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

搜索文档
国产仪器IPO再+1,产品市占率12.72%直逼国际巨头
仪器信息网· 2025-07-09 14:43
公司IPO及募资计划 - 中科仪北交所IPO申请获受理,计划募资8.25亿元 [1][3] - 募资投向干式真空泵产业化建设项目、高端半导体设备扩产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新一代干式真空泵及大抽速干式螺杆泵研发项目 [3] 主营业务及行业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干式真空泵和真空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4] - 公司是集成电路领域出货量最大的国产干式真空泵制造企业,唯一在集成电路先进制程实现批量应用的国产企业 [5] - 公司产品满足14nm先进逻辑芯片以及128层及以上3D NAND等存储器工艺的生产需要 [5] - 公司产品已在中国各领先晶圆制造企业实现大批量应用,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集团等 [5] - 公司产品已通过台积电、大连Intel、SK海力士的测试验证并实现小批量出货 [5] 产品应用及市场表现 - 公司干式真空泵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碳化硅、砷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的制备,并已实现批量交付 [6] - 公司各类干式真空泵累计出货量超过4万台,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出货量超2.5万台 [5] - 2024年公司干式真空泵在集成电路领域国内市占率约为12.72% [5] 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98亿元、8.52亿元、10.82亿元 [9] - 对应净利润分别为4.98亿元、6亿元、1.93亿元 [9] 募投项目详情 - 干式真空泵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总额7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31亿元,建设周期4年,将形成年产20040台干式真空泵的生产能力 [9] - 高端半导体设备扩产及研发中心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4.74亿元,旨在提高公司在高端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11] - 新一代干式真空泵及大抽速干式螺杆泵研发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1.21亿元,建设周期3年,将研发超高速节能泵、超高温泵等新产品 [11] 行业需求 - 集成电路产业晶圆制造生产线中70%左右需要真空工艺环境,干式真空泵成为行业首选真空获得设备 [9]
西门子紧急回应中方对欧盟仪器设备限制进口
仪器信息网· 2025-07-09 14:43
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 - 公司强调在中国的强大存在是多年建立的全球制造足迹的一部分,旨在战略性地服务当地市场并将干扰降到最低 [1][2] - 中国本地化是公司全球战略的核心支柱之一,已通过苏州影像设备生产基地、西安IVD制造中心等本土布局搭建完整能力体系 [2] - 公司在华注册的本地法人公司仍保有参与政府采购的资格,未被当前限制措施纳入排除范围 [2] 中国政府采购政策调整 - 财政部规定自7月6日起,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采购需排除欧盟企业(在华欧资企业除外)参与 [3] - 非欧盟企业提供的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占比不得超过项目合同总金额的50%,但仅欧盟进口能满足需求的项目除外 [3] 公司对政策影响的评估 - 公司预计当前中国事态发展不会对业务产生实质性影响,重申本地化战略的稳定性 [1][2]
预算8353万元!电子科技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7-09 14:43
