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龙仓集团(00004)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港股通地产指数报1634.65点,前十大权重包含贝壳-W等
金融界· 2025-08-01 20:24
金融界8月1日消息,上证指数下跌0.37%,中证港股通地产指数 (港股通地产,931025)报1634.65点。 数据统计显示,中证港股通地产指数近一个月上涨3.04%,近三个月上涨9.88%,年至今上涨13.08%。 从中证港股通地产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来看,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从中证港股通地产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来看,房地产占比100.00%。 资料显示,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 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特殊情况下将 对该指数进行临时调整。当样本退市时,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如果香港市场新上市相关行业主题企 业市值在香港上市公司中排名前十并纳入港股通范围,将在其纳入港股通范围后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 入相应的行业主题指数中。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的处理,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当港股通范围发生变动导致样本不再满足港股通资格时,将进行相应调整。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 据了解,中证港股通地产投资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合资格证券中选取符合地产主题的不超过50家香港市场 上市 ...
九龙仓集团(00004)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7-31 16:5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 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 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兼公司秘書 許仲瑛 代行 香港,二○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董事會的成員為吳天海先生、徐耀祥先生、凌緣庭女士、陳國邦 先生和許仲瑛先生,以及七位獨立非執行董事陳坤耀教授、方剛先生、捷成漢先生、 羅君美女士、鄧日燊先生、謝秀玲女士和唐寶麟先生。 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 - 公告 (二○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董事會召開日 期 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宣布,本公司將於二○二五年八月十二日 (星期二)舉行董事會會議,藉以(其中包括)批准發放本公司截至二○二五年六月 三十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公告,以及考慮派發一項中期股息(如有)。 ...
优质资产加速上市 | 2025年7月商业地产零售业态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28 19:44
商业政策与资产交易 - 多城市密集出台离境退税政策,广州天环广场启用首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大连、湖北实施新政,上海计划增设退税商店 [5] - 离境退税政策成效显著,四川新政首月退税商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24%,海南离岛免税五年累计购物金额达1958亿元,年均增长62.6% [5] - 杭州万科拟整体出售智尚汇商业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二手房挂牌价1.30-2.88万元/平方米 [6] - 何猷君控制的星竞威武以40%持股成为寰聚商业第一大股东,后者管理资产超60亿元,布局70余个文旅项目 [6][7] 企业轻资产扩张与跨界布局 - 华润万象生活签约莆田金鼎广场升级项目,计划2026年以"莆田万象汇"品牌开业,首次深入三线城市 [10] - 保利商旅签约广州香雪时光项目,打造首个POD概念购物中心,为广州第9个商业项目 [10][11] - 京东加速门店扩张,6月连开4家京东Mall,北京双井店开业前两日客流破10万人次,2小时销售额超千万 [12][13] - 绿地集团天津团泊绿地缤纷天地商业街试运营,占地1.6万平方米,二期打造"公园式街区" [12] 商场改造与社区商业升级 - 上海恒隆广场扩建部分封顶,新增3080m²零售面积,可租赁面积增加13% [14] - 广州天河领展广场西翼改造中,B1层打造"平川好味"美食空间,东翼改造后年销售增31%,客流增37% [15][16] - 常州武进吾悦广场升级135个品牌,成为全国首个吾悦广场金标项目 [17] - 北京西直门凯德Mall引入DT-X邻里中心概念店,面积1万平方米,整合超市、咖啡、书店等业态 [17] 商业品牌动态 - 霸王茶姬香港第二店落地荃湾,计划再开8家标准门店 [18] - 老乡鸡提交港股上市申请,2024年营收62.88亿元,毛利率22.8%,全国1564家门店 [18] - 耐克2025财年营收463亿美元同比降10%,大中华区营收65.85亿美元同比降13% [19] - LV在上海开设全球唯一"路易号"巨轮体验店,融合零售、餐饮与展览,预约已满至7月底 [20] 电商与REITs市场 - 阿里发行120亿港元可转债,资金用于云计算和国际电商业务 [28] - 抖音进军日本电商市场,依托3300万月活用户,开放自运营与全托管模式 [30] - 中金中国绿发商业REIT上市首日涨幅30%,收盘价4.108元/份 [31] - 中海地产申报佛山映月湖环宇城REITs,计划募资13.55亿元 [33] - 华夏华润商业REIT拟扩募购入杭州萧山、沈阳长白及淄博万象汇项目 [34]
股市必读:深纺织A(000045)7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697.2万元,占总成交额16.22%
