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疆(02432)
搜索文档
越疆科技在深圳成立科技公司 布局服务消费与文旅娱乐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10-21 18:48
本报讯(记者刘晓一)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云智创合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 为姜宇,注册资本15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智能 机器人的研发、普通露天游乐场所游乐设备制造、游乐园服务、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销售等等。股东 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星之桥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
越疆等新设文化科技公司,含AI及机器人业务
搜狐财经· 2025-10-21 12:42
公司基本信息 - 云智创合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登记状态为存续 [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英字,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期限为无固定期限,所属地区为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2] - 公司英文名称为Yunzhichuanghe Cultur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国际行业分类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 股权结构与股东信息 - 公司由越疆(股票代码02432HK)持股70%,认缴出资额1050万元 [1][3] - 股东赵鼎持股16%,认缴出资额240万元;上海星之桥影视剧作有限公司持股14%,认缴出资额210万元 [3] 经营范围与业务重点 - 公司经营范围高度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以及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 [1][2] - 业务涵盖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物联网技术研发、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以及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和销售 [2] - 公司业务亦延伸至技术咨询、文化交流、货物进出口、会议展览及工业设计等服务 [2]
越疆(02432.HK)授出合共61.28万份购股权
格隆汇· 2025-10-20 20:46
格隆汇10月20日丨越疆(02432.HK)公告,于2025年10月20日,公司已根据H股购股权计划向12名承授人 ("购股权承授人",为近期加入公司的雇员)授出合共612,825份购股权,惟须待购股权承授人接纳及遵守 H股购股权计划规则后方可作实。 ...
越疆授出合共61.28万份购股权
智通财经· 2025-10-20 20:42
公司行动 - 公司于2025年10月20日根据H股购股权计划授出购股权 [1] - 购股权授予对象为12名近期加入公司的雇员 [1] - 授出购股权总数为61.28万份 [1] - 购股权生效须待承授人接纳并遵守相关计划规则 [1]
越疆(02432)授出合共61.28万份购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20:38
智通财经APP讯,越疆(02432)发布公告,于2025年10月20日,公司已根据H股购股权计划向12名承授人 ("购股权承授人",为近期加入公司的雇员)授出合共61.28万份购股权,惟须待购股权承授人接纳及遵守 H股购股权计划规则后方可作实。 ...
越疆(02432) - 根据H股购股权计划授出购股权
2025-10-20 20:36
购股信息 - 2025年10月20日向12名雇员授出612,825份购股权[3][4] - 涉及H股数目为612,825股,行使价为每股H股52.72港元[5] - 2026 - 2029年每年10月20日各占所授出购股总数的25%[6] 其他要点 - H股授出日期收市价为每股49.70港元,行使期由归属日期起5年[7] - 若出现不公平情况购股须遵守回补机制,集团未提供财务资助[8] - 截至公告日期未来可发行股份总数不超41,716,715股[11] - 授出购股目的为激励员工、吸引人才等[9]
大厂南下,广东站上人形机器人新风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08:17
全球及中国人形机器人融资概况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总额突破14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企业占比高达60%,融资额达84亿元,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 [2] - 2025年1至9月中国人形机器人融资事件TOP10中,融资额最高的是优必选获得的10亿美元(约合71.13亿元人民币)战略合作投资 [20] - 在融资TOP10榜单中,广东企业有3家,分别是优必选、众擎机器人和自变量机器人 [21] 港股作为机器人企业融资主战场 - 港股成为具身机器人公司融资主战场,毗邻香港的广东企业拥有地利优势 [3][12] - 优必选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在港股累计融资超5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1.1亿元),其最新再融资计划达24.73亿港元 [3][10] - 越疆科技作为“协作机器人第一股”通过折价配售新股募资超10亿港元,以加速技术研发和全球扩张 [3][12] - 优必选港股上市后吸引摩根大通、花旗等外资银行研究员关注,国际化资本平台效应显著 [8] - 截至2025年8月,已有12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发布港股IPO,其中3家注册地在广东深圳 [12][13] 互联网大厂战略投资布局 - 京东在3个月内连续投资5家具身智能公司,其中三家为广东深圳企业,覆盖触觉传感、运动控制、具身智能算法等关键环节 [15] - 美团过去三年投资的机器人及相关企业达30家,其中多家为深圳企业,并于2024年12月成立自有机器人公司深圳极雀科技 [15] - 互联网大厂投资逻辑从只看技术概念转向更加关注企业产业化落地能力,旨在实现技术商业化并与自身业务生态协同 [16] - 大厂入局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垂直场景的实际应用,例如美团与银河通用合作推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为银河通用带来近亿元人民币收入 [16] - 银河通用在2025年6月创下具身大模型机器人领域单笔最大融资纪录,累计融资额已超过24亿元 [15] 广东机器人产业优势与挑战 - 广东机器人产业优势体现在拥有优必选、越疆等具备核心技术及产品落地能力的头部企业 [18] - 广东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便于利用港股再融资的灵活性为企业持续输血 [18] - 广东拥有深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为人形机器人硬件研发提供支持 [18] - 行业挑战在于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于产业化早期,融资出现断层,头部企业易获大额融资而中腰部企业难以获得关注 [4][19] - 广东在传感器、关键零部件等上游核心技术领域仍依赖进口,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有待提升,而长三角地区在部分零配件上已实现自主可控 [4][22] - 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较北京、上海更为均衡但中腰部企业偏多,深圳初创公司融资轮次多处于A轮早期阶段,北京初创企业则跑得更快 [21]
机器人成广交会出海新顶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1:11
文章核心观点 - AI和机器人产业作为新“新三样”正加速出海,从产品出口升级为“智能方案”输出,海外市场成为增长主引擎 [6] - 行业融资活跃,资本积极赋能企业全球化布局,赴港上市成为重要融资渠道 [3][13][14] - 金融机构加速提升专业能力,通过“投行+商行”一体化服务模式,为企业出海搭建高效资本桥梁 [11][13][15] 行业表现与趋势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总额超过800亿元,其中近三成用于海外市场拓展 [3][13] - 今年前5个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55.4% [8] - 2017年至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从19.8亿元增至80.6亿元,7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22.2% [8] - 企业海外业务占比快速提升,例如魔法原子机器人公司出口业务占比从去年不到15%提升至今年30% [6] - 行业从简单产品出口升级为提供整体“智能方案”输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6][7] 公司业务与增长 - 深圳智绘科技公司上半年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0% [1] - 越疆科技上半年商业服务领域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65.5% [7] - 上海氦豚机器人在广交会前已新增超过300万美元订单 [6] - 拓斯达科技去年机器人业务输出产品增长率比前年增长30%以上 [8] - 越疆科技于今年7月配售募资10.37亿港元,用于技术研究及扩展国内外销售网络 [1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魔法原子机器人最新的工业级机器狗可负载150斤货物,应用于工厂巡检、搬运等新场景 [6] - 上海氦豚咖啡机器人能进行个性化拉花、3D打印、口味定制,拥有上千种饮品配方 [7] - 越疆科技致力于打造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超级工厂,涵盖轮式人形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等多类产品 [7] 资本市场与融资 - 目前有12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正在等候港股IPO [3][14] - 交银集团推出赴港上市及境外投融资配套服务,为新“新三样”企业对接国际资本市场提供支持 [11][13] - 广发证券助力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等一批标杆科技企业成功登陆港股市场 [16] - 港股为特专科技公司开辟绿色通道,成为具身机器人公司的融资主战场 [14][16] 出海策略与模式 - 企业探索多元出海路径,包括收购获取核心技术(如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或抱团出海(如汇川技术、绿的谐波) [8] - 通过赴港上市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提升全球品牌认可度,助力国际化发展 [3][16] - 海外市场具备更高付费能力,但对品牌、产品品质、本土化服务要求更高 [8]
机器人成广交会出海新顶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0:54
