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通财经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制造业恐遭“铜阵痛”:关税下进口成本激增,短期国内替代无解
智通财经· 2025-07-11 15:22
昂贵的铜料可能会导致"需求萎缩",因为制造商会因原材料成本上升而减少产量。美国银行的商品分析 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铜的买家"此前一段时间就一直强调,50%的关税是不可持续的"。 由于特朗普表示将从8月1日起实施50%铜的新关税,美国用于制造汽车、数据中心等各类产品的铜价正 在大幅上涨,这可能会对美国制造商造成影响。美国制造商仍高度依赖铜的进口,进口量约占国内需求 的一半。 智通财经APP曾报道,特朗普表示,提高美国的铜产量应是保障国家安全的一项优先任务,旨在促进从 半导体到弹药等各类产品的国内生产。然而,铜矿和精炼厂的建设需要数年时间。在此期间,美国制造 商可能不得不继续从智利、加拿大、秘鲁和墨西哥进口铜——只是价格会更高。 荷兰银行ING银行的大宗商品策略师Ewa Manthey写道:"这可能会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从而增加美国 制造商的成本,因为他们没有国内的替代方案可用。" 美国为何大量进口铜? 这些关税计划是特朗普政府对是否因过度依赖进口铜而引发国家安全问题进行审查的结果。特朗普周三 表示,铜是美国国防部使用量第二大的材料。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国将再次建立起一个强大的 铜业体系。" 据美国地质 ...
IATA:5月航空客运总需求同比增长5.0%
智通财经· 2025-07-11 15:22
全球航空客运市场概况 - 2025年5月航空客运总需求(按RPK计算)同比增长5 0%,总运力(按ASK计算)同比增长5 0%,载客率83 4%,同比下降0 1个百分点 [1] - 国际需求同比增长6 7%,运力增长6 4%,载客率83 2%创5月历史新高 [1] - 国内需求同比增长2 1%,运力增长2 8%,载客率83 7%同比下降0 5个百分点 [2] 分区域国际客运表现 - **亚太地区**:需求增长13 3%(份额33 6%),载客率84 0%同比提升2 0个百分点,亚非航线增长15 9% [4][8] - **欧洲地区**:需求增长4 1%(份额26 7%),载客率84 0%同比下降0 6个百分点 [5] - **中东地区**:需求增长6 2%(份额9 4%),载客率80 9%同比下降0 1个百分点 [6] - **北美地区**:需求仅增1 4%(份额22 9%),跨大西洋航线增长2 5% [7][3] - **拉美地区**:需求增长8 8%(份额5 3%),但载客率下降1 7个百分点至83 6% [8] - **非洲地区**:需求增长9 5%,载客率74 9%同比提升2 2个百分点 [8] 国内客运市场动态 - 中国国内市场延续增长势头,需求增长7 4%,载客率84 3%同比提升2 0个百分点 [10] - 巴西需求大幅增长18 3%,载客率81 2%同比提升1 8个百分点 [10] - 美国国内需求下降1 7%,载客率83 0%同比下降3 1个百分点 [10] - 日本需求增长5 8%但运力下降1 1%,载客率76 9%同比提升5 0个百分点 [10]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亚太市场以9 4%需求增长率领跑全球,北美市场下降0 5%呈现区域分化 [2] - 地缘政治风险(中东局势)对油价和航空运营构成潜在威胁 [2] - 北半球夏季旅游旺季机票预售表现良好,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劲 [2]
Needham:CoreWeave(CRWV.US)估值似乎过高 下调评级至“持有”
智通财经· 2025-07-11 14:59
评级调整 - Needham将CoreWeave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认为90亿美元收购Core Scientific的估值过高 [1] - Stifel和瑞穗等证券公司在收购宣布后也下调了CoreWeave评级 [2] 收购交易细节 - CoreWeave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购Core Scientific,交易估值达90亿美元 [1] - 收购将释放150MW至200MW的额外IT容量,用于高性能计算或HPC/AI工作负载 [1] - 交易使CoreWeave获得高质量基础设施、降低资本成本、每年节省5亿美元运营费用并整合内部数据中心团队 [1] 市场反应 - CoreWeave股价周四下跌9 64%至138 29美元,但年内累计上涨246% [2] 业绩预期 - Needham更新了2026年和2027年业绩预期以反映交易调整 [1]
石油时代未见终章!欧佩克预计全球需求将持续攀升
智通财经· 2025-07-11 14:57