电子科技大学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 电子科技大学发布32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8353万元,涉及长波长台式红外光谱分析仪、龙架构结合异构加速综合实验系统等设备,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3~7月[1] 量子研究设备 - 拟购长波长台式红外光谱分析仪1台,预算120万元,用于量子互联网及量子光源基础研究,波长范围覆盖1900 nm至5500 nm,全波长范围内波长精确度±0.5 nm[3] - 设备需具备高灵敏度与稳定性,适用于弱光量子信号检测,分辨率0.2 nm,重点支持4.5-5.5 μm中红外波段[3] 异构计算系统 - 拟采购龙架构结合异构加速综合实验系统3套,预算153万元,核心采用自主指令集IP软核1C102架构CPU的FPGA和国产高性能4核Cortex A53处理器[3] - 系统包含50个节点预处理单元,采用国产易灵思新一代蓝宝石系列FPGA,计算阵列由50颗Cortex-A7架构国产PSOC系列FPGA组成[3] - 主内存容量≥32G,存储采用M.2硬盘≥1TB,配备多种通信接口包括千兆以太网口、USB转UART等[3] 通信与射频测试设备 - 拟采购节点验证系统功能模块,预算393万元,包含宽带数字信号处理核心模块和高密度射频前端模块各128个,工作温度范围-30°C-60°C[4] - 拟采购微波毫米波天线设计教学实验平台9套,预算579万元,频率范围100kHz-26.5GHz,最大动态范围133dB,用于通信工程等专业教学[4] - 拟采购多功能微波器件测量系统实验平台9套,预算486万元,可测试驻波、增益、衰减等参数,每年面向300余名本科学生[4] 半导体与光电测试 - 拟采购集成光电器件测试实验平台,预算145万元,包含半导体参数分析仪和光调制系统,电流测量分辨率≤20 aA[5] - 拟采购智能光电声学综合测试平台,预算168万元,光谱范围600nm~1700nm,波长精度±0.02nm[5] - 拟采购微纳电子器件加工与测试系统,预算220万元,包含高真空电子薄膜溅射仪和微米级电子器件紫外光刻机[5] 材料测试系统 - 拟采购电介质综合测试系统5套,预算200万元,温控范围-180℃至600℃,可进行介电温谱/频谱分析等测试[5] - 拟采购微波材料电磁参数测试系统,预算227万元,频率范围100kHz~26.5GHz,介电损耗测试误差绝对值≤20%[6] 集成电路测试 - 拟采购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测试系统2套,预算130万元,数字码型信号输出最高数据速率200Mbps,电压范围-1.5V~+6.5V[6] - 系统支持对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测试,包含SOC测试功能[6] 人工智能与视觉系统 - 拟采购多机位多模态成像检测一体化平台,预算205万元,包含4K分辨率可见光相机、深度相机等设备[14] - 拟采购新一代智能化信息与通信系统综合实践平台,预算454万元,包含人工智能芯片原型开发及验证平台30套[14] - 平台支持人工智能处理任务,用于医疗成像、工业自动化等领域,DSP slice大于1900个[14]
Leica四连中标不敌ZEISS高单价,共聚焦招中标周报
仪器信息网· 2025-07-08 15:38
共聚焦显微镜市场招中标概况 - 2025年第27周共产生18项共聚焦显微镜招中标项目,其中中标8台/套(总金额2589.644万元),计划采购10台/套(预算3080.1万元)[1][2] - 中标市场由ZEISS、Leica、OLYMPUS主导,ZEISS以3台/套(1239.764万元)领跑,Leica以4台/套(1131.88万元)次之,OLYMPUS交付1台/套(218万元)[2] - 招标项目中单台最高预算达600万元(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4] 中标项目品牌与型号分析 - **ZEISS**:中标3台,包括LSM 910(249.7万元)、LSM 990(608.144万元)及未披露型号(381.92万元)[3] - **Leica**:全部中标型号为STELLARIS,单价覆盖199万至394.88万元,最高单台成交价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项目[3] - **OLYMPUS**:仅1台FV4000中标,单价218万元(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项目)[3] 招标项目采购需求分布 - 预算金额集中在250万至600万元区间,其中600万元(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587万元(南方医科大学)、316万元(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为前三高预算项目[5] - 采购单位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包括海南大学(310万元)、苏州大学(160万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90万元)等[5]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共聚焦显微镜采购需求持续释放,高校及科研机构为采购主力,单周招标预算超3000万元[4][5] - 国际品牌ZEISS、Leica占据中标市场近92%份额(合计2371.644万元),OLYMPUS份额不足10%[2][3]
