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证券
搜索文档
2023年报点评:消费业务份额高,动储聚焦差异化赛道
东方财富证券· 2024-04-10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4.46亿元,同比增长4.29%[1] - 公司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增长278.45%[1] - 公司2024/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132.96/154.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17%、16.36%[3] - 珠海冠宇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29%、16.17%、16.36%和15.93%[6] - 珠海冠宇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78.45%、188.82%、32.85%和11.57%[6] 产品销售 - 公司消费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14%,对应营收增长4.13%[2] - 公司动力及储能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3.46%,对应营收增长37.92%[2] 利润率 - 珠海冠宇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25.17%、26.28%、25.42%和25.14%[6] - 珠海冠宇2023年净利率分别为1.72%、7.47%、8.53%和8.21%[6] 风险提示 - 报告中提到的投资价格和价值以及带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过去表现不代表未来回报[14] - 投资者需自行承担风险,公司不对使用报告内容引致的损失负责[15]
动态点评:产品周期影响业绩承压,关注《奥拉星2》上线进度
东方财富证券· 2024-04-10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7.83亿元,同比下降16.6%[1] - 公司2023年销售成本为4.65亿元,同比下降19.6%,毛利率升至40.6%[1] - 预计2024-26年公司实现营收10.0/11.0/11.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23/0.35/0.54亿元,维持“增持”评级[2] - 2023A至2026E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783/1004/1104/1187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23/35/54百万元[3] 用户数据 - 公司2023年平均季度活跃用户730万,平均季度付费用户110万,平均季度付费用户收入为176.1元[1] 未来展望 - 预计2024-26年公司实现营收10.0/11.0/11.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23/0.35/0.54亿元,维持“增持”评级[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重建全球发行部,加速海外布局,旗下游戏陆续推出多语言国际版,为未来产品出海提供经验[4]
动态点评:高质量转变驱动毛利率提升,大力度提升分红回购

东方财富证券· 2024-04-10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090亿元,同比增长10%[1] - 公司2023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1577亿元,同比增长36%[1] - 公司2023年计划派息每股3.4港元,合计达约320亿港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42%[1] - 公司2023年毛利率由43%提升至48%[2]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6687/7217/7657亿,调整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7/1919/2073亿元[3] 未来展望 - 公司主营业务优势稳固,视频号小程序生态商业化落地,AI赋能业务新增长,业绩有望稳健提升[3] 风险提示 - 公司风险提示包括政策监管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新产品上线不及预期[4] 报告声明 - 公司研究报告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力求准确完整,但不保证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观点或陈述可能发生变更[10] - 报告中提到的投资价格和价值以及投资带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过去的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可能会损失本金[12] - 报告强调期货、期权及其他衍生工具交易存在重大市场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12] - 公司不对使用报告内容引发的任何损失负责,投资者需自行承担风险[13] - 报告版权归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发或公开传播报告内容,也不得用于诉讼、仲裁或营利目的[14] - 引用、刊发或转载报告需注明出处为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15]