欧佩克长期石油需求预测 - 欧佩克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持续增长至2050年 需求峰值尚未出现 [1] - 全球石油需求量将从2023年1 037亿桶/日增至2030年1 133亿桶/日 2050年接近1 23亿桶/日 [1] - 石油将在2050年保持全球能源结构最大份额(约30%) 与天然气合计占比超50% [1] - 欧佩克秘书长强调石油仍是全球经济基石 目前未见需求见顶迹象 [1] 机构预测分歧 - 国际能源署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29年见顶 [1] -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预测需求可能在2035年后开始下滑 [1] 原油市场动态 - 原油期货结束三连涨 受特朗普关税政策担忧影响 [1] - 特朗普威胁对巴西输美商品征收50%关税 拟对铜/半导体/药品加征关税 [1] 欧佩克+产量调整 - 欧佩克+考虑9月增产后暂停10月产量调整 部分成员国担忧油价继续下跌 [2] - 摩根大通与花旗预测供应过剩或导致油价年内跌向60美元/桶 [2]
香港强积金上半年平均回报近10% 富达国际:下半年对股票投资审慎乐观
智通财经· 2025-07-11 14:10
香港强积金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香港强积金平均回报达9.94%,显著高于亚太区投资者平均回报2.4% [1] - 中国内地及香港股票表现最佳,平均回报约20%,保守基金平均回报仅1.4% [1] - 富达国际对2025年下半年股票投资持审慎乐观态度,建议短暂减持债券并维持低配现金 [1] 全球市场展望 - 全球市场受多项经济因素交织影响,后周期阶段一般利好股票表现 [1] - 债券市场因经济增长、通胀与政策预期转变导致债息波动性上升,高评级企业债利差提供良好收益机会 [1] - 中国内地经济受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及出口提前出货推动,展现持续动能,中美贸易谈判正面消息提振市场信心 [1] 美国经济与政策 - 美国最新减税与支出法案预期带来额外财政刺激,就业市场稳健,家庭消费意愿强劲 [2] - 美股估值偏高且盈利预测下调,贸易关税不确定性构成潜在风险,需关注"金发女孩情境"(政策刺激推动经济但不引发通胀) [2] 欧洲市场动态 - 欧洲央行利率接近中性水平,进一步减息空间有限,除非经济恶化 [2] - 欧盟与美国贸易谈判及未来几个月财政政策走向(如国防支出上升)将影响宏观经济格局 [2] 亚太区投资机会 - 美元走弱为亚洲及新兴市场创造投资机会,货币升值带动总回报表现 [2] - 亚太区货币环境宽松,印度、澳洲及泰国加快减息步伐,中国台湾省因新台币升值出现金融紧缩 [2] - 日本内需稳健、企业盈利强劲及估值吸引,但出口价格下跌及汽车出口放缓构成压力 [2] - 市场推迟加息预期,但薪资上升及日元走强可能限制日本央行转向鸽派立场 [2]
AMD(AMD.US)迎来多空争论:高盛坚守“中性”评级,汇丰目标价翻倍至200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7-11 11:56
评级与目标价 - 高盛维持对AMD的"中性"评级 目标价为140美元 [1] - 瑞穗将目标价上调至152美元 并修正6月当季收入预期至74亿美元 [3] - Melius Research将评级上调至"买入" 新目标价211美元 基于两年内EPS可能达8美元的预期 [4] - 汇丰银行将评级上调至"买入" 目标价从100美元翻倍至200美元 主要因MI350系列产品溢价优势 [4] 财务表现与估值 - 公司市盈率为101.36 处于历史高位 [1] - 过去六个月股价回报率达19.28% 反映市场对AI领域热情 [1] - 过去12个月收入增长21.71% 年总收入达277.5亿美元 [1] 市场竞争格局 - 服务器CPU市场份额增长或放缓 因ARM处理器采用率上升(高效可扩展性优势) [2] - 商用GPU领域面临英伟达激烈竞争 后者凭借AI软件堆栈和成熟生态系统占据领先 [2] - ASIC芯片资金流入增加 构成新兴竞争威胁 [2] 人工智能战略布局 - MI300系列AI加速器持续投资显示积极进军AI领域 但可能限制短期盈利增长 [2] - KeyBanc预计MI355AI GPU将在2025年带来70-80亿美元AI收入 [3] - MI350系列因可适配现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且具有定价溢价优势 被汇丰视为潜在超预期因素 [4] 关键时间节点 - 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将于8月5日公布 重点关注AI加速器应用、数据中心增长及利润率指引 [5]
高盛策略转向均衡配置:软件服务与媒体娱乐成增长核心,材料板块逆势受宠
智通财经· 2025-07-11 09:52
行业配置策略调整 - 高盛建议投资者采取更为均衡的板块布局策略,未来六个月等权重行业配置组合相较等权重标普500指数获得5%及以上超额收益的概率显著提升 [1] - 软件与服务、媒体与娱乐两大科技相关板块延续增持评级,新材料行业首次纳入核心推荐序列,消费必需品板块退出优先配置名单 [1] - 工业板块因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被调低评级,未来六个月实现显著超额收益的可能性最低 [2] 板块选择逻辑 - 软件与服务(长期增长预期14%)和媒体与娱乐(长期增长预期14%)因稳健增长前景在经济温和增长环境下更具配置价值 [1] - 公用事业和房地产板块因预期债券收益率小幅回落获得青睐 [1] - 材料行业较能源板块更具配置优势,主要基于对油价回落的预期判断 [1] 市场环境判断 - 当前美股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存在过度乐观倾向,实际经济运行中既存在下行风险也存在超预期可能 [1] - 行业配置需避免明显偏向周期性或防御性板块,建议构建攻守兼备的投资组合 [1] - 在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犹存的背景下,兼具成长性与估值合理性的板块将更具投资韧性 [2] 其他板块调整 - 消费必需品和医疗保健板块配置优先级已"略低于模型基准建议" [2] - 此次调整反映了对市场环境的中性判断,通过多元化配置对冲潜在风险 [2]
