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网络版
搜索文档
打造外国人体验中国生活第一站 广东向全球发出文旅邀约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3 17:22
活动概况 - 活动为"发现精彩广东"广东入境游全球宣推启动仪式,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携程集团与Tripadvisor猫途鹰联合承办 [3] - 活动现场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位国际旅行商和国际旅游达人参与 [3] - 活动通过舞狮、皮影、工夫茶等8项非遗技艺互动及舞台剧表演,展示岭南文化,旨在将广东打造成"入境游客体验中国生活首站" [3][4] 市场表现与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广东省接待入境游客突破3931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988亿元,同比增幅均超过30% [6] - 2025年1月至9月,广东入境游总人次以显著优势位居全国首位,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法国、俄罗斯等市场增速亮眼 [6] 政策支持与体系构建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12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推出六大维度23条创新政策,系统性构建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体系 [6] - 政策核心领域涵盖签证通关便利化、航旅产品创新、服务生态完善及全球营销升级 [6] 未来规划与产品创新 - 公司将重点打造多元化入境游产品体系,包括"一程多站"大湾区串联游、个性化私属体验及赛事演唱会等特色类型 [7] - 公司将结合十五运会、春节等节点,联合酒店、景区、度假区等推出让利促销活动,提升产品竞争力 [7] 全球营销与传播策略 - 公司将通过举办海外峰会推介、加强交通枢纽广告投放及开展海外旅游达人创意直播等形式扩大全球影响力 [7] - 2026年新春季将启动"广东年味世界共享计划",向全球展示岭南非遗技艺和年俗文化 [7] 服务优化与体验提升 - 公司将联合顺丰速运集团开展"轻松游一站式服务柜台升级"推广项目等便利服务措施,优化游客体验 [7] - 活动现场设置了体验"即买即退"离境退税便捷流程的互动环节 [4]
从“给政策”到“给机会”迭代升级 广东为“AI+制造业”精准配对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3 17:19
政策方案核心 - 广东省出台《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包含16条政策措施,旨在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1] - 政策支持方式从“给政策”向“给机会”迭代升级,通过建立供需清单和工作机制,精准引导人工智能与制造业高效对接 [1][2][3] 产业基础与优势 - 广东省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形成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巨大市场空间和试验场 [2] - 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600家,构建了以华为昇腾生态、腾讯混元大模型为代表的全栈式产业链 [2] 具体实施路径与机制 - 建立“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品和服务场景的培育对接全流程工作机制,分行业分领域征集发布场景需求“能力清单”和产品服务“供给清单” [3] - 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咨询诊断和“建档立卡”服务,分行业梳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与实施路径,为企业部署工业模型和智能体提供科学参考 [3] - 构建“1+1+N”具身智能训练场体系,包括1个主训练场和管理中心、1个示范区、N个细分领域训练场,加速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迈向工程应用 [3] 技术创新与平台建设 - 自2018年以来,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连续布局5批“新一代人工智能”专项,并在智能制造、质量检测等领域取得多点突破 [6] - 全省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9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近200家省级平台,以及190多家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 [6] - 加快建设智能体领域创新中心和智能终端领域创新中心,并推动国家级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落地 [4] 基础设施与算力支持 - 截至2025年8月,累计建成5G基站43.1万个,规模居全国首位,并计划年内打造100个万兆光网项目,其中工厂场景项目超1/3 [7] - 建成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400G全光运力网络,实现超低时延圈目标;前海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汇聚算力规模超14000P [7] - 2025-2027年省财政安排2.5亿元支持韶关市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并将研究制定智能算力应用普惠补贴政策 [8] 资金投入与国企引领 - 2025年年初预算安排“制造业当家”资金262亿元,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自2018年以来省财政已累计投入约15亿元支持人工智能领域 [8] - 广东省属国资国企力争到2027年人工智能相关投资超2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9] - 已形成先进制造业基金群,累计认缴规模约700亿元,投资项目52个 [10]
港珠澳大桥开通7周年 进出口货物总值超1.2万亿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3 17:17
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迎来开通7周年。截至10月22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以下简称大桥口 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截至今年9月份,拱北 海关监管经大桥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已累计达1.24万亿元。 "2025年至今,经口岸出入境客流车流已分别超过2510万人次和546万辆次,同比分别增长17%和25%。 随着口岸客流车流增长态势持续,预计2025年全年,口岸客流将突破3000万人次,车流将突破600万辆 次。"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站长陈发球表示。 7年来,这座跨越伶仃洋的"世纪工程"不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超级纽带",也成为外贸增长 的强劲引擎。拱北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大桥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达2288.8亿元,同比增 长37%。经大桥口岸进出口货值,已从开通初期的月均41亿元跃升至目前的月均254亿元,增长逾5倍。 当下,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效应持续释放,加速跨境要素畅通流动,为外贸稳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经大桥口岸进出口货物收发地已实现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覆盖,触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 地区。今年前9个月,经大桥口岸通 ...
