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通财经
icon
搜索文档
双赛道研发进度领先,景泽生物赴港IPO价值待重估
智通财经· 2025-07-17 19:53
公司概况 - 景泽生物是一家专注于辅助生殖药物和眼科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和国元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已完成pre-轮至C+轮融资,C+轮投后估值为30.9亿元人民币,计划将IPO募资金额主要用于推进多个管线的临床试验和开发生产 [1] - 公司拥有八个候选药物,其中三款已处于后期阶段,包括一个已获NDA批准、一个已提交NDA、一个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 [2] - 截至2025年6月20日,公司是中国企业中辅助生殖和眼科领域获得最多处于临床阶段大分子药物的公司之一,研发进度业内领先 [2] 核心产品 辅助生殖领域 - JZB30为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hFSH)冻干粉针剂型产品,是辅助生殖周期中最重要的促排卵药物之一,已于2025年4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4] - JZB30对标进口产品果纳芬,后者在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均为全球促排卵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促排卵药物 [4] - JZB33为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水针剂型,已完成BE研究并于2025年6月提交NDA,便于患者进行按压自注射 [4] 眼科领域 - JZB05是自主研发的抗VEGF眼内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和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对标全球销售额最高的眼科药物阿柏西普(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95亿美元) [5] - JZB05已完成与原研药"头对头"对比的I期临床研究,并已进入III期临床研究,预计2026年下半年完成III期临床研究并提交NDA [6] - JZB32为重组人截短型纤溶酶注射液,用于治疗症状性玻璃体黄斑黏连(sVMA),是国内首款在研奥克纤溶酶产品,目前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6] 商业化计划 - 公司计划与国内知名药企合作分销JZB30,并与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进行JZB33在美国市场的注册及商业推广 [6] - 公司预期于2026年产生收入,主要来自JZB30的商业化 [7] 财务表现 - 公司尚未盈利,2023年和2024年亏损分别为2.46亿元和2.43亿元人民币 [7] - 2023年和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22亿元和1.33亿元人民币 [7] 行业前景 辅助生殖领域 - 2024年中国患有不孕不育症的育龄夫妇数量为5,920万对,预计将以2.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30年的6,840万对 [8] - 2024年辅助生殖服务渗透率为9.3%,预计2030年将达到13.1% [8] - 2024年以来已有27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8] 眼科领域 - 中国眼科药物市场从2019年至2024年以8.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4年的295亿元人民币,预计将进一步以10.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0年的537亿元人民币 [12] - 视网膜疾病被列为《"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新增重点病种 [12] 市场竞争 辅助生殖领域 - 目前国内市场已有7种rhFSH注射液在售,包括默克公司的果纳芬、齐鲁制药的安欣保、长春金赛的金赛恒等 [11] - 另有4个处于临床阶段的rhFSH在研产品,其中三个已进入注册申请阶段 [11] 眼科领域 - 除对标原研药艾力雅(2018年获批)外,齐鲁制药的生物类似药卓初明已于2023年获批上市 [13] - 另有两家企业的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正处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研究阶段 [13]
