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亲亲食品(01583)
icon
搜索文档
8个福建人,撑起中国休闲食品半边天
36氪· 2025-08-14 12:21
福建休闲食品行业概况 - 福建凭借独特地理位置和商业文化孕育出众多休闲食品龙头企业 撑起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半边天 [1] - 行业年产值超千亿 形成蛋黄派、小面包、肉松饼、糖果等多元化产品矩阵 [43] - 闽商群体以"敢为天下先"精神推动产业从模仿到创新 从区域走向全球 [44][45] 代表性企业及创始人 盼盼食品(蔡金垵) - 1996年创立 以亚运会吉祥物"盼盼"命名 首创变性薯片解决传统产品含油量高、保质期短痛点 [4][5] - 烘焙小面包三个月销量破亿 成为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等国际赛事官方赞助商 [5][6] 达利食品(许世辉) - 1989年创办美利食品厂(达利前身) 通过包装创新和低价策略推出达利园蛋黄派、可比克薯片等爆品 [9][10] - 2016年IPO后许世辉家族身价达506亿 连续三年蝉联福建首富 [10] 雅客食品(陈天奖) - 1993年创立 2003年首创维生素糖果 开发中国首块夹心太妃糖 [13] - 2025年战略聚焦"咸甜融合"全品类矩阵 布局综合性休闲食品领导品牌 [14] 亲亲食品(吴火炉) - 1991年以虾条产品起家 全国最早涉足休闲食品企业之一 1998年完成股份制改革 [19] - 2008年出售控股权给恒安 2016年分拆赴港上市 现主营膨化、果冻、零食、调料四大品类 [20][21] 福马食品(柯永开) - 1980年代转型糖果果冻生产 1999年产值达2亿 引入专家定位"休闲点心家族"战略 [24] - 品牌覆盖蛋糕、饼干、膨化食品 虽知名度有限但对福建休闲食品发展影响深远 [25] 回头客食品(黄福阳) - 2006年创立 将铜锣烧品类做到全国销量第一 华夫饼连续5年领跑市场 [27] - 近年推出黑豪、烟火气等新品牌 以"匠心+创新"策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28][29] 好彩头食品(陈忠实) - 2005年创立 2008年推出小样酸Q糖和水晶糖斩获品类销量冠军 [32] - 2014年进军饮料市场 小样乳酸菌一鸣惊人 近年重点布局县域渠道和双轮驱动战略 [33] 豪士食品(叶跃辉) - 2008年创办 2016年乳酸菌口袋面包引爆市场 工厂自动化程度达配料误差≤0.2% [38][39] - 目标"让世界爱上中国面包" 新品需经200次以上试吃调整 年产能规划70亿 [40][41] 行业特征 - 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形成奇峰、丹夫、友臣等品牌共同构建的"福建版图" [42] - 创新驱动发展 企业通过产品研发(如维生素糖果)、营销创新(如娱乐营销)持续突破 [13][33] - 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强 从手工作坊升级为自动化国际生产基地 [39][41]
亲亲食品(01583)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7:11
股本信息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00万港元,股份10亿股,面值0.01港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55096557亿股,库存股份为0[2] 购股期权 - 购股期权计划2021年8月23日授出,上月底结存274.8万股,本月失效8.4万股,月底结存266.4万股[3] - 本月底可行使期权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为4490.5655万股[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亲亲食品(01583.HK)拟8月15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7-31 17:12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5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 [1]
亲亲食品(01583)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7-31 17:06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5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3]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3]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有8名董事[3] - 其中3名为执行董事,2名为非执行董事,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3]
2025年大杯什锦果冻品牌推荐:果冻新势力崛起, Z 世代甜品自由催生行业新变局
头豹研究院· 2025-07-10 20: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大杯什锦果冻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休闲食品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凭借丰富口味、独特口感和大容量包装受消费者喜爱,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未来竞争将更激烈,企业需创新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水平以推动市场繁荣发展 [4][28] 市场背景 摘要 中国大杯什锦果冻行业发展快,在休闲食品市场有份额,满足消费者不同场景食用需求,受年轻群体喜爱 [4] 大杯什锦果冻定义 大杯什锦果冻是将多种口味果冻混合在大容量包装内,每杯净含量 150 克以上,以水、白砂糖等为原料制成的凝胶状休闲食品 [5] 市场演变 中国果冻行业 80 年代中期在天津和广东萌芽,90 年代中期至世纪末向产业化转变,21 世纪初至 2015 年前后成全球最大市场,2016 年至今加速转型升级,个性化和高端化成主流 [6] 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 2023 年大杯什锦果冻行业市场规模达 224 亿元,2018 - 2023 年复合增长率为 2.29%,消费场景聚焦女性主导的休闲场景,健康型果冻占比从 2018 年的 12%提升至 2023 年的 28%,短期靠健康化创新与渠道变革增长,长期自动化生产和场景渗透将支撑未来 4 年 4%的复合增速,预计 2028 年市场规模突破 272 亿元 [7][8] 市场供需 市场供给情况 行业产能规模持续扩张,年产能超 10 