英伟达(NVDA.US)市值直逼4万亿美元!黄仁勋身价超越“股神”巴菲特或指日可待
智通财经· 2025-07-11 09:31
英伟达市值与创始人财富增长 - 英伟达联合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当前身家达1420亿美元,其中自1月1日以来增加276亿美元,主要来自持有公司约3.5%的股份 [1] - 英伟达市值短暂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史上首家达到该里程碑的企业,股价年内涨幅约22% [1] - 公司芯片在AI军备竞赛中成为多家领先AI开发商的战略资源 [1] - 分析师预测英伟达市值峰值可能接近6万亿美元 [1] 英伟达与巴菲特财富对比 - 巴菲特当前身家1440亿美元,自1月1日以来增长21.9亿美元,其控股集团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年内上涨约5% [1] - 黄仁勋财富可能很快超越巴菲特,但并非板上钉钉 [2] 英伟达股价波动与市场表现 - 2025年英伟达股价多次剧烈波动:1月27日因中国AI实验室使用阉割版芯片消息单日暴跌17%,创美国上市公司史上最大单日市值蒸发纪录(损失近6000亿美元) [2] - 3月3日因特朗普对墨西哥加征关税消息单日下跌9% [2] - 自六月以来公司股价重拾涨势,投资者担忧暂时平息 [2] 巴菲特慈善捐赠 - 巴菲特近期向五家慈善机构捐赠60亿美元,过去二十年累计捐款超600亿美元 [2] - 2006年巴菲特身家460亿美元(《福布斯》数据),当时仅次于比尔.盖茨 [2]
中信证券:四季度后资金或存在进一步回流美股的可能性 关注其配置价值
智通财经· 2025-07-11 08:50
宏观面分析 - 7月美国PMI与非农数据超预期但未改变经济小幅趋弱趋势 外贸政策变化和统计口径调整加剧经济趋弱确定性 美股盈利趋势性上行仍需等待 [1] - 对等关税政策或导致三季度进入资金流向观察窗口期 四季度资金可能回流美股 分层关税策略主要针对转口贸易 8月1日为下一个关键节点 [2] - 美联储预计9月再度降息 市场预期已计入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宽松难成风险资产核心利好因素 [2] 行业基本面 - 美股估值整体偏高 多数行业PE高于5年和10年平均水平 头部科技板块估值分位数回落至50%区间 盈利兑现能力强 [3] - 信息技术 电信服务 医药行业盈利占标普500指数比重高 能源行业盈利占比低 头部7家公司表现稳健 扮演市场避险角色 [4] - 2025年二季度美股盈利同比增长率预测从3月9.4%降至5.0% 营收增速预测从4.7%降至4.2% 通信和IT仍为增长主力 [4] 市场风格与流动性 - 全球股指对比显示美股估值相对偏高 股债性价比指标显示债券更具吸引力 美元指数回落背景下美股估值或趋势性下行 [3] - 当前市场风格指标接近历史极值 成长价值 大小盘及区域风格表现均处于极端位置 [3]
从价格回升到供给侧重构 中信证券解析光伏“反内卷“破局之道
智通财经· 2025-07-11 08:42
光伏行业"反内卷"措施 - 推动产业链价格回升是实现光伏行业"反内卷"的有效措施和重要第一步 [1] - 行业回归规范化有序竞争以及潜在供给侧改革政策逐步完善和落地将夯实光伏基本面底 [1] - 产业链报价回升立竿见影但落后产能退出和供给侧重构需要时间 [1][4] 产业链价格回升 - 产业链价格合理回升是光伏"反内卷"的有效手段和供给侧改革的首要前提 [2] - 硅料报价大幅提升至4 5万元/吨左右涨幅达25%左右 [2] - 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3 7万元/吨环比回升6%-7% [2] - 各尺寸N型硅片报价临时调涨涨幅普遍达8%-12% [2] - 预计后续电池组件乃至部分辅材环节或也将有所顺价和涨价 [2] 涨价效果与产能出清 - 涨价可达到良好的"反内卷"效果但短期进一步上涨空间或有限 [3] - 成本越低的厂商越有利于占据市场优势而成本越高的企业或将面临停产退出压力 [3] - 综合成本价或将成为现阶段新的价格锚 [3] - 产能开工率有望在边际需求对应产能的成本线寻找到新的均衡点 [3] 行业供需与价格展望 - 中短期需求增速放缓国内光伏刚经历一轮抢装潮后需求回落 [4] - 绿电市场化交易政策的正式实施或导致终端收益率下降和供应链涨价容忍度有限 [4] - 后续实际成交价和进一步顺价能力有待观望 [4] - 只有在严控落后产能复产的前提下市场供需关系出现实质性改善产业链价格方具备进一步回升能力 [4] 投资策略 - 建议重点关注在光伏主产业链去产能进展中具备长期竞争力和量价回升弹性的龙头公司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