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

搜索文档
尼山论什么?全球文明对话
大众日报· 2025-07-08 08:56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核心使命 - 通过对话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包容共存[1] - 历届主题紧密呼应全球性挑战,如第二届聚焦冲突消弭,第四届探讨生态文明[1] - 学者共识为尊重、交流、平等、互鉴是文明共存发展的方式[1] 议题设置的创新性 - 2022年活动中比较中希古典文明智慧,寻求跨文明最大公约数[2] - 孔子与托尔斯泰思想对话会体现不同文明间的共通性[2] 第十一届论坛的迫切性与主题 - 针对单边主义、地缘紧张等背景,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3] - 设置6个分议题包括人工智能、儒家文化等全球化热点[3] - 主旨引用费孝通理论,强调文化多样性承认与平等共存[3] 主题的深层意义与全球价值 - 揭示文明发展本质为多元协同而非单一扩张[4] - 全球现代化需各文明保持特色并吸收其他文明成果[4] - 呼应文明交流大趋势并为现代化提供路径指引[4]
黄河同脉 山海同心
大众日报· 2025-07-08 08:56
对口支援政策与成果 - 2010年1月党中央启动对口支援四省藏区重大决策 山东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 [3] - 15年来累计投入30多亿元援助资金 派出五批干部人才 [3] - 援助资金转化为高原产业项目和民生成果 覆盖村庄 企业 医院 幼儿园等领域 [2][3] 冷水鱼产业发展 - 门源县2017年建成冷水鱼繁殖与育苗基地 总投资4000多万元 [4] - 2023年与山东养殖公司签订供应协议 形成"陆海接力"模式 [4] - 2024年引入青海国投集团打造全产业链 预计年营收超5亿元 [4] 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 - 海晏县山海情公司投资1170万元建设高原农作物加工车间 [5] - 开发青稞面条 青稞米 青稞代餐粉等系列产品 [5] - 已与山东500多家商超合作 并在西宁 深圳设直营店 [5] 畜牧业基础设施改善 - 山东援青投入1000万元建设生态环保羊棚 [6] - 羊羔成活率提升至99% 单个羊棚年租金1800元 [6] - 每年为村集体带来超10万元收益 [6] 乡村旅游产业升级 - 拉洞台村投入2000万元援建资金 其中1200万用于村庄风貌整治 [7][8] - 800万元建设游客服务中心 带动60余家民宿升级 [8] - 2024年旅游旺季入住率达90% 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以上 [8] 医疗设施建设 - 门源县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综合医院验收 [9] - 医院现有51名山东援青医疗人才 覆盖临床 护理等专业 [9] - 使当地居民透析等医疗服务时间从跨城缩短至20分钟 [10] 教育设施改善 - 刚察县藏城幼儿园获600万元援建资金改善附属设施 [10] - 与聊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建立结对帮扶机制 [10]
淄博|淄博创新建设全省首个涉外综合服务平台 全力护航“淄博造”扬帆出海
大众日报· 2025-07-08 08:49
淄博汉青陶瓷有限公司国际市场拓展 - 公司通过融合中国传统美学与国际审美,打造具有东方韵味的现代餐瓷,在国际市场尤其是中高端酒店、会所及精品零售领域颇受欢迎 [1] - 自主品牌"汉青国瓷"正积极推进在海外落地 [1] - 淄博市涉外综合服务平台帮助公司在一周多时间内办好欧盟CE认证,并协助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提升高管出入境便利性 [1] - 平台还提供外籍客户来访的邀请函办理、翻译陪同等服务,提升与国际客户的沟通效率 [1] 淄博市涉外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内容 - 平台整合全市涉外资源,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打造"海外淄博"优质营商环境 [1] - 线上设置8个业务板块,涵盖涉外法律、人力资源、港口物流等12个服务领域,构建企业国际合作信息交互枢纽 [1] - 线下成立专门服务团队,联系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专业化的涉外服务 [1] - 目前已签约各类优质专业服务机构20余家,走访服务涉外企业600余家 [1] 平台运行成效 - 自5月28日启动以来,已发布国际经贸合作需求信息80余条 [2] - 为企业解决出海参展、欧盟CE认证等问题20余项 [2] - 推动企业境内外合作洽谈6项,涉及金额1.78亿元 [2] 其他企业受益案例 - 淄川振华玻璃有限公司通过平台获取美国、加拿大灯饰高档商场的外贸订单信息,正在按要求生产测试单 [2] - 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在平台帮助下深耕"1688"、"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优化国际市场客户群结构 [2] 平台未来规划 - 将为丝绸、陶琉、医药、石化等特色优势企业开拓国际资源渠道 [2] - 加强部门联动资源统筹,完善平台运行综合服务体系 [2] - 为传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2]
年发绿电1670万千瓦时
大众日报· 2025-07-07 10:34
项目概况 - 青岛炼化建成我国首个工业运行的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装机功率达7.5兆瓦,年发绿电1670万千瓦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相当于植树75万株 [2] - 项目占地面积约60000平方米,具有零排放、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采用漂浮式光伏结构,光伏板随潮汐同步升降,板体与水面距离仅为传统桩基式结构的约1/10 [2][3] - 项目与前期投用的桩基式水面光伏联动,对漂浮式光伏在沿海、浅海地区全海水环境的推广具有重要示范效应 [2] 技术创新 - 研发团队开发出抗盐雾腐蚀、抗藤壶附着的特制浮体与支架,可抵御13级大风、适应3.5米潮汐落差的水下锚固系统,较传统桩基式光伏降低投资约10% [3] - 光伏板与线缆贴近水面巡检通道,较传统桩基式光伏运维安全性显著提高、成本显著降低 [3] - 通过冷却效应提高发电效率5%-8%,为沿海、浅海地区光伏开发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3] 新能源产业布局 - 公司积极布局氢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成立新能源产业链专班,将防洪集水区升级为新能源生产基地 [2] - 项目建成后打通新能源产业链最关键一环,形成"光伏制绿电、绿电制绿氢"的新能源产业格局 [4] - 公司此前已建成全国首座"碳中和"加氢站与全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 [4] 未来发展 - 公司计划再拓展建设23兆瓦漂浮式光伏项目,推进传统能源产业动能转换和绿色发展 [4] - 项目有助于氢能与光伏高质量耦合发展,为绿氢炼化、绿氢交通产业奠定资源基础 [4]
