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
搜索文档
陈刚韦韬会见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和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
广西日报· 2025-09-25 09:35
9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和自治区主席韦韬,在南宁分别会见北京 大学校长龚旗煌、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见证自治区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龚旗煌、李路明感谢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发展的大力支持,高度评价广西经济 社会发展成就。他们表示,广西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机遇良好,特别是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前景广 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广西发展所需,把握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机遇,在产学研 深度融合、重点领域产业升级、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共育共享、面向东盟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深化与广 西合作,引导和输送更多优秀学生和高层次人才积极投身广西发展实践,推动校区合作迈向更深层次、 更广领域、更高水平。 自治区领导王心富、卢新宁、周异决及钟得志等参加会见。(钟小启 罗昌亮) 陈刚、韦韬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感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长期以来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 持。陈刚表示,广西处在起势发展的关键阶段,迎来了历史最好发展时期,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桂、人才强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拥抱人工智 能时代,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人工 ...
陈刚韦韬调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广西日报· 2025-09-25 09:35
陈刚韦韬调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原标题: 9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自治区主席韦韬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调 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陈刚、韦韬强调,秋冬季是污染天气的高发期,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期。要加大秋冬季大气污 染防治攻坚力度,加强末端管控,强化源头治理,坚持疏堵结合,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时 段,统筹推进秸秆特别是蔗叶焚烧、烟花爆竹燃放等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打好大气污 染防治"组合拳"。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推动重点行业超低排放 改造及小锅炉、高排放中重型柴油货车等淘汰更新,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要压紧压实责任,强化环保 监管,全面推进自动监测、智慧监测,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坚决完成国家下达 的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任务,厚植广西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加大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力度 自治区领导周异决、眭国华及钟得志等参加。(罗昌亮) 在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陈刚、韦韬详细了解全区大气环境监测、污染预警预报、重 污染天气应对等情况,充分肯定我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成绩。陈刚、韦韬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 ...
陈刚韦韬会见出席广西2025年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有关高校领导
广西日报· 2025-09-24 09:56
广西发展战略与机遇 - 广西正抢抓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和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机遇 [2] - 广西加快构建"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2] - 广西突出"AI唱主角、企业当主体"举办第22届东博会和峰会 [2] 人才与科教战略 - 广西深入实施科教兴桂、人才强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 - 广西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 [2] - 广西为来桂选调生和高水平人才提供良好平台以施展才华 [2] 区校合作与人工智能领域 - 广西希望与高校深化合作 引导更多高层次专业人才和优秀毕业生到广西干事创业 [2] - 各方将携手推动面向东盟的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务实合作 [2] - 各方将共同建设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 [2][3] 高校资源与支持 - 高校将充分发挥在人才、智力和科技等方面优势 [3] - 高校将进一步深化与广西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3] - 高校将引导更多优秀学生、教师和专家学者投身广西发展实践 [3]
广西建立资源环境审计与生态环境执法协作机制
广西日报· 2025-09-23 10:18
同时,依托专业优势,双方将共建审计与执法信息互通平台,在审计计划制定、重大任务部署和执 法督察行动中密切配合,相互提供数据、人员与技术支撑,共同提升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建立 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互商机制,统一审计计划、名单 审定、授权实施与结果运用流程,强化对设区市生态环境主要领导干部履行生态环保责任的监督约束, 提升监督权威与实效。 《协作机制》明确,审计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将强化协同联动和对接协调。双方分别明确牵头处室 并指定专人联络,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重点围绕生态环保法律法规落实、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资金使 用等关键环节,推进审计线索与执法案件双向移交、协同处置,实现监督全过程无缝衔接,有效增强生 态环境监督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协作机制》还要求,要持续加强成果共享与整改联动,联合开展整改"回头看"和动态督查,协同 研判典型性、普遍性问题,提出高层次决策建议,推动治理源头化、整改长效化,实现从"问题发 现"到"治理提升"的监督闭环。(田希霞 张芷璇) 近日,自治区审计厅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广西资源环境审计与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协作机 制》,构建资源环境审 ...