预算1.18亿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7-08 15:3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核心观点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27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18亿元,涵盖材料科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发动机等多个领域,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3~10月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采购 - **高温电磁多功能测试系统**:预算800万元,用于高温电磁功能材料的电性能测试,包含高温加热系统、材料评价系统等10个子系统,测试温度范围50℃-1100℃,误差≤3℃ [4] - **材料智能制备和表征系统**:预算455万元,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温合金的无人值守智能化制备及表征,串联3D打印、激光熔敷等设备 [4]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采购 - **红外激光系统**:预算300万元,包含短波(2.8±0.1μm,功率≥16W)和中波(4.3±0.1μm,功率≥4W)半导体激光系统,支持连续工作>500s [4][5] - **宽谱红外双光束多光轴控制模块**:预算140万元,实现光束跟踪精度≤0.6角秒,多光轴自校准精度≤0.4角秒 [6]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采购 - **大型米波电性能测试系统**:预算170万元,采购功率放大器2台,用于射频测试 [5] - **天线测量系统射频组件**:预算450万元,工作频段0.1~40GHz,支持多频段并行实时测量 [6] 人工智能与跨域技术采购 - **跨域协同感知实验系统**:预算130万元,具备无人机垂直起降、目标识别(RCS 0.01m²发现距离>3km)及二次开发接口 [5] - **集群协同与博弈固定翼无人机系统**:预算302万元,包含40架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导引头等模块,支持群智算法验证 [7] 航空发动机研究院采购 - **喷流噪声试验系统**:预算780万元,包含燃烧室、煤油供应系统等配套设备,用于发动机喷管推力测试 [5][6] - **高分辨率微焦点三维原位断层扫描系统**:预算708万元,空间分辨率≤500nm,支持原位力学加载(最大载荷5kN) [6] 前沿技术与科研平台建设 - **超精密跨尺度直写系统**:预算120万元,支持微纳结构制造和柔性电子器件研发 [5] - **类脑信号分析测试系统**:预算343万元,用于类脑芯片信号捕捉与多维度测试 [8] - **车路协同融合感知验证系统**:预算870万元,构建"车-路-云"协同平台,支持自动驾驶算法优化 [7] 其他重点采购 - **电子背散射衍射仪**:预算830万元,用于晶体材料微观结构分析,配套原位拉伸台和主动减震台 [6] - **视觉认知评估系统**:预算180万元,集成64通道脑电采集、VR/AR技术及眼动追踪 [8] - **实验工作与系统集成展示**:预算920万元,用于1000平方米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 [8]
粒度仪周盘点:7台粒度仪接连落地,激光粒度仪中标热度攀升
仪器信息网· 2025-07-08 15:38
粒度仪市场中标情况 - 上周粒度仪市场活跃,共统计7条中标信息,覆盖高校、研究院及矿业企业等领域 [2][3] - 中标品牌包括丹东百特、马尔文帕纳科和微纳颗粒,展现不同细分领域的竞争力 [2][4] - 采购单位类型多样,包括普洱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以及赤峰山金红岭有色矿业、湖北三鑫金铜等企业 [3][4] 主要中标品牌及产品 - 丹东百特Bettersize 2600E激光粒度仪以26.4万元中标普洱学院,该产品采用正反傅里叶结合光路系统,具有广泛适应性 [4][5] - 马尔文帕纳科Mastersizer 3000+Ultra以86.5万元中标安徽工业大学,可测量0.01-3500μm粒度范围并支持自动化 [4][6] - 微纳颗粒Winner319喷雾激光粒度仪以12.7万元中标太原理工大学,具有0.1-10m可调测量区间和分体式结构设计 [4][8] 产品技术特点 - 丹东百特Bettersize 2600E采用专利正反傅里叶结合光学系统,适合各类粉体生产和应用企业及实验室 [5] - 马尔文帕纳科Mastersizer 3000+Ultra集成人工智能支持的工作流程和Size Sure测量模式,满足高端科研需求 [6] - 微纳颗粒Winner319采用平行光测试技术和频谱放大技术,实现大范围量程的高精度测量 [8]
2025年度10大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及产业技术问题发布,哪些仪器受热捧?