搜狐财经· 2025-07-14 02:2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深纺织A报收于10.73元,下跌3.16% [1] - 当日换手率为3.4%,成交量15.53万手,成交额1.66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97.2万元,占总成交额的16.22% [2][4] - 游资资金净流入1443.5万元,占总成交额的8.68%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1253.7万元,占总成交额的7.54% [2]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00万元至4200万元,同比下降431%至3620% [2][4] - 上年同期盈利4389万元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2000万元至3000万元,同比下降1489%至4326% [2] - 上年同期扣非净利润为3526万元 [2]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0553元/股至0.0829元/股,上年同期为0.0867元/股 [2] 业绩变动原因 - 部分产品价格下降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2][4] - 日元汇率上涨导致采购成本增加 [2][4] - 研发投入增加影响利润 [2][4] -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金额约为974万元,主要来自银行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
中证港股通地产指数报1543.3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九龙仓集团等
金融界· 2025-06-19 20:03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地产指数报1543 32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3 41% 近三个月下跌0 88% 年初至今上涨7 81% [2]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 基点为3000 0点 [2] 成分股结构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1 93% 新鸿基地产(13 77%) 贝壳-W(13 5%) 华润置地(10 84%)位列前三 [2] - 长实集团(7 94%) 中国海外发展(6 58%) 九龙仓置业(4 42%)为主要成分股 [2] - 恒基地产(4 42%) 信和置业(4 26%) 九龙仓集团(3 23%) 华润万象生活(2 97%)构成其余权重 [2] 市场与行业分布 - 成分股100%集中于香港证券交易所 [3] - 行业分布100%聚焦房地产领域 [4]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4] - 权重因子同步样本调整 特殊情况会临时调整 [4] - 新上市相关行业企业若市值前十且纳入港股通 将在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指数 [4] - 样本退市或丧失港股通资格时将触发调整机制 [4]
中证港股通地产指数报1491.6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九龙仓集团等
金融界· 2025-05-21 19:22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 21% 中证港股通地产指数报1491 62点 [1] - 中证港股通地产指数近一个月上涨2 32% 近三个月上涨5 66% 年至今上涨4 20% [1] 指数构成 - 中证港股通地产指数选取港股通范围内不超过50家地产主题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 基点为3000 0点 [1]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新鸿基地产(15 33%) 华润置地(11 68%) 长实集团(8 89%) 中国海外发展(7 48%) 信和置业(4 72%) 恒基地产(4 62%) 九龙仓置业(4 57%) 龙湖集团(3 58%) 华润万象生活(3 32%) 九龙仓集团(3 18%) [1] 市场分布 - 指数持仓全部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100 00%) [1] - 行业分布全部为房地产(100 00%)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包括样本退市 新上市相关企业市值排名前十并纳入港股通等情况 [2] - 港股通范围变动导致样本不符合资格时将相应调整 [2]
长沙国金中心:以“国际范”激发城市消费新活力|湘约长沙 湾启新程·港资企业在长沙
长沙晚报· 2025-05-10 11:04
经贸合作交流会 - 2025湖南-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交流会将于5月12日至16日在香港、深圳举行 长沙将参与并聚焦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领域的协作 [1] 长沙国金中心概况 - 长沙国金中心由香港九龙仓集团投资200亿元建设 开业7年来已成为长沙的商业地标和城市名片 [3] - 项目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 主塔楼高452米 刷新长沙高楼纪录 [4] - 购物中心总面积24.3万平方米 入驻超过380个品牌 [4] - 吸引了爱马仕、迪奥、普拉达等150家国内外品牌湖南首店入驻 [6] 九龙仓集团布局 - 九龙仓集团是国内十大地产商之一 在国内布局了5座国金中心 分别位于成都、重庆、苏州、无锡和长沙 [5] - 集团选择长沙投资是因为看好城市活力 认为长沙与50年前的香港一样充满新的可能性 [6] 长沙外资吸引力 - 2021年至2024年长沙实际使用外资累计87.73亿美元 占全省八成以上 [7] - 长沙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 开放经济首位度持续攀高 [7] - 除九龙仓外 华润、百联亿万豪、玉湖冷链等多家港资企业在长沙快速发展 [6]
中证港股通地产指数报1457.8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九龙仓集团等
金融界· 2025-04-21 21:01
