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业租赁
icon
搜索文档
恒隆地产上半年盈利承压 下半年努力达成年度“微增”目标
新京报· 2025-08-05 08:04
"相信最坏的时候已过去。"恒隆地产行政总裁卢韦柏在公司上半年业绩会上如是表示。 7月30日,港资房企恒隆地产率先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恒隆地产实现收 入49.68亿港元,同比下滑19%。利润方面,今年上半年,恒隆地产录得股东应占基本纯利15.87亿港 元,同比下降9%;股东应占纯利9.12亿港元,同比下降14%。 对于下半年的预期,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董事长陈文博表示:"对公司(下半年的发展)很有信心,但 能否实现(年度)'微增长'(目标),具体要看今年第三四季度的情况。" 上半年收入、净利双下滑 2025年上半年,恒隆地产实现收入49.68亿港元,同比下滑19%。恒隆地产表示,收入的下降主要归因 于物业销售的减少,上半年恒隆地产物业销售为1.61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12.28亿港元下降87%。 除了物业销售外,恒隆地产的收入"大头"主要来源于物业租赁和酒店。其中,物业租赁为公司最重要的 收入来源。而在物业租赁中,恒隆地产又以内地市场作为主战场。2025年上半年,恒隆地产来自于内地 的物业租赁收入31.90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下滑2%,占总营收的63%。 具体来看,恒隆地产 ...
恒隆地产上半年收入下降近两成
第一财经· 2025-07-30 23:5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港币49.68亿元,同比下降19% [1] - 物业租赁收入为港币46.78亿元,同比下降3%,其中内地物业组合租赁收入为港币31.9亿元,同比下降2% [1] - 内地商场组合收入为人民币24.12亿元,整体表现稳定 [1] 内地商场表现 - 上海恒隆广场收入为人民币8.22亿元,出租率98%,但租户销售额下滑8% [1] - 港汇恒隆广场租金收入为人民币5.97亿元,同比增长1%,租户销售额上升10%,出租率99% [2] - 无锡恒隆广场、大连恒隆广场租金收入同比增长5%以上 [2] - 天津、武汉、沈阳项目租金收入明显下滑,最大降幅超35% [2] 内地办公楼表现 - 5个办公楼项目整体收入为人民币5.28亿元,同比下降5%,主要因出租率下降和租金下调 [2] - 出租率较2024年末出现明显下滑 [2] 管理层目标与展望 - 公司董事长设定全年租赁收入增长个位数的目标 [2] - 行政总裁卢伟柏表示有信心在下半年实现收入微增长 [2] 市场竞争与策略调整 - 上海兴业太古汇引入路易威登全新概念地标,吸引大量客流 [3] - 公司计划在商场中增加更多体验式消费场景,以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 [3] 杭州恒隆广场进展 - 商场部分预计2026年年中开幕,预租率达81% [3] - 公司租用杭州百货大楼南、北楼物业,租期20年,项目体量将增加40%,沿街展示面从90米增至290米 [3] - 预计新物业将在2029年成型,未来收益和回报将显著提升 [3]
恒隆地产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纯利9.12亿港元 同比减少14.04%
智通财经· 2025-07-30 13:00
财务表现 - 2025年度中期收入49.68亿港元,同比减少18.74% [1] - 股东应占纯利9.12亿港元,同比减少14.04%,每股盈利0.19港元 [1] - 物业销售收入下跌87%至1.61亿港元,拖累总收入下降19% [2] - 整体营业溢利下降5%至32.55亿港元 [2] 租赁业务 - 核心物业租赁收入表现强韧,租出率维持高位 [1] - 中国内地商场租出率稳定在90%以上,收入未受销售租金下滑显著影响 [1] - 物业租赁收入和营业溢利均下跌3%,分别为46.78亿港元和33.46亿港元 [2] 市场环境 - 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房地产营商环境面临挑战,消费放缓和办公楼需求疲弱 [1][2] - 中国内地经济持续疲弱及港人消费模式转变对市况造成压力 [1] 业务板块表现 - 酒店业务收入增长84%至1.29亿港元,但营业亏损扩大至3400万港元 [2] - 人民币贬值未显著冲击租赁业务韧性 [1]
恒隆地产(00101.HK)上半年基本纯利下跌9%至15.87亿港元 息每股0.12港元
格隆汇· 2025-07-30 12:27
