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整合
icon
搜索文档
继峰股份(603997):Q2扣非环比提升,看好下半年业绩弹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1 20:41
2025 年 08 月 21 日 继峰股份 (603997) ——Q2 扣非环比提升,看好下半年业绩弹性 报告原因:有业绩公布需要点评 买入(维持) | 市场数据: | 2025 年 08 月 20 日 | | --- | --- | | 收盘价(元) | 12.33 | | 一年内最高/最低(元) | 14.90/9.68 | | 市净率 | 3.1 | | 股息率%(分红/股价) | - | | 流通 A 股市值(百万元) | 15,635 |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 | 3,766.21/11,926.74 | | 注:"股息率"以最近一年已公布分红计算 | | | 基础数据: | 2025 年 06 月 30 日 | | --- | --- | | 每股净资产(元) | 3.95 | | 资产负债率% | 75.68 | | 总股本/流通 A 股(百万) | 1,268/1,268 | | 流通 B 股/H 股(百万) | -/- | 一年内股价与大盘对比走势: 08-20 09-20 10-20 11-20 12-20 01-20 02-20 03-20 04-20 05-20 06-20 07-2 ...
昔日“彩电大王”康佳,正式并入华润集团!董事会近期已完成换届选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6 23:48
公司整合与股权变动 - 康佳于8月15日正式成为华润集团旗下科技与新兴产业板块的业务单元 [2] - 华润旗下子公司已完成受让华侨城所持康佳B股股份 大股东股权转让全部完成 [6] - 华润系邬建军担任康佳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长 [2] 公司战略与业务结构 - 公司确立"一轴两轮三驱动"战略 聚焦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两大主业 [8] - 主营业务包括消费电子与半导体科技 覆盖彩电/白电/厨电等全品类家电 [2] - 2024年营收结构:彩电45.23%/白电37.13%/半导体及存储芯片1.53%/PCB4.33%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亏3.6亿-5亿元 主因消费电子业务竞争加剧及新品延期 [6]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0亿/-21.64亿/-32.96亿元 [9] - 2024年全年营收111.15亿元 同比下降37.73% [8] 历史沿革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1980年 为深圳首家营收超百亿工业企业 深交所首批上市企业 [7] - 1998年彩电市占率第一 1999年研制中国首台高清数字电视 2003-2007年彩电销量五连冠 [7] - 旗下"KONKA/康佳""新飞"为中国驰名商标 [2] 华润集团背景 - 华润业务涵盖6大领域 下设25个业务单元 2025年世界500强第67位 [9] - 拥有9家香港上市/12家内地上市企业 包括4家恒指成份股企业 [9]
“越卖越亏”,韩国担忧“石化危机”
环球时报· 2025-08-14 06:45
韩国石化产业危机现状 - 丽川NCC乙烯生产龙头企业3月获资2000亿韩元后,8月又提出追加3000亿韩元援助请求,短期流动性压力缓解但长期输血难维系[1] - 丽川NCC因过度依赖乙烯生产,2022年以来累计亏损8200亿韩元,8月初暂停第三工厂运转,面临3100亿韩元到期借款违约风险[1] - 韩国石化四大巨头2021年合计盈利9万亿韩元,2022年亏损8784亿韩元,2023年上半年再亏5000亿韩元,全年亏损或扩大[2] - 波士顿咨询预测若萧条持续,3年后仅50%韩国石化企业能维持经营[2] 危机成因分析 - 本轮困境源于结构性竞争力下滑,韩国NCC装置乙烯生产成本高于中东直接制乙烯工艺[2] - 中东乙烯产能价格仅为韩国三成,中国产品价格低15%-20%,韩国通用化工产品市场被全面压缩[2] - 石化产业直接间接带动就业40万人,大型企业停产将波及上下游数十家合作企业并冲击地方财政[2] 企业应对措施 - 多家企业通过停产减产或剥离非核心资产维持现金流,蔚山产业园区过去一年已有10家工厂停产关闭[3] - LG化学计划出售丽川NCC二厂股份,并于8月剥离经营十余年的水处理过滤业务[3] 政府与学界建议 - 学界建议政府主导推动企业整合和产业升级,避免地方经济系统性衰退[3]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拟配套3万亿韩元政策金融支持,含1万亿韩元结构转型专项资金,引导企业整合及业务重组[3]