中证港股通地产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 中证港股通地产指数报1457 86点 [1] - 近一个月下跌6 37% 近三个月上涨5 16% 年至今上涨1 84% [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 基点为3000 0点 [1] 指数构成与样本调整规则 - 从港股通合资格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家地产主题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下一交易日 [3]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3] - 新上市相关行业企业市值排名前十且纳入港股通后 将在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指数 [3] 指数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6 8% 新鸿基地产(13 69%)和华润置地(13 0%)为前两大成分股 [1] - 其他权重股包括长实集团(8 51%) 中国海外发展(8 39%) 信和置业(4 58%)等 [1]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2] - 房地产行业占比100 00% [3]
九龙仓集团(00004)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0 16:45
土地储备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香港的应占土地储备约280万平方呎,其中约55万平方呎位于山顶[5]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内地发展物业的未售土地储备为120万平方米,未售库存以商用物业为主[5] - 集团总土地储备278.5万平方呎,包括九龙塘住宅项目43.6万平方呎、九龙东物业组合180.2万平方呎、山顶物业组合54.7万平方呎[38][40] - 总土地储备(应占总楼面面积)为121万平方米[48] - 九龙东物业组合面积为180.2万平方呎[42] - 已发展和未发展存货总计120万平方米(2023年12月31日:140万平方米),含80万平方米已落成但销售缓慢的非住宅物业[47] - 目前土地储备有280万平方呎位于香港,120万平方米位于内地[129] 酒店业务情况 - 公司九龙仓酒店在香港、中国内地和菲律宾以三个品牌经营16间酒店,其中4间由公司全资拥有,1间公司占50%权益[6] - 酒店分部收入增加1%至6.17亿港元,但营业盈利减少90%至1100万港元[58] - 酒店收入升1%至6.17亿港元(2023年:6.11亿港元),营业盈利下跌90%至0.11亿港元(2023年:1.07亿港元)[96] 社会责任与公益情况 - 公司获颁2023/2024公益金全年最高筹款机构第三名,维持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系列成份股地位,获恒指ESG评为AA+级,获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颁发“十年+商界展关怀”标志[7] - “学校起动”计划已有13年历史,获超70个伙伴机构支持,惠及82间中学及近十万名学生,奖学金成立10周年累计颁发近900个,约7000万港元[21] - 集团自2011年起赞助无止桥慈善基金,在内地捐建13条行人便桥,超100名中学生参与项目[22] - 集团荣膺2023/2024年度香港公益金最高筹款机构第三名,连续四年跻身前三名[22] - “学校起动”计划自2011年推出,有70多个伙伴机构支持,惠及82所学校和约10万名学生[90] - 2024年公司共举办了78场义工活动[90] 股份与股息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之股数为3,056,027,327[11] - 2024年第二次中期股息为每股港币0.20元,记录日期为2025年4月7日下午6时正,派发日期为2025年4月24日[11] - 集团全年每股派息0.40港元,与2023年持平[20] - 公司拟派发大约集团基础净利润的30%作为股息[126] 股东大会与股份过户情况 - 公司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时间为2025年5月8日至2025年5月13日[11] - 公司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5年5月13日上午11时15分在香港九龙广东道3号马哥孛罗香港酒店地下百年厅举行[11] 外部环境情况 - 2024年外部环境充满挑战,包括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紧张局势,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市场情绪[16] - 中国内地中央政府推出大规模刺激货币政策,住宅市场开始回稳,但市场气氛转趋谨慎[17]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收入减少36%至121.15亿港元,基础净盈利减少22%至27.98亿港元,计入投资物业重估减值后,股东应占亏损32.24亿港元[19] - 集团总资产达1900亿港元,账面资产净值为1368亿港元,相当于每股44.77港元,负债净额为71亿港元,负债比率为5.0%,实际借贷利率下降至3.7% [19] - 集团基础净盈利减少22%至27.98亿港元(2023年:35.66亿港元)[95][104] - 集团收入减少36%至121.15亿港元(2023年:189.5亿港元),营业盈利减少18%至56.44亿港元(2023年:68.96亿港元)[96] - 2024年投资物业产生应占但未变现重估减值净额59.9亿港元(2023年:16.17亿港元)[99] - 财务支出减少47%至6.61亿港元(2023年:12.59亿港元),实际借贷利率降至3.7%(2023年:4.7%)[101] - 股东应占集团亏损为32.24亿港元(2023年:盈利9.45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1.05港元(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0.31港元)[104] - 已签约销售总额下跌26%至23.55亿港元(2023年:31.89亿港元)[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减少4%至1368亿港元(2023年12月:1430亿港元),相当于每股44.77港元(2023年12月:每股46.79港元)[106] - 总营业资产(不包括银行存款与现金、若干金融及递延税项资产)下跌7%至1796亿港元(2023年12月:1928亿港元)[108] - 