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委军民融合办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卫生健康委 广州铁路监管局 省地质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广东局 省代建局 省供销社 省商务厅 省地震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广电局 省民政厅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 省铁投集团 省旅游控股集团 [1] 工作成效与要求 -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通过统筹发展和安全 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开展专家下基层服务帮扶 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2] - 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抓好问题整改和专项整治 加强互学互鉴和经验总结 通过考核推动改进 建设和落实工作 [2] - 推动企业更好落实主体责任 确保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取得实效 有力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2]
2025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穗举办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1 09:39
粤港澳大湾区论坛背景 - 由国务院参事室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承办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广州举办 [1] -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高雨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1] - 论坛汇聚150余名代表包括政府参事、专家学者及三地机构负责人 [2]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论坛主题为"锚定'一点两地'战略定位,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 - 广东正落实"一点两地"全新定位,聚焦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和居民"心联通" [2] - 目标包括打造世界级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及现代化产业体系 [2] 重点议题与产业规划 - 设置四大圆桌论坛:现代化产业体系、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教育人才高地、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 [2] - 强调在高质量发展示范地和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上实现突破 [1] - 提出需在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开创新局面 [1] 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 国务院参事室将持续发挥智力优势支持大湾区建设 [1] - 广东省政府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视为深化改革开放的核心机遇 [2] - 多方协作机制涉及国家职能部门、三地机构及智库专家 [2]
2025年茂名荔枝嘉年华启幕 邀请全球客人来广东品荔枝游乡村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0 16:12
茂名荔枝产业发展现状 - 茂名市荔枝定制近8万单,重量超700万公斤,金额超1.5亿元 [1] - 茂名荔枝产业具有历史最悠久、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大、品种最全、品质最优、产业最全"六个最"特点 [1] - 全市拥有4000多家电商、1万多家微商,荔枝电商渠道收购均价比传统渠道高出10%以上 [2] 政府支持与产业升级 - 广东省启动荔枝"12221"市场营销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配套建设 [1] - 茂名市政府财政出资100万元,叠加电商平台、金融机构资金补贴,推出超300万元茂名荔枝电商消费券 [2] - 广东省商务厅联合荔枝主产区举办"荔香四海 产销共赢"系列助力销售活动 [2] 营销创新与渠道拓展 - 茂名创新推出"荔枝盲盒"和节日主题定制,培育发展节庆经济 [1] - 连续第五年启动"十万电商卖荔枝"活动 [1] - 河北首衡、广东省邮政、广州江南市场、顺丰等企业承诺扩大采购规模,依托"田头智慧小站"和冷链专线,实现24小时内送达全国主要城市 [2] 产业协同与跨界合作 - 广东省气象局、省农业农村厅等六方签署合作协议,通过金融、气象、科技手段护航荔枝产业 [2] - 发布"荔乡之旅"精品路线,串联贡园古荔林、柏桥服务区荔枝市集等节点,助力农文旅深度融合 [2]
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广东分会场(清远)活动举办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0 16:12
5月19日,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广东分会场(清远)活动在清远长隆度假区启幕。活动期间,广东 各地还将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学"等场景,推出153项文旅活动、208项文旅惠民举措,涵盖 发放文旅消费券、景区门票减免、公益性文艺演出等,切实释放旅游红利,持续文旅消费热。 多维展现广东魅力 现场还进行了国家等级旅游民宿,2024年广东省金品、银品级乡村酒店,2024年广东省金宿、银宿级乡 村民宿等颁奖仪式;同步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通过发起文明旅游倡议,强化文明旅游宣传教育,提 升文旅整体形象。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清远市人民政府主办,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清城区人民政府 承办。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全省各地级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代表,各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和文旅达 人等约300人参加。 为进一步整合清远文旅资源,现场发布了"湾区花园 福地清远"旅游线路矩阵。矩阵以重点文旅企业为 核心引擎,涵盖具有清远特色的茶文化游、美食文化游、岭南民族秋色摄影之旅等7条"全国乡村旅游精 品线路""广东省精品旅游线路",激活全域旅游发展新动能。此外,系列活动将联动清远29家景区(景 点)、26家酒店( ...
