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青年报
icon
搜索文档
预惩戒机制给失信企业留出“回血空间”
北京青年报· 2025-07-31 15:43
法院执行策略创新 - 湖南邵阳某建筑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被法院给予1个月宽限期 最终成功履行21万余元还款义务 [1] - 法院采用《预惩戒告知书》等信用预警措施 为符合条件的失信企业提供1-3个月宽限期 而非直接强制惩戒 [3][5] - 预惩戒机制使企业能在压力下筹措资金 既修复信用又保障债权人权益 实现多赢局面 [4][5] 失信惩戒机制优化 - 传统"一刀切"信用惩戒易导致企业融资断流、合作中断 陷入市场"社死"或破产困境 [3] - 新机制根据企业履约意愿调整惩戒尺度 对暂时困难企业暂缓惩戒 保留发展资源获取路径 [4][5] - 机制仅适用于有真实和解意愿主体 对恶意逃债者仍采取强制措施 体现宽严相济原则 [5] 信用体系建设成效 - 湖南预惩戒机制契合最高法推行的宽限期制度 成为破解执行难的有效路径 [5] - 该创新措施平衡了失信企业、债权人、法院等多方需求 为信用建设注入积极力量 [5] - 实践表明机制能提升执行结案率 优化信用体系发展 具备全国推广价值 [5]
相向而行路自宽
北京青年报· 2025-07-31 03:04
中美经贸会谈进展 - 中美经贸团队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三场会谈,围绕共同关心的议题展开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 [1] - 双方同意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及中方反制措施展期90天,释放两大经济体相向而行的积极信号 [1] - 会谈延续了日内瓦和伦敦的对话成果,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并为进一步巩固共识、加深互信提供新动力 [1] 元首共识与战略引领 - 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6月5日通话强调用好经贸磋商机制,秉持平等态度,争取双赢结果 [2] - 两国元首最高层级沟通为经贸关系发展指明航向,瑞典会谈成果是元首共识转化为具体政策行动的体现 [2] - 双方应以元首共识为指引,深化对话磋商,争取更多双赢结果 [2] 经贸关系本质与互补性 - 中方强调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2] - 美方认同稳定的经贸关系对两国及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 - 两国经济深度融合,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 [2] 中方立场与底线 - 中方对磋商抱有百分之百诚意,但坚守不可动摇的底线,强调尊重各自核心关切 [3] - 中方明确反对美方单边加征的"对等关税",认为其违背世贸规则 [3] - 中方愿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但发展权利不容损害,维护核心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3] 未来展望与挑战 - 中美经贸关系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需逐步解决,双方正沿正确轨道迈进 [3] - 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将元首共识转化为稳定双边经贸关系的切实行动 [3] - 推动中美经贸关系重回健康稳定轨道对两国人民和世界均具有重要意义 [3]
以案为鉴构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基石
北京青年报· 2025-07-30 03:44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家庭教育指导 - 最高检联合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发布第四批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导典型案例 旨在深化家庭教育指导实践 推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治理工作 [1] - 家庭教育严重缺位或失当是未成年人犯罪关键诱因 典型案例通过28名涉罪未成年人家庭真实转变 印证家庭教育是预防犯罪第一道防线 [1] - 案例为家长履行监护职责提供现实指引 强调家庭教育对防止子女滑向犯罪深渊的核心作用 [1] 家庭教育问题与干预措施 - 涉案家庭普遍存在"监护缺位"与"管教失当"问题 家庭教养方式扭曲导致未成年人行为失范 [2] - 典型案例提供具象化操作范本 包括强制家庭教育指导令、分级干预模式等制度创新 弥合家长认知与实践鸿沟 [2] - 多部门协同和个性化指导方案成为可复制经验 帮助家长筑牢预防犯罪根基 [2] 长效机制与社会协同 - 需建立司法机关与妇联、关工委的深度协作机制 形成贯穿诉讼全程的一体化支持网络 [3] - 典型案例引领效应需长效保障 通过判后帮教、社区矫正等环节巩固家庭教育指导成效 [3] - 推动全社会对家庭教育法定责任的共识 典型案例示范作用将"依法带娃"提升至国家治理层面 [3] 家庭教育的社会价值 -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基石 典型案例作为实践样本加固犯罪预防堤坝 [4] - 以案为鉴可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并防范潜在犯罪风险 从源头遏制未成年人犯罪 [4] -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纵深发展关乎民族未来 典型案例为国家法治托底责任提供示范 [4]
建信财险: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引领 走好差异化发展之路
北京青年报· 2025-07-30 03:22
