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企业(00051)

搜索文档
海港企业(00051)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04 16:30
盈利情况 - 集团基础净盈利增加95%至港币2.38亿元,若计入投资物业重估盈余,股东应占集团盈利减少25%至港币2.68亿元[4][6][12][13] - 集团上半年收入增加8%至港币7.99亿元,营业盈利增加81%至港币2.75亿元[6][13] - 集团投资物业组合收入增加15%,营业盈利增加13%,物业重估盈余净额为港币3000万元[7] - 香港马哥孛罗酒店入住率提升至94%,收入持平,营业盈利下跌12%[8] - The Murray业务增长落后预期,改善EBITDA盈利成管理重点[9] - 酒店收入增加18%至港币4.99亿元,营业盈利增加至港币1900万元[13] - 发展物业收入减少85%至港币1000万元,产生营业亏损港币1400万元[13] - 股东应占集团盈利减少25%至2.68亿港元,基础净盈利增加95%至2.38亿港元[1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7.99亿港元,是期盈利2.75亿港元[27] - 2019年上半年盈利2.75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3.58亿港元[28] - 2019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4.14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75亿港元[28] - 2019年上半年集团收入总额为7.99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7.4亿港元[40] - 2019年上半年集团营业盈利为2.75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52亿港元[38] - 2019年上半年折旧为1.09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03亿港元[42] - 2019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1.93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73亿港元[42] - 2019年上半年财务支出总额为290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2300万港元[43] - 2019年上半年所得税总额为260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5100万港元[44]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盈利为2.68亿港元,2018年为3.58亿港元[46] 物业情况 - 苏州国际金融中心预售所得款是净现金流入总额港币9.83亿元的主要贡献者,期末现金净额为港币5.98亿元[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应占土地储备约40万平方米,未确认入账销售额为人民币28亿元[10] - 苏州国际金融中心项目面积29.9万平方米,累计已签约销售额为人民币11亿元[10] - 投资物业达64.86亿港元,发展物业达38.8亿港元[19][20] - 酒店物业账面成本共76.74亿港元,预售订金及所得上升17.16亿港元至23.76亿港元[21] 资产与权益情况 - 2019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增加至175.22亿港元,总权益为181.4亿港元[17] - 总资产为277.08亿港元,香港营业资产减少1%至131.29亿港元,占总营业资产61%[1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总资产277.08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64.08亿港元有所增加[2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净资产181.4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78.89亿港元有所增加[29] - 2019年6月30日应收贸易及其它账项为4.31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63亿港元[49] - 2019年6月30日应付贸易及其它账项为27.21亿港元,2018年为31.33亿港元[50] - 2019年6月30日以第一级方法计量的上市股本投资公允值为25.48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3.96亿港元[52] - 2019年6月30日为附属公司信贷保证34.8亿港元,为客户按揭贷款担保2.86亿港元[5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投资、酒店、发展业务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已承担和尚未承担金额总计分别为5309百万港元和5570百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数据)[57] 现金流情况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现金净额5.98亿港元,备用信贷额共53.19亿港元[22][23] - 营业业务录得净现金流入12.37亿港元,投资活动录得净现金流出8400万港元[24] - 未来数年主要资本性与发展开支共53亿港元,已承担14亿港元,未承担39亿港元[25] - 