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
搜索文档
“天眼”瞰护八桂山水
广西日报· 2025-09-23 10:18
核心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公司创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办”管理模式,提升林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2] - 在森林资源变化遥感监测中,AI智能识别与人工复核方法提升判读效率35%以上,减少外业工作量15%以上 [2] - 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和实景三维技术实现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可视化信息化,并完成覆盖223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223.95万公顷的影像分析 [3] 森林资源保护成果 - 采用遥感监测成果进行绩效考核后,广西每年造林3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从2017年的62.31%上升至2021年的62.55% [2] - 公司研发的系统为打击违法占用林地、滥伐林木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提供监管依据 [3] 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 - 公司在北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开展全国首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确权总面积约80.23平方公里 [4] - 通过遥感监测近20年红树林数据,建立“天空地”一体化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并为红树林碳库快速调查评估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4] - 技术成果将为东盟国家沿海生态系统监测、资源管理和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5] 矿山生态修复监管 - 公司整合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构建全流程监测监管与智能分析体系,破解传统管理数据分割难题 [6] - 研发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管理信息系统于2023年10月启用,实现数据统一标准管理并支撑历史遗留矿山图斑变更核查等工作 [6] - 2025年3月实施的团体标准推动市县生态修复工作跨部门数据共享,提升精细化监管水平 [7]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确权登记 - 公司三维可视化平台推进自然资源登记由平面向立体管理模式转变,应用于国家级试点并获自然资源部肯定推广 [8] - 在集体林权试点地籍调查中完成8658宗林地面积8666.67公顷,调查成本降低63% [9] - 截至2024年底完成49个自治区级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地籍调查,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算清“产权细账” [9]
聚焦港产园联动 建设“东融”枢纽门户城市
广西日报· 2025-09-23 10:18
9月22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南宁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梧 州市聚焦港产园联动,打造"东融"枢纽门户城市相关情况。 2021年至2024年,梧州港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22%,2024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09亿吨,提前1年实 现"亿吨大港"目标。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过货量从2020年的1.5亿吨增加到2024年的2.24亿吨,年均增长 10.4%,连续刷新国内天然河流船闸过货量纪录。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梧州市增列为国家港 口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十四五"以来,梧州市发挥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和西江黄金水道的比较优势,全力实施"东融"战略, 积极对接大湾区产业体系,主动拓展大湾区市场,建好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东融"枢 纽门户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年至2024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2025年上半年 增长6.8%,保持了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态势。 园区是产业集聚、港口发展的重要支撑。2022年,梧州市对市本级产业园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 立"港口与园区结对服务"模式,突出园区主体强化"东融"招商,推动港产园一体发展成效突显。近年 来,不锈钢、陶 ...
超强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
广西日报· 2025-09-23 10:17
9月22日10时,广西海事局将防御台风应急响应级别提升为三级,抢抓台风到来前的时间窗口期, 加强辖区船舶交通组织和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全力以赴保障水上安全。 截至9月22日10时,广西沿海共有在港运输船舶1097艘(不含渔船)。其中,209艘游艇计划当天全 部进入避风条件较好的港内水域防台风,人员全部撤离;208艘施工船舶,在船人员1817人,计划22日 全部停工回港避风;47艘危险化学品船,除港内23艘清污船和加油船外,计划23日之前全部驶离到台风 影响区外的海域避台风。 目前,广西海事局正在进一步强化预警联动工作,对沿海35家航运公司及所属船舶实行全覆盖预警 叫应,加强船舶"点对点"提醒和船舶"点验",督促其提前做好防台风应对。同时,启动粤桂琼防台风一 体化工作机制协同防台风,与渔业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关注渔船防台风动态。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9月21日上午已加强为超强台风,将于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之 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将于24日凌晨到下午在广东惠州到海南文昌一带沿海登陆(强台风级或超强台 风级),25日进入桂东南或北部湾海面(强热带风暴或台风级)。24日起将由东向西给广西带来强风 雨, ...
陈刚:推动有色金属特别是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要重点抓好“十个一”!