亿杯,头部企业推进智能化产线升级,产品创新健康化趋势显著,供应链整合上头部企业自建原料基地 [9] 市场需求情况 客单价 15 - 25 元的高端产品复购率达 60%,72%的消费者关注低糖、无添加配方,功能性果冻增长迅猛,线上渠道占比 35%,线下便利店与茶饮店联名款产品占比 42% [10] 市场竞争 市场评估维度 产品力 原料真实性重要,果汁含量≥30%,无防腐剂添加,功能性创新包括添加益生菌、引入代餐概念等 [11] 品牌力 渠道覆盖率体现市场渗透能力,一线品牌在药店、商超铺货率>80%,社交媒体声量反映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 [13] 技术力 先进生产工艺如 HPP 冷杀菌、自动化灌装技术,冻干技术可保持保质期活性 [14] 市场竞争格局 行业竞争格局分明,仙之宝、蜡笔小新等为第一梯队,喜之郎、亲亲果冻等为第二梯队,头部企业主导市场,未来新兴和跨界品牌将冲击一线品牌 [15] 十大品牌推荐 包括喜之郎、亲亲、蜡笔小新、溜溜梅、旺旺、仙之宝、盐津铺子、巧妈妈食品、徐福记、马大姐等品牌,各有产品特色 [16][17][18] 发展趋势 健康化革新成消费新宠 健康饮食理念影响市场,低糖、无糖产品及富含天然果汁等的果冻受青睐,品牌增加水果果肉含量、替换甜味剂,升级生产工艺 [26] 个性化与高端化引领潮流 年轻消费群体驱动市场个性化与高端化,企业与 IP 合作,推出高价位产品满足品质要求 [27] 竞争格局变革催生新机遇 头部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新兴和跨界品牌冲击现有格局,未来竞争更激烈,企业需创新提升竞争力 [28]
亲亲食品,果冻难卖
凤凰网财经· 2025-03-22 18:16
核心观点 - 亲亲食品在连续3年亏损后于2024年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不良资产处置亏损的消除和管理效率提升,但果冻主业销售仍下滑6.5% [2][3] - 公司通过新兴零食渠道部分抵消传统渠道下滑,但膨化食品成为增长主力(+13.7%),占总收入31.3%,而果冻占比降至53.3% [3] - 2019-2021年公司通过亲亲(中国)投资布局新消费赛道,累计亏损超3200万元,2022年起暂停投资并开始撤退 [5] - 公司现由恒安国际许连捷长子许清流执掌,其自2003年起在亲亲食品历练,2021年同时担任恒安国际行政总裁和亲亲食品董事长 [6][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9.97亿元(+1.5%),净利润2113万元(对比前3年亏损) [3] - 果冻销售额5.31亿元(-6.5%),少卖3600万元,毛利率28.6%(+1.1pct) [3] - 膨化食品销售额3.12亿元(+13.7%),调料产品0.74亿元(-6.6%),糖果及其他0.81亿元(+31.3%) [3] - 2021-2023年投资业务分别亏损1510万元、940万元、780万元,其中华稼食品单笔损失861.6万元 [5] 业务结构 - 传统果冻渠道受量贩零食冲击,通过零食品牌店开拓新渠道但未能完全弥补传统渠道下滑 [3] - 膨化食品通过开拓南方、西南及西北新市场实现增长 [3] - 果冻产品线新增亲亲吸果冻、轻零冻及0卡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 [2] 资本运作 - 2008年恒安系以2.6亿港元收购51%股权,2011年营收达15.43亿港元峰值后持续低于10亿元 [6][8] - 2019年设立亲亲(中国)投资,先后投资汉口二厂汽水、永璞咖啡、Taste Room等,持股比例普遍低于10% [5] - 2022年暂停新投资并开始处置资产,明确短期不再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 [5] 管理层变动 - 创始人吴火炉2001年与宝洁合作建立品客薯片生产基地 [6] - 2017年许清流接任董事长,2021年同时执掌恒安国际但仍兼任亲亲食品董事长 [8] - 公司现为恒安系第四大业务板块,曾位列许连捷考虑出售的资产名单 [6][8]
果冻销售未达目标,米酒卖得好老牌休闲零食企业亲亲食品去年扭亏为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18 20:50
文章核心观点 - 亲亲食品2024年扭亏为盈,营收同比小幅增长但增速放缓,各产品品类表现不一,公司通过收紧投资、关闭亏损基地等提升盈利能力,未来需思考重回10亿营收规模和提升盈利能力的问题 [1][2][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9.96亿元,同比增长1.5%,股东应占利润2113.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00.2万元,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时隔三年回归正值 [2] - 2024年营收同比小幅增长,但增速较往年放缓,营收规模未回到2015年10亿元以上水平 [6] 各产品品类表现 - 果冻是销售额占比最大品类,2024年销售额5.31亿元,同比下降约6.5%,占总收入比例53.2%,近年来销售额在5亿元上下徘徊,2024年未达集团目标 [3] - 调料业务表现不佳,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降6.6% [3] - 膨化食品是第二大品类,近五年销售额呈增长态势,2024年销售额3.12亿元,同比增长13.7% [3] - 糖果及干果、坚果、饼干、烘焙、米酒等其他产品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三成,主要因米酒新产品销量增加 [4] 公司策略调整 - 2021 - 2023年投资净亏损分别为1512万元、937万元、779万元,2024年净亏损为0元且未增加投资新项目,未来仍会寻找投资机遇 [7] - 2024年关闭持续亏损的宁夏生产基地,生产设施处置损失约610万元 [7] 公司盈利相关 - 2024年度毛利率为28.3%,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但较2014年的42.4%下滑不少 [8] 公司面临挑战与思考 - 渠道端零食量贩店和电商平台兴起、竞争格局中新兴零食品牌增多、消费需求端健康化和方便化趋势对公司构成挑战 [8] - 扭亏为盈后,公司需思考重回10亿元营收规模和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的问题 [8]
果冻销售未达目标,米酒卖得好⋯⋯老牌休闲零食企业亲亲食品去年扭亏为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18 20:43