公司战略与差异化发展 - 公司作为建设银行集团成员,坚持"银行+保险"差异化发展道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锚定非车险蓝海市场,重点发展工程险、企财险、责任险等险种 [1][2] - 2024年公司为京港澳高速广州至东莞段、宜昌夷陵长江大桥、十堰至宜昌高速、北京地铁22号线等重点基建项目提供保险保障 [2] - 在科技金融领域服务客户近1200户次,提供风险保障450亿元,落地武汉医疗器械园财产一切险项目 [2] - 绿色金融领域服务客户超8000户次,保障金额700亿元,与能源集团签订光伏项目战略协议(年保障20亿元) [2] - 普惠金融领域为15万户小微企业提供抵押物保险,并为银行普惠客户提供"航延险"服务 [2]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成立第5年实现扭亏为盈并持续盈利,保费收入稳中有进,综合成本率从2020年123%降至2024年103.3%(综合费用率降10个百分点) [3] - 投资端2024年收益率3.36%,2025年上半年年化收益率3.71%,主动退出高风险业务 [3] - 2024年新会计准则下净利润超1000万元,2025年上半年新旧准则同时盈利,净资产同比增近1000万元 [3] - ROE指标自盈利后逐年提升,承保端全险种边际贡献率保持行业优良水平 [3] 产品创新与服务特色 - 针对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出专属保险,研发充电桩安全责任险、农业机械损失险等产品 [4][5] - 结合银行业务场景开发金融机构职业责任险,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多元化解手段 [4] - 2024年受理理赔案件超30万件,支付赔款超4亿元,应对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助力客户恢复生产 [6] - 2024年财险公司服务质量指数排名行业第4,监管转办投诉量行业最低 [6] 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 - 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引领,开展"3·15"、"7.8保险公众宣传日"等消费者教育活动 [4][5] - 将廉洁文化、合规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学习张富清事迹强化风险管理 [5] - 坚守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定位,强调服务实体经济与社会民生 [6]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亲历者讲述从历史轴线到世界遗产的跨越
北京青年报· 2025-07-29 08:36
北京中轴线概念与历史演进 - 北京中轴线概念由梁思成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系统研究提出 1932年首次提及"南北中线" 1943年明确"正中之南北中轴线"概念 [2] - 中轴线全长7.8公里 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 包含15个核心遗产要素 分为皇家宫院 祭祀建筑 城市管理设施等五大类 [4] - 始建于13世纪 形成于16世纪 延续至今 是世界上最长且持续使用的城市轴线 体现"居中为尊"的空间理念 [4][14] 申遗工作历程 - 申遗启动于2008年奥运会后 2011年正式提出申报 2012年列入中国预备名单 2017年成立专项工作组 [6] - 2022年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推进六大板块48项任务 包括文本编制 法规制定 风貌整治等 [7] - 2023年完成材料报送 2024年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 获得17个委员国联署支持 [8][16] 核心保护措施 - 实施文物修缮与考古发掘 包括正阳门 钟鼓楼等建筑修复 发现明代镇水兽 天桥遗址等关键遗存 [10] - 开展跨区域协调整治 如万宁桥污水管改迁 地外百货降层改造 钟鼓楼区域"申请式腾退" [10][11][12] - 建立遗产监测中心覆盖15个要素 开发VR体验 "云上中轴"等数字技术应用 [13] 社会参与与创新 - 连续4年举办"北京中轴线文创大赛" 吸引全年龄段参与 通过行走 绘画等活动提升公众认知 [12] - 首创"数字打更人"公众监测模式 制定《保护条例》专章明确利益相关方责任与权益 [12][13] - 形成"部市合作机制" 平衡保护与发展矛盾 为全球超大历史城市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15] 遗产价值与影响 - 体现中国传统都城营建思想 是世界城市规划史独特样本 梁思成评价其空间概念无与伦比 [14][15] - 破解"活态遗产"保护难题 实现文物与现代城市共生 21个委员国中14个在审议环节发言支持 [15][16] - 强化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定位 未来将作为文化功能核心区引领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17][18]
青力而为 京彩绽放
北京青年报· 2025-07-28 02:59
公司发展历程与使命 - 江苏银行北京分行成立15年,秉承"融创美好生活"的使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民生改善[1] - 青年员工是分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践行"融合创新 行稳致远 诚信专业 团结奋斗"的核心价值理念[1] - 以"五篇大文章"为抓手,融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1] 运营管理优化 - 运营管理部通过业务流程优化,将开户流程从平均2小时压缩至30分钟[2] - 引入微信预填平台和OCR识别技术,减少80%手工录入和99.2%证件信息自动抓取[2] - 数字工匠精神体现在持续15年的系统巡检、测试和流程优化[2] 普惠金融创新 - 针对供应链核心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提供"嵌入式金融方案"[3] - 通过数字化管家产品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实时共享和透明化管理[3] - 普惠金融理念是成为企业及时雨和长期发展伙伴[3][4] 科技金融服务 - 独创"科创企业三维评估法",关注技术护城河、人才浓度和市场爆发力[5] - 为缺乏传统抵押物的交通科技企业设计"人才创新贷"方案[5] - 科技金融助力企业研发成果产业化,成为企业成长伙伴[6] 财富管理与客户服务 - 理财经理成功拦截电信诈骗,保护客户养老资金[7] - 为独居老人提供长期养老金理财规划,建立深厚客户关系[8] - 践行"客户至上 创造价值"和"融善于心 创美于行"的服务理念[8] 未来发展规划 - 继续以金融报国、金融为民、金融向善为使命[9] - 青年员工将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9]
北京市养老机构开设医疗服务拟纳入医保
北京青年报· 2025-07-25 09:01