山东印发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大众日报· 2025-07-07 09:05
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 山东省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5—2030年)》,目标是到2030年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大幅削减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大因素 [1][2] - 计划提出到2030年全省自然保护地陆域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4.5%,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06万平方公里 [2] - 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森林、湿地、海洋等多种生态系统,但作为工业、农业和人口大省,保护压力较大 [2] 优先领域与重点任务 - 计划部署4个优先领域: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加强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分享、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3] - 推进主流化包括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治理体制机制、强化规划计划等,目前已有30余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3] - 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的措施包括生态空间保护、生态系统修复、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 [3] 可持续利用与治理能力 - 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分享领域包括加强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升农林牧渔管理水平、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 [4] - 治理能力现代化领域包括持续推进调查监测、强化执法监管、数字赋能治理、推动投融资多元化等 [4] - 计划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助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
我省高温持续今日将迎明显降雨
大众日报· 2025-07-07 09:00
台风动态 - 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中心位于台湾高雄西偏南方向约140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3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65百帕 [2] - 台风"丹娜丝"预计以每小时15—20公里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7日早晨移入东海西南部海面,可能于8日在浙闽沿海一带西折 [2] - 预计台风"丹娜丝"对山东省基本无影响 [1][2] 天气趋势 - 山东省7日将迎来一次较明显降雨过程,伴有雷电和局部7—9级雷雨阵风,全省平均降水量5—10毫米 [3] - 鲁西北和鲁中地区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5—15毫米局部25毫米以上),其他地区有雷雨或阵雨 [3] - 7日最高气温:菏泽、济宁、聊城、滨州和鲁中地区37—39℃,南部沿海地区29—32℃,其他地区33—36℃ [3] - 8—13日山东省内陆部分地区仍有37℃以上高温天气 [3] 气象影响与建议 - 降雨量分布不均,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大,需防范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灾害 [3] - 高温闷热天气持续,需做好能源保供和防暑降温工作 [3]
最高气温突破42℃!我省迎今年以来最强高温天气过程
大众日报· 2025-07-06 09:15
高温天气概况 - 近日我国北方地区迎来今年以来最强高温天气过程 山东省大部地区气温飙升 最高气温达42.4℃ 出现在临沂刘店子气象监测站 [2] - 3日至5日内陆大部地区出现37—39℃高温 5日高温范围扩展到半岛部分地区 除威海外 其他市均出现37℃以上高温 [2] - 省气象台5日1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2] 高温成因分析 - 本轮高温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北抬影响 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 引导夏季风北推 将水汽和热量输送到北方 [2] - 与往年相比 今年副热带高压北抬偏北偏强 导致7月初就出现持续"桑拿天" 往年雨季前以干热为主 雨季到来后以湿热为主 [3] 高温持续预测 - 预计8日之前山东省将持续高温闷热状态 内陆地区将持续出现37℃以上高温 局部可达40℃以上 [3] - 5日夜间到6日白天 鲁中、鲁南和半岛内陆地区最高气温37—39℃ 局部40℃以上 沿海地区30—32℃ 其他地区33—36℃ [3] - 6日夜间到7日白天 滨州、东营、鲁中和鲁南地区最高气温37—39℃ 局部40℃以上 南部沿海地区29—32℃ 其他地区33—36℃ [3] - 7日夜间到8日白天 菏泽、济宁、滨州、东营和鲁中地区最高气温37—39℃ 局部40℃以上 南部沿海地区27—31℃ 其他地区32—35℃ [3] 高温影响人群 - 高温高湿天气使人体散热能力减弱 导致体温调节失效 增加中暑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急性发作风险 [4] - 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及户外工作者等高风险人群需及时补水 避暑降温 [4]
山东发布通知 做好持续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大众日报· 2025-07-06 09:15