仪器信息网· 2025-07-08 15:38
中国科协2025年重大科技问题发布 -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7月6日在北京举行,发布2025年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 [1][2] - 该活动自2018年开始持续开展,2025年从前沿性、引领性、创新性、战略性四个方面严格把关,经过严谨规范的审读、评议、投票等程序选出 [2] - 这些问题的发布旨在为持续性产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树立"风向标" [2] 十大前沿科学问题 - 流形的拓扑和几何分类 [3][4] - 希格斯粒子性质和质量起源 [4] - 准金属替代过渡金属用于精准合成与催化反应的可行性研究 [4] - 台风路径异常与强度突变 [4] - 宏观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与系统间相互作用机制 [4] - 基于密码学视角的人工智能安全新理论和防护体系 [4] - 多维度、可重构超分子机器组装 [4] - 暗能量与哈勃常数危机 [4] - 作物野生近缘种在提升栽培种抗逆特性的育种潜力 [4] - 人体微生态与宿主的交互调控机制 [4] 十大工程技术难题 - 复杂模型的设计-仿真-制造一体化算法与理论 [5] - 深海规模化采矿装备与环境扰动抑制 [5] - 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外调水-海水协同利用与治理技术 [5] - 面向通信与智能融合的智简网络技术体系 [5] - 生物制造复杂器官 [5] - 煤炭与共伴生能源资源一体化开发技术 [5] - 新一代低能耗低成本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5] - 先进航空机载系统能量综合与智能管理 [5] - 大宗食品原料及高值配料的生物制造技术 [5] - 建立基于临床和多组学大数据的新药研发体系 [5] 十大产业技术问题 - 突破大型及超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高端装备进口瓶颈 [6][7] - 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抗氧化性能提升 [7] - 面向深空资源开发的自主采矿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 [7] - 面向产业的智能无人系统自主能力评测系统建设 [7] - 芯片间高速光互连(光-I/O)技术产业落地 [7] - 衰老状态下再生生物材料开发 [7] - 实现能源电力"安全-低碳-经济"综合平衡的路径 [7] - 卫星遥感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与产业化应用 [7] - 基于合成生物学与AI驱动的智能响应病虫害生物疫苗 [7] - 脑功能评估与脑机智能闭环干预 [7] 相关科研仪器需求 - 前沿科学问题研究需要精密测量设备(高精度质谱仪、光谱仪)、天文观测设备(大型射电望远镜、光学望远镜)、生物化学分析仪器(HPLC、GC-MS)、气象监测设备(气象雷达、卫星遥感系统) [7][8][9] - 工程技术难题研究需要仿真软件和硬件、深海探测装备(水下机器人、声纳系统)、通信测试设备(网络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生命科学研究工具(细胞培养箱、显微镜) [10][11][12][13] - 产业技术问题研究需要海水淡化技术相关设备(膜分离技术实验装置)、能源效率评估工具(热成像仪、能效分析仪)、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平台(图像处理工作站、GIS软件) [14][15][16] - 随着科技进步和跨学科合作加强,多用途、多功能的新型仪器将受到青睐 [16]
科技部:开展2025年中央级高校、科研院所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
仪器信息网· 2025-07-08 15:38
评价考核工作背景与目的 - 科技部与财政部联合开展2025年中央级高校及科研院所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旨在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并服务科技创新[2] - 考核依据为2014年国务院《意见》,重点推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建立奖惩机制[4] - 考核结果将直接影响单位后补助资金、新增资产配置预算优先级,并作为科技创新基地评估依据[3][4] 考核范围与对象 - 覆盖中央级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法人单位,考核其2024年度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及原值5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情况[2][5] - 2023年评价较差的5家单位已完成整改参与本次考核,2024年较差的5家单位因处于整改期不纳入[5] 考核核心内容 组织管理 - 评估仪器购置统筹管理、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仪器纳入情况、在线服务平台对接及实验技术队伍建设[6][11] - 要求仪器开放共享信息完整准确,需通过国家网络管理平台(nri.org.cn)填报数据[8][11] 运行使用 - 重点考核应开放仪器的总体运行使用情况及其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支撑成效[7][12] 