2019年上半年营业业务所得现金净额12.37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所用现金净额14.75亿港元[32] - 2019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840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所得现金净额3.22亿港元[32]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3.93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所用现金净额1.11亿港元[32] - 2019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增加7.6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减少12.19亿港元[3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结存31.79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4.58亿港元有所增加[32] 准则采纳情况 - 2019年1月1日起,集团采纳部分经修订准则,认为对集团业绩、财务状况及会计政策无重大影响[34] - 公司认为采纳《财报准则》第16号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财务影响[35] 经营分部情况 - 公司确定三个可报告经营分部:酒店、投资物业和发展物业[36] 股息情况 - 2019年和2018年第一次中期股息均为每股0.07港元,总额均为5000万港元[47] - 2018年第二次中期股息1.63亿港元于2019年批准及派发[48] 关联交易情况 - 2019年上半年与九龙仓附属公司酒店营运合约缴费2600万港元,2018年相同[54] - 2019年上半年与九龙仓附属公司等物业服务协议缴费1200万港元,2018年为800万港元[55] - 2019年上半年出租商铺给连卡佛获租金收入1.78亿港元,2018年为1.49亿港元[55] 财务资料审核情况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且无不同意见[58]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在报告财政期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不同人担任的条文[59] - 董事在报告期间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及《标准守则》规定标准[60] 人员持股情况 - 陆观豪持有2020年到期港元定息票据4000000港元[6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董事在本公司、会德丰等公司有股份及/或债权证实质权益,如吴天海在会德丰普通股持股176000股(0.0086%)[6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吴天海持有九仓认股权合计3500000股(0.11%)[63] - 2019年6月30日,九龙仓置业、会德丰等公司为主要股东,分别持有公司股份506946196股(71.53%)、506946196股(71.53%)等[66] - 2019年6月30日,上越全部权益皆为好仓,无淡仓权益记录于登记册内[67] 人员变动情况 - 2019年7月11日,吴天海获委任为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69] - 2019年6月1日,包静国获委任为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董事[69] - 2019年4月4日,易志明不再为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会员[69] 证券交易情况 - 报告财政期间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0] 董事会情况 - 截至中期报告书日期,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吴天海等4位董事及李大壮等5位独立非执行董事[71] 股东通讯情况 - 股东可随时通知公司更改收取公司通讯的选择,包括版本和方式[71] 员工情况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旗下雇员约1200人[26]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准备按16.5%税率计算[44] 员工成本情况 - 员工成本包括2019年界定供款退休计划成本1100万港元,2018年为700万港元[42]
海港企业(00051)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3-27 18:28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九龙仓置业上市附属公司,核心业务为地产及酒店发展和投资,正有序售清内地资产聚焦香港[5]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正有序撤出中国内地发展物业业务[86] - 2018年已发行股数7.0875亿,市值约101亿港元[8]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旗下雇员约有1200人[38] 财务数据 - 2018年香港总收入增44%至13.48亿港元,营业盈利增1%至4.37亿港元[11] - 2018年中国内地总收入大跌97%至1.78亿港元,营业亏损1.09亿港元[11] - 2018年集团收入减77%至15.83亿港元,营业盈利减91%至3.85亿港元[11] - 2018年基础净盈利减60%至5.12亿港元,计入投资物业重估盈余盈利减37%至8.31亿港元[11] - 截至2018年底,集团资产264亿港元,负债净额3.85亿港元,资产净值每股24.38港元[11] - 