广西探索离岸深水区白蝶贝养殖技术
广西日报· 2025-09-23 10:18
养殖技术突破 - 广西虾类贝类创新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在离岸8公里、水深15米海域进行的白蝶贝试养取得成功,幼苗经过2个多月管护,规格从2-3毫米生长至平均2厘米,成活率高且生长均匀[1] - 此次试养采用“浮排吊养+海底沉养”双模式,突破了以往只能在内湾传统养殖珍珠的局限,攻克了深远海养殖珍珠的难题[2][3] - 离岸深水区水体交换多、污染物少、天然饵料充足,水温稳定,为白蝶贝提供了优于近岸水域的良好生长环境[2] 白蝶贝物种与产品价值 - 白蝶贝是大型珍稀珍珠贝类,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其孕育的珍珠颗粒硕大,直径可达18毫米,兼具珠宝与药材双重价值[2] - 白蝶贝壳高一般为25-28厘米,是马氏珠母贝的4-5倍,所产珍珠直径超过12毫米,远胜马氏珠母贝的6-7毫米,市场售价更高[2] - 白蝶贝对水质、水温、饵料要求苛刻,传统滩涂与内湾因污染和过度捕捞导致其野生种群几近灭绝[2] 产业历史与发展意义 - 产于广西北海合浦海域的南珠素有“天下第一珠”美誉,1959年中国第一颗海水珍珠养殖成功,结束了海水珍珠纯天然采集的历史[1] - 自20世纪60年代起,相关单位即对白蝶贝及其珍珠养殖进行研究,但此前未有成熟技术应用于生产[1] - 此次离岸深水区养殖成功表明北部湾海域条件能满足白蝶贝早期生长需求,为科技赋能振兴南珠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3]
“天眼”瞰护八桂山水
广西日报· 2025-09-23 10:18
核心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公司创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办”管理模式,提升林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2] - 在森林资源变化遥感监测中,AI智能识别与人工复核方法提升判读效率35%以上,减少外业工作量15%以上 [2] - 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和实景三维技术实现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可视化信息化,并完成覆盖223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223.95万公顷的影像分析 [3] 森林资源保护成果 - 采用遥感监测成果进行绩效考核后,广西每年造林3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从2017年的62.31%上升至2021年的62.55% [2] - 公司研发的系统为打击违法占用林地、滥伐林木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提供监管依据 [3] 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 - 公司在北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开展全国首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确权总面积约80.23平方公里 [4] - 通过遥感监测近20年红树林数据,建立“天空地”一体化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并为红树林碳库快速调查评估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4] - 技术成果将为东盟国家沿海生态系统监测、资源管理和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5] 矿山生态修复监管 - 公司整合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构建全流程监测监管与智能分析体系,破解传统管理数据分割难题 [6] - 研发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管理信息系统于2023年10月启用,实现数据统一标准管理并支撑历史遗留矿山图斑变更核查等工作 [6] - 2025年3月实施的团体标准推动市县生态修复工作跨部门数据共享,提升精细化监管水平 [7]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确权登记 - 公司三维可视化平台推进自然资源登记由平面向立体管理模式转变,应用于国家级试点并获自然资源部肯定推广 [8] - 在集体林权试点地籍调查中完成8658宗林地面积8666.67公顷,调查成本降低63% [9] - 截至2024年底完成49个自治区级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地籍调查,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算清“产权细账” [9]
聚焦港产园联动 建设“东融”枢纽门户城市
广西日报· 2025-09-23 10:18
9月22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南宁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梧 州市聚焦港产园联动,打造"东融"枢纽门户城市相关情况。 2021年至2024年,梧州港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22%,2024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09亿吨,提前1年实 现"亿吨大港"目标。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过货量从2020年的1.5亿吨增加到2024年的2.24亿吨,年均增长 10.4%,连续刷新国内天然河流船闸过货量纪录。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梧州市增列为国家港 口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十四五"以来,梧州市发挥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和西江黄金水道的比较优势,全力实施"东融"战略, 积极对接大湾区产业体系,主动拓展大湾区市场,建好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东融"枢 纽门户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年至2024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2025年上半年 增长6.8%,保持了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态势。 园区是产业集聚、港口发展的重要支撑。2022年,梧州市对市本级产业园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 立"港口与园区结对服务"模式,突出园区主体强化"东融"招商,推动港产园一体发展成效突显。近年 来,不锈钢、陶 ...