中工国际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合计21.39亿美元 同比增长33.35%
智通财经· 2025-07-17 18:29
国际工程业务 - 2025年第二季度新签重要合同3个,新签合同额4.28亿美元,包括哈萨克斯坦纯碱厂项目二期、埃塞俄比亚医院设计咨询、尼日利亚水稻机械化中心等项目 [1] - 2025年上半年累计新签重要合同10个,累计新签合同额11.26亿美元 [1] -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生效合同额9.73亿美元,同比增长36.66% [1] - 截至2025年6月末,主要在执行项目39个,在手合同余额95.45亿美元 [1] 国内工程承包业务 - 2025年第二季度新签合同额17亿元,包括高原机电装备实验室EPC总承包、景区索道设备更新等项目 [2] - 2025年上半年累计新签合同额22.75亿元 [2] - 截至2025年6月末,已签约未完工项目合同金额45.96亿元,已中标未签约项目合同金额0.73亿元 [2] 咨询设计业务 - 2025年第二季度新签合同额7.49亿元,包括邯郸蛋鸡科技产业园、佛山中医院院区建设、浦发银行数据中心等项目 [2] - 2025年上半年累计新签合同额9.47亿元 [2] - 截至2025年6月末,已签约未完工项目合同金额39.99亿元,已中标未签约项目合同金额1.26亿元 [2] 整体经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合计21.39亿美元,同比增长33.35% [2]
台积电(TSM.US)2025Q2电话会:N3、N5产能很紧张 未来需求很高
智通财经· 2025-07-17 16:28
智通财经APP获悉,日前,台积电(TSM.US)在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中提到,N3产能很紧张, 未来几年都很紧张,N5也很紧张。需求很高,因为很多AI还是使用N4,未来将切换到N3在未来两年。 N5还是产能紧张,N3产能更紧张。台积电的优势是有giga fab集群,在N7、N5、N3包括未来的N2,公 司对每一个制程都有85~90%一样的设备。 关于人形机器人的半导体机会,现在还太早说人型机器人今年能有贡献了,明年可能也太早。预计机器 人会在医疗行业率先使用,机器人需要很多的传感器,有客户说机器人的机会是EV的十倍。 Q:全年的指引来算,Q4收入有所下滑,是什么原因? A:我们会努力达到高目标,您的计算只是基于我们报告的数字算的,这样可以算出来减少。我们考虑 了可能的关税影响,以及其他的不确定性,导致我们会更加保守,这是我们现在的态度。我们的先进制 程的领先,制造的卓越,只要有机会我们希望抓住,我们就有希望达到更高目标。 Q:关于毛利率,在考虑26年定价时候,公司会不会考虑汇率的影响?长期看公司未来毛利率会不会达 到比53%更好的毛利率目标?明年毛利率会不会和今年类似? A:汇率影响是很大的。至于是否 ...
东海证券:政策叠加资金推动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 关注核心零部件机遇
智通财经· 2025-07-17 16:16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外巨头纷纷投资入局,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注入大量资金与资源,推动技术进步与成熟,行业迎来重要转折点和变革机遇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具身智能,列为未来产业培育重点方向,成为制造业升级重要抓手 [1] - 政策叠加资金推动加速人形机器人落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 - 工厂仓储和家庭服务场景中,人形机器人使用成本显著低于人工费用且稳定性更高,经济效益显现 [2] - 特斯拉Optimus计划2026年量产5万台,2029年50-100万台 [2] - Figure AI首条自动化生产线已投产,年化产能达1.2万台 [2] - 国内智元、宇树等企业已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2] - 预计2029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能最少达100万台,市场规模将达1500亿元 [2] 核心零部件发展机遇 - 人形机器人核心机械零部件(关节模组、减速器、灵巧手、传感器等)决定运动精度、负载能力和可靠性 [3] - 核心零部件占据大部分硬件成本,市场需求预计将随市场规模倍增而显著增长 [3] - 建议关注已获重点客户定点和合作的机械零部件企业,以及具备高端加工设备、工艺技术积累和量产计划的上市公司 [1][3]
阿斯麦(ASML.US)财报喜忧参半 瑞银与小摩分歧显现:是周期低谷,还是技术拐点
智通财经· 2025-07-17 16:03