文章核心观点 亲亲食品2024年扭亏为盈,营收同比增长1.5%,但增速放缓且未重回2015年规模,公司通过收紧投资、关闭亏损基地等提升盈利能力,未来需思考重回10亿营收及进一步提升盈利的问题 [1][3][6]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9.96亿元,同比增长1.5%,股东应占利润2113.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00.2万元 [1] - 近五年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时隔三年回归正值 [1] 各产品销售表现 - 果冻是销售额占比最大品类,2024年销售额5.31亿元,同比下降约6.5%,占总收入53.2%,未达集团目标,近年来销售额在5亿元上下徘徊,2013年曾达8.07亿元 [2] - 调料业务表现不佳,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降6.6% [2] - 膨化食品是第二大品类,近五年销售额呈增长态势,2024年销售额3.12亿元,同比增长13.7% [2] - 糖果及干果、坚果、饼干、烘焙、米酒等其他产品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三成,主要因米酒新产品销量增加 [3] 公司经营举措 - 2021 - 2023年投资燕麦、果汁酒、啤酒等赛道亏损,2024年因公允价值变动净亏损为0元,未增加投资新项目,未来仍会寻找投资机遇 [5] - 2024年关闭持续亏损的宁夏生产基地,产生一次性处置损失约610万元 [5] 公司盈利指标 - 2024年度毛利率为28.3%,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但较2014年的42.4%下滑不少 [6] 行业挑战 - 渠道端零食量贩店和电商平台兴起、竞争格局中新兴零食品牌增多、消费需求端健康化和方便化趋势兴起,对公司构成挑战 [6]
亲亲食品(0158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7 16:5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996,49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981,574千元人民币增长1.5%[2] - 2024年公司毛利为282,06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58,859千元人民币增长9.0%[2]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8.3%,较2023年的26.4%增加1.9个百分点[2]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21,130千元人民币,而2023年为亏损2,002千元人民币,增长11.6倍[2] - 2024年公司经调整EBITDA为101,30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91,861千元人民币增长10.3%[2]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1,943,86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1,964,073千元人民币下降1.0%[2] - 2024年末公司净现金状况为415,07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228,442千元人民币增长81.7%[2] - 2024年末公司净流动资产为182,11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153,485千元人民币增长18.7%[2] - 2024年末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1,219,86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1,201,338千元人民币增长1.5%[2] - 2024年公司股东资金回报率为1.7%,较2023年的 - 0.2%增加1.9个百分点[2] - 2024年末总权益为12.19861亿元,较2023年末的12.01338亿元增长1.54%[8] - 2024年末总负债为7.24004亿元,较2023年末的7.62735亿元下降5.08%[8] - 2024年集团对外部客户销售收入为9.96497亿元[20] - 2024年集团销售成本为7.14429亿元[20] - 2024年集团可报告分部业绩为2.82068亿元[20] - 2024年集团年度利润为2113万元[20] - 2024年集团折旧及摊销费用为8596.8万元,其中已分配8588.7万元,未分配81万元[20]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为1291.9万元,其中已分配1291万元,未分配9万元[20] - 2023年集团对外部客户销售收入为981,574千元,销售成本为722,715千元,可报告分部业绩为258,859千元,年度亏损为2,056千元[22] - 2024年销售成本、分销成本及销售费用和行政费用合计为982,956千元,2023年为983,197千元[26] - 2024年其他收入和利得(净额)为6,618千元,2023年为 - 1,142千元[28] - 2024年财务收益净额为4,038千元,2023年为6,286千元[29]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2,934千元,2023年为4,808千元[31] - 2024年末未确认有关中国附属公司未汇出利润应付预扣税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约为2,288,000元,2023年为2,459,000元[32]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21,130千元,2023年为 - 2,002千元[35] - 2024年每股基本收益为0.028元,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 - 0.003元[35] - 2024年和2023年摊薄每股收益(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36] - 2024年末使用权资产为人民币7046.5万元,2023年末为人民币7732.3万元;2024年末租赁负债为0,2023年末为人民币716.9万元[39] - 2024年未包含政府补助的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人民币122.2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18.4万元[42] - 2024年末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工业园区的若干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589.2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604万元[42] - 2024年末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人民币3423.2万元,年内从在建工程转入人民币2883万元,从使用权资产转入人民币72.3万元[43] - 