投资物业组合以608亿港元列报(2023年12月:712亿港元),占总营业资产34%(2023年12月:37%)[109] - 发展物业资产减少4%至358亿港元(2023年12月:372亿港元)[110] - 长期投资略为减少1%至420亿港元(2023年12月:424亿港元)[113] - 销售物业按金减少至2亿港元(2023年12月:17亿港元)[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负债净额减少9%至71亿港元(2023年12月:78亿港元),负债净额与总权益比率为5.0%(2023年12月:5.3%)[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备用信贷额及已发行债务证券合共344亿港元,当中已被动用168亿港元[117] - 回顾年度内,集团录得42亿港元(2023年:52亿港元)的营运资金变动前营业净现金流入,营业业务产生合共38亿港元(2023年:24亿港元)的净现金流入[120] - 2024年集团投资活动净流出26亿港元,2023年为35亿港元[121] - 2024年主要开支总额为38.16亿港元,其中香港22.54亿港元,中国内地15.62亿港元[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来财政年度主要开支估计为186.76亿港元,已承担65.34亿港元,尚未承担121.42亿港元[125] 香港物业发展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物业发展物业收入下跌71%至3.22亿港元,营业盈利下跌36%至1.73亿港元,年末未确认入账销售额稳定在5.01亿港元[39] - 集团旗下山顶项目年内售出两项物业,Mount Nicholson分层单位6亿港元(呎价13.1万港元),山顶道77/79号洋房5.01亿港元(呎价8万港元)[39] - 发展物业收入下跌74%至22.54亿港元(2023年:85.62亿港元),营业盈利下跌61%至4.66亿港元(2023年:12.02亿港元),整体营业毛利达21%(2023年:14%)[96] 内地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内地市场方面,发展物业确认入账销售额因存货减少下降,投资物业收入和营业盈利下滑,写字楼出租率和租金受影响,酒店房价下跌,物流分部业绩受全球贸易疲弱影响[18] - 按应占份额计算,确认入账的收入减少65%至32.1亿港元,营业盈利减少9%至9.3亿港元[47] - 为现有存货作出20.18亿港元(2023年:18.55亿港元)应占减值拨备[47] - 内地投资物业分部整体收入下跌4%至45.71亿港元,营业盈利下跌6%至29.83亿港元[54] - 按应占份额计算,香港及内地发展物业销售额达24亿港元,确认入账收入达35亿港元[129] 码头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代货箱码头在香港的吞吐量下跌6%至350万个标准箱,大铲湾码头吞吐量上升15%至220万个标准箱,蛇口集装箱码头吞吐量上升5%至640万个标准箱[64] - 香港空运货站(公司占21%权益)的货运量增长24%,达到200万吨[64] 可持续金融与员工培训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获得超过港币203亿元的可持续金融贷款[86] - 2024年,公司为员工提供了超过16万小时的培训[87] - 公司工伤事故率维持在1.6%的低水平[87] 环境管理情况 - 2024年公司未发现导致罚款或处罚的环境相关违规事件[83] - 公司承诺在2030年前通过实施碳减排和其它环境目标促进长期环境管理[83] - 公司在IFRS S2准则指导下年内进行经调整的全面评估,识别气候风险及缓解措施[81] - 公司《气候变化政策声明》为业务单位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指导并定期审查更新[82] 顾客满意度情况 - 2024年公司物业和酒店业务在顾客满意度调查中获极其满意评价[91] 企业管治架构与董事会情况 - 公司在2024年全年应用《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原则,仅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135] - 公司业务整体管理由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对集团策略和事务进行监督和指导[137] - 公司加强企业管治架构,确保企业管理和商业诚信,提高透明度和问责性[133]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12名董事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和7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0]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有3名女性成员,占比25%,公司目标是维持现有女性代表比例并最终实现性别均等[141] - 董事会成员年龄66至75岁占59%,75岁以上占25%,56岁以下和56至65岁各占8%[144] - 董事会成员服务年资5年以下占33%,5至15年占25%,15年以上占42%[144] - 董事会成员族裔中华裔占83%,非华裔占17%[144]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58%[149] - 吴天海先生、许仲瑛先生、方刚先生和捷成汉先生将于2025年5月13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卸任并愿重选连任[148] - 所有董事须至少每三年一次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卸任,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至少三分之一当时在任的董事须卸任[148] - 全部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一般在获委任或最后一次获重选起计三年后届满,任超九年重选须经股东审议通过并说明相关资料[150] - 公司《提名政策》力求平衡董事会技能、经验及视角多元化,以切合业务所需和继任连贯性[1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董事会主席袍金为每年35万港元,董事(主席除外)为每年30万港元,审核委员会主席为每年20万港元,审核委员会成员为每年17.5万港元,薪酬委员会主席及成员为每年6万港元[156] - 公司秘书在本财政年度内接受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65] - 