财务表现 - Q2净销售额达77亿欧元,EBIT超出市场共识12% [2] - Q2净订单55亿欧元,环比增长41%,同比持平,显著高于市场共识 [1][2] - Q2毛利率53.7%,超出指导值51.5%及共识51.9% [2] - Q2稀释每股收益(EPS)5.9欧元 [2] - Q3 EBIT指引较共识低11%,全年净销售额增长15% [2] - Q3销售额指引较共识低6.8%,毛利率中点51%较共识低39bps [2] - 2026年EPS可能下调5%-10%,主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较高 [2] 中国市场 - Q2中国区收入环比下降3%,同比下降35%,占销售额27% [3] - 全年中国区收入占比预计仍超25% [3] - 中国市场长期需求仍支撑公司营收基本盘 [3] 技术升级 - Q2确认高NA工具(如NXE:3800s)收入,对毛利率产生稀释效应 [4] - 高NA工具收入确认将稀释2025年下半年毛利率 [4] - 升级收入(如NXE:3800s升级)对Q2毛利率有正面贡献 [4] 资本运作 - Q2回购14亿欧元股票 [5] 2026展望 - 管理层首次对2026年增长持保留态度,称无法确认 [6] - 高市场份额及美国半导体制造回流政策或抵消部分周期性风险 [6] - 技术领先地位为长期增长提供支撑 [6] 股价表现 - 7月16日美股暴跌8.33%,收盘报754.45美元 [6] - 过去一年股价累计下挫约34% [6] 行业影响 - 公司订单表现对半导体设备行业具有风向标意义 [3] - 在半导体行业周期性波动中,公司凭借技术壁垒与资本运作被视为最具韧性的设备厂商之一 [7]
东方汇理:债券配置关键是从美国市场分散至欧洲及新兴市场
智通财经· 2025-07-17 14:39
全球经济重塑与投资策略 - 全球经济正在重塑 主要经济体表现强韧 但政策不确定性引发市场剧烈波动 [1] - 政府债券市场受债务上升和通胀忧虑冲击 波动加剧 投资者可能要求长债提供更高补偿 [1] - 关键策略是从美国市场分散至欧洲及新兴市场债券 [1] - 央行降息预期为全球股票带来机遇 聚焦欧洲国防开支 美国放宽监管 日本企业管治改革及"印度制造"倡议 [1] 美国经济展望 - 美国实质GDP增长将从2023-2024年的近3%放缓至2025年的1.6% 主要源于私人需求转弱 [2] - 加征关税将推升物价 削弱消费信心及开支 平均约15%的关税将造成经济损失并导致通胀短暂回升 [2] - 美联储预期将在2025年下半年降息三次 [2] 地缘政治与投资分散 - 地缘政治环境更具争议性 美国关税政策及减少对欧洲安全的承诺导致紧张局势升温 [3] - 欧洲可能更团结一致 寻求通过新贸易协议分散贸易伙伴 [3] - 投资者将继续分散投资于美国以外资产 对欧洲资产尤其有利 [3] 资产配置策略 - 企业表现强韧 预期不会出现盈利衰退 美联储降息预期支持略为积极的资产配置 [4] - 看好环球股票 专注于估值和定价能力 同时看好商品 黄金及对冲工具配置 [4] - 基建投资可提供稳定现金流 货币多元化配置相当重要 [4] 债券市场展望 - 投资者将对美国国债要求更高溢价 长债收益率将继续受压 [5] - 央行降息支持短债 推动收益率曲线走斜 利好欧洲及新兴市场债券 [5] - 偏好欧元投资级别信贷 尤其是金融及后偿信贷 [5] 股票市场展望 - 股票可能录得低单位数回报 但轮换趋势将持续 [6] - 欧洲市场吸引力成为结构性主题 利好估值吸引的中小型股 [6] - 青睐内需主导行业及服务业 聚焦美国放宽监管 欧洲国防和基建 日本交易所改革 [6] 新兴市场机遇 - 新兴市场股票将受追捧 印度及东盟成为环球供应链绕道主要受惠者 [7] - "印度制造"计划吸引跨国企业进驻 尤其是国防及资讯科技领域 [7] - 这些市场是制造业枢纽和增长引擎 有望把握结构性转变及消费者基础扩大机遇 [7] 实物及另类资产配置 - 地缘经济环境促使投资者通过私募资产分散投资 有利稳健的本土主题 [8] - 私募债权及基建是最吸引领域 私募债权受惠于直接贷款及集资 基建吸引抗通胀投资者 [8]
施罗德:随着与关税相关的不确定性消除 美国经济或有望重拾增长动力
智通财经· 2025-07-17 14:27
施罗德动力收息策略的大部分资产配置是基于其对特朗普政策长远影响的看法。 第一,施罗德在美国孳息曲线长端的持仓较低,反而偏好优质短存续期债券、以及部分新兴市场高息本 地货币债券。 第二,施罗德持续维持大规模但分散的美元"沽空"。虽然市场已有共识估值与结构性因素会令美元继续 下行,尤其是如果特朗普游说得到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情况下。 第三,施罗德看好直接受惠于通胀的资产如金矿股,同时能捕捉商品复兴(commodity renaissance)主 题。 至于特朗普政策对整体美股市场的影响则较为微妙,因此施罗德认为当中的投资机遇也较独特: 施罗德称,经历多年的稳健增长后,美国经济出现疲态,2025年前五个月个人消费持平,就业市场亦越 来越多人陷入求职困境。经济放缓或属短暂现象,随着与关税相关的不确定性消除,美国经济或有望重 拾增长动力。此外,距离2026年中期选举仅馀14个月,预料美国政府将积极防止经济过度放缓。未来6 至12个月美国本地生产总值(GDP)增长仍具争议,但越来越清晰的是,特朗普的事迹可能包括通胀上 升、更陡峭孳息曲线,以及美元下行走势出现。提出"让美国再次强大"是有代价的。 施罗德表示,观察美国盈亏平衡 ...