共享服务成效 - 量化评估对法人单位外(如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共享服务收入及支撑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情况[7][14] 实施流程与要求 - 参评单位需在7月25日前提交电子版年度总结报告,纸质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寄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8][10] - 数据真实性将随机抽查,造假单位将被记入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8] -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负责具体考核工作[9]
智能自动化实验平台+AI最新发展及实践,全国顶尖学者报告实录
仪器信息网· 2025-07-08 15:38
行业趋势 - 合成化学领域正经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和"智能驱动"的范式转型,核心引擎是"机器人融合AI"技术[2] - 行业通过AI高通量筛选可将分子筛催化材料开发周期缩短超50%[12] - 产学研共识认为需构建开放共享数据生态,攻克跨学科认知障碍,推动"人机协同"研究范式[49] 技术突破 - 麻生明院士团队通过机器人平台优化联烯合成,实现天然产物模块化高效构建[10] - 晶泰科技构建智能自主实验平台,结合AI预测设计与机器人自动化执行,加速新物质发现[14] - 浙江大学洪鑫团队通过机器学习建模预测反应活性与选择性,解决立体化学描述不足等挑战[17] - 南开大学朱守非团队提出CODER理念,在碳氮键偶联反应中验证催化剂设计高效性[20] - 罗氏中国创新中心建立化学自动化平台,实现高通量合成与化学到生物测试闭环[33] 平台应用 - 浙江大学方群教授开发iChemFoundry平台,实现光催化和电催化反应的高通量筛选与智能化预测[37] - 晶泰科技智能自主实验平台已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学化工、新能源等领域,完成向复旦大学等机构的定制化交付[60] - 广州国家实验室廖矿标团队构建日处理万级实验的高通量平台,建立云端自主实验室原型[48] 企业动态 - 晶泰科技由MIT物理学家于2015年创立,整合量子物理、AI与机器人技术,为制药及材料科学提供研发解决方案[61] - 公司2024年向麻生明院士团队、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等交付定制化智能实验平台[60] - 晶泰科技在港交所上市,股份代码2228 HK,专注于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服务[61]
全国第一届小微型光谱仪器及应用学术会议通知
仪器信息网· 2025-07-08 15:38
行业动态 - 小型光谱仪产业在软硬件快速发展的加持下发展势头迅猛,其便携性、易用性、可集成性等优势为科学研究、现场分析、野外研究和日常监测提供了更加方便、高效的手段 [2] - 随着微加工技术、微机电系统、新型滤光技术、新型光学材料等的发展,小型光谱仪器的性能和精度显著提升 [2] - 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使小型光谱仪器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在诸多领域展现了更多创新型的应用场景 [2] 会议信息 - 全国第一届小微型光谱仪器及应用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10月18~19日在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举办,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主办,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仪器信息网)承办 [1][3] - 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小型光谱仪器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3] - 会议采取线下形式,以大会报告、墙报和仪器展览等方式进行 [6] 论文征集 - 征文对象为从事小型光谱仪器及分析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工作者,涵盖紫外-可见光谱、近红外光谱、中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激光诱导击穿光谱、X射线荧光、高光谱成像等领域 [4] - 论文长短要求A4纸1页,需按照会议网站提供的模板撰写 [5] - 论文征集起始日期为2025年7月1日,截稿日期为2025年8月31日 [5] 会议注册 - 早注册正式代表会务费1500元/人,在读学生800元/人(9月18日前汇款) [7] - 晚注册和现场注册正式代表会务费1700元/人,在读学生900元/人 [7] - 会务费需通过银行汇款至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指定账户 [8] 重要时间 - 征文截稿日期:2025年8月31日 [9] - 论文录用通知:2025年9月20日 [9] - 早注册截止日期:2025年9月18日 [9] - 参展厂商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9月20日 [9] - 会议报到时间:2025年10月17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