2018年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0.23港元,全年每股股息0.30港元[11] - 2018年公司收入15.83亿港元,基础净盈利5.12亿港元,股东应占盈利8.31亿港元,较2017年分别下降77%、60%、37%[17] - 2018年每股基础净盈利0.72港元,报告盈利1.17港元,较2017年分别下降60%、37%[17] - 2018年股息2.13亿港元,较2017年下降57%;每股股息0.30港元,较2017年下降57%[17] - 2018年集团基础净盈利减少60%至5.12亿港元,收入减少77%至15.83亿港元,营业盈利减少91%至3.85亿港元[24] - 酒店收入增加55%至9.78亿港元,但营业盈利减少93%至1000万港元;投资物业收入增加22%至4.11亿港元,营业盈利增加24%至3.83亿港元;发展物业收入减少98%至8900万港元,产生6000万港元营业亏损[24] - 2018年集团已落成投资物业产生3.19亿港元重估盈余[25] - 净财务支出为5500万港元;联营公司录得应占盈利1.11亿港元,合营公司录得盈利1.22亿港元;税项支出大幅减少至8900万港元[26] - 2018年股东应占集团盈利为8.31亿港元,减少37%,每股盈利为1.17港元[27] - 2018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微跌至172.76亿港元,总权益为178.89亿港元;若按市值重新列报酒店物业,股东权益会增加至217.23亿港元[28] - 2018年总资为264.08亿港元,总营业资产为212.48亿港元;内地营业资产减少1%至80.06亿港元,占总营业资产38%[29] - 投资物业减少31%至63.96亿港元,占总营业资产30%;发展物业增加至37.26亿港元,透过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进行的发展物业投资减少至28.95亿港元[30][31] - 酒店物业账面成本合共为77.58亿港元[32] - 预售订金及所得上升6.47亿港元至6.6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集团录得负债净额3.85亿港元[33]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备用信贷额为58.26亿港元,其中28.13亿港元已被动用[34] - 2018年集团营业业务净现金流出5.07亿港元,2017年为净流入12.58亿港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入2.9亿港元,2017年为净流出23.56亿港元[35] - 2018年12月31日,未来数年主要资本性与发展开支共56亿港元,已承担开支14亿港元,未承担开支42亿港元[36]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以发展中物业作抵押的银行信贷账面价值为43.64亿港元,2017年为39.26亿港元[34]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股本投资组合总市值为23.96亿港元,2017年为27.08亿港元[34] - 2018年公司收入为15.83亿港元,2017年为69.97亿港元[146] - 2018年公司营业盈利为3.85亿港元,2017年为41.19亿港元[146] - 2018年公司是年盈利为8.27亿港元,2017年为16.19亿港元[146] - 2018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后盈利均为1.17港元,2017年为1.86港元[146] - 2018年公司其它全面收益为 -6.94亿港元,2017年为7.99亿港元[147] - 2018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1.33亿港元,2017年为24.18亿港元[147] - 2018年公司股东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1.69亿港元,非控股股东权益为 -0.36亿港元;2017年公司股东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20.79亿港元,非控股股东权益为3.39亿港元[147] - 2018年总资产264.08亿港元,较2017年的268.96亿港元有所下降[148] - 2018年总负债85.19亿港元,较2017年的86.93亿港元略有减少[148] - 2018年净资产178.89亿港元,较2017年的182.03亿港元有所降低[148] - 2018年股东权益172.76亿港元,较2017年的175.54亿港元减少[148] - 2018年盈利8.27亿港元,较2017年的16.19亿港元大幅下降[149] - 2018年营业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5.07亿港元,2017年所得现金净额为12.58亿港元[151] - 2018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9亿港元,2017年所用现金净额为23.56亿港元[151] - 2018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0.64亿港元,2017年所用现金净额为17.09亿港元[151] - 2018年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减少1.53亿港元,年末结存24.28亿港元[151] - 2018年银行借款年末余额为28.13亿港元,较2017年的23.02亿港元增加[153] - 2018年集团收入为15.83亿港元,2017年为69.97亿港元;2018年营业盈利为3.85亿港元,2017年为41.19亿港元[155][158] - 2018年酒店、投资物业、发展物业收入分别为9.78亿港元、4.11亿港元、0.89亿港元,2017年分别为6.30亿港元、3.38亿港元、59.07亿港元[155] - 