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 山东省防减救灾委办公室和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发布通知,要求高度重视持续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本轮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对生产生活秩序影响大 [1] - 持续高温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各级、各部门要清醒认识高温天气造成的风险危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住守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底线 [1] -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强化日常安全监管,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防高温措施,严防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各类事故发生 [1] 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控 危化品领域 - 企业需做好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防高温、防雷电、防静电、防汛等安全措施,妥善保存遇高温、潮湿、雷电等易发生事故或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 [2] - 加强储罐、仓库、压力管道等重点部位安全检查 [2] 道路交通领域 - 强化运输车辆状况检查,加大"两客一危"和城市公交车辆的检查力度 [2] - 严格落实车辆自燃防范措施和高温时段运输危险化学品相关规定 [2] 消防领域 - 紧盯大型商业综合体、医院、养老机构、托幼和培训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高层建筑、石油化工、物流仓储等重点场所 [2] - 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及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 [2] 建筑施工领域 - 企业需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施工 [2] - 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停止露天室外作业 [2] 有限空间作业及其他领域 - 认真组织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整治,严格落实"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等安全技术规程 [3] - 特种设备、电力、燃气、工贸、民政、农业农村、民爆等其他行业领域要严格执行高温条件下安全生产各项规定 [3]
山东出台44项举措构建品质消费新生态
大众日报· 2025-07-06 09:15
政策举措 - 山东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的若干措施》,提出44项举措,实施五大行动包括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和消费环境引领 [1] - 目标到2027年打造"山东制造·齐鲁精品"400个左右,培育"好品山东"品牌300个,培育放心消费单元和集聚区3万家 [1] - 计划培育全国质量标杆80项、全省质量标杆600项,建成省级高品质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区)60条以上 [1] 消费供给提质 - 将在提升实物消费质量、改善服务消费品质、创造更多消费场景三方面发力 [1] - 培育消费品工业优质品牌,面向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开展质量强链重点项目建设 [2] - 鼓励老字号开展数智化转型,实现精品化国潮化时尚化升级 [2] - 实施消费品标准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汽车产品、电子产品等消费升级 [2] 新型消费场景 - 重点发展首发经济,策划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活动,吸引国内外优质品牌在鲁开设首店 [2] - 推进"人工智能+消费",引导大型综合体、博物馆等打造沉浸式体验消费场景 [2] - 培育元宇宙创新"名品"和应用"名景" [2] 消费维权 - 推动平台型、总部型、连锁型等大型企业加入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ODR) [3] - 聚焦培训、健身、旅游等重点行业,加强日常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3] - 治理不公平格式条款 [3]
第三十三期山东干部讲堂开讲
大众日报· 2025-07-05 08:22
民营经济促进法 -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李兆前深入阐述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背景、基本原则和重大意义 [2] - 系统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建议 [2] - 报告具有理论指导性、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 [3] 民营经济发展方向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中央部署 [2] - 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目标,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原则 [3] - 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3] 政策落实机制 - 完善企业诉求闭环解决和惠企政策落实工作机制 [3] -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3] - 加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 [3] 实施保障措施 - 加快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实施 [3] - 着力提高民营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3] - 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