第138届广交会第二期今开展 聚焦“品质家居”主题 超1万家企业参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3 10:12
展会概况 - 第138届广交会第二期于10月23日开展,展览总面积达51.5万平方米,设近2.5万个展位 [1] - 聚焦"品质家居"主题,设置三大板块、15个展区,打造融合创新设计与绿色低碳理念的一站式家居采购平台 [1] - 展览覆盖家庭用品、礼品及装饰品、建材及家具等大家居品类 [1] 参展企业 - 汇聚参展企业超1万家,其中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企业超2900家,较上届增长逾10% [1] - 金王、三环、苏泊尔、联塑等行业领军企业领衔亮相,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 活动与论坛 - 预计将举办3场主题论坛,聚焦大家居内外贸融合、跨境电商创新、"一带一路"法治保障三大热点 [1] - 举行近160场新品发布活动 [1] 产品创新与趋势 - 产品以创新与绿色为双重动能,例如智能家居方面,电动分背床、智能办公椅搭载健康监测与调节系统 [2] - 绿色材料方面,全球首创的负碳香氛应用乳木果蜡技术,碳足迹仅为传统蜡烛的7.9% [2] - 功能美学方面,金彩瓷器和骨质瓷展现极致匠心,星空房采用全透明穹顶设计带来无遮挡观景体验 [2]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展览规模、参展企业数量及供应链整合能力持续领跑全球同类展会,国际影响力稳居前列 [1] - 为全球采购商提供高效集成的家居采购服务,打造"选品+对接"高效平台 [1]
十五运会报名数据出炉 广东代表团规模居首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2 17:10
赛事规模与参与度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竞技体育项目总报名人数达到22139人,涵盖全国73个代表单位,共有37个代表团参赛 [1] - 代表团规模呈现明显梯队差异,广东代表团以1693人位居榜首,山东(1538人)、江苏(1408人)、上海(1397人)构成第一梯队 [1] - 香港代表团以913人跻身规模前十,澳门代表团有430人参赛,西藏(44人)、青海(106人)、海南(133人)为最小规模代表团 [1] 项目参与热度与分布 - 足球项目以2565名参与者成为最热门项目,田径(1255人)和篮球(1080人)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1] - 从参赛单位覆盖度看,拳击项目最受青睐,共有40个单位组队参赛,击剑(39个)和田径(35个)紧随其后 [1] 参赛人员构成与单位 - 在14253名运动员中,男性为7386人,女性为6867人,男女比例趋于均衡 [2] - 除体育系统外,赛事呈现多元化参与趋势,清华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美利达诺飞客车队等36个高校和社会俱乐部作为参赛单位参与 [2]
广东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42842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2 17:10
居民收入 - 前三季度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842元,名义同比增长4.4%,实际增长4.7% [1]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87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8元,增长5.5%,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6个百分点 [1] - 四大类收入全面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28909元增长4.6%,经营净收入5629元增长5.1%,财产净收入5375元增长2.8%,转移净收入2929元增长3.7% [1] 居民消费 - 前三季度广东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912元,同比增长4.3% [1] -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166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446元增长3.2% [1] - 八大类消费支出呈现“6涨2降”,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4.4%,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5.3%,医疗保健支出下降4.8%,衣着支出下降1.8% [2] 价格指数 - 前三季度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3%,核心CPI同比上涨0.2% [2] - 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5涨3降”,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4.5%,交通通信价格下降3.3% [2]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下降2.9% [2]
第24届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开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2 17:08
2002年,首届刀博会为阳江这座"中国刀剪之都"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如今,走进刀博会展馆, 从高品质不锈钢原材料,到精密模具,再到智能化设备,一条完整产业链清晰可见。这背后,是超8500 家行业主体的蓬勃生机,是超550亿元产业链规模垒起的坚实底座。 刀博会正成为推动阳江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2024年,阳江五金刀剪对"一带一路"、RCEP地 区出口分别增长2.3%、8.5%;国内电商销售额达99.3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29.3亿元,双双实现两位数 增长。 展会还首次举办了"刀博金奖"评选活动,经前期报名、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活动最终评选出获 得"匠心设计奖""先进材料奖""出海先锋品牌""数字领航企业"4个奖项的年度榜单,并在开幕式上为16 个获奖项目颁奖。 为强化"全国一盘棋"产业协同,本届刀博会通过前期赴山东临沂、福建柘荣、重庆大足、新疆英吉沙等 主产区定向邀约,促成永德利、英吉沙手工刀等品牌组团参展,凝聚起中国五金刀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整体合力。 国际资源的广泛链接,进一步提升了刀博会的全球能见度。古巴、尼泊尔、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 越南、泰国六国驻穗领事出席了开幕式,组委会还与 ...