2024年末对联营企业的投资为人民币1027万元,2023年末为人民币1040.3万元[46] - 2024年末非上市股权投资为18,867千元,较2023年末的23,561千元有所下降[50] - 2024年末未计提减值准备前应收账款为15,037千元,较2023年末的6,216千元增加[51] - 2024年末应付账款及票款为316,148千元,较2023年末的125,859千元大幅增加[53] - 2024年末借款合计为172,467千元,较2023年末的292,294千元减少;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为2.71%,较2023年的3.03%下降[53][54] - 2024年累计销售收入约996.5百万元,较2023年的981.6百万元增长1.5%[60] - 2024年毛利约282.1百万元,较2023年的258.9百万元上升9.0%;毛利率为28.3%,较2023年的26.4%上升1.9个百分点[60]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年度利润约21.1百万元,较2023年的亏损2.0百万元增加净利润23.1百万元[60] - 2024年收入增长受膨化产品、糖果及其他产品销售增长推动,但部分被果冻产品销售下降抵消[60] - 2024年毛利、毛利率及综合净利润增加因收入增长、部分原材料成本下降、生产管理效率提升,且未录得视同出售联营企业亏损和非上市投资基金单位公允价值变动净亏损[60][61] - 集团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净损失约600万元(2023年:出售利得约110万元),主要因关闭宁夏生产基地致一次性处置损失约610万元[63] - 集团收到的财政补贴从2023年约900万元减至报告期约180万元,减少约720万元[63] - 分销成本及销售费用约1.282亿元(2023年:1.233亿元),同比上升约4.0%,占集团总收入12.9%(2023年:12.6%)[68] - 行政费用约1.403亿元(2023年:1.372亿元),同比上升约2.3%,占集团总收入14.1%(2023年:14.0%)[70] - 新生基地全面投产后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财产和土地使用税增加840万元,部分被员工工资及福利费用减少420万元及其他办公费用减少抵销[70] - 2024年年度利润为2.113亿元,2023年为亏损205.6万元[73] - 2024年EBITDA为1.0446亿元,2023年为7468.8万元[73] - 2024年经调整EBITDA为1.01306亿元,2023年为9186.1万元[73] - 报告期内,集团投资公允价值减少,确认公允价值损失约380万元,2023年为3140万元[76]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馀为5.876亿元,2023年为5.207亿元[93]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为1.725亿元,2023年为2.923亿元[93] - 2024年12月31日营运资金或流动资产净值为1.821亿元,2023年为1.535亿元[93]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1.3倍,2023年为1.3倍[9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权益为12.199亿元,2023年为12.013亿元,增加约1.5%[93] - 净现金状况从2023年12月31日的2.284亿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4.151亿元[9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以人民币计值银行借款年利率1.30% - 3.60%,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2.71%,贸易融资年利率0.78% - 1.35%,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1.03%[94]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为1290万元,主要用于中国购买新生产设备[9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签约但未准备资本性承担总额约2620万元,根据不可撤销营运租赁未来最低租赁付款额约210万元[9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账面价值3.629亿元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作为1.64亿元银行借款抵押,2.259亿元短期贸易融资由4320万元受限制银行存款质押[9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2400名员工,员工福利费用总额约1.968亿元[100] - 2024年度,集团以港币及美元计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汇兑收益共70万元[10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对外部客户销售收入中,果冻产品5.30638亿元、膨化食品3.11725亿元、调味产品7368.4万元、其他产品8045万元[20] - 2024年集团销售成本中,果冻产品3.78837亿元、膨化食品2.25393亿元、调味产品4807.9万元、其他产品6212万元[20] - 2024年集团可报告分部业绩中,果冻产品1.51801亿元、膨化食品8633.2万元、调味产品2560.5万元、其他产品1833万元[20] - 果冻产品销售额约5.306亿元(2023年:5.672亿元),同比下降约6.5%,占集团整体收入的53.2%(2023年:57.8%),毛利率为28.6%(2023年:27.5%),同比上升约1.1个百分点[62] - 膨化产品销售额约3.117亿元(2023年:2.742亿元),同比上升约13.7%,占集团整体收入的31.3%(2023年:27.9%),毛利率为27.7%(2023年:25.5%),同比上升约2.2个百分点[64] - 调料产品销售额约7370万元(2023年:7890万元),同比下降约6.6%,占集团整体收入的7.4%(2023年:8.0%),毛利率为34.7%(2023年:31.7%),同比上升约3.0个百分点[65] - 糖果及其他产品销售额约8050万元(2023年:6130万元),同比上升约31.3%,占集团整体收入的8.1%(2023年:6.2%),毛利率为22.7%(2023年:13.3%),同比上升约9.4个百分点[67] - 报告期内,果冻产品推出两款新口味,销售额同比增长20%[77] - 报告期内,膨化产品推出新品“海苔脆果”,迎合健康消费趋势[79] - 调料产品以“让烹饪更简单”为目标,推出新口味,加强渠道推广[79] - 