公司采纳的《公司守则》在董事证券交易规定上比《标准守则》更严格,适用于公司及其附属、联营公司上市证券[159] - 公司已向董事查询,本财政年度所有董事均遵守《标准守则》及《公司守则》[160] - 公司制定与《公司守则》标准相若的证券交易限制书面指引,供集团及控股公司员工遵守[160] - 提名委员会按品格操守、技能知识经验等准则评估董事候选人[154] - 新委任董事接受法律责任和董事会角色介绍培训,公司秘书提供业务等更新资料[157] - 董事会与管理层职责明确区分,重要事宜由董事会决定,日常运营由管理层决定[161] - 主席兼常务董事负责集团策略等多项事务,承担企业管治及部分业务行政责任[163] - 公司秘书监督公司遵守法律规例,统筹安排董事培训课程[164] - 2024年董事会举行了4次定期会议,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股东周年大会分别举行了4次、1次、1次和1次会议[166][167] - 执行董事吴天海、徐耀祥、凌缘庭2024年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4/4),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均为100%(1/1)[166] - 董事陈国邦、许仲瑛2024年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4/4),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均为100%(1/1)[1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方刚2024年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75%(3/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75%(3/4),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00%(1/1)[166] - 其他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大多为100%(4/4),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根据参与情况各有不同[166] - 公司已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董事会辖下委员会,其职权范围会定期检讨更新[168] - 审核委员会有3名成员,主要监督公司财务资料、汇报机制、风险管理等事宜[170] - 薪酬委员会有3名成员,负责就公司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等提出建议[170] - 提名委员会有3名成员,主要就董事会成员组合、提名等事宜向董事会提建议[170] - 2024年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过1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66] - 审核委员会2024年举行4次会议,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各举行1次会议[174] 核数师与酬金情况 - 公司委聘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为2024财年核数师,审核委员会建议续聘其为2025年度核数师,待股东周年大会批准[177][180] - 2024年核数服务酬金为1400万港元,较2023年的1700
每周股票复盘:*ST旭蓝(000040)股价连续18个交易日低于1元面临退市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3-29 11:20
文章核心观点 *ST旭蓝股价下跌触及近一年最低点,总市值低,因跌幅偏离值登上龙虎榜,且面临股价低于面值、资金占用未整改、业绩亏损、被立案调查等退市风险 [1][2][3] 交易信息汇总 - 截至2025年3月28日收盘,*ST旭蓝报收于0.52元,较上周的0.67元下跌22.39% [1] - 3月24日盘中最高价报0.64元,3月28日盘中最低价报0.52元,股价触及近一年最低点 [1] - *ST旭蓝当前最新总市值7.73亿元,在电力板块市值排名103/103,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5133/5139 [1] - 2025年3月26日,*ST旭蓝因连续三个交易日内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2%登上龙虎榜,此次是近5个交易日内第1次上榜 [2] - 3月26日、3月25日和3月24日,*ST旭蓝分别发生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分别为28.99万元、104.19万元和59.46万元 [2] 公司公告汇总 - 截至2025年3月27日,*ST旭蓝股票收盘价格已连续十八个交易日低于1元,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深交所将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3] - 截至2025年3月5日,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75.27亿元未能完成清收整改,若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深交所将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3]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先后被证监会三次立案调查,涉及未按时披露2023年年报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问题 [3] - 公司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0,000万元至50,000万元,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最高计提坏账金额约为96亿元,可能导致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进一步亏损 [3] - 控股股东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所持公司股份质押比例为99.35%,且全部被冻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