全球首条规模化量产的G8.6代印刷OELD产线正式开工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2 17:08
10月21日,TCL华星t8项目在广州开工,该项目是全球首条规模化量产的G8.6代印刷OLED产线,总投 资金额约人民币295亿元,预计达产后可实现产值(营收)121亿元,计划于2027年4月实现首条产线投 试产,2027年9月全部产线建成投产。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要素最齐备、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具备"产学研用"的深度 融合生态基础。 从2014年,TCL华星在广州设立首家印刷式OLED技术研发实验室,到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 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两大"国字号"平台相继落子,再到总投资350亿元的t9项目,仅用18个月便建成 投产,成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全流程高效衔接,到如今,t8项目十年磨 一剑,建设全球领先的印刷OLED生产线。 t8项目落地广州,将加速印刷OLED关键材料、核心装备、核心元器件等上下游企业集群落地,形成覆 盖"材料—装备—面板—终端"的全产业链生态。目前,已有多家全球领先的材料与设备供应商明确将与 TCL华星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印刷OLED配套体系建设。 t8项目的印刷OLED产线具备"两低一高"优势,即生产低能耗、低资源消耗、高材料利用 ...
珠海隧道主体结构全线贯通 冲刺年底通车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2 17:08
工程进展 - 珠海隧道主体结构于10月21日清晨6时全线贯通,历经连续12小时夜间施工完成关键节点[1] - 关键节点为海底隧道与山体隧道结合部,该部分最后一块顶板顺利封底[1] - 此次贯通是省市重点交通工程的重大进展,为年底主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1] 工程细节 - 海底隧道与山体隧道结合部位居挂锭角山体与磨刀门水道之间,全长约170米,最宽处接近50米[1] - 该结合部是整个工程中开工最早、完工最晚的部分[1] - 施工区域靠近水源保护区和对澳供水管道,全程需严守高标准环保要求[1] 施工与规划 - 施工过程采用类似搭积木的工序,需等待两侧结构完成后再安装中间部分[1] - 施工单位广东长正公司在确保安全与质量前提下,将全力推进后续施工[1] - 业主单位珠海交控集团轨道交通公司计划争取早日通车[1] 项目影响 - 珠海隧道通车后将与珠海大桥形成北桥南隧的交通布局[1] - 新布局预计将大幅缓解珠海大桥的交通压力[1] - 项目将显著提升珠海市东西部区域的通行效率[1]
2025亚洲通航展11月底在珠海举行 预计超300家企业携众多新机“首秀”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2 17:08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亚洲通用航空展将于11月27日至30日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 [1] - 展会主题为“通航新纪元,探索低空无限可能” [1] - 展览面积约6万平方米,规模较首届实现翻倍增长 [1] 参展规模与国际化水平 - 吸引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超300家企业参展 [1] - 国际展商参展比例达25% [1] - 室内外动静态飞机超150架,众多展品为“首展首秀” [1] 展览内容与展区设置 - 规划设置旋翼机展区、无人机及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展示专区、固定翼展区、航空动力展区、配套展区五大主题展区 [1] - 以“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互促发展”为切入点 [1] 同期活动与表演 - 为期4天的展会将举办超50场专业的研讨会、论坛、圆桌会议,包括《亚洲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未来城市空中交通论坛》等 [2] - 包含两大高规格国家级赛事,以及航模无人机系列比赛和VR互动体验飞行项目 [2] - 航空表演方面邀请南非特技飞行表演队和红星飞行表演队进行四机编队表演 [2] - 万丰飞机工业、航空工业通飞、零重力飞机工业将进行动态性能展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