广西日报· 2025-09-23 09:13
原标题: 9月2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陈刚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全面深 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专题研究广西有色金属特别是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强调要深入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解放思 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以高度政 治自觉和历史主动,统筹建好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两个生态",以南丹关键金属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 示范引领全区有色金属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让有色金属之乡真正成为 戴在广西头顶上的"皇冠"。自治区主席、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韦韬,自治区党委副书 记、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维平出席。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刘炯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生态环 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严刚分别就建设北部湾(广西)国家级关键金属产业集聚区、 推动广西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广西涉重金属环境污染防治等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会议听取 河池市委、自治区党委金融办以及自治区发展改革 ...
陈刚:充分用好东博会、峰会成果,乘势而上推动广西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广西日报· 2025-09-23 09:13
会议充分肯定了第22届东博会、峰会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全区各地各有关单位付出的艰辛努力、作出 的重要贡献。会议指出,本届东博会、峰会筹办以来,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合作,认真做好服务 保障各项工作,运转丝滑顺畅,AI唱主角成为最大亮点,让企业当主体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东盟各 国、兄弟省份合作愿望空前高涨,老牌展会经验成熟、办出新意,奉献了一场精彩、安全、节俭的盛 会,得到各方高度肯定,展示了广西良好形象,进一步擦亮了东博会、峰会的"金字招牌"。本届东博 会、峰会成功举办,极大提升了各界对广西的认可度、美誉度,极大提振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 神。要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全面总结本届东博会、峰会工作经验,更 加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所需,充分用好本届东博会、峰会成果,大力弘扬团结协作、攻坚克 难、务实高效等优良作风,统筹做好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乘势而上推动广西高水平开放、高质 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系统梳理展会成果和与东盟国家、中央部委、央企等达成的合作共识、合作项目,密 切跟进和统筹推进后续工作落实。要形成办展办会工作经验清单,及早谋划第23届东博会、峰会筹备工 作,推动东博 ...
壮美广西·新山海经㊵ | “荧光精灵”背后的生态故事
广西日报· 2025-09-22 10:11
棕色躯体上缀着30余处荧光点,暗夜中透出幽绿微光,宛如电影《风之谷》里王虫的"迷你复刻版"。这样的奇幻生物,真的存在于现实世界吗?答案是 肯定的。 不久前,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夜幕中,这份"科幻感"照进现实:天坪护林防火站副林长李华坚和队员们像往常一样进行夜间生态监测。当他 们行至天坪区域一片相对开阔且植被茂密的地方时,几缕微弱却异常美丽的绿色光芒映入眼帘。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仔细观察,凭借多年的经验和专业知 识,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种罕见的昆虫。经过拍照和专家确认,这竟然是极为罕见的雌光萤。 为亲睹这一"荧光精灵"的真容,日前,记者跟随护林员队伍深入保护区腹地,开启了一场充满未知的探寻之旅。 "雌光萤体长约5厘米,体型大如蝉,靠发光器中的荧光素与荧光素酶反应产生光芒。"出发前,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传法规科科长林 莉介绍,雌光萤发光并非单纯"炫技",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吸引雄虫完成交尾以繁殖后代;二是向捕食者发出警告,凭借荧光威慑天敌。 更令人关注的是,雌光萤是不折不扣的"环境检测仪"。其生存对土壤肥力、水质纯净度、空气质量均有极高要求,稍有污染便难以存活。据了解,雌光 萤数量较为稀少,而大 ...