2023年报点评:下游复苏公司迈入增长快车道,车企降本催化剂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东方财富证券· 2024-04-09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营收达15.4亿元,同比增长245%[1] - 公司23Q4营收同比增长207%[1]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11.91%,同比提升6.33pct[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5.84、35.19和38.69亿元[2] - 公司2023A至2026E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呈现逐年增长趋势[3] 未来展望 - 公司在新兴业务领域积极拓展,有望打造中长期增长曲线,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1] - 公司在工业催化、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储能等领域布局,预计未来盈利能力持续向好[1] 数据分析 - 中自科技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45.07%、67.35%、36.17%、9.94%[4] - 2023年至2026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48.49%、206.07%、53.86%、30.56%[4] - 2023年至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11.91%、13.13%、13.66%、14.20%[4] - 2023年至2026年净利率分别为2.86%、5.16%、5.83%、6.94%[4] - 2023年至2026年ROE分别为2.25%、6.44%、9.02%、10.53%[4] - 2023年至2026年ROIC分别为1.18%、4.81%、7.02%、8.46%[4] - 2023年至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8.49%、31.72%、32.67%、30.69%[4] - 2023年至2026年P/E分别为94.57、21.32、13.86、10.62[4] - 2023年至2026年P/B分别为2.11、1.37、1.25、1.12[4] - 2023年至2026年EV/EBITDA分别为72.70、16.09、10.74、7.83[4]
大国重兵专题二:从美俄单兵作战系统发展看我国单兵综合系统升级需求
东方财富证券· 2024-04-09 00: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国防与装备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72] 报告的核心观点 单兵智能化升级的意义 1) 智能化单兵装备可全方位提升单兵作战能力,拓展士兵的态势感知与共享能力、提高精确打击与杀伤能力、增强战场防护与适应能力。[17][19][20] 2) 单兵作战系统将防护、火力、电子信息等各作战板块相融合,突出单兵信息化优势,是应对未来高科技战争的客观需求。[20][21] 美俄单兵作战系统发展方向 1) 美国陆地勇士系统采用热成像仪、数字摄像机和激光测距瞄准器,可对目标进行自动测定和攻击,并配备性能卓越的防护装具。[23][25][26] 2) 俄罗斯战士-3系统集成了智能头盔、防护服、外骨骼等新型系统,大幅提升了单兵的作战能力。[37][39][40][46] 国内军工企业在单兵作战系统升级中的机遇 1) 湖南兵器在小口径火炮、弹药等领域具有研发优势,向轻量化、智能化、无人化等方向发展。[51][53] 2) 天秦装备专注于防务装备领域,在信息战、电子战中的专用防护装置研发方面具有优势。[56][58] 3) 高德红外在红外热成像、精确打击等领域具有技术优势,构建了从核心器件到完整装备系统的全产业链布局。[60][61] 4) 晶品特装在光电侦察设备和军用机器人领域具有自主研发能力,是国内军用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部件的重要供应商。[63][64] 5) 华擎创新的微型侦察无人机"蜂鸟"具有超轻、隐蔽性好等特点,在单兵作战中有望发挥重要作用。[67]
2023年报点评:受益燃气车高增业绩大幅回暖,携手华为积极整合优势资源
东方财富证券· 2024-04-09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营收达639.05亿元,同比增长66.71%[1] - 公司2023年Q4营收为157.82亿元,同比增长100.36%[1] - 公司2023年整车销量达24.17万辆,同比增长42.11%[1]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8.25%,同比提升0.22pct[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7.63亿元,同比增长107.49%[1]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5年自动驾驶产品可实现低速场景示范运营[1]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收入分别为766.59、828.44和891.57亿元[2] - 公司2026年预计EPS为0.39元,PE为22.80倍,维持“增持”评级[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与华为合作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进展[1] -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智能化和出口领域,看好未来转型发展[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3年一汽解放的营业收入预计将增长66.71%[4] - 2023年一汽解放的净利润预计将增长107.66%[4] - 2023年一汽解放的ROE预计将达到3.12%[4] - 2023年一汽解放的P/E比率预计为51.48[4] - 2023年一汽解放的EV/EBITDA比率预计为22.01[4]
电气设备行业动态点评:4月光伏玻璃报价上调, 盈利有望修复
东方财富证券· 2024-04-08 00: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光伏玻璃价格有望延续反弹,主要原因包括:需求有望超预期、龙头企业扩产确定性高、库存持续下降[1][2] - 纯碱价格下跌明显,综合判断光伏玻璃-纯碱价差持续扩大,企业盈利整体有所好转[1] 报告内容总结 行业供给情况 - 3月国内新增4座玻璃窑炉点火,涉及产能5600吨/天,4月仍有4-5座窑炉规划点火,但玻璃窑炉达到满产状态仍需近3个月时间,Q2季度有望阶段性供不应求[1] - 据预计,24年末光伏玻璃产能有望接近12.7万吨/天,增幅在30%左右[1] 行业需求情况 - 自3月以来组件排产持续走高,4月组件排产仍接近60GW,组件企业4月仍有超排产囤货,预计4月玻璃需求将达到70GW[1] 行业库存情况 - 3月初国内玻璃行业库存约为23天,当前库存已降至17天左右,4月仍将继续下降[1] 行业盈利情况 - 纯碱价格下跌32%,较年初下跌27%,综合判断光伏玻璃-纯碱价差持续扩大,企业盈利整体有所好转[1] - 以2.0mm光伏玻璃价格变化来看,23年同期价格在18.5元/平方米,目前价格同比略有下降[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光伏玻璃龙头企业:信义光能、福莱特、旗滨集团等[2] - 建议关注伴随价差扩大、盈利有望改善的二线企业:凯盛新能、安彩高科、彩虹新能源、金晶科技等[2] 风险提示 - 行业供给释放超预期、行业价格大幅波动、需求不及预期等[3]