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 - 聚焦"老老人"和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助餐、就医等刚性需求,提出大力发展养老助餐、家庭养老床位、医养结合等服务 [1] - 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内设医疗机构,并将其医疗服务纳入医保 [1] -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514万人占比23.5%,预计2030年占比超30% [2] - 明确"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有责家庭"发展方针 [2] - 完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区级指导中心、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4] - 推进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衔接,发展普惠型、专业化养老服务 [5] - 结合城市更新补充老旧小区养老设施,新建居住区同步配建养老设施 [6] 北京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71.2亿元增长2.6%,超进度3.9个百分点 [7]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89.8亿元超进度4.6个百分点,民生支出占比超80% [8] - 科技经费安排584.9亿元增长3.5%,规模居全国前列 [7] - 科技服务业财政收入增长13.4%,信息服务业增长7.7% [8] - 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820亿元增长13.9%,支持超千个重大项目 [9] - 新设8只基金对212个项目出资188.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728亿元 [10] 北京城市副中心条例草案 - 推动发展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六大产业 [14] - 支持培育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 [14] - 创新管理制度如滨水空间复合利用、站产城融合机制 [13] - 与雄安新区错位发展,与北三县推进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16] - 建设企业友好型城市,延长重大产业项目土地出让年期 [15] -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加强城市慢行系统建设 [15] - 引进高水平国际医院,支持跨区域集团化办学 [17]
北京市属医院50部健康短视频开播
北京青年报· 2025-07-25 09:01
活动概述 - 北京市卫健委指导、市医管中心主办"'京'彩医声健康开讲——2025北京市属医院科普精英大赛",22家市属医院参与制作50部医学短视频 [1] - 短视频内容涵盖儿科、精神心理、体重管理、综合健康三大主题,结合疾病预防、诊疗技术等实用知识 [1] - 作品从111部投稿中精选50部,7月23日起通过"健康北京"抖音号展播,用户可互动点赞/评论/收藏/转发 [2] 评选机制 - 前十名按传播数据(点赞/评论/收藏/转发量折算)选出,另20名由专家综合初赛得分、专业性、视频质量选出 [2] - 30部作品晋级复赛线下评审,最终16部进入决赛 [2] 活动目标 - 通过短视频形式降低医学知识门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2] - 展示市属医院医护人员专业能力,以"科学+温度"理念传播健康知识 [2]
北京推动中医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
北京青年报· 2025-07-25 09:01
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2025年北京会议 - 大会主题为"创新驱动下的健康产业新未来",聚焦传统医学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 [1] - 北京市中医药对外交流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邓娟表示,北京正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中医药融合 [1] - 北京市已出台《北京市"数据要素×"实施方案》《国际医药创新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 [1] 中医药数字化发展 - 北京中医院、广安门医院等基础设施和智慧医院算力算法持续升级,支撑医教研产协同发展 [1] - 北京市成立中医药产业智能研究院,推动传统医学与数字技术融合 [1] -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征集智能诊疗、健康管理、中药精准研发等应用场景案例 [1] - 广安门医院"岐智"智能中医辨证施治诊疗平台入选世界卫生大会数智主题边会中国实践 [1] 中医药国际化与市场潜力 - 中医药已传播至190多个国家和地区,针灸等治疗方法被广泛接受 [2] - 全球中医药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到1857亿美元 [2] - 传统医学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科学性验证和价值提升 [2]
“高科技”防晒产品亟须晒干水分
北京青年报· 2025-07-25 09:01
防晒产品市场乱象 - 防晒产品存在数值虚标问题,部分产品宣传UPF200+甚至UPF2000+,实际UPF50+即为最高等级 [1] - 行业存在面料成分造假行为,商家虚假标注添加珍稀昂贵天然成分或高科技活性物质,实际含量微乎其微或不存在 [2] - 防晒产品过度营销科技概念,利用"纳米粒子""量子技术""基因修复因子"等缺乏科学依据的概念制造差异化 [2] 防晒产品营销策略 - 商家利用消费者对高科技的盲目信任,肆意夸大产品功效,如宣称12小时持久防晒但实际仅维持2-3小时 [1] - 行业通过晦涩难懂的科技词汇营造产品高端假象,诱导消费者为虚无缥缈的概念买单 [2] - 防晒产品商业包装逐渐异化为数字竞赛,各种尖端技术和神奇功效宣传层出不穷 [1] 行业监管与改进方向 - 监管部门需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格审核宣传内容,打击功效夸大、概念炒作、虚假标注等违法行为 [2] - 行业应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让消费者能够清楚了解产品真实信息 [2] - 企业需加强自律,依靠真正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而非虚假宣传谋利 [3] - 行业应加强对研发的投入,用科学可靠技术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