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基本纯利下跌9%至15.87亿港元,主要是租赁营业溢利下降及财务费用上升。 每股基本盈利相应跌至0.33港元。计及6.75亿港元的股东应占物业之净重估亏损(2024年:6.74亿港元) 後,恒隆地产录得9.12亿港元的股东应占纯利,相应每股盈利为0.19港元。 公司董事会宣布派发2025年度中期股息,每股港币1角2仙。中期股息将派发予于2025年8月15日名列公 司股东名册的股东。 格隆汇7月30日丨恒隆地产(00101.HK)公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恒隆地产 总收入为49.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19%,主要由於物业销售收入下跌87%至1.61亿港元。整体营业 溢利亦下降5%至32.55亿港元。2025年香港和内地消费放缓和办公楼需求持续疲弱,物业租赁收入和营 业溢利均下跌3%,分别为46.78亿港元和33.46亿港元。由于旗下酒店组合扩张,收入增加84%至1.29亿 港元,扣除资产折旧後的营业亏损上升至3,400万港元。 ...
Countdown to American Tower (AMT) Q2 Earnings: Wall Street Forecasts for Key Metrics
ZACKS· 2025-07-24 22:16
核心观点 - 华尔街分析师预测美国铁塔(AMT)即将公布的季度每股收益为2.60美元,同比下降6.8% [1] - 预计季度营收为25.9亿美元,同比下降10.9% [1] - 过去30天内分析师将共识每股收益预期上调0.5% [2] - 公司股票过去一个月回报率为+4.5%,低于标普500指数的+5.7% [9] - 公司获得Zacks Rank 2(买入)评级,预计将跑赢整体市场 [9][10] 财务指标预测 - 数据中心总运营收入预计为2.5771亿美元,同比增长11.6% [5] - 服务总运营收入预计为7489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59.3% [5] - 总物业运营收入预计为25亿美元,同比下降12.4% [5] - 国际地区总收入预计为9.4278亿美元,同比下降27.9% [6] - 美国及加拿大地区收入预计为13亿美元,小幅下降1.2% [6] - 欧洲地区收入预计为2.2406亿美元,同比增长10.4% [6] - 拉丁美洲地区收入预计为3.9855亿美元,同比下降11.2% [7] 运营数据预测 - 美国及加拿大地区期末余额预计为41,824个,低于去年同期的42,124个 [7] - 总期末余额预计为174,228个,显著低于去年同期的222,415个 [7] - 国际期末余额预计为107,433个,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80,291个 [9] - 国际有机租户账单增长率预计为5.8%,略高于去年同期的5.5% [8] - 美国及加拿大有机租户账单增长率预计为3.7%,低于去年同期的5.1% [8] 分析师预期调整 - 盈利预期修正可作为预测股票短期价格表现的重要指标 [3] - 除共识盈利和营收预期外,关注特定关键指标预测能提供更全面的业务表现评估 [4]
张家港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跟踪评级获“--”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7-24 14:23
公司评级与信用状况 - 张家港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跟踪评级获"--"评级 [1] - 公司信用水平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保持稳定 [3] - 公司在推进张家港市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运营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公司对张家港市政府的重要性高,并与其维持高度的紧密关系 [1]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成立于1998年2月,初始注册资本1 04亿元 [2] - 截至2020年末,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6 46亿元 [2] - 2022年9月,公司股东变更为张家港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持股100% [2]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16 46亿元 [2] 业务范围与区域地位 - 公司是张家港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运营主体 [2] - 业务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安置房开发、公用事业、物业租赁等多个板块 [2] - 张家港市经济财政实力及增长能力在苏州市下辖区县中领先 [1] - 公司凭借良好的区域环境、重要的平台地位以及业务竞争优势,持续稳定开展业务 [1] 财务与融资能力 - 公司再融资能力保持强劲 [1] - 需关注债务增长、投融资压力以及资产流动性较弱、或有负债对其经营的影响 [1]