国联民生证券完成高管团队重组!顾伟接任董事长,16名高管中8位来自民生证券
搜狐财经· 2025-08-09 15:33
国联民生证券管理层调整 - 顾伟当选公司董事长并担任党委书记与董事长双重职务 [1] - 原董事长葛小波辞去相关职务后继续担任执行董事和总裁 [1] - 熊雷鸣出任执行副总裁,郑亮与胡又文担任副总裁 [1] - 高管团队组建完成,整合进入新阶段 [1] 顾伟接任背景与履历 - 顾伟出生于1975年,江苏无锡人,拥有上海财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背景和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3] - 长期在无锡市政府机关和地方金融领域工作,历任行政审批局局长、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等职务 [3] - 2023年12月被任命为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3] - 2024年担任民生证券董事长、原国联证券党委书记,推动"国联证券+民生证券"全面整合 [3] - 党委书记与董事长由同一人担任的制度安排为其"一肩挑"提供条件 [3] - 国联集团为无锡市政府出资设立的控股股东,顾伟的双向管理经验有助于资本运作与行业整合 [3] 高管团队结构与整合进展 - 现任高管团队中接近一半成员来自民生证券背景 [4] - 6月6日一次性任命五位原民生证券高管完成首轮整合 [4] - 8月8日调整进一步在总裁、副总裁等核心岗位引入民生系力量 [4] - 董事长由顾伟担任,总裁由葛小波担任,执行副总裁为汪锦岭与熊雷鸣,三位副总裁包括郑亮、胡又文等 [4] - 16名高管中8位来自原民生证券,汪锦岭与熊雷鸣此前分别为民生证券党委书记、总裁 [4] - 人员比例与合并前规模相匹配,平衡企业文化与团队结构 [4] - 架构兼顾国有企业领导人与市场化职业经理人结合模式,为业务融合与资源协同打下组织基础 [4]
原油产量力扛跌价压力 埃克森美孚(XOM.US)Q2业绩超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9:59
业绩表现 - 公司二季度营收达815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807.7亿美元 [1] - 经调整后净利润为71亿美元,合每股1.64美元,优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1.56美元 [1] - 支付43亿美元股息并维持每年2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1] - 全球日均产量达460万桶油当量,较前一季度增加10万桶,创下25年来二季度最高纪录 [1] 产量增长 - 二叠纪盆地日产量突破160万桶,刷新历史记录 [1] - 圭亚那第四艘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Yellowtail"将于下周投产 [1] - 圭亚那和二叠纪盆地等重点项目的产量增长为上半年贡献了11亿美元收益 [3] 成本控制 - 上半年通过成本削减提振了11亿美元利润 [3] - 过去六年间累计削减135亿美元年度成本,超过所有大型石油竞争对手的总和 [4] - 预计到2030年可再削减45亿美元年度开支 [4] 战略与收购 - 公司表示将继续推进美国页岩油业务扩张 [1] - 去年以600亿美元收购先锋自然资源,成为二叠纪地区最大生产商 [3] - 更注重通过企业整合"创造价值",而非单纯增加产量 [3] - 未来交易必须实现"1+1>3"的协同效应 [3] 行业环境 - 国际原油价格同比下跌近20美元/桶,迫使多家美国生产商放缓产量增长 [1] - 原油价格持续走低正迫使部分大型油企通过增加债务来维持股息和回购规模 [3] - 公司今年已偿还47亿美元债务,同时坚持执行股东回报和资本支出计划 [3] 法律争议 - 在与雪佛龙的仲裁案败诉,雪佛龙得以完成530亿美元收购赫斯的交易,并获得圭亚那油田30%权益 [3] - 公司将完善未来合同条款以规避类似争议 [3]
500亿巨头,重启整合!