2023年报点评:盈利能力明显提升,车联网快速增长
东方财富证券· 2024-04-08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5.2亿,同比增加2.35%[1] - 公司23年毛利率为39.77%,同比提升8.87%,主要得益于车联网业务增长[1] - 公司车联网板块收入主要来自全资子公司上海优咔,收入为1.78亿,同比增长48%[1]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实现营收6.35/7.94/10.0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97/1.38/1.94亿元,维持“增持”评级[7] 用户数据 - 截至2023年底,全国5G基站数量达到337.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9.1%[4] - 我国乘用车市场车联网前装标配达1653.59万辆,同比增长23.55%[5] - 我国乘用车市场5G前装搭载率突破10%,V2X交付上险31.13万辆,同比增长83.12%[5] 未来展望 - 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在政策支持下拥有增长空间,将初步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6]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实现营收6.35/7.94/10.0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97/1.38/1.94亿元,维持“增持”评级[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通信类产品、医疗信息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车联网连接与生态运营产品与服务[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6年万马科技的营业收入预计将达到1005.87百万元,增长率为26.65%[8] - 2026年万马科技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预计将达到194.75百万元,增长率为40.15%[8] - 2026年万马科技的每股收益预计将达到1.45元[8] - 2026年万马科技的市盈率预计为22.75,市净率为4.86[8] - 2026年万马科技的EV/EBITDA为17.07[8] - 2026年万马科技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为133.75百万元[10] - 2026年万马科技的净利率预计为19.36%[10] - 2026年万马科技的ROE预计为21.36%[10] - 万马科技的股票评级为买入,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13][14]
2023年报点评:信创带动收入高增,深化创新业务布局
东方财富证券· 2024-04-08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2.04亿元,同比增长21.45%[1] - 公司软件开发业务收入为33.22亿元,占总收入63.84%,同比增长5.54%[1]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3年达到5.68亿元,同比增长13.63%[2] - 公司预计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07/70.25/82.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6/5.16/6.22亿元[3] - 宇信科技2023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1.45%、15.43%、16.95%和17.68%[6] - 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8.76%、33.88%、18.21%和20.71%[6] - 公司ROE分别为7.93%、10.49%、11.40%和12.44%[6] - 公司P/E比率分别为34.64、22.09、18.68和15.48[6] - 公司P/B比率分别为2.82、2.32、2.13和1.93[6] 风险提示 - 本报告提醒投资者投资存在风险,过去表现不代表未来回报[14] - 公司不对使用报告内容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投资者需自行承担风险[15] - 报告版权归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发或公开传播[16] - 引用、刊发或转载需注明出处为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不得修改内容[17]
动态点评:业绩持续增长,外扩商业版图
东方财富证券· 2024-04-08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2.45亿元,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6.7%和11.5%[1] - 公司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为1425万元,归母净利润为321万元,EPS为0.18元/每股,市盈率为2.95倍[2] - 公司2023年维持亮眼表现,AR/VR SaaS业务实现营收0.59亿元,同比增长31.7%,平台付费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03%[1] 用户数据 - 公司面向C端需求推出数字人开发及运营服务,成功打造受用户欢迎的虚拟形象,积累了近500万粉丝量及2000余万点赞[1]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26年预计实现营收14.3/16.5/19.2亿元,归母净利润3.2/3.7/4.3亿元,对应PE为3/3/2倍,维持“增持”评级[2] - 公司主线业务全面发展,新兴业务持续拓展,有望受益于技术发展带来的内容需求提升[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新兴C端内容赛道展开业务拓展,如在小程序平台上线短剧等,有望通过粉丝经济、商务、带货等方式实现商业化[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2023年实现营销服务出海,累计服务4家海外广告代理商,触达374家海外终端媒体,实现收入1.00亿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