粤海投资20250508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粤海投资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一季度业绩平稳**:一季度营业额下降小于1%,可视为平手;税前利润增加2%,股东应占利润增加2.5% [2] 2. **拆分资地减亏**:1月21日通过实物分派将资地拆出,今年可减约9.4亿亏损,解决了房地产相关风险 [3] 3. **财务费用下降**:一季度财务费用下降7700万,因本金和利率下降,今年财务费用有望继续下降 [3][6] 4. **收租有增长但投资物业供应值下降**:天河城一季度收租有增长,但房地产市场不好,投资物业供应值下降,今年一季度减少1000万,幅度小于去年 [4] 5. **水价调整正常**:水价调整根据回报、经营和利润情况而定,去年调水价时间幅度正常,如深圳、东莞东江水部分未提价,政府可通过增加水资源费调节 [7][8] 6. **其他业务发展情况** - **天河城**:租金收入增长,中低端项目有空间,写字楼有压力,今年有增长机会但幅度可能不高 [12][13][15] - **酒店**:高端有压力,收入增加但利润下降,预计全年情况类似 [16][17] - **高速公路**:受新高速路分离影响,路费收入下降,预计今年影响减小,希望全年维持去年水平,有三个多亿税前利润 [18] - **火电**:煤价和电价均下降,依赖市场电比例减小,职工电安排可增加,一季度总体与去年持平 [18][19][20] 7. **东江水续约情况**:还有5年续期,目前无具体消息,省政府愿意可提前安排,否则按合同2030年8月18日处理 [20][21] 8. **资本开支预计**:去年资本开支主要是水务,19亿,较2023年的77亿已大幅减少;今年预计20亿以内,明年预计20亿,均为水务,若无新增项目每年20亿足够 [22] 9. **经营性现金流增长**:去年剔除粤海之地后,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提升近20亿,主要因经营业务提升和营销账回收,预计今年维持在九十多亿水平 [23][24] 10. **资金统筹规划**:预计分红比例不变,维持65%;参考2024年经营现金流,扣除20亿资本开支和30亿分红后,有40亿空间,优先安排分红,会考虑内部贷款替代外部贷款降低财务费用 [27][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希望寻找有特别原因、条件好一点的内地水务项目,而非像过去那样 [22] - 公司内部有财务费用下降的预算,但暂未公布具体情况 [28]
000070 “摘帽”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00:11
公司摘帽及股票变更 - ST特信成功摘帽,证券简称由"ST特信"变更为"特发信息",股票代码仍为"000070" [2] - 公司股票于7月8日停牌一天,7月9日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涨跌幅限制由5%变为10% [2] 子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因子公司深圳特发东智科技在2015年至2019年间通过虚构业务、跨期调节成本等手段虚增收入及利润,导致公司2015-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4] - 2015-2018年利润总额分别虚增1039.33万元、9173.46万元、5624.61万元、1162.92万元,2019年虚减2108.06万元 [4] - 2024年5月10日收到深圳证监局《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5月14日起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价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 [4] 整改及摘帽条件满足 - 公司已对2015-2019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审核报告 [4] - 已就行政处罚事项追溯重述财报,并计提1007万元投资者索赔预计负债,符合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条件 [5] 股价表现 - 去年5月"戴帽"后股价一度低于4元/股,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 [6] - 截至今年7月7日股价收于8.03元/股,较一年前反弹超90% [7]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4.09亿元,同比下降10.69%,归母净利润-4.03亿元 [9]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9亿元,同比下降26.16%,归母净利润-1505.64万元 [9] - 公司总资产64.61亿元,净资产20.58亿元,年销售收入44.09亿元 [9] 业务板块 - 公司以光通信产业为基础,形成线缆、智慧服务、融合和物业租赁四大业务板块 [9]