中国基金报· 2025-07-12 18:48
交易概述 - 招商轮船全资子公司中外运集运拟以不超过18亿元收购安通控股股份 [1] - 交易方式包括大宗交易、集中竞价、协议转让等 [1] - 交易完成后中外运集运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安通控股13.80%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2][5] 交易细节 - 已通过大宗交易以1.06亿元受让东方资产持有的0.79%股份 [4] - 拟通过协议转让以2.65亿元受让中化资管持有的1.96%股份 [4] - 拟通过协议转让以6.96亿元受让招商港口等持有的5.14%股份 [4] - 计划2025年7月15日起12个月内增持3.6-7.2亿元股份,增持价格不超过3.20元/股 [5] - 若增持计划全额实施,整体交易总金额约18亿元 [6] 公司战略 - 交易符合招商轮船发展战略,预计不会对公司及股东中长期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7] - 交易价格合理,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正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7] - 公司对关联方不存在依赖,关联交易不会损害公司独立性 [7] 公司业务 - 安通控股以集装箱航运物流为核心,提供全程物流解决方案 [8] - 中外运集运擅长外贸支线,安通控股深耕内贸骨干网络,业务互补性强 [8] - 招商轮船专注于国际货物运输,以油气运输、干散货运输为双核心主业 [11] 财务数据 - 安通控股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42亿元,同比增长26.35% [8] - 安通控股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371.53% [8] - 招商轮船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5.95亿元,同比下降10.53% [11] - 招商轮船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8.65亿元,同比下降37.07% [11] 市场表现 - 安通控股7月11日股价2.91元/股,总市值123.1亿元 [8] - 招商轮船7月11日股价6.14元/股,总市值495.8亿元 [11]
吉利回应整合极氪:时间不等人,市场环境已经没有容错空间
凤凰网财经· 2025-05-15 20:21
公司战略整合 - 吉利汽车与极氪的整合旨在提升效率和降低沟通成本,因整合过程需依法合规并通过董事会及股东大会批准,导致效率低下[1] - 内部利益不一致导致不同团队为各自公司争取利益倾斜,影响整体整合效果[2] - 公司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不容许容错空间,必须通过快速整合提升竞争力[2] - 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以实现完全合并,此前已于5月7日宣布该计划[2] 财务表现 - 第一季度吉利汽车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2] - 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264%,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 - 极氪科技一季度总营收220亿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6.1%[2] - 极氪一季度整车毛利率16.5%,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达19.1%,创历史最高[2] 市场竞争与战略方向 - 公司认为当前市场环境复杂且竞争激烈,需通过深度整合凝聚资源以取得竞争优势[2] - 管理层强调整合是应对市场挑战的关键举措,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整体效率[1][2]
吉利管理层谈“回归一个吉利”逻辑,综合效益目标提升5%
第一财经· 2025-05-15 19:30
公司战略整合 - 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以实现完全合并,目前持有极氪约65.7%股份,合并后极氪将私有化并从纽交所退市 [1] - 公司自2023年9月发布《台州宣言》后持续进行业务整合,包括吉利几何、翼真和雷达并入吉利银河,领克并入极氪并成立极氪科技集团,电池业务整合成立吉曜通行 [1] - 整合旨在解决品牌分散、资源零散问题,提升市场竞争力,面对白热化市场竞争和极小容错空间 [1][2] 整合动因与挑战 - 独立上市公司架构导致整合流程繁琐,需经各自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批,效率低下且沟通成本高 [2] - 双方员工激励机制不同导致团队利益诉求不一致,实际运营中出现利益倾斜削弱整合效果 [2] - 随着2025年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整合阶段推进,这些问题将愈发突出 [2] 管理架构调整 - 合并后桂生悦仍任吉利汽车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淦家阅出任吉利汽车集团CEO [3] - 吉利汽车集团下设吉利银河事业部、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 [3] - 安聪慧将任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任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管理和投融资 [3] - 戴庆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以培养年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3] 整合效益目标 - 参考领克与极氪合并目标:生产降本大于3%、研发增效10%~20%、管理增效10%~20% [3] - 极氪与吉利合并后综合效益目标提升超5%,研发、管理和营销费用效益提升15%~20% [4] - 极氪与领克合并已带来显著资源整合效益提升 [4] 品牌定位与协同 - 合并后形成四大品牌矩阵:极氪(全球豪华科技)、领克(全球新能源高端)、吉利银河和中国星(全球主流) [4] - 各品牌将强化差异化定位,同时在技术、产品、供应链、制造、营销与国际市场等方面寻求协同 [4] - 通过协同发展提高技术创新实力并激发规模效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