其他零食产品将研发健康概念新零食,扩展产品种类[8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7月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10] - 公司最终控股公司为Sure Wonder Limited,由许清流先生全权持有[10] - 集团超90%的收入、经营利润来自中国销售,超90%的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24] - 公司主要从事制造、分销及销售“亲亲”等品牌休闲零食,中国食品及零食产业竞争激烈,公司采取策略应对挑战[57][58] 公司投资相关信息 - 2021年7月公司向华稼食品投资人民币2500万元,取得16.13%股权[46] - 2023年12月18日起公司对华稼食品不具有重大影响力,确认视作出售一间联营企业之损失人民币861.6万元[48] - 2021年9月公司向杭州磚巷投资人民币1152万元,取得30.00%股权[49] - 集团报告期内未增加战略发展投资新项目,投资企业业务包括生产或销售食品饮料及酒类产品[76] 公司生产基地相关信息 - 公司在湖北仙桃、孝感,山东济宁,四川眉山,宁夏建设5个新生产基地,福建泉州生产基地扩建工程2023年完工[87] - 公司决定关闭宁夏生产基地,该基地2021年在租赁物业上建设,当地生产和销售业务低于预期[87] - 报告期内宁夏生产基地物业、厂房及设备一次性处置损失约610万元[87] - 报告期内改善现有生产基地工程总资本开支约1290万元[87] 公司股息及股份登记相关信息 - 公司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2元,合计约人民币1510.2万元,待股东大会批准[37] - 董事会决议向2025年6月10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股东派末期股息每股0.02元,若决议案通过将于6月25日派发[103] - 为确定出席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投票资格,公司5月13 - 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05] - 为确定收取2024年末期股息资格,公司6月9 - 1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07] 公司合规及治理相关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业绩公告日期,公司无未动用集资活动所得余款结转,未进行集资活动[108] - 公司于2024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109] - 全体董事于2024年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规定标准[111] - 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评估认为其均具独立性[
亲亲食品(0158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30 16: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1月1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6年7月8日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2] 财务报告编制相关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已根据相关准则编制,未经审核[22][23]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首次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等多项准则修订,对当前及过往中期期间财务状况及业绩等无重大影响[27] - 编制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时,管理层对应用集团会计政策及估计不确定因素主要资料来源所作重大判断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所用者相同[2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563,585千元,较2023年的568,823千元下降0.9%[6]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71,722千元,较2023年的166,088千元增长3.4%[6]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0.5%,较2023年的29.2%增加1.3个百分点[6] - 2024年上半年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78,790千元,较2023年的76,919千元增长2.4%[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32,809千元,较2023年的26,159千元增长25.4%[6]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1,843,465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64,073千元下降6.1%[7] - 2024年6月30日净现金状况为226,28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8,442千元下降0.9%[7] - 2024年6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204,64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3,485千元增长33.3%[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1,234,12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01,338千元增长2.7%[7] - 2024年股东资金回报率(年度化)为5.3%,较2023年的 - 0.2%增加5.5个百分点[7]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563,585千元,2023年同期为568,823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71,722千元,2023年同期为166,088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35,476千元,2023年同期为34,837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期间利润为32,809千元,2023年同期为26,105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收益为人民币0.043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0.035元[14] - 