2018年酒店、投资物业、发展物业营业盈利分别为0.10亿港元、3.83亿港元、 - 0.60亿港元,2017年分别为1.49亿港元、3.09亿港元、36.30亿港元[155] - 2018年集团资产总额为26.408亿港元,2017年为26.896亿港元[157] - 按账面价值,集团总营业资产中2018年有80.06亿港元(38%)、2017年有81.19亿港元(38%)位于中国内地[159] - 2018年折旧为2.06亿港元,2017年为0.40亿港元;2018年员工成本为3.78亿港元,2017年为2.49亿港元[161] - 2018年确认销售物业之成本为1.31亿港元,2017年为21.82亿港元[161] - 2018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毛额为4.11亿港元,2017年为3.38亿港元;2018年租金收入含或有租金1.32亿港元,2017年为0.65亿港元[161][162] - 2018年利息收入为0.23亿港元,2017年为0.44亿港元;2018年股本投资股息收入为0.82亿港元,2017年为0.78亿港元[161] - 员工成本中2018年界定供款退休计划成本为0.16亿港元,2017年为0.09亿港元[161] - 2018年董事酬金总额为1602000港元,2017年为1387000港元[163] - 2018年非董事的五位最高薪雇员酬金总额为1100万港元,2017年为1200万港元[167] - 2018年汇兑盈余净额为3400万港元,2017年无此项盈余[168] - 2018年财务支出总额为5500万港元,2017年为3700万港元,利息资本化平均年息率2018年约为4.6%,2017年为1.2%[169] - 2018年所得税总额为8900万港元,2017年为2.559亿港元[170]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计算,中国预提所得税最多按10%税率计算[171] - 2018年集团就中国内地附属公司累计盈利作出预提所得税拨回300万港元,2017年准备3.41亿港元[171] - 2018年所占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之税项为1.02亿港元,2017年为1800万港元[171] - 2018年除税前盈利为9.16亿港元,2017年为41.78亿港元[172] - 2018年公司股东应占盈利为8.31亿港元,2017年为13.2亿港元,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均为7.09亿股[173] - 2018年已宣布派发及已付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0.07港元(50百万港元),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0.23港元(163百万港元),总计每股0.30港元(213百万港元);2017年对应数据分别为每股0.14港元(99百万港元)、每股0.56港元(397百万港元)、每股0.70港元(496百万港元)[174] - 2018年结算日后宣布派发的第二次中期股息按7.09亿股已发行普通股股份计算,未在结算日确认为负债;2017年第二次中期股息3.97亿港元于2018年批准及派发[174][175] - 2018年投资物业总额为63.96亿港元,其中已落成56.93亿港元,兴建中7.03亿港元;2017年总额为93亿港元,已落成53.74亿港元,兴建中39.26亿港元[175] - 集团已落成投资物业按《财报准则》第13号公允架构下第三级计量,2018年为56.93亿港元,2017年为53.74亿港元,无第一级及第二级归类,且两级间无转移[178] - 第三级估值重大不可观察输入元素资本比率为5.0%(2017年:5.0%),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与资本比率呈负相关[181] - 集团经营租赁出租投资物业,租约期2 - 10年,租约付款额反映市场租金走势,含或有租金[181] - 2018年集团不可撤销经营租赁下未来最低可收取租约收入一年內2.72亿港元、一年后但五年内4.03亿港元、五年后0.45亿港元,总计7.2亿港元;2017年对应数据为1.12亿港元、1.31亿港元、0.75亿港元,总计3.18亿港元[182] - 2018年酒店物业成本值85.94亿港元,累计折旧及减值8.36亿港元,账面净值77.58亿港元;2017年对应数据分别为87.1亿港元、6.82亿港元、80.28亿港元[183] - 2018年其他物业成本值5.72亿港元,累计折旧及减值0.463亿港元,账面净值0.109亿港元;2017年对应数据分别为5亿港元、0.44亿港元、0.06亿港元[183] - 2018年酒店物业和其他物业总额成本值91.66亿港元,累计折旧及减值12.99亿港元,账面净值78.67亿港元;2017年对应数据分别为92.1亿港元、11.22亿港元、80.88亿港元[183] - 2018年12月31日,酒店物业位于香港长期契约为2200万港元,中期契约为71.82亿港元;位于香港以外中期契约为5.98亿港元[184] - 2018年12月31日,发展中酒店物业为3900万港元,2017年为4100万港元[186] - 2018年联营公司应收款项为4.14亿港元,较2017年的7.89亿港元有所下降;应占资产净值为8.8亿港元,较2017年的8.1亿港元有所上升[186] - 2018年联营公司收入为19.78亿港元,较2017年的13.97亿港元增长41.6%;来自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后盈利为4.11亿港元,较2017年的2.97亿港元增长38.4%[188] - 2018年合营公司应占资产净值为16.01亿港元,较2017年的16.94亿港元有所下降[190] - 2018年合营公司收入为3.29亿港元,较2017年的6.14亿港元下降46.4%;来自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后盈利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