澳大利亚失业率意外升至四年高点 澳洲联储8月降息几成定局
智通财经· 2025-07-17 12:06
劳动力市场 - 澳大利亚6月失业率意外攀升至4.3%,创2021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市场预期为持平于4.1% [1] - 就业岗位仅增加2000个,完全由兼职岗位推动,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20000个 [1] - 连续疲软的就业数据可能促使澳洲联储在8月和9月连续降息 [1] 货币政策预期 - 货币市场完全消化澳洲联储8月降息预期,且之后再次降息的可能性超过50% [1] - 对政策敏感的三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近10个基点,股市上涨 [1] - 高盛认为劳动力市场不再紧张,不应成为进一步降息的障碍 [1] 经济环境 - 澳大利亚经济增长乏力,消费者信心和家庭消费低迷 [2] - 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剧,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和招聘计划 [2] - 毕马威首席经济学家认为私营部门持续疲软,澳洲联储应在下次会议降息 [2]
兴业证券:布局海上风电等新兴产业 推进海洋经济区域协同
智通财经· 2025-07-17 11:59
海洋经济战略地位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将海洋经济提升至战略高度 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政策层面继《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后 再次强化海洋经济战略地位 [1] 海洋经济总量与增速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05438亿元 同比+5.9%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 [2] - 海洋船舶工业 海洋电力增速均超14% 主要系海上风电装机加速及航运市场景气度上行推动 [2] 海洋新兴产业 - 2024年新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4.4% 近五年CAGR为9.0% [1][4] - 海洋电力 海洋船舶与工程装备近五年CAGR分别为19.7% 12.8% 增速位列新兴产业前二 [4] - 2024年海上风电装机70.2GW 同比+13.6% 克拉克森预测2035年海上风电装机量将达到389.3GW [4] 海洋产业细分领域 - 海洋船舶制造行业景气度回落 关注高附加值船舶与绿色船舶结构性机遇 [4] - 海洋工程装备订单以海上生产装置(MOPU)为主 2024年全球海工船手持订单价值831亿美元 MOPU订单占比52% [4] 区域发展格局 - 我国已形成环渤海地区 长三角地区和中国南海地区三大海洋经济圈 [1][5] - 环渤海地区以天津 青岛等大型港口为枢纽 长三角地区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南海地区与"一带一路"协同发展 [5] 政策支持方向 - 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3] - "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高质量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 地方政府如上海 广东发布规划推动协同发展 [3]
东海证券:稀土自主国产水平较高 深加工企业或成热点
智通财经· 2025-07-17 10:47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2025年上半年美联储预计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 25%-4 5% 第二季度制造业PMI约为52 3 关税落地导致制造业成本跳升 下半年可能继续降息 美元指数有望回落 [1] - 中国对中重稀土(如镝、铽)出口收紧 开采配额增速放缓 下游供给预计承压 缅甸矿进口存在不稳定性 [1] 稀土行业供需格局 - 全球稀土氧化物储量约9000万吨 中国占比49%为最大储量国 2024年底全球REO产量约39万吨 中国占比69%为最大出产国 但占比较2022年略有下滑 因缅甸、泰国、美国等国产量增速明显 [2] - 中国轻稀土以镧、铈、镨、钕为主 中重稀土以钐、钆、铽、镝为主 [2] - 2025年3月中国氧化镧出口量达3823吨 轻稀土出口持续走高 同期氧化钇出口751吨 重稀土出口量占世界总需求一半以上 [3] - 2024年中国稀土精矿产量27万吨 出口5 56万吨 出口比例自2020年后持续下滑至20 6% 显示自用比例较高 [3] 产业链结构与贸易动态 - 中国承载全球90%以上稀土金属冶炼加工需求 2025年第一季度稀土出口14177吨 同比上升5 14% [4] - 2022年后中国进口稀土金属矿总量下滑但REO进口量走高 因政策鼓励进口分离后的氧化物产品 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开始具备初步分离能力并出口氧化物 [4] 下游应用与出口策略 - 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风电等新能源与高端制造双驱动 传统消费电子需求疲软 [1] - 中国稀土出口策略转向排除低端氧化物 增加高端永磁体份额 投资项目集中于高附加值环节 实现"出口量价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