行业整体趋势 - 以AI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新三样”产业在广交会上受到海外采购商追捧,行业正从产品出口向“智能方案”输出的高阶出海阶段转变 [1]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总额超过800亿元,其中近三成用于海外市场拓展 [1][11] - 今年前5个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55.4% [7],2017年至2024年间,工业机器人出口额从19.8亿元增至80.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2.2% [7] - 已有12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正在等候港股IPO [1][12] 企业业务表现与战略 - 深圳智绘科技公司上半年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0% [1],其出口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从去年不到15%提升至今年30%并持续快速增长 [4] - 越疆科技上半年商业服务领域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65.5% [5],公司主要收入来自海外市场,海外业务扩张是重点工作重点 [12] - 上海氦豚机器人公司在广交会前已新增超过300万美元订单 [4] - 拓斯达科技去年机器人业务的输出产品增长率比前年增长30%以上 [7] - 企业出海路径多元化,包括通过收购获取核心技术、组成“智能工厂打包套件”抱团出海等 [7] 产品与技术发展 - 魔法原子机器人公司的工业级机器狗负载能力达150斤,应用场景扩展至工厂巡检、搬运货物 [4] - 上海氦豚机器人公司的咖啡机器人可进行个性化拉花、3D打印和口味定制,拥有上千种饮品配方 [5] - 越疆科技致力于打造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超级工厂,涵盖轮式人形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多足机器狗和协作机械臂 [5] - 中国的商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具备技术、供应链和服务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4] 资本市场与金融支持 - 金融机构加速提升行业研究、价值发现、跨境展业等专业能力,为产业出海搭建资本桥梁 [1][13] - 交银集团推出赴港上市及境外投融资配套服务,通过投行加商行一体化模式支持企业,例如作为滴普科技的联席保荐人助力其赴港上市 [9][11] - 广发证券以广发香港为核心,为科技企业打造“融资+融智”“境内+境外”的综合服务方案,助力地平线机器人等企业登陆港股 [13][14] - 越疆科技于去年12月在港上市,并于今年7月再次配售募资10.37亿港元用于技术研究及市场扩展 [12]
机器人成广交会出海新“顶流”,资本加速赋能全球化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8:11
行业整体趋势 - 以AI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新三样”产业在广交会上受到海外采购商追捧,推动行业从产品出口向“智能方案”输出的高阶出海阶段转变 [1] - 今年前5个月,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55.4% [3] - 2017年至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从19.8亿元增至80.6亿元,7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22.2% [3] 企业业务表现与增长 - 深圳智绘科技公司上半年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0% [1] - 魔法原子机器人公司出口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从去年不到15%提升至今年30% [2] - 越疆科技上半年商业服务领域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65.5% [3] - 拓斯达科技去年机器人业务的输出产品增长率比前年增长30%以上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魔法原子最新的工业级机器狗负载可达150斤,进入工厂巡检、搬运货物等新场景 [2] - 上海氦豚的咖啡机器人能进行个性化拉花、3D打印、口味定制,拥有上千种饮品配方 [3] - 越疆科技致力于打造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超级工厂,涵盖轮式人形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多足机器狗和协作机械臂 [3] - 中国的商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具备技术、供应链和服务方面的竞争力 [2] 出海策略与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商用机器人渗透率低,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场景需求 [2] - 企业根据海外客户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例如清洁机器人附加巡检货架、获取数据、自动补货等功能 [2] - 海外市场具备更高付费能力,但对机器人品牌、产品品质、本土化服务有更高要求 [4] - 企业探索多元出海路径,包括收购获取核心技术(如美的收购库卡)或组成“智能工厂打包套件”抱团出海(如汇川技术、绿的谐波) [4] 资本与融资动态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总额超过800亿元,其中近三成用于海外市场拓展 [1][8] - 目前有12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正在等候港股IPO [1] - 越疆科技于去年12月在香港上市,并于今年7月配售募资10.37亿港元 [8] - 港股上市潮持续升温,已成为中国具身机器人公司的融资主战场 [8] 金融机构支持 - 金融机构加速提升行业研究、价值发现、跨境展业等专业能力,为产业出海搭建资本桥梁 [1][9] - 交银集团在广交会推出赴港上市及境外投融资配套服务 [5] - 交银国际通过投行加商行一体化金融服务,参与企业C轮融资并助力赴港上市,例如滴普科技 [7][8] - 广发证券以广发香港为核心阵地,为科技企业打造综合服务方案,助力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等企业登陆港股 [10]