超强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
广西日报· 2025-09-23 10:17
9月22日10时,广西海事局将防御台风应急响应级别提升为三级,抢抓台风到来前的时间窗口期, 加强辖区船舶交通组织和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全力以赴保障水上安全。 截至9月22日10时,广西沿海共有在港运输船舶1097艘(不含渔船)。其中,209艘游艇计划当天全 部进入避风条件较好的港内水域防台风,人员全部撤离;208艘施工船舶,在船人员1817人,计划22日 全部停工回港避风;47艘危险化学品船,除港内23艘清污船和加油船外,计划23日之前全部驶离到台风 影响区外的海域避台风。 目前,广西海事局正在进一步强化预警联动工作,对沿海35家航运公司及所属船舶实行全覆盖预警 叫应,加强船舶"点对点"提醒和船舶"点验",督促其提前做好防台风应对。同时,启动粤桂琼防台风一 体化工作机制协同防台风,与渔业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关注渔船防台风动态。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9月21日上午已加强为超强台风,将于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之 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将于24日凌晨到下午在广东惠州到海南文昌一带沿海登陆(强台风级或超强台 风级),25日进入桂东南或北部湾海面(强热带风暴或台风级)。24日起将由东向西给广西带来强风 雨, ...
陈刚:推动有色金属特别是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要重点抓好“十个一”!
广西日报· 2025-09-23 09:13
原标题: 9月2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陈刚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全面深 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专题研究广西有色金属特别是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强调要深入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解放思 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以高度政 治自觉和历史主动,统筹建好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两个生态",以南丹关键金属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 示范引领全区有色金属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让有色金属之乡真正成为 戴在广西头顶上的"皇冠"。自治区主席、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韦韬,自治区党委副书 记、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维平出席。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刘炯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生态环 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严刚分别就建设北部湾(广西)国家级关键金属产业集聚区、 推动广西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广西涉重金属环境污染防治等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会议听取 河池市委、自治区党委金融办以及自治区发展改革 ...
陈刚:充分用好东博会、峰会成果,乘势而上推动广西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广西日报· 2025-09-23 09:13
会议充分肯定了第22届东博会、峰会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全区各地各有关单位付出的艰辛努力、作出 的重要贡献。会议指出,本届东博会、峰会筹办以来,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合作,认真做好服务 保障各项工作,运转丝滑顺畅,AI唱主角成为最大亮点,让企业当主体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东盟各 国、兄弟省份合作愿望空前高涨,老牌展会经验成熟、办出新意,奉献了一场精彩、安全、节俭的盛 会,得到各方高度肯定,展示了广西良好形象,进一步擦亮了东博会、峰会的"金字招牌"。本届东博 会、峰会成功举办,极大提升了各界对广西的认可度、美誉度,极大提振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 神。要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全面总结本届东博会、峰会工作经验,更 加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所需,充分用好本届东博会、峰会成果,大力弘扬团结协作、攻坚克 难、务实高效等优良作风,统筹做好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乘势而上推动广西高水平开放、高质 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系统梳理展会成果和与东盟国家、中央部委、央企等达成的合作共识、合作项目,密 切跟进和统筹推进后续工作落实。要形成办展办会工作经验清单,及早谋划第23届东博会、峰会筹备工 作,推动东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