2024年6月30日期末综合总收益为32,588千元,2023年同期为25,519千元[15] - 2024年上半年期间利润为32809千元,综合总收益为32588千元[19] - 2024年上半年营运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42404千元,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80359千元,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20432千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58387千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3262千元[21] - 2023年上半年营运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68351千元,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110785千元,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74001千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05135千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9342千元[21] - 2024年上半年,可报告分部业绩为171722千元,期间利润为32809千元[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563585千元,销售成本为391863千元[42] - 2023年同期,集团收入为568823千元,销售成本为402735千元,期间利润为26105千元[44] - 2024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费用已分配43811千元,未分配47千元,总计43858千元[41]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已分配10517千元,未分配7千元,总计10524千元[41] - 2023年同期,折旧及摊销费用已分配32003千元,未分配2409千元,总计34412千元[44] - 2023年同期,资本开支已分配85701千元,未分配无,总计85701千元[44]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分销成本、销售费用及行政费用合计52.8亿元,2023年为53.549亿元[4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和(损失)/利得净额为-1,952千元,2023年为1,968千元[46]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收益净额为1,706千元,2023年为4,111千元[47]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4,160千元,2023年为12,270千元[49]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32,809千元,2023年为26,159千元[53]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收益为0.043元,2023年为0.035元[5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累计销售收入约5.63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约520万人民币或0.9%[79] - 报告期毛利约1.717亿人民币,同比上升约560万人民币或3.4%;毛利率为30.5%,同比上升约1.3个百分点[79] - 报告期公司股东应占综合净利润约3280万人民币,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约660万人民币[79]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赎回非上市投资基金单位,公允价值变动录得净亏损约780万人民币,报告期未录得此类亏损[79] - 报告期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净损失约610万人民币,2023年上半年为20万人民币[80] - 报告期收到财政补贴约30万人民币,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约470万人民币[80] - 报告期税项开支为420万人民币,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约810万人民币[80] - 报告期分销成本及销售费用约为674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6420万元,同比上升约5.0%,占集团总收入12.0%,2023年上半年为11.3%[88] - 报告期管理费用约为687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6850万元,同比上升约0.3%,占集团总收入12.2%,2023年上半年为12.0%[89] - 报告期集团通过其他综合收益确认公允价值损失约13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60万元[90]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4.981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5.207亿元人民币),银行贷款2.719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2.923亿元人民币)[98] - 2024年6月30日,营运资金或流动资产净值为2.046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1.535亿元人民币),流动比率为1.5倍(2023年12月31日:1.3倍)[9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权益为12.341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12.013亿元人民币),增加约2.7%[98]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1050万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6320万元人民币)[99] - 