中国—东盟跨境旅游对话在桂林举行
广西日报· 2025-09-22 10:11
行业核心观点 - 深化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共绘跨境旅游美好未来,为区域旅游合作注入新动能 [1] - 数字化、智能化是打破跨境旅游壁垒的关键,期待中国与东盟加强技术协同,推动旅游服务一体化 [1] - 对话搭建政企学三方联动高端平台,推进中国—东盟跨境旅游双向流动、双向赋能,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2] 行业发展趋势 - 在RCEP框架下,跨境旅游便利化创新涉及智能边境、数字签证、整合式数字旅游平台等四大维度 [1] - 便捷支付体系对提升游客体验、促进消费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1] - 跨境旅游产品呈现个性化、深度化发展思路 [1] 公司/机构动态 - 亚太旅游协会主席施明德就RCEP框架下的跨境旅游便利化创新发表主旨演讲 [1] - Visa大中华区总裁于雪莉聚焦数字支付赋能跨境旅游 [1] - 首旅旅行公司副总经理向玉佳分享企业在跨境旅游领域的前瞻性布局 [1] - 桂林唐朝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周晓光立足本地实践分享东盟区域旅游合作经验 [1] - 越南英特比特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阮青汉从定制旅游视角提出产品发展思路 [1] 区域合作 - 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借对话深化与东盟国家旅游合作 [2] - 合作旨在助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推动区域旅游互利共赢 [2]
第22届东博会展品评选结果揭晓
广西日报· 2025-09-22 10:11
活动概况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展品评选活动颁奖仪式于9月21日在南宁举行 [1] - 评选活动获得近60个国家、超过1900家企业的4500件展品参与 [1] - 展品涵盖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以及时尚精品、特色食品等内容 [1] 评选机制与结果 - 展品评选首次引入AI技术进行筛选,并邀请中国和东盟10国相关行业的专家进行评审 [1] - 最终评出金奖10个、银奖20个、优秀设计奖15个、最高人气奖15个 [1] 平台价值与行业影响 - 东博会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贸易、投资、科技等多领域交流合作 [1] - 评选出的优质展品通过东博会平台赋能,将有助于企业开拓市场 [1]
广西给世界一个惊喜
广西日报· 2025-09-22 10:11
展会规模与历史发展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参展商从首届的1505家增长至3200余家 [2] - 展区面积从5万平方米拓展至16万平方米的智能场馆 [2] - 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从2004年的1058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9823亿美元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展示 - 设立1万平方米AI专馆,近200家企业展示1200项前沿AI产品与技术成果 [3] - 华为、阿里云等公司参与展示AI解决方案 [3] - 展示技术包括腔镜手术机器人、防爆机器人、灭火无人机等具体应用 [3] - 文莱智慧医疗系统、马来西亚绿色能源应用与奇安信、科大讯飞解决方案同台竞技 [3] 项目签约与产业合作 - 本届东博会现场签约155个项目,其中44个为“AI+”项目,涉及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文旅等领域 [3] - 柳州智能显示终端及人工智能应用产业园等项目将推动“广西智造”走向世界 [3] - 老挝企业签署人工智能应用合作备忘录,旨在推动与中国及东盟国家的无缝数字化连接 [4] 展会服务与参会体验 - 使用AI翻译设备打破语言壁垒,“AI智能撮合”系统为东盟企业精准匹配买家 [4] - “AI会展智能体”为参展商提供从导航到商事法律服务的全流程支持 [4] - 首次设立“非遗时装周”与民族歌舞表演,提升采购商的文化体验 [5]
第22届东博会、峰会圆满落幕
广西日报· 2025-09-22 10:10
9月21日,为期5天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落幕。记者从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闭幕新 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东博会聚焦主业、聚焦东盟、聚焦实效,精彩首创了全新的智慧展会场景,有力 实现了政治外交高规格、AI唱主角、企业为主体三个维度的预期目标,以前所未有的"AI含量"为推动构 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新能量。 本届东博会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设南宁主展区和桂林旅游展区,汇聚60个国家3260家企业参展。 其中,南宁主展区展览面积10.2万平方米,参展企业1910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知名企业等代表 性企业432家,比上届增长7.5%;东盟等国际展览面积占比30%,东盟企业627家、占比32.8%,东盟参 展面积和规模在国内展会继续保持第一。有1.1万多家企业、超过3万人到会采购。 本届东博会呈现"五高"特点: 一是含智量高。本届东博会AI全面赋能办展办会全过程,开幕式AI亮点纷呈、AI专馆备受追捧, AI主题活动广受关注,AI东博智能体超级给力,重塑展会全新体验。 二是含新量高。本届展区规划把握趋势主动创新,首设新质生产力专馆、蓝色经济展区、外贸优品 展区,这些新产品、新技术、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