000070,“摘帽”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00:01
公司摘帽及更名 - ST特信成功摘帽,证券简称由"ST特信"变更为"特发信息",股票代码仍为"000070"[2] - 公司股票于7月8日停牌一天,7月9日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为10%[2] 财务造假事件及处罚 - 因子公司深圳特发东智科技有限公司在2015年至2019年间通过虚构业务、跨期调节成本等手段虚增收入,导致2015-2018年度利润总额分别虚增1039.33万元、9173.46万元、5624.61万元、1162.92万元,2019年度利润总额虚减2108.06万元[6] - 2024年5月10日收到深圳证监局《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5月14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ST特信",股价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6] 整改措施及进展 - 公司已对2015-2019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专项审核报告[7] - 已就行政处罚决定所涉事项对相应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重述,并针对投资者索赔计提1007万元预计负债[7] - 自行政处罚决定书作出之日起已满12个月,符合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条件[7] 股价表现 - 去年5月"戴帽"后股价曾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一度低于4元/股[9] - 截至今年7月7日股价收于8.03元/股,较一年前反弹超90%[9] 财务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44.09亿元,同比下降10.69%,归母净利润-4.03亿元[10]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9亿元,同比下降26.16%,归母净利润-1505.64万元[10] - 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64.61亿元,净资产20.58亿元[10] 业务构成 - 以光通信产业为基础,发展形成线缆、智慧服务、融合和物业租赁四大业务板块[10]
中交地产1元甩掉近40亿负资产,退出房地产
36氪· 2025-06-20 10:57
资产剥离交易 - 公司拟以1元价格向母公司中交房地产集团打包出售全部房地产资产及负债,交易标的包含三类:房产公司股权(账面价值819.2亿元含285亿元受限存货与计提减值)、房产业务相关应收款(334.2亿元)及所有债务(469.5亿元)[1][2] - 标的资产综合账面价值434.72亿元,负债473.91亿元,净资产-39.19亿元,评估值-29.76亿元,实际交易价值低于1元[2] - 交易后相关资产将不再纳入合并报表,预计负债总额显著下降,有助于改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3] 财务困境与转型背景 - 房地产开发业务持续亏损,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4亿元、-16.11亿元、-51.79亿元,销售额从458亿元骤降至156.4亿元[3] - 资产负债率高企,2022-2024年末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达86.13%、85.45%、89.75%,2024年末融资余额576.44亿元[3] - 行业同类案例包括华夏幸福境外债务重组、融创中国境内债券"削债+转股+留债展期降息"组合拳[4] 轻资产转型战略 - 未来聚焦物业服务(2024年收入7.28亿元同比+60.91%)和资产管理运营(租赁收入1.72亿元同比+64.48%,毛利率58.97%)[5][6] - 通过收购中交服务集团100%股权实现规模扩张,2024年新增管理面积1293万方,总在管面积达6265万方[6] - 现有4个租赁物业中3个出租率超90%,盐城中交美庐天地购物中心出租率从2023年63%提升至2024年98%[7] 历史沿革与现状 - 前身重庆实业成立于1990年代,2017年更名中交地产,2021年权益销售额达398亿元(全口径560亿元)的历史峰值[8] - 2022年起业绩持续下滑,2024年权益销售额仅105.11亿元,与"2023年千亿目标"相去甚远[8] - 2024年经历重大组织调整:取消大区层级、16个城市公司重组为9个,管理层几乎全面洗牌,官网组织架构信息已清空[9][11] 公司定位与愿景 - 作为中交集团"特色房地产商"主要平台,与绿城中国并列两大上市地产平台,旗下控股50余家企业[12] - 战略定位为"3+1+1+1"体系中的三大业务平台之一,聚焦6大区域布局30余城,重点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