回顾期内,集团港币及美元现金等价物产生汇兑亏损1.8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汇兑收益180万元[103]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231,44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76,004千元[1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612,01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8,069千元[16]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609,34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2,735千元[17] - 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为1,234,12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01,338千元[16]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094.5万元,2023年12月31日无此项数据[29]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未折现现金流量总计和账面价值均为人民币111904千元,其他应付款(不包含非金融负债)未折现现金流量总计和账面价值均为人民币109409千元,借款加权平均利率3.12%,未折现现金流量总计人民币294525千元,账面价值人民币271862千元[30] - 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未折现现金流量总计和账面价值均为人民币125859千元,其他应付款(不包含非金融负债)未折现现金流量总计和账面价值均为人民币148526千元,借款加权平均利率3.03%,未折现现金流量总计人民币319660千元,账面价值人民币292294千元,租赁负债加权平均利率4.50%,未折现现金流量总计人民币8784千元,账面价值人民币7169千元[32] - 2024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第3层金融资产为人民币2000千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第3层金融资产为人民币22296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人民币2000千元和人民币23561千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不存在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层次之间的转换及金融资产分类变化情况[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未上市权益投资为2000千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非上市股权投资为16129千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贴现率为13% [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第3层金融工具期末结余为2429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561千元[38] - 2024年6月30日物业、机器及设备为1,049,474千元,年初为1,035,126千元[55] - 2024年6月30日在建工程为17,906千元,年初为99,586千元[55] - 2024年6月30日无形资产为1,606千元,年初为1,794千元[55] - 2024年6月30日物业、机器及设备等未经审核金额为1,081,149,较2023年1月1日的827,076有所增加;使用权资产为1,983,较2023年1月1日的2,192有所减少[56] - 2024年6月30日若干土地使用权及建筑物账面价值为5.7265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8605亿元减少;借款抵押品金额为2.1616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4994亿元减少[57]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71,33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323千元减少;租赁负债非流动部分为7,169千元(2023年12月31日数据)[58] - 2024年6月30日30天以内应收账款为6,36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05千元增加;31 - 180天及超过180天应收账款合计为8,925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216千元增加[60]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3,262千元,定期存款为84,882千元,合计498,14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20,736千元减少[61]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30天以内为47,225千元,31天至180天为63,581千元,合计111,904千元;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30天以内为125,747千元,31天至180天为50千元,181天至365天为99,424千元,365天以上为104,38千元,合计125,859千元[67] - 2024年6月30日借款合计271,862千元,2023年12月31日借款合计292,294千元[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3.12%,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3.03%[69] - 2024年6月30日资本性承担已签约但未拨备的机器及设备、建筑物及土地使用权为33,03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823千元[70] - 2024年6月30日其他承担1年内最低租赁付款额为1,88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84千元[71] - 2024年6月30日租赁应收未贴现租赁付款一年內为3,753千元,一年以上但不超過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