十五运会广州赛区场馆首批精致街区改造完成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0 16:12
场馆改造与城市更新 -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等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首批场馆已完成周边街区改造,为赛事提供良好环境[1] - 天河体育中心拆除旧喷泉池和围墙,改造为白色石砖和口袋公园,提升市民活动空间和美观度[2] - 封闭绿化带被改造为多功能绿色城市休息站,融合林下休憩、康体等功能,实现全民共享[2] 设计理念与细节优化 - 天河体育中心街区改造遵循"精致设计,量身定制;精准修补,节俭利旧"原则,注重细部构造[2] - 公厕被重新设计融入绿地,通过石板步道连接人行道,优化空间布局和美观性[3] - 人行道升级保留原有铺装材料,延续亚运记忆的同时增添十五运会特色,仅更换破损部分[3] 融合与文脉传承 -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改造注重与城市文脉、居民生活融合,拆除部分看台增设联通平台衔接英雄广场,弘扬英雄精神[4] - 街区改造风格与商圈风格统一,梳理中华广场等地业态,打造微流线型一体化共享街区,推动商业与人流融合[4] - 较场东路增设非机动车专用停车区,解决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停放问题[4] 个性化设计与城市活力 - 大学城内环路采用"一街一策"设计,慢行步道以橙色、红色、蓝色等不同颜色区分功能区域[6] - 内环路以活力橙串联中心湖公园等场所,中环路以文化蓝串联高校,外环路以科技红串联科技园区[6] - 其他区域道路以自然绿为底色,提供林荫通行道路,形成生态连接网络[6]
今年广东荔枝产量预计约160万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9 15:53
广东荔枝产业概况 - 广东荔枝季从5月中旬持续至7月,粤西早熟品种5月中旬上市,珠三角6月上旬接棒,粤东晚熟品种可卖到7月 [1] - 2025年广东荔枝预计总产量160万吨,其中粤西占比64%(103万吨),珠三角18%(29万吨),粤东16%(26万吨) [2] - 湛江遂溪仙品荔开采首日预售量4500吨(占产量30%),订单均价12元/斤(同比+20%),预售金额近亿元 [2] 市场拓展与销售表现 - 粤西早熟荔枝通过上海对接会、茂名电白文旅推介会分别获得四川12万斤、湖南20万斤意向订单 [3] - 茂名标准化包装妃子笑品种已出口澳大利亚近10吨 [3] - 广州从化井岗红糯2024年出口加拿大超500吨,适配北方冷链运输 [4] 品种结构与创新 - 2025年妃子笑预计占比32.74%,白糖罂18.06%,黑叶13.41%,前八大品种合计占85% [4] - 新品种如广州增城增江红荔焦核率55%,保鲜期达3-5天,适配北方运输 [4] - 区域特色品种包括廉江鸡嘴荔、阳东双肩玉荷包(甜度22度)、普宁风吹寮等 [4] 产业融合与品牌建设 - 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将成广东首个荔枝文化主题服务区,推动农文旅融合 [1] - 通过省外推介会和国际出口实现"荔枝出海",覆盖上海、澳大利亚等多市场 [3][4] - 湛江开采活动打响品牌"第一炮",茂名提前启动2025年荔枝嘉年华营销 [1][2]
2025国际博物馆日暨中国旅游日广州主会场活动启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9 15:53
活动概况 - 2025国际博物馆日暨中国旅游日广州主会场活动在团一大广场启动,广州40家文博单位集体亮相[1] - 活动包含AI问答互动、AI文化创意设计、沉浸式戏剧表演、文艺演出及圆桌主题交流等环节[1] - 活动聚焦博物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文化包容、社会服务与可持续发展回应数字化、全球化与多元化需求[1] 文博行业创新 - 博物馆运用智能导览、实时交互、VR虚拟现实、3D建模等技术重构公众与历史的互动方式[1] - 通过"内容+平台"产业优势,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活化千年文明印记[1] - 广州打破行业边界,将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其他行业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混合展示以促进融合发展[1] 主题区域展示 - 科技赋能区展出"博物馆虚拟仿真课程",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和AI问答实现古今对话[2] - 有爱无碍区为残障人士提供触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文化体验[2] - 无界共创区邀请观众体验AI文创设计,扮演"数字匠人"角色[2] - 多元服务区展示文博单位及科技企业的服务与文创产品[2] 行业交流活动 - 举办"博物馆:与时代同行"分享交流会,探讨AI虚实融合、多元服务及青年力量等话题[2] - 文博、高校、科技企业代表共同探索博物馆与公众、城市、科技的深度链接[2]
江门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档升级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9 15:53
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 - 第三届江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于5月18日启动,活动将持续至5月28日,主题为"分类齐参与 低碳新时尚" [1] - 活动内容包括科普宣传和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名称征集,旨在提升全民参与度,推动垃圾分类从"新时尚"迈向"全民自觉" [1] - 江门连续三年举办线下活动,既是落实全国垃圾分类宣传周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1] 垃圾分类工作进展 - 江门连续6年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从机制建立、设施建设、科学管理、习惯养成入手推进 [1] - 2023年江门鹤山入选全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级市名单,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县级市 [1] - 江门已建成5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全市生活垃圾焚烧总处理能力从2021年的600吨/日提升到5900吨/日 [2]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